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 99%大重病患者不用走出南海

■俯瞰新南医。
在院病人超过1500人,每天住院预约登记量超300人,大部分科室一床难求……
有着76载历史沉淀的南海区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整体搬迁至狮山新院区不到一年,各项指标评价数据均创历史新高,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态势,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为南海区的医疗龙头,南海医院(华工附六院)搬迁后承担着更大的使命和责任,新院区将成为它再次腾飞的新平台。围绕癌症和危急重症打造学科群,构建区域危急重症快速救治体系和华南理工大学综合癌症中心,由区内医疗龙头,逐渐“晋级”成为区域医疗龙头,辐射惠及大湾区的群众,让99%的大病重病不用走出南海。
全新启航
五星级就医环境满足群众需求
“我们要向中西部的群众说一声‘让你们久等了’。”南海医院(华工附六院)党委书记巫祖强的一句话道出了南医搬迁带来的深远意义及重要性。
2022年1月27日,南海医院(华工附六院)狮山新院区全面试运行,南海医疗“航空母舰”正式启航。虽然从中心城区搬到了城市副中心狮山,表面上看似乎“退后一步”,但自搬迁以来医院累计门急诊量、入院量、手术量等数据同比均有较大幅度上升,由此可看出群众对南医的信任和对优质医疗的需求只增不减。
“纵观全省医疗发展历史,没有像南海区人民医院这样大规模整体搬迁到远离中心城区近30公里的地方,而且是又快又好地高效搬迁,究其原因是医院以人民为中心,以患者安全为中心,最大限度压缩1月份医疗业务,花费大量时间及人力物力去统筹协调搬迁事宜,高度体现人民医院为人民的责任担当。”巫祖强说。
新院区占地面积14.67公顷(220亩),建筑面积36.5万平方米,近2500个停车位,1700张床位(“十四五”规划设置2000张),医院大而有序,全方位提高服务和医疗质量水平。高度集中的诊疗区域,加上以“部位”作为诊疗分区,患者就诊更方便,诊疗少跑路。此外还有5G+急救、5G+自助服务、运送机器人、人脸识别、互联网医院等广泛应用,优越的医疗环境不仅满足了患者的健康需求,更让群众有了“五星级”的就医体验。
巫祖强不禁感叹:“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们打赢了两场硬仗!”一是成为广东省首家以新标准、全流程通过三甲复审的综合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大幅跨越得到最有力认证;二是新院区搬迁,平稳顺利的开局为后续新征程奠定了最关键的一步。
此前南海区公立医院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而中西部片区人口占了全区的一半以上,市民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较大。南医搬迁到狮山,将辐射带动中西部片区,覆盖惠及更多群众。
新征程,新气象。如今,“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南医扬帆起航,阔步迈进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品质建设
构建区域急危重症救治体系
“质量与安全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更是患者信赖的核心竞争力。”医院院长关紫云表示,作为区域医疗龙头,南医把“抓质量、强内涵、优服务、创特色”的品质建设贯穿医院发展全过程,围绕癌症和危急重症打造学科群体,目的就是要让大病、危急重症不出区,不断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
目前,医院正以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救治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建设为抓手,打造急危重症学科群;以癌症综合防治为抓手,大力发展癌症学科群,实现“以点带面,层层推进,逐步覆盖”,构建起区域危急重症救治体系,引领并推动相关重大专科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区域急诊急救能力。
事实上,早在2016年,医院就成功创建佛山市首个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首家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是第一批广东省胸痛中心示范基地。获得中国卒中协会认证的“综合卒中中心”和国家卫计委脑防办认证的“高级卒中中心”,介入治疗达到国内先进三甲医院平均水平。创伤中心成为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单位,是佛山市首个区
级区域性创伤救治中心,成功举办中国创伤救治培训(佛山站)。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在区内具有较大影响力,抢救成功率常年位居前列。为全区及周边地区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创伤患者、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打造了一张生命快速救治网络。
作为“五大中心”的重要补充,医院还获评佛山市内首批、区内首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快速通道救治基地”,南海区首批中国房颤中心标准版认证单位,组建了“南海房颤联盟”,规范打造区域房颤的诊疗和救治体系。
在“五大中心”建设的引领和带动下,各专科科室品牌影响日益显著。有3个科室被评为市十四五高水平医学重点专科,6个科室被评为市十四五医学重点专科;4个科室被评为市十四五培育医学重点专科;1个科室被评为市级中医特色专科。
同时,医院结合各专科发展情况,以疾病种类为切入点,统筹成立神经医学中心、胃肠中心、骨科中心、肿瘤中心等,与五大中心紧密呼应,形成纵横相连互补的专科发展模式,为创建省市级重点专科打下良好基础。其中,医院去年引进的神经医学专家李百升,短短几个月已经开展了近百例颅脑肿瘤的手术治疗,在佛山地区形成良好的技术品牌。
新使命,新担当。在新的赛道上,南医雄师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已被充分激发,正在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品牌效应
更高平台筑巢引凤聚才引智
“医院76年的文化沉淀和品牌给了我们最大的信心,区委区政府的战略布局和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底气。”巫祖强坦言,最初很多人都对新院区的发展信心不足,对医院的搬迁表达了担忧。然而,一组数据给了他们底气:
搬迁后2~8月,门急诊人次同比去年同期增加近两成;出院病人同比增长近四成。其中,来自外省的患者增长近6倍,来自三水、高明、肇庆、云浮、清远等区、市外患者均有1~2倍的增长。出院手术量大幅攀升,手术占比包括微创手术、四级手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广大群众的信任及就医需求,让之前的担忧都烟消云散,医院的员工得以更加安心地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这些数据,是实力的展现,是品牌的效应,更是信心的火种。强大的品牌效应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了更多高层次人才“加盟”新南医。为此,南海区政府新增投入11.51亿元,重点建设人才公寓、科研教学平台。
筑巢引凤,聚才引智。巫祖强介绍,南医搬迁新院区以来已经吸引了6名博士,4名学科带头人;副高职称以上12人,硕士67人;省内、市内三甲大医院的一大批专家也选择落户南医,之前离开医院的专家纷纷回流。
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南海区委区政府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与华南理工大学倾力合作,顶层定位,搭建了更高更大的平台。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要求“把南医建设成高水平的研究型医院,统领全区医疗行业发展”。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表示“倾力把华工附六院打造成为华南理工大学附属旗舰医院”。
“今年以来,新院区在以往科室的基础上新开设了11个科室,目的就是全力满足广大群众医疗需求。而且在区内就医医疗价格更实惠、照顾更方便。”巫祖强说,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危急重症在南海区内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救治。因此,南医有能力让99%的大病重病不需要走出南海。
新平台,新作为。正是有了新院区平台、华工平台更高规格的品牌效应,南医才能吸引各路英豪,成为聚集医教研高层次人才的新高地,推动新发展理念落地开花。
产学研用
打造大健康产业发展新引擎
新南医是区域优质高效医疗资源的新布局,是打破南海东西部医疗资源不平衡的重要抓手,更是打造“产学研用”大健康产业链的重大平台。它为南海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迈出了整合提升的一大步,代表着南海区健康资源的发展迈向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将更好地为南海构建“一轴一核两带”城市空间格局奠定重要发展条件,赋能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与大健康相关的产业进入蓬勃发展期,成为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南海区大力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新型生物医药产业是其中一个重要方向。作为南海医药健康产业的集聚地之一,狮山镇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业也在不断增长。2020年,狮山镇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产值超44亿元,拥有传统优势产业口腔器材制造企业超100家。
未来健康产业发展将会是人才的竞争、设备的竞争、药品的竞争。狮山镇优越的产业基础,为新南医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支撑,并赋予无限的可能性。而华工作为医工结合的院校将与新南医一起探讨更多在装备制造、生物医学、材料应用、智慧医疗、中医药研发等方面的科研合作。
强大的人才资源和平台给新南医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接下来,南医将以医工结合作为科研方向,带动全区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同时加强临床模拟教学研究与实施,携手华南理工医学院,培养具有更强临床操作能力的医学生。
新南医的扬帆起航,将化成一股强劲的活力注入产业发展之中,成为健康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为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提供健康力量支撑,为南海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可能。
数说成就
重点特色专科
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
临床护理。拥有中德、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省老年、糖尿病、助产等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共7个。
市级“十四五”高水平医学重点专科
普通外科、急诊科、护理
市级“十四五”医学重点专科
肿瘤科、妇科、产科、泌尿外科、骨科、临床药学
市级“十四五”培育医学重点专科
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儿科、眼科
市级中医特色专科
中医科
区级重点特色专科
南海区“十四五”重点专科、特色专科19个
人才队伍建设
●目前在职2094人,卫技人数1721人,高级职称292人,中级职称627人
●搬迁新院区以来吸引了6名博士,4名学科带头人;目前有博士22人
●佛山市名医2人
●佛山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9人,佛山市医学骨干人才13人
●南海首席名医4人,南海名医17人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方婷蓝志中通讯员张奕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