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2年09月30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千灯湖畔南海新地标“醒”亮登场
    • 微观南海发现不一样的“造梦空间”
    • 《非凡十年活力南海》特刊来了
    • 投资近2亿建老年公寓 将增床位700张
    • 命运与共行大道
    • 习近平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互致贺电
    • 九江鱼游上预制菜产业新风口

    第A02版:要闻

    • “双江”组CP 共建产业园
    • 25强展示科创力量
    • 资源优先配实业 九月供地创新高

    第A03版:要闻

    • 南海龙舟飞桨逐浪 撑起城市新活力
    • p27

    第A04版:映像

    • 微观南海 发现不一样的“造梦空间”

    第A05版:要闻

    • 党员“志愿红”引领城市发展潮流

    第A06版:要闻

    • 这个作业好享受:给爸妈做一顿饭
    • 学生深情表演表达爱国之情
    • 赓续红色血脉强国复兴有我
    • 比拼主播才艺 展示青春风采
    • 习近平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互致贺电
    • p1CD3

    第A07版:镇街

    • 九江发布“腾龙”人才九条措施
    • 新公园环境美 涂鸦墙颜值高
    • 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
    • 拟打造南海纳米电子信息产业园

    第A08版:天下

    • 命运与共行大道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公告
    • p1CD4

    第01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第02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活力南海向未来

    第03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潮正澎湃 帆启新程

    第04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党建引领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第05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攀高逐新 制造基地迈向“智造高地”

    第06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十年南海 “数”说不凡

    第08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以全域空间重塑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的南海探索

    第10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民生为本 幸福花样绽放

    第11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文化领航 千年古郡绽放新魅力

    第12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服务民生民意 铸就履职底色

    第13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创新动力奔涌向前 科创高地加速崛起

    第14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锚定“两高四新” 铺开“万亿”蓝图

    第15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用好“金”招牌 奋力新跨越

    第16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当好企业“娘家人” 助力南商启新程

    第17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打造人城产深度融合的科创高地

    第18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活力南海 大美之城

    第20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无微不至保民生 谋得春风入万家

    第21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市场主体超50万户 品质支撑活力南海

    第22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忠诚铸警魂 笃行护平安

    第23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交通整治有力 群众安全畅行
    • 激活“平安细胞” 共享“平安红利”

    第24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优质均衡有活力 品质教育结硕果

    第25版:工会

    • 多点精准发力 服务情暖职工

    第26版:团区委

    • 后浪奔涌时代 知心人来引路

    第27版:统战/住建水利

    • 集聚“青创力” 造就活力城
    • 提升水环境 喜筑安居梦

    第28版:税务/医保

    • 不断完善医疗保障 市民健康有“医”靠
    • 税惠政策添活力 智慧服务促发展

    第29版:供电

    • 对标世界一流 用心“电”亮南海

    第30版:非凡十年·活力南海

    • 产业兴旺村容靓 九江绘就新图景

    第31版:农行南海分行

    • 扛金融担当 助南海发展

    第32版:佛山建行

    • 建功新金融 以实际行动服务城市发展
    • p27

    第33版:特刊

    • 公园城市 幸福桂城

    第34版:特刊

    • 砥砺奋进十年路 公园城市绽笑颜

    第35版:特刊

    • 十年耕耘不停步喜看今日新答卷

    第36版:特刊

    • 党建覆盖全领域 基层治理常创新

    第37版:特刊

    • 企业城市共成长 科创引领向未来

    第38版:特刊

    • 优质均衡齐发展 美育桂城有特色

    第39版:特刊

    • 文旅发展多元化 粤潮好玩又时尚

    第40版:特刊

    • 政务服务树标杆 营商环境益晒你

    第41版:特刊

    • 市政管理如绣花 城市景观美如画

    第42版:特刊

    • 城市更新开先河 重塑发展新空间

    第43版:特刊

    • 共绘乡村新画卷 同享幸福新生活

    第44版:特刊

    • 城乡处处皆风景 水清岸绿生态美

    第45版:九江

    • 潮起江天阔 扬帆乘东风

    第46版:九江

    • 九江 蓄势起航风正劲 十年砥砺绽芳华
    • 儒林之乡交出精彩答卷

    第48版:九江

    • 九江 奋楫争先再远航

    第49版:特刊

    • 我们走在登山大道上

    第50版:特刊

    • 缔造美好生活非凡十年瞧一“樵”
    • p21

    第52版:特刊

    • 昂扬十年勇毅前行 数说西樵精彩蝶变

    第53版:特刊

    • 强化基层党建 促进高质量发展

    第54版:特刊

    • 结构体系多元化 产业重塑加速跑

    第55版:特刊

    • 擦亮“最岭南”品牌 迸发文旅新活力

    第56版:特刊

    • 办好民生实事 增进“幸福厚度”

    第57版:特刊

    • 从“先行一步”到“先行示范”

    第58版:特刊

    • 打响新兴产业品牌 加速区域创新发展

    第60版:特刊

    • 俯瞰丹灶 大美之城

    第61版:特刊

    • 十年“狮”势造英雄 做强广东第一镇

    第62版:特刊

    • 高位进发绘蓝图 城市狮山谱新篇

    第64版:特刊

    • 图鉴十年城市梦 雄狮阔步新征程

    第65版:特刊

    • 支部建在小区 创新善治局面
    • 争当全国县区级公卫医院领头羊

    第66版:特刊

    • 凝心推进幸福教育 聚力点亮幸福人生
    • 感恩教育润人心 惠及更多新市民

    第67版:特刊

    • 首创雅趣评价体系 激励学子内外兼修
    • 打造“智趣教育”品牌培育智趣好少年

    第68版:特刊

    • 增进民生福祉 小村宜业宜居
    • 人居环境蝶变 乡村治理典范

    第69版:特刊

    • 激活古韵水寨 打造功夫街区
    • 涵养孝善文化 擎画花灯胜地

    第70版:特刊

    • 实现“四城同建”赋能佛北新城

    第71版:特刊

    • 十年创新成样板 崛起科创新引擎

    第72版:特刊

    • 打造高精尖 用“芯”谋发展
    • 34年专注做饼 老字号吃出“文化味”

    第73版:特刊

    • 非凡十年大沥向前

    第74版:产业发展

    • 一个商贸名镇的发展足迹

    第75版:特刊

    • 一座魅“沥”城市的十年逐梦路

    第76版:特刊

    • 一座善治之城的乡村奋进曲

    第77版:特刊

    • 文产旅体融合 擦亮文化品牌
    • 党建激发内驱力 凝聚力量促善治

    第78版:特刊

    • 城市更新加速 唤醒发展活力
    • 电商全域崛起 培育新兴“沥量”

    第79版:特刊

    • 环境靓产业旺“后进”村后劲足
    • 探索“富美新路”奔向美好生活

    第80版:特刊

    • 用好老龙精神 推动全面振兴
    • 党建引领转型 绘就花乡蓝图

    第81版:里水

    • 对未来更好的把握,就是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第82版:里水

    • 一路向前 见证蝶变
    • p129
    • p130
    • p134
    • p135
    • p131
    • p136
    • p132
    • p137
    • p133
    • p138

    第83版:里水

    • 匠心筑梦 有颜有值

    第84版:里水

    • 科创赋能 展翅腾飞

    第85版:里水

    • 大城配套 乐享安居

    第86版:里水

    • 全民创熟 幸福里水

    第88版:里水

    • 一“网”情深 全城守护

    第89版:健康南海

    • 健康南海绘就幸福底色

    第90版:非凡十年·活力南海

    • 人均预期寿命 82.84岁

    第91版:南海区卫健局

    • 建设健康城市 守护幸福南海

    第92版:南海疾控

    • 争创全国一流县区级疾控中心

    第93版:南海医院(华工附六院)

    • 让 99%大重病患者不用走出南海

    第94版: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打造全国中西医结合高地

    第95版:省医南海医院

    • 做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健康使者

    第96版:南海四院

    •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第97版:南海五院

    • 打造东部高水平医疗中心

    第98版:南海六院

    • 当好广佛医疗健康桥头堡

    第99版:南海七院

    • 打造南海医养结合高地

    第100版:南海区全科医院

    • 为全国基层卫生服务改革探路
  • 数字报首页

20: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民政

无微不至保民生 谋得春风入万家

2022年09月30日

■里水镇大步社区新乡贤文化促进会搭建议事协商平台,调动新乡贤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

■南海区打造24小时运行的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

基层政权、养老服务、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婚姻殡葬、区划地名、慈善捐助……民政工作包罗万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低保家庭的柴米油盐,特困供养人员的冷暖起居等,民政人都挂念在心。

回首不平凡的十年,南海民政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认真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走出了一条与南海实际相结合,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政事业发展道路,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厚度的民生答卷,并在全国创下多项“试点”:

南海区养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专项试点被确定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南海成为全国首批开展“救急难”试点的城市、“创熟”工作成为民政部社会治理深度观察点、全国首个县级社会组织征信系统南海上线………

兜牢底线

织牢织密民生网“不放弃任何一个”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

南海区从2012年开始实施残疾人生活津贴制度普惠政策,对持证残疾人按残疾级别每月发放50至200元的津贴,发放标准一直延续至今;从2013年开始,将高龄津贴范围扩大到7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从2018年开始扩大分类救助对象的范围,将一户多残、老残一体以及监护人无经济能力的残疾人员、重度残疾人,纳入分类救助对象范围……

截至目前,南海高龄津贴、低保金、残疾人生活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这“三项津贴”正惠及超15万名群众,保障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了关爱特殊群体之一的流浪乞讨人员,2018年南海区救助站“开站”,除了为受助者提供临时食宿、返乡乘车凭证、护送返乡等帮助,部分受助人员由于精神、身体等原因,无法说清家庭地址,救助站会综合运用失踪人口比对、DNA比对等多种途径为这些无法回家的“无名氏”寻亲。

保障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南海民政的重点。以“帮扶一个人,助力一个家”为社会责任,南海建成10间社区康园中心,在家门口为残疾人提供托养、康复、就业、休闲“一站式”服务,形成独具南海特色的社区康园网络,满足残疾人就近享受康复救助政策的需求。

基于残疾人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南海区残联与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联合热心企业,为残疾人搭建就业双向选择平台,促进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就业。单是2018年就举办现场招聘会14场,提供岗位650个,发放残疾人就业补贴、奖励约2235万元。

家住里水的阿华,是一名智力残障人士。以前的他对生活不抱有希望,可现在他在佛山市南海明慧玩具有限公司上班,成为重点栽培的组长。阿华感慨道:“政府帮我们自信地融入社会,让我们获得实在的幸福感。”

如今,南海民政坚持精

准施策,“不放弃任何一个群体”,全面兑现承诺,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兜

底保障的阳光雨露覆盖广泛,质感温暖。

基层治理

以“创熟”三年行动创新社会治理

最近一段时间,里水镇中恒海晖花园的梁娟一改往日烦恼,每天带着孩子到小区玩耍,不再担心在小区散步被狗咬,因为小区融和圆桌议事厅制订了《小区文明养犬公约》,规定业主遛狗时间段。

2021年,中恒海晖花园利用闲置“垃圾房”改建成“融和圆桌议事厅”,整合业主、业委会、党员、楼长、居委、物业等代表多方参与,搭建小区居民议事协商平台,建立健全“创熟”工作机制,有效推动了小区业委会、业主解决烦心事。小区业主根据《居民公约》,既履行着监督义务,也充当社区建设的“参与者”和“主导者”。

一纸一约,看似微小,却让小区“创熟”工作凝聚起自治力量。这改变的背后,正得益于由南海区民政局牵头出台的《南海区“创建熟人社区”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有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在快速城市化大潮下,曾经“烟火气”十足的邻里情似乎越来越淡,街坊彼此不熟,给社区治理带来挑战。而“创熟”行动将重建社区“圈子”,探索有南海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把“我和你”变为“我们”。

2021年,桂城平东社区、九江儒林社区、大沥嘉怡社区、里水金溪社区等20个社区成为南海首批“创熟试点社区”。西樵樵华社区活用辖区内的6间“红房子”,挂上党员活动室、社区融合之家等牌匾,为居民提供活动、讨论社区事务场所;狮山罗湖社区盘活物业,搭建起8家“邻里中心”,促进社区居民间的沟通与共融;丹灶金宁社区落实日常激励、定期激励、年度激励机制,推动邻里互助志愿服务助力“创熟”工作可持续、高效发展………

2022年,70个城市社区全面铺开“创熟”工作,并不断向农村社区延伸,确定了10个农村试点社区,重点发掘农村社区新乡贤、慈善募捐、乡贤链接资源等方面的力量,探索农村社区治理的新路径和实践方式。

南海区民政局局长陈的表示,未来将把“创熟”作为社区治理品牌的中心,全面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创益中心、社区幸福院等平台资源,联动政府、企业、乡贤、慈善等多渠道力量,以民政综合体的力量推动基层善治。

凝聚基层善治力量,南海民政还建立7个镇(街道)社工站,141名“双百社工”联结17支志愿服务队伍,摸底区内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21399人,提供社工服务16400人。

而作为政府职能在社会领域的“毛细血管”,从2012年至今,全区登记成立的民办社工服务机构达49家,持证社工达5311人,每万人持证社工数达14.28人,社工人才成为推进基层社区治理的一股重要力量。

智慧养老

“一网三层”守护长者幸福晚年

最近两个月,家住里水镇金溪社区的谭伯,每月按时在微信小程序“南海健康”申领500元“电子老友券”后,线上下单上门擦玻璃服务,觉得挺便利。谭伯儿女不在身边,老伴多病行动不便,家务活让他们分身乏术。

“以前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政府会购买服务送上门,现在有了电子券,随时在网上选择服务项目,更方便了。”谭伯笑言,在南海安享晚年,好满意,好幸福。

谭伯口中的“电子老友券”正是2021年12月南海在全省首个将政府居家养老服务补贴以电子代金券形式充入老人账户,老人可通过手机App或小程序一键申领,线上下单享受医疗、家政等144项服务。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南海区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26万人,常住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35万人。

近年来,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的南海智慧养老服务为老人们带来了不少便利。2017年南海在全省率先建设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打造线上线下互联互动的养老“O2O”新模式,2020年南海区养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专项试点被确定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2021年,南海发布《南海区养老服务三项清单(2021年版)》、南海区养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专项试点养老服务标准体系,以“标准+清单”服务优化养老资源配置……

借助“互联网+智慧养老”,目前,南海以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为“网”、24家机构养老为补充、251间社区幸福院为依托、居家养老为基础,以及15分钟线上整合线下服务的养老服务圈,构建“一网三层”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

“十四五”时期,南海区将继续建设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形成兜底供养有保障、普惠养老能满足、中高端市场可选择的养老服务供给机制,发展壮大养老服务产业,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具有南海特色的“事业+产业”全生态链养老体系,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的着力解决老年人的“急难愁盼”,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要求,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进入新时代,人民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政作为社会建设兜底性、基础性工作的特征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加鲜明,南海民政必将顺应人民新期待,把握时代新趋势,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坚定执着,砥砺前行,谱写为民爱民新篇章。

数说 十年·大事记

全国首批

2014年,南海成为全国首批开展“救急难”试点的城市,建立起社会救助管理部门信息共享机制、群团组织信息共享机制,并动员社会力量设立基金等

新品牌

2016年,南海区以“三社联动”模式获评“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实现“群众点菜、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社区公共服务模式

率先启动

2017年,南海在全省率先启动建设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是全国首批养老服务信息惠民工程建设试点之一

最高荣誉

2019年,南海民政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授予“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是当年佛山市唯一获得此称号的民政部门

佛山唯一

2020年,“佛山市南海区养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专项试点”被确定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是佛山唯一

深度观察点

2021年,南海民政发布《南海区“创建熟人社区”三年行动计划》,“创熟”工作成为民政部社会治理深度观察点

文/珠江时报记者戴欢婷通讯员吴婉珊区可欣

图/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黄梦灵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