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镇永和村
人居环境蝶变 乡村治理典范

■十年,永和村从“经济薄弱村”成功蜕变为“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干净整洁的村貌、郁葱肥沃的田野、“绿浪”涟漪的鱼塘、繁花盛放的公园……站在狮山镇马头石水库上远望永和村,一帧帧画面,勾勒出一个经济薄弱村华丽蜕变的甜美图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永和村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用实干和奋斗书写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崭新篇章。
人居环境换新颜党建引领出实效
办好农村的事,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
十年前,现任永和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蔡海安,踏入担任村干部的第14个年头。他表示,十年来,永和村以基层党建为抓手,坚持党的“三会一课”制度,不断织密三级党建网格;通过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在职党员到村报到、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等方式,让党员在网格中认岗领责,实现群众在网格内联系、情况在网格内掌握、问题在网格内解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永和村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向人居环境整治发起攻坚。永和村党委书记挂帅,组织两委干部、经济社社长参与到各项整治工作中,集中力量进村入户,党支部书记带头清拆自家棚舍,参与推动小公园建设、道路拓展等方案。
很多“内功”看不见,村民却记在心里。
今年初,永和村迎接佛山市第一季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检查。在巩固前期治理成效的基础上,村委提出对标对表抓重点、抓落实。看见党员干部冲在前,村民也主动配合,纷纷参与清扫、修路、筑塘;面对人力资金不足,永和村与兄弟村(社区)结对互助、动员村中企业力量参与,形成“上下一心、村企共建”氛围。
短短一个多月,永和村获得全市暗检行政村(社区)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
村总收入翻两番乡村治理成典范
十年发展,十年跨越。发展是永和村的主旋律。以时间为轴,可以发现永和村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十年来,永和村实现腾笼换鸟,依托马头石水库天然水系,把河流、水塘串珠成链,整合土地,以出租出让方式,大力发展观赏花卉、瓜果种植业及鱼塘养殖业。十年间,村总收入翻了两番,村民平均分红从最高2000多元提升至4000多元。村中的“绿水青山”成为了安居乐业的“金山银山”。
发展不停歇,奋斗不止步。发展带来外来人口迅速增长。为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永和村围绕民生诉求,完善大市政布局,落实安监消防管理,解决大货车入村、“停车难”等问题;配合做好雨污分流、河长制等水环境治理工作;做好疫情防控、疫苗接种等工作。
“路网齐全完成都建硬底化,路灯璀璨明亮各村开心。村干部、领导早关心创家业,靓丽环境真不错……”如今,在村里家喻户晓的《歌唱永和村》一曲,是干群心中的一座“连心桥”。凝聚着干群共同奋斗的汗水和智慧,2021年,永和村获评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十年非凡旅程,步伐皆是印记。实践再一次证明,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在今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路途上,永和村必不负时代继续拼搏,共同谱写“村美民强”新篇章!
数读永和
2012年
●居民人均纯收入2815元。
●整理出租农业用地31.2公顷(468亩),工业用地36.93公顷(554亩),租金收益600万元。
2021年
●居民人均收入19966元。
●整理出租农田约72.03公顷(1080.4504亩),工业用地39.22公顷(588.34亩),租金收益1324万元。
大事记
2016年叶边公园、环村及平塘工业园完成路灯建设,官堂鸿昌盛厂旁道路等完成拓展。
2018年永和村幸福院、村微型消防站落成;村中闲置地用石粉铺填。
2019年启动“三清三拆三整治”,完成不可移动文物浩忠周公祠修缮工作;率先试点推行地券。
2021年获评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2022年获得佛山市第一季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检查暗检行政村第一名。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梁凤兴
通讯员周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