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健康南海
人均预期寿命 82.84岁
南海共有公立医院15家,其中三级及以上综合医院6家;
南海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43个。
“十三五”以来,南海区卫生健康事业高速发展。全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公共卫生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区域优质医疗均衡发展,群众健康素养水平显著提高。“共谋健康、共建健康、共管健康、共享健康”的健康新生态雏形已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交出了高质量答卷。
构筑15分钟就医圈
医疗资源丰富
南海区医疗机构布局不断优化,形成了由区-镇(街道)-社区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网络组成的15分钟就医圈。居民门诊和住院次均医疗费用均低于省、市平均水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全区共有公立医院15家,其中三级及以上综合医院6家;
全区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43个。
医疗水平高端
南海区通过深化与省级医疗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大力构建高水平公立医院体系,持续提升全区医疗水平。全区医疗机构手术量、三四级手术占比显著提升。如今,危急疑难重症基本不用出南海,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便利、可及、高效的高水平医疗服务。
截至2022年5月,全区已建成——
国家级重点(特色)专科(含建设项目,下同):3个
省级重点(特色)专科:18个
市级重点(特色)专科:55个
区级重点(特色)专科:70个
健康南海建设有保障
卫健雄师强大
南海区十分重视医疗卫生人才的引进和培育,锻造了一支健康雄师,为健康南海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全区共有医疗卫生从业人员1.8万人
全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900多人
全区副高级以上职称 1970多人
经区人才分类评定认定的各类人才2833人
名医队伍拔尖
南海区出台了《南海区“名医工程”实施办法》,每三年评选一次南海名医,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左右,用于发放名医津贴、科研经费,安排名医工作室配套经费,培育了一支业务精良、医德高尚的名医队伍。
4人获评全国名老中医1人获评省名中医1人获评省医学领军人才4人获评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2018年共评选出各层次南海名医462名
2021年共评选出学科带头人及以上层次南海名医199名
健康素养提升快
健康长寿环境优化
“十三五”末,南海人均预期寿命82.84岁,较2015年增加1.75岁;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均处于较低水平
健康素养水平从2014年的11.4%上升到27.57%,居民健康指标已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
在村村实现国家卫生村的基础上,全区224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创建成区级三星以上健康村,创建佛山市健康村101条
创新改革亮点频出
2017年,南海建立国内首个家庭药师制度,构建了国内第一个以慢病药物治疗管理为核心的全程健康管理工作模式
2020年底,南海区家庭药师签约患者40458人次,优化用药方案22112例
2021年,南海在全国首度试行“三医联动”社区慢病全程健康管理药学保障项目,在社区开展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试点,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全程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
群众健康阵地强
公卫服务提质
●南海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公卫网络不断完善,公共卫生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不断增强
●构建起区、镇(街道)、社区(村居)三级疾病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成立12支共127人的公共卫生应急救援队伍
●积极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自主研发传染病聚集性病例监测系统软件
●建立“1个云平台
+N个监测端
”的疫苗冷链温度监测报警系统
●建成覆盖全区的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传染病疫情信息全部实现网络直报
●扎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全区已组建489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全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均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0~6岁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签约人数为38.02万人
●搭建“区级医院-镇街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健康荣誉
国家卫生城市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示范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健康促进区
健康管理智慧化
智慧医疗赋能
打造南海全民健康信息化(智慧医疗)云平台,已完成15家公立医院及7个社卫中心数据采集,积累近1亿份病历数据
建设区域危急重症救治一体化系统,推动区域三级急救网络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基于5G急救的区域一张网,各个救治环节无缝衔接整合面向公众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和应用,集成区域优质互联网服务渠道,形成号源池、就医全流程、便民查询等闭环服务链
文/珠江时报记者 许可可 蓝志中 通讯员 杨晨 黎凤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