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富美新路”奔向美好生活

■在沥东社区集体土地建起来的南海国际会展中心。 会展中心供图
沥东社区
晚上只要有空,大沥镇沥东社区党委书记潘启业,都会来到家附近的芦村公园散步,居民们三三两两地休闲健身,游乐区不时传来孩子们嬉戏的声音,他一边和街坊打招呼一边构思着接下来的工作,觉得这样的生活场景很美好。
作为大沥镇较早发展起来的一个社区,近十年来,沥东社区紧跟党委政府步伐,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增加公共空间,不但让社区的两级经济收入提升至1.9亿元,更是实现了村村有公园、巷巷有小景,配套了服务贴心的社区幸福院、儿童安全科普基地主题公园等,让美好生活成为社区居民的日常。
发展升级
让集体经济更有“钱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多年以来,沥东社区凭借靠近桂和路、广佛高速出口等优势,产业发展有声有色,但很多是低矮的单层厂房、仓库等形态,经济发展潜力有限。
近十年,沥东社区逐步淘汰一些低端的产业,在大沥广佛国际商贸城沥东地块引入南海国际会展中心项目,该项目以安全产业为主题,
集会议展览、酒店餐饮、商业办公、商贸配套等多元业态于一体,一期会展部分于2021年投入使用。潘启业介绍,该项目每年为沥东带来超过1000万元的租金收入,还能带动沥东产业结构调整。
像南海国际会展中心一样,发展模式的升级带来了经济收入的翻升。如民办的贝恩幼儿园租用沥东社区“拆旧建新”的物业,探索经联社和经济社合作模式兴建,每年为沥东经联社和水头何经济社带来300万元收入;芦村经济社的酒店商业楼拆除单层的旧厂房,通过集体资金、村民入股投资等方式投入约4亿元,在2.87公顷的土地上建设7栋,最高22层的商业楼,未来可用作出租商业、酒店、写字楼等。
环境升级
让四小园绘就美丽乡村
如果说过去沥东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集体经济,那么现在沥东更让人刮目相看的则是悠然自得、闲逸舒畅的人居环境。
“在过去,走在村里,大家喜欢聊的是哪个村的集体收入多,谁的分红高,而现在,大家最喜欢聊的是哪个村的公园环境好,谁家附近的‘四小园’靓。”沥东社区党委副书记周慧感叹。
正是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沥东社区党委的积极引导,使得各经济社在人居环境提升方面,完成了“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
目前,豪美、龙腹经济社借助政府乡村振兴政策支持,投入约1000万元资金翻新公园、小区、道路。同时,沥东积极引导各经济社投入集体资金提升村内环境,出台经联社关于环境提升补贴50%的政策,在该政策的支持下,倣尧、水头何经济社也在加快环境项目的建设。如今在沥东,每个经济社都至少有一个大公园,家门口的小公园、小菜园也在不断增加。
在人居环境治理百日攻坚行动中,村民配合社区整治工作,主动提出拆除自家危房,助力“四小园”建设,党员志愿者及热心村民则化身“园丁”,守护好一草一木。
2021年,沥东大道旁一块约0.73公顷的农用地被改造为金花田农业休闲园,种上了一片水稻。如今,这里既为沥东小学学生提供农业科普教育场所,也成了居民散步休闲、感受田园风光的好地方。
服务升级
让幸福走进每一个家庭
住在美景中是幸福的,而幸福沥东的内涵,还并不止于此。
近几年,沥东社区建成了7层面积2800平方米的社区幸福院及社区卫生服务站。除了对照标准规范软硬件建设外,沥东社区幸福院持续为服务“加码”,根据社区长者的实际需求,从“衣食住行乐”五个方面入手,针对性地探索出多种服务,让长者老有所享。
70多岁的居民熊姨每个工作日中午,都会来到幸福院的长者饭堂就餐,“长者饭堂不仅比自己买菜做饭便宜,而且饭菜品种多样营养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幸福院还充分考虑职工家庭的需求,提供长者日托服务,白天长者可以参与活动或康复理疗,晚上再回家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用心做服务,服务有特色,沥东社区因此获得认可。2021年,沥东社区被国家卫健委、全国老龄办授予“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称号,是南海区首个获此称号的社区。
除了长者服务外,沥东社区还面向全体居民设立文体活动代表队和兴趣培训班,游泳、网球、足球、篮球、乒乓球……只要能找准爱好,沥东就有居民施展才华的平台。
未来沥东社区将持续抓好产业升级,以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村居品质提升,打造沥东幸福模式,为居民创造“产、城、人、文”的全方位幸福感。
文/珠江时报记者吴志恒
通讯员李翠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