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镇大学城社区
实现“四城同建”赋能佛北新城

■大学城社区举办红色觉醒艺术展览。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海大学城作为南海的人才高地,承载着产业转型的殷切期望,为当地产业发展储备人才。而服务于此的狮山镇大学城社区自然身负重任。
多年来,该社区按照“党建强城、人才兴城、服务旺城、幸福融城”的发展思路,采取一系列有力有效措施实现“四城同建”,让8万多居民、师生、职工生活工作在活力之城、智慧之城、生态之城、幸福之城,助力城市狮山建设。
“1+5+N”模式为城市发展蓄力
2000年,南海立足“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发展战略,提出要在土地资源相对充足的狮山打造软件科技园。为此,南海决定培育本土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广东东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相继进驻。2012年,占地超200公顷(3000亩)的南海大学城在校师生近5万名。
2016年,大学城社区应运而生。该社区以“凝聚青年、人才服务、社区共融”为宗旨,采用“1+5+N”工作模式,1为社区党支部,5即5所高校,N代表企业,以社区党组织带动各类党员发挥作用,积极进行产业、人才和高校、文化多边交流,以活动为牵引,以党建带群团,促进社区产城人融合。
党群工作室、多功能会议室、书吧、舞蹈室、健身房、乐器排练室……在大学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楼,这里作为“创享汇”免费向该社区企业党组织、党员、员工、居民、高校学生开放,可承办各类讲座、培训、党员联谊活动、沙龙、座谈等,打造活力四射的党建阵地。
2021年10月,大学城社区红色觉醒艺术展览,联动高校、企业、非遗传承人及社区群众参与,吸引近1.2万名职工、学生等前来参观。日常,社区通过便民活动、健康教育亲子活动等近100场定向活动,吸引近2000户家庭关注,惠及约200家校企,服务群众达2.3万余人次。
挖掘“智库”功能为狮山产业赋能
不同于一般的城市社区,大学城社区肩负着服务人才的重任。
“社区成立后,我们遇到最大的挑战是缺乏群众基础。在十多年的历程中,高校已习惯了有问题直接向上级反映,与社区联系甚少。”大学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叶炳威介绍,破题之法就是社区与高校结对共建,了解学校需求、教育资源优势等,并鼓励广大师生党员、志愿者走进社区。
2017年,大学城社区成立“菁创联盟”平台,通过“人才服务”和“人才同行”计划,发挥佛山高新区的区位优势,先后开展100多场“企业菁英对话”“高企HR面谈会”“青年企业人才联谊”活动,逾万名学生与企业职工实现互动互助。
2019年,“园镇分离”再次给大学城社区带来挑战。“园镇分离后,我们对企业的联系突然断了线,需要搭建一座‘新桥梁’,互通往来。”叶炳威表示。
越是困难,越是无所畏惧,这正是狮山雄狮的精神气质。大学城社区党支部与狮山镇园区产业服务中心,搭建“校企合作联盟”平台,促进学校和企业供需对接,帮助企业与学校开展多项工作,包括产教融合服务、联合办学、共建专业、订单培养、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定向培训高端专业人才等,成效良好。
夯实城市之基助力佛北新城建设
党的十九大以来,大学城社区迎来“最好的时代”。
山林湖资源丰厚、生态优美是该社区的底蕴。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多年来,该社区努力守好每一座山林。2020年,大学城社区全域纳入仙溪文韵万亩森林公园,让居民生活在森林之城,畅享“森”呼吸已成为日常。
城市发展,教育先行。2019年9月,九年一贯制的狮山镇英才学校建成投用;2021年,在龙光玖御湖配套建设一所公办幼儿园,禾粤尚德居二期也在规划一所新的幼儿园。
今年6月23日,位于大学城社区内备受关注的佛山人才创新灯塔产业园在佛山国家高新区动工,未来科创社区形象令人期待:山清水秀的黄洞泾水库旁,集聚起研发办公大楼、人才公寓、高端幼儿园和商业配套;位于园区中轴线上的人才公园以活水为引,串联起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今年8月推出位于力合佛山科技园内的140套人才公寓,同时争取在今年10月启动人才公寓建设,届时能提供810多套人才公寓,户型从一房到四房不等,满足高层次人才的个性化需求。
十多年前,南海大学城较缺与之相匹配的城市服务。如今,这里多个楼盘拔地而起,城市配套不断完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明显提升,为城市狮山建设夯实了基础。“未来,社区人口预计突破10万,多是高校生、高新技术人才,我们也将创新服务,为实现‘产城人融合’不断努力,为佛北新城注入动力。”叶炳威说。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李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