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香江一本
34年专注做饼 老字号吃出“文化味”

■香江一本车间内,糕点师傅们正在制作月饼。 受访者供图
坚守不一定能大放光彩、四海名扬,但一定会愈久弥香、深得人心。
做企业如是,做饼亦如是。
今年8月31日,佛山市老字号协会专家团评审通过,决定授予佛山市南海香江一本食品有限公司“佛山老字号企业”称号。这是对它34年初心如磐做饼、矢志守正创新的最高褒奖。
三次创业
小作坊华丽变身知名连锁品牌
香江一本创始于1988年,时名佛山市香江一本烘焙工作坊。其诞生,源于香江一本创始人、现董事长张金的一次“偶然”发现。
1980年,15岁的张金从梅州市丰顺县老家来到广佛两地闯荡,先后做过泥水工、碎石工、锅炉工、养花工。1987年,
他以8000元的原始资本第一次撬开了财富之门——在佛山开杂货铺。在他和妻子的苦心经营下,小杂货铺生意做得有声有色。
“关了杂货铺,我们进军面包行业!”1988年,张金做出一个“重磅”决定。原来,杂货铺代销一些面包,张金从中敏锐地嗅到了商机,发现做面包比开杂货铺更有“赚头”。于是,他说服妻子去拜师学艺,约半年后投入6000多元成立了自己的面包屋。
“摒弃小作坊模式,我们开连锁店!”1993年,张金再度大手一挥,“豪掷”几年积蓄,在佛山燎原路开了第二家面包屋。3年后,又在简村开了第三家分店。
此后,香江一本加速扩张,连锁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佛山大地上,巅峰时期开设分店达30家。其中,2010年,香江一本在南海区大沥镇谢边村创立了1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中央生产基地,每天各式新鲜糕点都从这里生产出来,“飞入”佛山市民口中。
初心不变
文化传承造就老字号最强底蕴
“一开始做饼是为了挣钱,但做着做着,就油然而生一种割舍不掉的使命。”34年弹指间,张金慨叹,岁月改变了社会的形态、改变了人的容颜、改变了饼的模样,然而不变的,是香江一本自始至终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之心。
香江一本有一个系列产品很受当地群众喜爱,那就是喜饼系列之嫁娶礼饼。
龙凤饼、核桃酥、红凌、黄凌、白凌……每一种品类,其背后都蕴含着中国深厚的婚嫁文化。
“现代人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婚嫁礼俗的‘三书六礼’,香江一本的婚嫁礼饼,就是对应其中的订婚礼。”张金介绍,香江一本做的婚嫁礼饼“大有来头”,是至今传承了数百年的广式婚嫁礼饼,无论是饼面上的喜字,还是丰富口感的饼馅,或者是各品类喜饼的样式,甚至是搭配和包装,都“有史可循”。
该婚嫁礼饼自2006年推出以来,就成为了佛山市民婚庆嫁娶的“心头好”。“我们接下来计划申请非遗,赋能礼饼文化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张金说。
以敬畏之心做饼,在润物细无声中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饼中,这就是香江一本立本之源、发展之基。
不惟喜饼系列如是,其他品类糕点亦如是。
“我手头上的这款‘香江月皇’月饼大有文章,拥有多重祝福。”张金手拿一盒月饼介绍说,每个月饼都能一口吃出几种不同的特色文化:莲蓉,代表平安;五仁,既表示“金木水火土”文化,祝福身体健康,又表示对“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素翅,代表了做人做事的准则;粒粒红豆,代表爱与思念……
香江一本坚持做有文化的糕点,不仅做出特色,更做出文化自信。34年砥砺前行,香江一本成为“佛山老字号企业”,最根本的,就是饼里的那一口“文化味儿”:一口下去,是儿时的回忆,是尘封的情思,更是对家人、亲朋的诚挚祝福与美好期盼。
“香江一本得以稳健成长,很大程度得益于党和政府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推动和支持,包括在政策、服务等方面。”张金表示,香江一本将进一步拥抱年轻的消费群体,重点深入打通线上销售渠道,逐步将普通门店转为社区店,彻底打开新的消费市场,让“佛山老字号企业”这一荣誉称号进一步发扬光大。
香江一本2012-2022年荣誉榜
●2012年,当选广东省老字号协会手信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
●2013年,张金当选为佛山市饮食同业商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
●2014年,荣获“佛山市南海区关爱自闭症儿童成长热心公益奖”
●2016年,获授“中国烘焙行业年度优秀饼店”称号
●2017年,当选佛山市丰顺商会第二届理事单位
●2018年,荣获“传统味人情味感谢状”
●2019年,荣获“传统味人情味感谢状”
●2020年,荣获佛山市南海区桂城“最佳公益责任奖”
●2021年,张金获评“时代楷模爱心中国诚信企业家”
●2022年,获授“佛山老字号企业”称号
文/珠江时报记者马一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