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2年09月30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千灯湖畔南海新地标“醒”亮登场
    • 微观南海发现不一样的“造梦空间”
    • 《非凡十年活力南海》特刊来了
    • 投资近2亿建老年公寓 将增床位700张
    • 命运与共行大道
    • 习近平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互致贺电
    • 九江鱼游上预制菜产业新风口

    第A02版:要闻

    • “双江”组CP 共建产业园
    • 25强展示科创力量
    • 资源优先配实业 九月供地创新高

    第A03版:要闻

    • 南海龙舟飞桨逐浪 撑起城市新活力
    • p27

    第A04版:映像

    • 微观南海 发现不一样的“造梦空间”

    第A05版:要闻

    • 党员“志愿红”引领城市发展潮流

    第A06版:要闻

    • 这个作业好享受:给爸妈做一顿饭
    • 学生深情表演表达爱国之情
    • 赓续红色血脉强国复兴有我
    • 比拼主播才艺 展示青春风采
    • 习近平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互致贺电
    • p1CD3

    第A07版:镇街

    • 九江发布“腾龙”人才九条措施
    • 新公园环境美 涂鸦墙颜值高
    • 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
    • 拟打造南海纳米电子信息产业园

    第A08版:天下

    • 命运与共行大道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公告
    • p1CD4

    第01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第02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活力南海向未来

    第03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潮正澎湃 帆启新程

    第04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党建引领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第05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攀高逐新 制造基地迈向“智造高地”

    第06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十年南海 “数”说不凡

    第08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以全域空间重塑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的南海探索

    第10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民生为本 幸福花样绽放

    第11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文化领航 千年古郡绽放新魅力

    第12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服务民生民意 铸就履职底色

    第13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创新动力奔涌向前 科创高地加速崛起

    第14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锚定“两高四新” 铺开“万亿”蓝图

    第15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用好“金”招牌 奋力新跨越

    第16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当好企业“娘家人” 助力南商启新程

    第17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打造人城产深度融合的科创高地

    第18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活力南海 大美之城

    第20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无微不至保民生 谋得春风入万家

    第21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市场主体超50万户 品质支撑活力南海

    第22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忠诚铸警魂 笃行护平安

    第23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交通整治有力 群众安全畅行
    • 激活“平安细胞” 共享“平安红利”

    第24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优质均衡有活力 品质教育结硕果

    第25版:工会

    • 多点精准发力 服务情暖职工

    第26版:团区委

    • 后浪奔涌时代 知心人来引路

    第27版:统战/住建水利

    • 集聚“青创力” 造就活力城
    • 提升水环境 喜筑安居梦

    第28版:税务/医保

    • 不断完善医疗保障 市民健康有“医”靠
    • 税惠政策添活力 智慧服务促发展

    第29版:供电

    • 对标世界一流 用心“电”亮南海

    第30版:非凡十年·活力南海

    • 产业兴旺村容靓 九江绘就新图景

    第31版:农行南海分行

    • 扛金融担当 助南海发展

    第32版:佛山建行

    • 建功新金融 以实际行动服务城市发展
    • p27

    第33版:特刊

    • 公园城市 幸福桂城

    第34版:特刊

    • 砥砺奋进十年路 公园城市绽笑颜

    第35版:特刊

    • 十年耕耘不停步喜看今日新答卷

    第36版:特刊

    • 党建覆盖全领域 基层治理常创新

    第37版:特刊

    • 企业城市共成长 科创引领向未来

    第38版:特刊

    • 优质均衡齐发展 美育桂城有特色

    第39版:特刊

    • 文旅发展多元化 粤潮好玩又时尚

    第40版:特刊

    • 政务服务树标杆 营商环境益晒你

    第41版:特刊

    • 市政管理如绣花 城市景观美如画

    第42版:特刊

    • 城市更新开先河 重塑发展新空间

    第43版:特刊

    • 共绘乡村新画卷 同享幸福新生活

    第44版:特刊

    • 城乡处处皆风景 水清岸绿生态美

    第45版:九江

    • 潮起江天阔 扬帆乘东风

    第46版:九江

    • 九江 蓄势起航风正劲 十年砥砺绽芳华
    • 儒林之乡交出精彩答卷

    第48版:九江

    • 九江 奋楫争先再远航

    第49版:特刊

    • 我们走在登山大道上

    第50版:特刊

    • 缔造美好生活非凡十年瞧一“樵”
    • p21

    第52版:特刊

    • 昂扬十年勇毅前行 数说西樵精彩蝶变

    第53版:特刊

    • 强化基层党建 促进高质量发展

    第54版:特刊

    • 结构体系多元化 产业重塑加速跑

    第55版:特刊

    • 擦亮“最岭南”品牌 迸发文旅新活力

    第56版:特刊

    • 办好民生实事 增进“幸福厚度”

    第57版:特刊

    • 从“先行一步”到“先行示范”

    第58版:特刊

    • 打响新兴产业品牌 加速区域创新发展

    第60版:特刊

    • 俯瞰丹灶 大美之城

    第61版:特刊

    • 十年“狮”势造英雄 做强广东第一镇

    第62版:特刊

    • 高位进发绘蓝图 城市狮山谱新篇

    第64版:特刊

    • 图鉴十年城市梦 雄狮阔步新征程

    第65版:特刊

    • 支部建在小区 创新善治局面
    • 争当全国县区级公卫医院领头羊

    第66版:特刊

    • 凝心推进幸福教育 聚力点亮幸福人生
    • 感恩教育润人心 惠及更多新市民

    第67版:特刊

    • 首创雅趣评价体系 激励学子内外兼修
    • 打造“智趣教育”品牌培育智趣好少年

    第68版:特刊

    • 增进民生福祉 小村宜业宜居
    • 人居环境蝶变 乡村治理典范

    第69版:特刊

    • 激活古韵水寨 打造功夫街区
    • 涵养孝善文化 擎画花灯胜地

    第70版:特刊

    • 实现“四城同建”赋能佛北新城

    第71版:特刊

    • 十年创新成样板 崛起科创新引擎

    第72版:特刊

    • 打造高精尖 用“芯”谋发展
    • 34年专注做饼 老字号吃出“文化味”

    第73版:特刊

    • 非凡十年大沥向前

    第74版:产业发展

    • 一个商贸名镇的发展足迹

    第75版:特刊

    • 一座魅“沥”城市的十年逐梦路

    第76版:特刊

    • 一座善治之城的乡村奋进曲

    第77版:特刊

    • 文产旅体融合 擦亮文化品牌
    • 党建激发内驱力 凝聚力量促善治

    第78版:特刊

    • 城市更新加速 唤醒发展活力
    • 电商全域崛起 培育新兴“沥量”

    第79版:特刊

    • 环境靓产业旺“后进”村后劲足
    • 探索“富美新路”奔向美好生活

    第80版:特刊

    • 用好老龙精神 推动全面振兴
    • 党建引领转型 绘就花乡蓝图

    第81版:里水

    • 对未来更好的把握,就是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第82版:里水

    • 一路向前 见证蝶变
    • p129
    • p130
    • p134
    • p135
    • p131
    • p136
    • p132
    • p137
    • p133
    • p138

    第83版:里水

    • 匠心筑梦 有颜有值

    第84版:里水

    • 科创赋能 展翅腾飞

    第85版:里水

    • 大城配套 乐享安居

    第86版:里水

    • 全民创熟 幸福里水

    第88版:里水

    • 一“网”情深 全城守护

    第89版:健康南海

    • 健康南海绘就幸福底色

    第90版:非凡十年·活力南海

    • 人均预期寿命 82.84岁

    第91版:南海区卫健局

    • 建设健康城市 守护幸福南海

    第92版:南海疾控

    • 争创全国一流县区级疾控中心

    第93版:南海医院(华工附六院)

    • 让 99%大重病患者不用走出南海

    第94版: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打造全国中西医结合高地

    第95版:省医南海医院

    • 做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健康使者

    第96版:南海四院

    •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第97版:南海五院

    • 打造东部高水平医疗中心

    第98版:南海六院

    • 当好广佛医疗健康桥头堡

    第99版:南海七院

    • 打造南海医养结合高地

    第100版:南海区全科医院

    • 为全国基层卫生服务改革探路
  • 数字报首页

75:特刊

一座魅“沥”城市的十年逐梦路

大沥加快城市更新、商贸转型的步伐,努力在改革发展中走在前列

2022年09月30日

■大沥有色金属总部大厦群楼。 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摄

■大沥镇河西沿江片区改造项目。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如果有人问,这十年来的大沥,是怎样的大沥?

可以说,过去十年,是电商在大沥崛起的十年,也是传统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十年,更是新兴产业逐步崛起的十年;也可以说,这是大沥积极写好“土地文章”,破解城市土地碎片化问题的十年,也是大沥全力吹响“全域土整冲锋号”,以点带面带动城市面貌焕新的十年;也可以说,这是大沥实现党群服务中心全面覆盖的十年,也是党员志愿服务全面下沉社区的十年,更是党群关系更融合的十年;还可以说是大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十年,是乡贤等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十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大沥坚持党建引领,全力推动城市更新,重构经济新版图,不断提升治理能力,谱写了一首激昂的奋斗之歌。

如今,大沥这座商贸重镇,正努力在改革发展中走在前列、在转型升级中领先一步。

商贸转型

重构产业格局迈向现代商贸

9月6日,佛山南海凤芝婷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木兰把企业最新推出“抖品牌——完美线条”系列的内衣产品带到南海国际会展中心。这天,大沥头部电商直播企业嘉星传媒亿万粉丝电商主播举办选品大会,刘木兰希望能抓住机会,与这些头部主播达成合作。“受疫情影响,我们十分渴望在线上闯出一条销售路子。”刘木兰表示,该公司自去年开始“触网”,进驻抖音短视频平台,并结合平台特色推出“抖品牌——完美线条”系列,已为公司销量带来显著提升。

电商产业逐步崛起,传统制造业积极“触网”正成为当下大沥商贸的“流行趋势”。目前,大沥工商注册登记的电商企业有21238家,在淘宝、天猫、京东、抖音、快手等平台注册登记的活跃主播超12000人,电商从业人员已超13万人。拥抱“直播电商新浪潮”已成为大沥商贸当下的关键词。

漫溯这一趋势的起因,不难发现大沥这十年来努力向现代商贸、新兴商贸迈步的精准落子:借助筹建广东省第一个有色金属原材料现货交易平台,大沥迈出了重构产业格局的重要一步;中国·盐步内衣指数成为行业的风向标和指示牌;中国安全产业大会永久会址落在大沥,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产业基地、佛山市艾乐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先后落地,大沥逐步形成智慧安全产业和先进材料产业“双子星”的新兴产业发展格局;不仅如此,大沥镇电商产业园“一区两园”成型,也为大沥打造珠三角产业直播电商之都打下坚实的基础……

环境和氛围的优化,也给大沥商贸、产业发展带来了蓬勃动力。仅在今年1~6月,大沥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1.3亿元,同比增长12.7%;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营业总额2921.1亿元,同比增长33.8%;成功落地的超千万元项目14个,投资总额超58亿元,超亿元项目9个、超10亿元项目2个。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中国商贸名镇”的大沥深知自身承担着怎样的任务:紧跟佛山要着力打造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全国性邮政快递枢纽,规划建设一批“高标仓+智能化”现代物流产业园的决策部署,积极在镇内打造现代商贸物流高新区、示范区、支撑区,努力形成东、中、西协调发展的商贸物流产业新格局。

城市更新

写好土地文章重塑发展动能

中秋期间,夜幕中的南海星空park显得格外浪漫:人们在全真草坪上摊开三五张凳子,在驻唱歌手的动情歌声中举杯畅聊、赏月小憩……从2010年起,经过几轮城市升级改造,过去的“垃圾村”已被广佛智城、九龙公园、永旺梦乐城、有色金属企业总部楼群等建筑所替代,成了越来越有“城市味”的地方。

近年来,广佛国际商贸城的发展有目共睹,不仅是大沥靓丽的城市名片之一,也是远近闻名的商贸核心区。

这只是大沥这十年间,写好的其中一篇土地“新文章”。为了充分解决因土地开发强度不断提升,而带来的土地资源紧张、土地资源碎片化等制约城乡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大沥先行先试“毛地”入市政策,沥北湖马工业园区改造项目顺利揭牌,成为全市首个通过“毛地”入市政策上平台公开竞投引入资金开发商,实现村级工业园连片开发改造的“工改工”项目。

这样的探索和尝试在不断延续,大沥在河西沿江片区改造项目,打响全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第一炮”;随后,大沥又先后攻下了沥北、雅瑶、太平、泌冲、谢边等项目“攻坚战”。截至今年上半年,大沥共拆除整理土地超366.67公顷、整备连片工业用地80公顷、拆旧复垦48.67公顷。

越来越多的低效土地逐渐被盘活,今年5月,大沥为约866.67公顷的36个城市更新项目公开“招亲”;8月底,大沥召开下半年重点城市更新项目洽谈会,为南海中轴、广佛新城12块靓地招商引资;9月6日,大沥继续加码推介,为镇内近30个产业载体项目集中招商。“这些重点项目落地后,会引入更多新的产业,甚至是把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引进来,使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形成交流和合作,从而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大沥的产业形态变得丰富多样。”大沥镇经发办主任朱少姬说。

城市化、现代化,是大沥迈向未来的必然选择。通过大整治、大集聚、大腾挪,大沥牢牢牵住了城市更新的“牛鼻子”。其中,大沥高标准落实南海城市中轴北延规划,在南海城市中轴中心最高点打造了城市发展新标杆——“大沥城市客厅”;广佛江珠高速大沥段穗盐路、谢边立交桂丹路跨线桥、盐步跨线桥桥下空间成为“城市空用新典范”;321个经济社在今年上半年建成“四小园”1024个……大沥不断挖掘着城市空间的更多可能性。

党建引领

建强先锋队伍延伸服务视角

通过“互联网+专业市场+专业会展”的新模式,大沥凤池社区近年逐步摸索专业市场转型升级之路。今年,凤池社区紧跟镇委步伐,将“凤池装饰材料专业市场升级改造”项目申请为镇委“扛旗夺标”项目,通过发动党员干部深入一线、直面租户、凝聚共识,以“破立并举”新形式推动项目落地。

担当如铁,坚守初心。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攻坚战场,在商贸发展和民生服务的一线现场,都有着“大沥铁军”们勇于担当的身影。近年,大沥的经济、社会、城市等各方面之所以能取得一个又一个佳绩,少不了党员干部们敢闯敢干的精神。

时间回溯到2018年。为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沥镇在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党建引领·暖心工程”工作,通过上下联动,坚持“头雁引领”与“双向发力”相结合;通过点面结合,坚持选树标杆与扩面提质相结合;通过由表及里,坚持解决个案与完善机制相结合,推动“暖心工程”常态化开展。

这些年来,大沥镇推动党员到社区报到领岗、收集需求、定期服务,开展实践式教育,实现党员“行在身边”,群众“暖在心中”。2021年,大沥镇多方位铺开党史学习教育,并积极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惠民的真招实招,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今年,大沥镇推出大抓基层大抓支部“四大工程”,以领航工程、强基工程、提素工程、智慧工程等为抓手,塑造强劲的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截至目前,大沥已有122个党组织开展结对,493个党支部认建认管“四小园”709个,协助解决基层难题1026个;打造10分钟党群服务圈,不断延伸基层服务触角。

社会治理

完善服务体系共建共治共享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在近十年间,大沥居民生活的社区已发生了治理巨变。

谭爱莉没有想到,退休后能够结识到这么多志同道合的好友。自2019年搬到沥雅社区以来,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她成了沥雅社区合唱队队长、安全大使队伍骨干成员,退休生活更加充实且有意义。

沥雅社区成立于2017年,是南海“最年轻”社区之一。谭爱莉是沥雅社区的4262名志愿者之一。今年3月,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公布的全国“100个最美志愿服务社区”中,沥雅社区成为佛山唯一上榜的社区。

这十年来,大沥凭借着更贴心的服务项目、更细致的服务效果、更清晰的治理思路、更精准的治理体系、更专业的治理队伍、更智慧的治理方式,带给每个居民更踏实的幸福感,城乡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大沥镇常住人口789568人,在全市镇街中排名第二,十年间增加了超过17万人。作为商贸重镇,大沥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来此生活、工作。人口结构相对复杂,对社会服务的需求不仅数量大,而且种类也要多元化。这十年中,为了更好地丰富基层治理的力量,大沥一直在探索新举措:在内地率先成立街坊会、在南海率先建立“小候鸟驿站”和“同业互助促进会”、率先打造“七一空间”“新南海人·梦家圆”等创新服务综合体、率先开设“网上市民议事厅”“城市治理面对面”等平台……大沥逐步建立起了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做好社会服务的同时,大沥也不忘烹饪精彩的“文化大餐”。早在2014年,大沥镇出台《公共文体发展扶持资金实施方案(试行)》,分别从社区文化活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传统文化保护以及文化人才培养等方面专项扶持。大沥浓厚的文化氛围,也吸引了广东省“大沥杯”小说奖等一系列重点文化赛事落户。值得一提的是,自2011年起,大沥依托伯奇文化资源举办伯奇杯全国创意摄影大展,成为全国六大摄影品牌评选活动之一。与此同时,大沥镇也通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大沥革命历史展览厅等,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打造丰富载体。

文/珠江时报记者黄晴雯李翠贞通讯员李翠姗黎昭映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