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镇罗村社区
激活古韵水寨 打造功夫街区

■罗村社区水清岸美。 通讯员供图
源起南宋,古村700年;非凡十年,中国功夫街区。
社区党总支部升格为党委,开创罗村长者配餐先河,打造首个村集体自筹自建的产业园……从2012年该社区“村改居”后的第一年起,作为佛山“母亲河”汾江河上游所在地的罗村社区披荆斩棘、铸就辉煌。未来,罗村社区将迸发700年的深厚底蕴,围绕“功夫罗村古韵水寨”党建品牌,依托汾江河堤公园激发水寨魅力,将罗村旧城区改造成“中国功夫街区”。
造美景河滨长廊处罗寨水乡图
起南宋、渡四方、映水乡……一张《罗寨水乡图》绘就了罗村社区“文脉传千年”的秀美画卷。十年来,在党建引领下,该社区乡村振兴全面提质,村村都有优美风景。
罗村社区占地4平方公里,共有15个经济社。为整体推进人居环境提升,社区落实乡村振兴,近年来投入7000多万元,打造20多个乡村振兴项目。
傍晚走进寨五经济社,你能发现不少村民悠闲散步在村中的河滨长廊,脸上有着幸福的笑容。寨五经济社实施乡村振兴后,村里硬底化巷道整洁干净,河滨长廊旁还配备了健身器材、游玩设施等。未来,沿着长廊,罗村社区还将向下延伸打造汾江河堤公园。
不仅如此,2021年3月8日,罗村社区的“功夫罗村古韵水寨”党建品牌出炉,凝练社区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意志——依托汾江河堤公园将罗村旧城区改造成“中国功夫街区”。
如今,“中国功夫街区”的改造鼓点正在敲响。2021年底,罗村旧城区的城中路和城南路“五位一体”提升工程完工,夜晚这里一排排古风古韵的建筑与流光溢彩的华灯交相辉映,映射出新的未来。
共富裕增收不停步村民腰包鼓
兴铁路、办皮业、勇创汇……百年前,罗村社区就开始书写“敢为天下先”的传奇史诗,如今在“敢争第一、能打胜仗”的狮山雄狮精神带领下,更加创新地推动产业发展,用实际行动担当作为,为村民腰包鼓起来倾注心血。
改革开放后,罗村社区率先发展起了铝材、皮革、化工、玻璃、灯饰等工业,打造首个村集体自筹自建的产业园。
近十年,罗村社区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5月10日,南海区政府发布关于公开征询《狮山镇罗村新合厂—车间地块旧厂房改造项目“三旧”改造方案(草案)》意见的公告,未来将在城市空间品质、生活服务配套双提升的同时,获得更丰厚的收入。
此前,罗村社区还先后推进了罗南铝材厂、东方玻璃厂等“三旧改造”项目,向商贸业、高端制造业转型。金盛商业广场、佛罗路创新产业园等现代化商业综合体、产业园区不断涌现,社区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
据统计,2012年,罗村社区通过资产交易平台交易的资产仅有36宗,到了2021年,罗村社区成交资产数达1238宗,年成交价总额约1334万元,相较2020年增值4.7%,人均股份分红达到11000多元。
暖民心
给长者配餐享幸福味道
传初心、炼红心、聚人心……在党建引领下,罗村社区奏响民生幸福的奋进凯歌。
“如果说乡村振兴为基层善治打下了丰厚的现实基础,产业发展为基层善治夯实了根基底座,那民生幸福则是基层善治的根本目标。”罗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颜铭坤的所思所想,充分体现该社区党委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坚持。
罗村社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开创狮山罗村片区长者配餐先河,保障老人的用餐需要和安全,且在社区幸福院提供老年教育、文体娱乐等共计15种服务,让老人全方位感受幸福。为解决村民的住房问题,罗村社区还率先建设农民公寓,改善村民居住条件。
养老、住房等民生实事落地的同时,罗村社区还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罗村社区实践党建引领创新基层善治的优秀成果,罗村印象馆于2021年6月开馆,以一馆展示一村庄的百年奋进历程,凝聚村民力量、激发团结奋进活力。
为丰富青少年生活,罗村社区还举办体艺节,开展多种赛事活动,并在2014年组建罗寨狮武会,推广武术及醒狮运动,还拿下珠三角港澳青少年蔡李佛功夫赛少年儿童组集体项目金奖等多个好成绩。
下一个十年,罗村社区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依托700年建村厚重“家底”,擦亮“功夫罗村古韵水寨”党建品牌,带领这个历史悠久的岭南水乡驶向美丽的远方。
文/珠江时报记者彭燕燕
通讯员余春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