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2年09月30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千灯湖畔南海新地标“醒”亮登场
    • 微观南海发现不一样的“造梦空间”
    • 《非凡十年活力南海》特刊来了
    • 投资近2亿建老年公寓 将增床位700张
    • 命运与共行大道
    • 习近平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互致贺电
    • 九江鱼游上预制菜产业新风口

    第A02版:要闻

    • “双江”组CP 共建产业园
    • 25强展示科创力量
    • 资源优先配实业 九月供地创新高

    第A03版:要闻

    • 南海龙舟飞桨逐浪 撑起城市新活力
    • p27

    第A04版:映像

    • 微观南海 发现不一样的“造梦空间”

    第A05版:要闻

    • 党员“志愿红”引领城市发展潮流

    第A06版:要闻

    • 这个作业好享受:给爸妈做一顿饭
    • 学生深情表演表达爱国之情
    • 赓续红色血脉强国复兴有我
    • 比拼主播才艺 展示青春风采
    • 习近平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互致贺电
    • p1CD3

    第A07版:镇街

    • 九江发布“腾龙”人才九条措施
    • 新公园环境美 涂鸦墙颜值高
    • 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
    • 拟打造南海纳米电子信息产业园

    第A08版:天下

    • 命运与共行大道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公告
    • p1CD4

    第01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第02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活力南海向未来

    第03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潮正澎湃 帆启新程

    第04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党建引领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第05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攀高逐新 制造基地迈向“智造高地”

    第06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十年南海 “数”说不凡

    第08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以全域空间重塑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的南海探索

    第10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民生为本 幸福花样绽放

    第11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文化领航 千年古郡绽放新魅力

    第12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服务民生民意 铸就履职底色

    第13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创新动力奔涌向前 科创高地加速崛起

    第14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锚定“两高四新” 铺开“万亿”蓝图

    第15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用好“金”招牌 奋力新跨越

    第16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当好企业“娘家人” 助力南商启新程

    第17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打造人城产深度融合的科创高地

    第18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活力南海 大美之城

    第20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无微不至保民生 谋得春风入万家

    第21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市场主体超50万户 品质支撑活力南海

    第22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忠诚铸警魂 笃行护平安

    第23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交通整治有力 群众安全畅行
    • 激活“平安细胞” 共享“平安红利”

    第24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优质均衡有活力 品质教育结硕果

    第25版:工会

    • 多点精准发力 服务情暖职工

    第26版:团区委

    • 后浪奔涌时代 知心人来引路

    第27版:统战/住建水利

    • 集聚“青创力” 造就活力城
    • 提升水环境 喜筑安居梦

    第28版:税务/医保

    • 不断完善医疗保障 市民健康有“医”靠
    • 税惠政策添活力 智慧服务促发展

    第29版:供电

    • 对标世界一流 用心“电”亮南海

    第30版:非凡十年·活力南海

    • 产业兴旺村容靓 九江绘就新图景

    第31版:农行南海分行

    • 扛金融担当 助南海发展

    第32版:佛山建行

    • 建功新金融 以实际行动服务城市发展
    • p27

    第33版:特刊

    • 公园城市 幸福桂城

    第34版:特刊

    • 砥砺奋进十年路 公园城市绽笑颜

    第35版:特刊

    • 十年耕耘不停步喜看今日新答卷

    第36版:特刊

    • 党建覆盖全领域 基层治理常创新

    第37版:特刊

    • 企业城市共成长 科创引领向未来

    第38版:特刊

    • 优质均衡齐发展 美育桂城有特色

    第39版:特刊

    • 文旅发展多元化 粤潮好玩又时尚

    第40版:特刊

    • 政务服务树标杆 营商环境益晒你

    第41版:特刊

    • 市政管理如绣花 城市景观美如画

    第42版:特刊

    • 城市更新开先河 重塑发展新空间

    第43版:特刊

    • 共绘乡村新画卷 同享幸福新生活

    第44版:特刊

    • 城乡处处皆风景 水清岸绿生态美

    第45版:九江

    • 潮起江天阔 扬帆乘东风

    第46版:九江

    • 九江 蓄势起航风正劲 十年砥砺绽芳华
    • 儒林之乡交出精彩答卷

    第48版:九江

    • 九江 奋楫争先再远航

    第49版:特刊

    • 我们走在登山大道上

    第50版:特刊

    • 缔造美好生活非凡十年瞧一“樵”
    • p21

    第52版:特刊

    • 昂扬十年勇毅前行 数说西樵精彩蝶变

    第53版:特刊

    • 强化基层党建 促进高质量发展

    第54版:特刊

    • 结构体系多元化 产业重塑加速跑

    第55版:特刊

    • 擦亮“最岭南”品牌 迸发文旅新活力

    第56版:特刊

    • 办好民生实事 增进“幸福厚度”

    第57版:特刊

    • 从“先行一步”到“先行示范”

    第58版:特刊

    • 打响新兴产业品牌 加速区域创新发展

    第60版:特刊

    • 俯瞰丹灶 大美之城

    第61版:特刊

    • 十年“狮”势造英雄 做强广东第一镇

    第62版:特刊

    • 高位进发绘蓝图 城市狮山谱新篇

    第64版:特刊

    • 图鉴十年城市梦 雄狮阔步新征程

    第65版:特刊

    • 支部建在小区 创新善治局面
    • 争当全国县区级公卫医院领头羊

    第66版:特刊

    • 凝心推进幸福教育 聚力点亮幸福人生
    • 感恩教育润人心 惠及更多新市民

    第67版:特刊

    • 首创雅趣评价体系 激励学子内外兼修
    • 打造“智趣教育”品牌培育智趣好少年

    第68版:特刊

    • 增进民生福祉 小村宜业宜居
    • 人居环境蝶变 乡村治理典范

    第69版:特刊

    • 激活古韵水寨 打造功夫街区
    • 涵养孝善文化 擎画花灯胜地

    第70版:特刊

    • 实现“四城同建”赋能佛北新城

    第71版:特刊

    • 十年创新成样板 崛起科创新引擎

    第72版:特刊

    • 打造高精尖 用“芯”谋发展
    • 34年专注做饼 老字号吃出“文化味”

    第73版:特刊

    • 非凡十年大沥向前

    第74版:产业发展

    • 一个商贸名镇的发展足迹

    第75版:特刊

    • 一座魅“沥”城市的十年逐梦路

    第76版:特刊

    • 一座善治之城的乡村奋进曲

    第77版:特刊

    • 文产旅体融合 擦亮文化品牌
    • 党建激发内驱力 凝聚力量促善治

    第78版:特刊

    • 城市更新加速 唤醒发展活力
    • 电商全域崛起 培育新兴“沥量”

    第79版:特刊

    • 环境靓产业旺“后进”村后劲足
    • 探索“富美新路”奔向美好生活

    第80版:特刊

    • 用好老龙精神 推动全面振兴
    • 党建引领转型 绘就花乡蓝图

    第81版:里水

    • 对未来更好的把握,就是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第82版:里水

    • 一路向前 见证蝶变
    • p129
    • p130
    • p134
    • p135
    • p131
    • p136
    • p132
    • p137
    • p133
    • p138

    第83版:里水

    • 匠心筑梦 有颜有值

    第84版:里水

    • 科创赋能 展翅腾飞

    第85版:里水

    • 大城配套 乐享安居

    第86版:里水

    • 全民创熟 幸福里水

    第88版:里水

    • 一“网”情深 全城守护

    第89版:健康南海

    • 健康南海绘就幸福底色

    第90版:非凡十年·活力南海

    • 人均预期寿命 82.84岁

    第91版:南海区卫健局

    • 建设健康城市 守护幸福南海

    第92版:南海疾控

    • 争创全国一流县区级疾控中心

    第93版:南海医院(华工附六院)

    • 让 99%大重病患者不用走出南海

    第94版: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打造全国中西医结合高地

    第95版:省医南海医院

    • 做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健康使者

    第96版:南海四院

    •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第97版:南海五院

    • 打造东部高水平医疗中心

    第98版:南海六院

    • 当好广佛医疗健康桥头堡

    第99版:南海七院

    • 打造南海医养结合高地

    第100版:南海区全科医院

    • 为全国基层卫生服务改革探路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3:要闻

南海龙舟飞桨逐浪 撑起城市新活力

2022年09月30日

■夜光龙船在千灯湖划出一道美丽风景线。

扫码看视频

8月的第3个周末,50艘单人龙舟在千灯湖上演环绕漂移赛,挑战6圈约10千米赛道,参赛选手年龄最小14岁、最大约60岁,在南海掀起一股奋楫争先的浪潮。这是继夜光龙船之后,南海龙舟在千灯湖中央活力区的又一次创举。

作为鱼米之乡,南海自古以来河涌交错纵横、水土肥沃,优越的水环境孕育了悠久灿烂的龙舟文化。对南海人而言,龙舟是初夏里畅快淋漓的激昂呐喊,是与亲朋相聚的欢愉时刻,也是深印在血脉里的情结,镌刻在基因深处的“团结一致、知难而进、奋勇争先”精神内核。

龙舟飞跃,南海激荡。近十年来,龙舟文化始终以一种生机勃勃的姿态,见证一次又一次精彩生动的改革蜕变,与时代共进,与南海同行,不断赋予这座城市愈发自信深沉的历史文化底蕴。

知难而进

蜿蜒河道玩转水上漂移

“氹氹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团。阿妈叫我去睇龙船,我唔睇,睇鸡仔……”这是无数南海人从小唱到大的童谣,每逢端午节,人们除了吃粽子,最期待的一件事莫过于看“扒龙舟”。

在南海,几乎每个镇街每条村都有属于自己的龙舟,孕育出独特的龙舟习俗。

今年端午节前夕,盐步老龙抖落一身淤泥,重出江湖与世人见面,这也预示着南海一年一度的龙舟季如期到来。作为全国现存最古老的龙舟,从明朝宣德七年诞生,盐步老龙至今已有590岁高龄。

盐步老龙还承载着广佛两地的深厚情谊。多年来,它与广州泮塘龙船结契的故事一直为人津津乐道。几百年间,“契爷”和“契仔”相互探望、回礼,让广佛两地也在这份交往中紧密相连。

南海最为“出圈”的龙舟盛事,还属桂城叠滘弯道赛龙船。

每逢端午节,桂城叠滘东胜村、茶基村、圣堂村、潭头村都会聚集众多龙船,在狭窄曲折的河道竞速,上演“水上漂移”;涌边则有数万市民为龙舟健儿呐喊鼓掌,一片欢腾。2017年,叠滘弯道赛龙船入选佛山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全国唯一的弯道竞速民间体育项目,叠滘龙船最特别之处在于满载四五十人的龙船,要在S型、C型、L型的狭窄河道上急速转弯,巧妙避开石磡。这个过程堪称技术与力量的完美结合,稍有不慎,就会翻船落水,惊险又刺激。

“宁可煲(撞)烂,不可扒慢。”用超高的速度在河道里漂移甩尾过弯,是叠滘龙船的绝活,更是叠滘人胆识的体现。

如今,叠滘各龙船队已纷纷走出叠滘,走进千灯湖化身“夜光龙船”,轮流挑战夜晚漂移。每逢周五、周六的晚上,市民就可以在千灯湖市民广场到观景台附近,一睹叠滘夜光龙船的漂移风采。

屡创佳绩

农民龙舟队走向世界

9月3日至5日,广东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群众体育组龙舟比赛在清远激情开桨,以九江女子龙舟队为班底的佛山女子龙舟代表队捷报频传,一共夺得22人龙舟200米直道赛、12人龙舟200米直道赛、12人龙舟100米直道赛、22人龙舟500米直道赛四项比赛的桂冠,展示出强大实力。

作为著名的龙舟之乡,九江龙舟队从农闲扒草艇竞技开始,从洗脚上田的农民队员到参与国际国内大赛的专业运动员,从南海出发屡屡登上至高领奖台,创造了龙舟运动的一次又一次传奇。据不完全统计,从2008年至2022年,九江男女子龙舟队在国内外各项龙舟赛事中已斩获700多枚奖牌,曾24次代表国家出征亚运会、全运会、世锦赛、亚锦赛等重大赛事。其中,在2021年全运会上,九江男女子龙舟队代表广东击败全国21个省强队包揽全部6个项目冠军。

“巾帼何须让须眉,红颜谁说不丈夫。”作为女子龙舟队的翘楚,九江女子龙舟队是一支比赛经验丰富、实力过硬的队伍,已斩获超400枚奖牌,14次代表国家出征世锦赛、亚锦赛、亚沙会、东亚运动会、世界杯等国际赛事龙舟项目比赛,屡屡为国争光。

目前,九江龙舟已成为儒林湾打造“传承西江独特文明的生态文旅湾区”重要文旅资源,成为集传统文化、非遗传承、体育竞技、民俗风情、产业旅游、乡村振兴、文化交流等于一体的岭南文化旗帜。

赓续传统

西樵半山扒龙舟凝心聚力

龙舟竞渡,一般在平原江河里进行,但在南海,独特的“半山扒龙舟”则令人大开眼界。

自明嘉靖年间起,西樵就创设了独具特色的“半山扒龙船”活动。据记载,明朝阁老方献夫辞官归里,在西樵山设书院讲学,出于对划龙船的兴趣,他发动山民集水于天湖,筑成“龙船窦”。“开龙”之日,山下万民登山观看,山中读书人纷纷以诗文应和,一时传为美谈。

1980年端午,一场筹备了大半年的“半山扒龙船”活动,在西樵山天湖上演。马万祺、冯景禧等南海乡贤、海内外侨胞及周边市民约10万人到场观看,盛况空前。这不仅是一次民俗节庆活动,更是一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招商引资活动,拉开了全区改革开放的时代大幕。据档案馆资料记载,1980年,南海同外商签订的协议多达363项,金额5459万美元,比1979年增加了2倍多。

2022年端午,南海再续“半山扒龙船”传统,上演群众喜闻乐见的竞渡、乡贤恳亲叙旧的“家宴”,赓续团结拼搏、奋发向上、开拓创新、力争上游的精气神。这场传统文化与现代竞技交织、特色人文与城市新景融合的锦龙盛会,让“半山扒龙船”的改革精神重新闪耀独特光芒。

今年六月,南海印发《佛山市南海区深化乡村文化振兴创新推动基层治理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将开发醒狮、龙舟、十番、烧番塔等非遗IP,依托公园湖泊、古祠堂、古村落等资源,把龙舟、醒狮训练和比赛打造成长效化的旅游体验项目和观赏景点,不断夯实“村村有龙舟”“村村有醒狮”的文化基础。

让我们期待,现代化活力新南海与古老的龙舟文化相互成就,迸发出新的火花和传奇。文/珠江时报记者黄梦灵图/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