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创全国一流县区级疾控中心
建立三级疾控工作网络和服务体系,为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筑牢健康屏障

■南海区疾控中心流调溯源处置队伍。

■市、区疾控人员到南海的学校督导适龄女生免费HPV接种工作。
20年,坚守,奋斗!南海疾控人用信念和奉献守护着这座城市。
从小小的卫生防疫站到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当岁月的时钟指向2022年,佛山市南海区疾控中心迎来了20岁生日。
二十年坚守初心,南海区疾控中心全面落实预防疾病、控制危害、促进健康三大职责,不断高质量推进“健康南海”建设任务落实,坚持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二十年奋进发展,南海疾控卫士砥砺前行!先后经历了“非典”、新冠疫情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冲锋的身影;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飘扬的疾控旗帜。南海区疾控中心在锤炼中成长,在考验中壮大,朝着争创全国一流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奋进。
见证成长
一群人不懈奋斗筑起健康屏障
南海区的疾控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6年4月,南海县卫生防疫站成立,也就是疾控中心的前身,由此卫生防疫人员开展除四害、两管五改、地方病、血吸虫病等工作。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一群见证并参与南海区疾控事业发展壮大的疾控卫士向记者介绍了它的前世今生。
“2002年组建成立南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挂南海市卫生检验中心牌子),这是全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测检测、疾病防治的技术指导中心。”南海区疾控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曾鸿说,以前,由于信息报告渠道不健全,疾控人员常常需要深入村居才能详细了解情况,从各个镇(街道),又辗转到村居,向村民宣传接种知识,引导他们接种疫苗。
南海区疾控中心的组建成立,是南海区敏锐把握形势,推动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的科学之举,是顺应时代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必然之举,是翻开南海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新篇章的突破之举。
在几代疾控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区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南海区疾控中心免疫规划股股长助理黄宇迪介绍,近年来麻疹和风疹疾病发病率已接近于零,保障了适龄儿童和孕妇的健康。目前,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90%以上。
20年来,南海区疾控中心不断增加自身实力筹码,在信息化建设上更显成效。
“以前,市民接种疫苗需要到现场排队,接种信息都是人工登记的,很容易丢失;现在,广东省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学生健康监护系统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助力疾控信息化服务,大大方便了群众接种。”黄宇迪说,南海区51个预防接种单位全部使用广东省疫苗流通与接种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疫苗全程追溯,并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中的作用。
位于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北侧一、二层的大沥预防接种保健门诊在2020年焕发新颜,各功能场室分区设置,配备数字化管理,是目前南海区最大的预防接种中心。为实现全省各类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和数字化管理,南海区疾控中心从2016年起加强技术指导,不断投入资金和设备,在区、镇两级共同努力下,新建和升级改造各类预防接种单位共51个,大大提高了预防接种质量和安全水平。
从以前简陋的接种室到如今规范化建设的预防接种门诊,从日常的点滴变化
中可以看到,南海区疾控中心伴
随着南海卫生事业的发展不断进化、成长,逐步筑起健康屏障。
践行担当
抗疫情逆向而行用大爱守护城市
是怎样的力量,推动了南海区疾控中心的二十年蝶变?曾鸿表示,总结过往的成绩与经验,一代代疾控人的使命与担当、热爱与奉献、坚持与坚守,是疾控事业成功的一大法宝。
“人的价值可能体现在多方面,而我将在疾控事业中奉献我的一生。”青年骨干苏文章这样定位自己,从进入疾控中心那一刻,他就暗自下决心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当时我受到科长李鹏宾等的影响,对自己未来的定位和发展有了清晰的认知,他们不怕吃苦、肯干肯拼、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深受鼓舞。”如今,作为南海区疾控中心疾病控制股股长的苏文章也在学着前辈们的样子,引导新一代年轻人在疾控事业的道路上快速成长。
“疫情不停,我们不停。”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苏文章每天早出晚归已经成为常态,平日里难以抽出时间陪伴家里两个年幼的孩子。2021年5月,当时最小的孩子还没满月,苏文章就义无反顾投入到抗击本土疫情的战“疫”中,深深地感染了科室的每一位同事。
“我的电话都是公布给各镇街的,我跟基层的各医疗单位说,只要有事,都要第一时间告诉区疾控中心。最高峰时,因为要经常打电话,手机一天需要充三次电。”苏文章说,疾控人从来都不怕辛苦,到了疾控一线,怕辛苦就不可能干成功。
当前,新冠疫情反复袭来,像苏文章一样的疾控人一次次踏上前线。“以科室为家已成为标配。”南海区疾控中心检验股股长冯耀基说,每天忙碌的检验工作早已经成为习惯,不仅要跟现场流调组对接样品数量和送样时间,还要安排好实验室人手班次,应对每一次突发疫情和紧急任务。
而作为流行病学调查队伍的中坚力量,南海区疾控中心疾病控制股副股长关倩雅每天的工作就是对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触者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场采样等,追溯病源、寻查密切接触者线索和范围,争分夺秒与病毒抢时间,有效防止疫情扩散。
锚定目标
一盘棋谋划描绘发展蓝图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疾病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南海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与此同时,当前传染病防治工作还面临着传统传染病与新发传染病的双重挑战。
面对新形势,南海区疾控中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高质量推进“健康南海”建设任务落实,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曾鸿表示,南海区疾控中心的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网底夯实、协调统一、可持续发展、与南海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争创全国一流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接下来,南海区疾控中心将一方面完善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染病监测体系和监测网络,在区内设置不少于20个监测哨点,实现哨点监测法定传染病病种覆盖率达到80%。科学有序做好新冠肺炎、登革热、人感染禽流感、手足口病、流感、感染性腹泻等重点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以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全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积极探索适合南海特色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特色创新、均衡发展”四位一体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加强大众宣传,重点开展高危人群及职业人群干预,规范慢性病全程管理,巩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成效,提高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同时,不断加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的制度化和标准化建设,实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优化“平战结合”工作模式,提升应急队伍的规范化管理和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食品安全事故、职业中毒、化学中毒、自然灾害、涉恐事件、核辐射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伤亡灾害事故的及时响应能力,全力以赴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目前,南海区已初步建立起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公共卫生医院和各类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为核心,以镇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的区、镇、村(居)三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网络和服务体系,未来将进一步发挥“网底”作用,强化基层公共卫生工作合力。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疾病防控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二十年来,南海区疾控中心建机制、强基层,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替人民减负,为人民防病,建立了公共卫生健康屏障,并实现有效防御。
随着社会发展,慢性病发病率逐渐升高、人们对健康需求不断增加等问题显现,疾控工作也从之前的以传染病控制为主,向以疾病控制和健康管理转变。通过接种疫苗的手段,人们对抗传染病有了主动权;通过实施健康管理工作,降低人们患病风险。疾控工作,夯实了全民健康的基础,为推进“健康南海”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数说成就
聚人才
●南海区疾控中心现有在职员工117人,其中研究生占比12.8%
●专业技术人员占97.4%,中级及以上人员占75.2%
降病率
●传染病:全区传染病报告率和及时处置率达100%
●艾滋病:全区共设立艾滋病筛查实验室20个,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艾滋病监测网络。2017至2021年,开展HIV筛查超186.28万人次
●结核病:到2021年底,南海区结核病确诊病例管理率达到99.84%,规范管理率为94.71%,规则治疗率达到95.03%
●强免疫:新建和升级改造各类预防接种单位共51间;2021年,全区年接种免疫规划疫苗近110万针次,接种率均达98%以上
●治慢病:截至2022年,全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90万余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达70%以上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方婷蓝志中通讯员温彩银盘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