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乡村新画卷 同享幸福新生活
桂城有序推进乡村振兴,一幅幅生态宜居的乡村图景陆续呈现

■夏西社区公园。桂城不遗余力地改善人居环境,构建宜居生态。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南海新经济小镇。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河水碧波荡漾、涂鸦缤纷多彩……走进桂城平西社区,乡村景色如画,一河两岸犹如“威尼斯小镇”。
在桂城其他农村乡村,五彩缤纷的墙绘装点了乡村风貌,干净整洁、舒服惬意的“四小园”里,一张茶几、几张石凳、一片花草,拼成一幅幅小而精的乡村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文件,作出了长远性、战略性制度安排;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桂城持续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一幅幅生态宜居的乡村新画卷陆续呈现。
美化环境
构建宜居生态
从“美村美居”计划到“美丽家园”计划,再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0年来,桂城不遗余力地改善人居环境、构建宜居生态。
今年初,一股人居环境整治之风在桂城再次吹起。自3月以来,桂城连续在石石肯、夏西、平南、东二等多个社区组织开展百人以上的人居环境整治大行动。在广大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桂城战队”深入乡村的大街小巷,拆除违建、清理垃圾、清除“牛皮癣”等,还不断向居民派发“桂城街道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手册”宣传资料,倡议大家一起动手美化家园。7月6日,桂城街道人居环境整治攻坚工作临时党支部在桂城人居环境整治的先行村居成立。在党员志愿者们的行动影响下,不少居民主动清理房前屋后的花盆、纸皮箱,党群合力共建美丽乡村。
以夏西社区为例,今年上半年,夏西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共清理1897个黑点,出动890人次,清理杂物垃圾(含建筑杂物)422.5吨,现在社区主干道和街头巷尾干净整洁,村容村貌大大提升。而整治后腾出来的土地建成了40多个“四小园”,社区还就停车位不足的问题,因地制宜,通过烂地硬底化,在各村新建了多个停车场,进一步优化民生设施。
改善水乡居住环境,也是桂城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叠滘水乡有着1000多年历史,水乡内河网密集,是保护完好的岭南水乡。社区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专项行动,加大河涌整治力度,从洗涌、投放鹅卵石等来营造自然景象,到铺设污水管网等,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为居民营造生态宜居的幸福生活。
一村一品
让乡村更有特色
走进夏南一社区,曾经的卫生黑点摇身一变成为龙舟文化公园,居民和游客漫步在1.2公里的滨河慢行系统,领略文思广场、清风广场、龙船会等景色,十分舒适惬意。
2020年以来,桂城重点发力提升人居环境,抓好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公厕革命、垃圾治理等工作,同时结合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建设,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突出“一村一品”,为宜居乡村增颜值添气质。
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突出社区历史文化、乡风民俗、区位特色,桂城高质量推进了夏南一、平东、夏东、中区、西约、南约、叠南、叠北、凤鸣9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项目,形成“9+N”的美丽宜居乡村第一梯队。其中,夏南
一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设投入超6000万元,打造成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乡村旅游休闲目的地,建成1.2公里的滨河慢行系统;叠南、叠北社区持续开发集古村落保护、非遗文化传承、文化旅游于一体的水乡文化体验区;平东社区升级改造玉廉广场,突出玉器产业特色;夏东社区结合映月新城规划建设开展景观改造等。
如今,走进桂城的乡村,你总能找到不同特色、不同惊喜。前段时间“火出圈”的平西社区从“脏乱差”变美如画,只用了3个多月。如今漫步在平西深涌村,400多米的一河两岸鲜花盛放,50多幅房屋涂鸦引人驻足,有的连片形成一幅巨型画作,有的独成一处景致,给人一种置身网红“涂鸦街”的新潮感。不少深涌村的居民打算翻新昔日荒废的沿河小房屋,在河涌旁享受宁静美好的水乡生活。
“以前这里用来堆放杂物,因为河涌黑臭已经很久没人住,现在社区把一河两岸改造得如此漂亮,搬回来住心情也能变好。”居民梁阿姨说,她对深涌村现在的环境非常满意。
叠滘龙船“漂移”、茶基十番、夏西咏春、虫雷岗大头菜、平北粤剧乐群英童子班等,都以大幅涂鸦画作的方式,向村民、游客展示桂城的“一村一品”特色魅力。
长效管理
推行村规民约
一时的干净整洁,只是短暂的靓丽。实现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才是根本。自治公约成为了调动居民积极性、推进乡村振兴的“尚方宝剑”。桂城中区社区率先作了表率:制定以建设宜居社区为导向的村规民约。
今年,中区社区着力推进村规民约的讨论、宣讲、修订,由社区党委牵头,通过落实重要事权清单管理让党员先知先议,发挥三级党建网格作用,让“户联系党小组”逐家逐户宣传推广村规民约,召开大小宣讲会数十场,力求做到“家喻户晓”。
7月10日,中区社区组织召开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和成员代表会议,会上全票通过了《桂城街道中区社区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自治公约(草案)》以及《桂城街道中区社区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奖惩实施方案(草案)》。被评为“干净整洁文明户”的成员代表,将在红榜公布表扬,当月给予每股10元奖励;对列入黑榜的成员、居民以及新市民等人员,将被暂缓办理社区一切业务……以上村规民约成了中区社区居民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中区社区村规民约的实施,意味着社区人居环境整治踏上全新的台阶,同时也为桂城探索建立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提供有力支撑。
除了村规民约,乡风文明的建设也助推了乡村振兴。2019年7月,桂城街道在全区率先启动“五星文明家庭”命名活动,面向桂城22个农村社区,约4万个户籍家庭开展星级文明家庭评选,围绕乡村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三大板块,“家居整洁”“爱护环境”“家风淳厚”“正风守法”“治理有效”五个维度,引领广大居民创建新时代文明家庭,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命名活动在全社会引发热烈反响,各农村社区掀起了积极创建星级文明家庭的热潮,涌现出一大批敬老爱亲、教子有方、绿色节俭、廉洁齐家、和睦邻里、勤劳致富、热心乡梓、建言献策的优秀文明家庭,当年共10372户星级文明家庭获得命名表彰,文明之风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升了居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
“三生”融合
推动产业振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从2019年起,桂城重点推进怡海湖、映月湖、石石肯、夏南、叠滘、夏西等片区连片改造,充分释放“三旧”改造的政策活力,建设生态、生活、生产“三生”融合的创新城区。
桂城夏北永胜村是佛山首条整村改造村,为其他村居改造树立了“经验模板”。经过全体居民投票,夏北永胜村超过93%的人同意旧村改造。后来,夏北洲表、聚龙南、聚龙北也先后成功选定合作开发企业,夏北宝华等多个旧村改造项目如火如荼进行。
在村级工业园改造方面,继夏南二、夏西社区共22公顷土地完成上平台交易后,叠北、夏东、石石肯、平南、平西等一大批近100公顷的旧改项目也陆续落地,加速推动产业与城市共生共融、和谐发展。
在石石肯社区,自去年起,社区党委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充分利用“三旧”改造政策,大刀阔斧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和旧村改造,原本集聚了大量以小作坊形式生产经营的低产值、高风险厂房全部被“推倒重来”,规划建设“佛山之心”等商业打卡新地标和多个商业综合体,推动高耗能、低产出的村级工业园区向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社区转变。
作为南海中心城区,桂城土地开发强度已近饱和。只有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盘活乡村土地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才能给产业高质量发展腾出更多发展空间,也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如前身是夏漖旧粮仓的夏漖粮园、盘活华南汽车城资源的叠北爱车小镇、曾经是破旧厂房的南海新经济小镇,还有正全面转型升级的平洲玉器街产业社区……
正因为这些文化产业项目和工业载体,桂城的乡村才能迅速“出圈”,让桂城更有辨识度、更有活力。
数说 桂城乡村振兴
2019年,桂城10372户星级文明家庭获得命名表彰,其中,109户家庭获评“五星文明标兵家庭”;22个农村社区100%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
2021年,桂城设立5000万元专项资金,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三线整治”“暗渠化”、公共设施和道路维护等专项整治。
2022年上半年,超3000人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累计清理河涌长度超37公里、面积超5.4万平方米。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邹韵斯通讯员孔锦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