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发展多元化 粤潮好玩又时尚
桂城加强文化建设,城市形态更美、城市功能更强、城市内涵更有魂

■2022年6月,千灯湖中央活力区启动建设。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桂城尖东公园。 通讯员/宋兹檀摄
2022年8月25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在其政务新媒体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千灯湖片区榜上有名。
荣誉彰显实力,这是桂城一直以来持之以恒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城市客厅内涵的成果,以更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桂城以高质量文化建设推动城市发展。从“剧院丽影”、国际纪录片艺术剧场到中国国际户外影像嘉年华,从基层文化巡演到城市公共艺术展,从千灯湖音乐节到夜光龙狮荟,桂城在探索多层次、全覆盖的城市文化建设中,走出一条新时代的创新之路。
文化载体
高标准建设“城市书房”
借书和还书只能局限在图书馆,这是10年前市民遇到最多的“阅读烦恼”。2013年,“南海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被文化部正式公布为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趁此东风,南海区图书馆在桂城万科金色家园开设了首间读书驿站。
随后,“智慧图书馆——24小时读书驿站”建设工作在桂城铺开,市民与阅读的距离也逐渐被拉近。如今,在桂城共有56间读书驿站,其中千灯湖站、平洲文化中心站、金融城站这些特色读书驿站融入时尚元素,迎合都市文化需求,进一步提升桂城地标性景点的阅读文化氛围。
今年4月,由桂城联手洛可可·洛客打造的金融城读书驿站斩获2022年德国IF国际设计大奖。IF设计奖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工业设计大奖之一,被誉为“产品设计界的奥斯卡”。
“以往获得IF设计奖的多数是高科技研发产品,本次桂城读书驿站获奖的最大亮点就是它被赋予了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这不仅是一座充满美感的建筑,更多的是把市民对知识的获取和沉淀与城市的发展连接起来。”佛山洛客众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嫽说,沿着这样的理念,佛山洛客还在桂城尖东公园设计了洞见书屋,以设计力量滋养城市灵魂,探索城市文化产业升级新方向,打造城市名片。
2017年8月,选址千灯湖中轴线上的桂城美术馆开馆。数年来,美术馆以培育市民艺术素质为己任,每年引入10场省级或以上专业美术展览,对标广深等一线城市,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文化艺术享受。
将寸土寸金的区域用于公共文化建设,这就是桂城气魄。桂城粤剧粤曲艺术馆、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等相继建成投用,逐步擦亮“人文桂城”品牌。
千灯湖畔的南海文化中心、映月湖畔的映月文化中心,将从服务、展示、体验等多个角度满足文化发展的需求,文化载体的建设也将为桂城文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文化供给
品牌活动丰富城市内涵
时尚、高端的“都市型文化活动”,是桂城文化发展的一大着力点。
很快,桂城将迎来“佛山千灯湖音乐节”,这个一年一度的音乐盛典,将再次点燃这座城市的文化热情。
2010年,桂城开始举办千灯湖音乐节,2017年,音乐节升级更名为“佛山千灯湖音乐节”,还首度开展原创乐队争霸赛,并在年度盛典上邀请了“唐朝乐队”“二手玫瑰”等众多重磅表演嘉宾参与。
从2010年到2022年,千灯湖音乐节经过超10年的精心打磨,已发展成为珠三角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文化品牌。
国内著名乐队“新裤子”在桂城参加千灯湖音乐节演出时,曾盛
赞桂城的做法:“举办这样的文化活动,可以让市民看到更多个性化的东西,领略都市音乐文化魅力。”
数年间,桂城加大投入、精心策划,举办了南海(桂城)国际美食节、佛山千灯湖音乐节、城市夜间定向、三山欢乐行、全民健身展示大赛等本土“潮牌”活动,让文旅体验活动更加精彩纷呈。
近几年,桂城也在不断努力塑造属于自己的网红属性,以文化涵养市民的精神,打造独特的城市文化剧场,如“粤韵飘古祠”巡演、“剧院丽影”文化剧场品牌、国际纪录片艺术剧场,致力提升桂城都市型文化供给层次,让桂城逐步成为佛山地区最具活力的都市文化生活圈。
这样的探索从未停止。2020年,桂城在千灯湖公园举办为期3个月的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同年11月,更吸引了OUT-DOCS2020中国国际户外影像嘉年华落户。今年,龙舟漂移、桨板运动、水上飞人等节目和赛事也在千灯湖水上运动嘉年华亮相,展现桂城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
“如今的桂城与一线城市接轨,文化活动丰富,给我们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实在、有用的精神食粮。”新桂城人梁梅说,也因为这样,她越来越喜欢桂城。
文旅产业
以“流量”扩大城市影响力
8月25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在其政务新媒体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千灯湖片区榜上有名。
近年来,结合城市会客厅、中央商务区、文化旅游消费业态集聚区等多重优势,桂城着力构建夜间消费新场景,做到夜演有品牌、夜游有热度,充分利用千灯湖公园的开放空间布局,夜间常态化展演城市灯光秀、《千灯谣》《幻彩耀灯湖》音乐喷泉水秀等,并推出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大型夜游活动,春节直播夜光狮闹元宵活动累计观看人次超300万,夜光龙狮荟、千灯湖电光龙舟漂移展现传统文化魅力迅速“火出圈”,推动千灯湖成为网红新高地。
夜间经济是城市发展繁荣的一面镜子,夜晚的繁荣,催生着桂城的无限商机。
千灯湖片区商业中心、消费商圈、居民住宅区集聚,夜间经济市场需求旺盛。近10家大型商业综合体组成了“千米商贸长廊”,每晚吸引人流汇集,是夜间消费主要载体。近期,桂城举行了第三届汽车嘉年华、夏夜啤酒节等活动,其中夏夜啤酒节吸引超13万人次参与,千灯湖环宇城场内3天客流突破30万人次,整体客流环比上升30%,场内销售突破1500万元,环比上升25%,夜间消费成为新趋势。
不仅如此,桂城还推出潮享美食月等活动,以“一商圈一主题、一市集一亮点”为特点,在不同的大型商业街区策划举办咖啡烘焙文创市集、啤酒派对美食市集、热辣小龙虾夜宵市集等,依托特色美食,打造特色品牌美食聚集区,将网红商圈、特色餐饮、风味小吃有机连接,并通过政府支持、行业引导、专业规划,打造烟火桂城,从而为潮人玩咖们带来全新的体验,点亮夜经济,进一步激活消费活力。
下一步,桂城将打好“文化、科技、品牌”三张牌,如以年轻人喜爱的生活方式为导向,打造“潮涌千灯,粤潮粤young”品牌,开展电竞赛事、喜剧、脱口秀、音乐、话剧等高雅艺术和新兴文化活动,尤其借力GK战队落户桂城的契机,以“流量”扩大城市影响力。
文化赋能
打造粤潮好玩的网红城市
一座具有魅力的城市,离不开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如何通过文化艺术赋能精神文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真正实现城市在功能、环境与文化上的有机融合,是桂城努力的方向。
2021年,《桂城街道文化体育旅游发展工作五年计划(2021—2025年)》发布。根据计划,未来五年,桂城将紧紧围绕文、体、旅“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发展思路,对标国内外一线文化名城,全面加强文化设施硬件布局、全域推动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全力促进文化产业多元发展,使桂城文化、体育、旅游事业呈现空前繁荣,至2025年,将桂城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镇街中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
具体而言,桂城将全面加强文化设施硬件布局,锻造网红城市独特气质,建立“一切皆文化、无处不艺术”的硬件建设格局,发挥大型文化设施的辐射带动功能,推动文化场馆、文化地标、体育公园、网红打卡点、涂鸦墙、公共艺术品等硬件建设。至2025年,新建、配建、改建文化类场所累计达500处。
此外,桂城还将以文化赋能产业,全力促进文化产业多元发展,凸显“近者悦,远者来”的城市文化价值,充分利用玉器、电竞、汽车、影视产业聚集区的优势,推动文化产业精准招商,推动经济发展,吸引人才聚集,赋能城市可持续发展。
以建设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为抓手,桂城正全力加快建设成为岭南文化魅力充分展现、文旅融合成效凸显、传统与时尚交相辉映、文化治理效能突出的现代化、国际化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22年6月6日晚,在千灯湖中央活力区赏析会上,桂城提出,将从活力文化、活力城央、活力产业、活力人才四个维度,打造千灯湖中央活力区(CAZ),并以千灯湖中央活力区为试点和示范,推进20个“桂城之光”粤潮美学空间建设,激活全域活力,促城市形态更美、城市功能更强、城市内涵更有魂。
数说 桂城文化建设
1 建成56间读书驿站,年均进站80万人次。
2 千灯湖片区内汇聚大小商户超过4000家,累计营业面积超150万平方米。
3 千灯湖片区拥有超过10家电影院,座位总计超过7000个。
4 千灯湖片区设有各类阅读场所及平台近80个,每年进入阅读场馆超百万人次。
5 建成体育运动场地1100多个,“10分钟体育休闲生活圈”现雏形。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冬冬通讯员杜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