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
不断完善医疗保障 市民健康有“医”靠

■市医保局南海分局执法人员到某定点零售药店进行医保基金检查。 (通讯员供图)
医疗保障是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民生指标,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压舱石”。
截至今年9月,南海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超220万。面对这样一项关系国计民生命脉的工作,自2019年挂牌成立以来,佛山市医疗保障局南海分局就一直践行让群众“病有所医”“医有所保”的民生承诺,使南海医疗保障覆盖面扩大、保障水平提高、管理服务变优,让市民在一次次就医体验中感受到温暖。
加大力度
提高医保待遇
2021年9月,狮山市民李星星(化名)确诊急性白血病,至年底住院4次,医疗总费用23万余元,基本医保基金报销后,个人自付13万余元。经因病致贫医疗救助再次报销后,最后只支付了1.9万余元,医疗保障率达91.7%。这是医保政策对困难群体的兜底保障,为李星星带来了实惠。
近年来,市医保局南海分局用心用情出台、落实多项政策,让好待遇、好政策惠及更多参保群众。
2019年,新增门慢、门特药品目录共350个,扩大南海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范围,全面落实提高大病保险支付比例与限额,大病保险向贫困人员倾斜;
2020年,试行部分长期住院病组按床日点数付费和生育分娩住院按病组定额付费;
2021年,门诊特定病种从42种扩展至62种,提升部分报销比例,并在全市率先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激励措施,提高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截至2022年上半年,南海区签约人数达2.5万人,占全市签约人数的90%;
2022年,推进家庭病床服务工作,截至6月,全区新增12家医疗机构开设家庭病床业务,医保基金为372名家庭病床患者支付150万余元……
如今,市医保局南海分局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将更多群众关心的康复项目、中医诊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落实国家药品集采工作,让患者花小钱购好药,不断升级“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政策……每一位南海医保人都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持续织密医疗保障网,为圆市民“健康梦”不懈努力。
完善服务
提升就医便利
“我这慢性病常年需要开药、取药,非常麻烦。多亏这些年医保环境的不断改善,现在看病越来越方便,也更省钱了。”今年9月3日,市民张女士来到南海妇幼保健院就诊购药,结算时只花了3分钟,就完成了医保报销。
张女士如此快速完成报销,得益于今年3月新上线启用的“智慧医保”项目。市医保局南海分局今年在全区33家定点医疗机构分批上线医保电子凭证扫码、电子社保卡扫码和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方式,让参保人就医缴费时无需排队、带卡,指尖一点就可实现用医保个人账户缴费。
“智慧医保”项目中的“智能小医宝——医保知识随时问服务”同样是亮点之一。针对群众
咨询频率高的事项,市医保局南海分局将相关医保知识、医保政策纳入知识库,实现秒问秒答。
业务办理智能化的同时,市医保局南海分局不断促进服务精准化。以往常有慢病患者反馈开药周期短、社区医院药物目录不全等问题,尤其在疫情期间,续方取药难题更加突出。为此,市医保局南海分局联合区卫健局,打造了全国首个“三医联动”(“三医”指医疗、医保、医药)慢病全程健康管理药学保障平台。
自此,慢病患者开始享受专家全病程跟进、社区复诊续方、疑难绿道转诊、医保线上结算、家门口取药、家庭药师用药指导于一体的全程健康服务新模式。
做好监管
守护“救命钱”
市医保局南海分局始终把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2019年,该局牵头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成立南海区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常态化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工作,扎牢基金安全“篱笆”。
今年以来,市医保局南海分局积极推进“两定”机构医保基金使用规范化建设,通过督促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重点核查、专项检查、日常巡查和飞行检查等监管手段,对全区33家定点医疗机构及788家定点零售药店进行现场检查,追回医保基金958.19万元;并对其中1家定点医疗机构作出行政处罚,对2家定点零售药店作出解除医保协议处理。同时,市医保局南海分局督促强化定点零售药店哨点监测作用,对79家未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定点零售药店予以中止协议,暂停医保卡结算的处理。
“对医保基金‘跑冒滴漏’问题,特别是欺诈骗保行为我们坚决严厉打击。”市医保局南海分局党组书记、局长冯国杰介绍,该局开辟了部门官网、电子信箱、政府热线等多种举报渠道,构建“人人可监督”“时时可举报”的监督网,推动社会形成“医保基金骗不得”的共识。
未来,市医保局南海分局将不断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坚持优服务、重监管、促创新,推动医疗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后顾之忧,确保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共享医保改革成果。
文/珠江时报记者郑慧苗通讯员肖淑慧林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