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镇联星社区
涵养孝善文化 擎画花灯胜地

■星光慈善会联合社区为长者饭堂 “加餐”。 通讯员供图
孝善联星,花灯胜地。这里有叶问咏春传承基地,海内外游客慕名前来;这里有乐安花灯,每年正月初九吸引数万人行灯地;这里还有江氏大宗祠、生仔石、寿幛等,文化底蕴深厚……这里就是狮山镇联星社区。
过去十年,联星社区深耕文化底蕴,不断创新社会治理,增强民生福祉,绘就善治、幸福联星新画卷。
慈善文化
营造孝老氛围
已连续10余年举办的狮山罗村孝德文化节,将孝德理念薪火相传。鲜为人知的是,孝德文化节发源于联星社区的寿幛等元素。
该社区有着良好的慈善事业发展基础。2007年,南海区民政部门审批的首个村级慈善组织——联星星光
慈善会在这里诞生。
过去十年,在联星社区党委指导支持下,星光慈善会积极开展慈善救助工作,救助困难群众114人,共发放救助金额超80万元。自2018年起,还为突发重疾但达不到救助条件的居民建立精神关怀专项,发放慰问金共计29万余元。
自2015年8月长者饭堂成立以来,慈善会发挥公益优势联合社区为长者饭堂提供资源,确保其长期运作,至2022年8月共补贴长者餐费近200万元。2018年至2021年,还为社区内70岁以上长者派发重阳节日慰问金。
联星社区还启用了狮山罗村片区首个社区幸福院。2021年5月,联星社区幸福院为1290多名长者建立了长者健康一览表,开展“银龄安康行动”,为1260多名60周岁以上的长者购买一份意外伤害综合保障,减轻老人的家庭压力。
三旧改造村集体收入超亿元
“建新城,换新颜,住新楼”“推进旧村改造,建设魅力联星”……走进联星社区,关于“旧改”的宣传语随处可见,展示了联星社区推动“三旧”改造的决心。
十年前,联星社区就已经开始推进“三旧”改造。联星社区位于狮山罗村片区东部,桂丹路与佛山大道、广佛高速公路交会处,依托当时的“三旧”改造扶持政策,经联社积极推进土地确权,完善用地手续,推动旺南工业区、华南(国际)口腔医疗器材产业城、联星小学扩建改造等“三旧”改造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三旧”改造助力下,经过这几年发展,联星社区成为佛山有名的富裕村,在约两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村集体收入超亿元。
高速发展的同时,联星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江兆啟也注意到,近年来,村里的空间和配套问题日益凸显,联星社区在某种程度上“淹没”了传统文化特质。
为破解这一难题,联星社区再从“三旧”改造中寻找突破口。2022年,联星社区对整村改造项目进行表决,在社区、企业等多方的合力推进下,改造意愿表决100%通过、招商改造协议表决100%通过、市场改造主体表决超80%通过。
该项目占地逾117.51公顷(1762.7亩),是南海已敲定改造主体的整村改造中最大的项目,将围绕“孝善联星花灯胜地”党建品牌,打造集咏春、花灯、孝德、宗祠等多种文化元素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联星还将打造功夫花灯小镇展示馆,进一步弘扬花灯文化。
“岭南传统文化是联星的根,我们要在改造中打好文化牌,凸显联星特色。”江兆啟对未来充满希望。
社区治理
合力构建善治家园
这十年,攥紧“群众路线”这个拳头,联星社区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上下功夫,探索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共同体新模式,带动更多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在联星社区幸福院旁,一片旧墙上画满了斑斓的涂鸦,看上去朝气蓬勃。这是联星社区“你我齐动手共建美家园”中“环保天使计划”的一项。近年来,随着社区经济、文旅发展,旧村改造项目提上日程,社区难免衍生出一些环卫问题。
2018年开始,该项目发掘居民组建“美丽家园小组”,成员涵盖党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居民和青少年,通过多样活动迅速在社区掀起了一股“环保护家园”的热潮。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小组的辐射影响下,联星社区居民纷纷加入环保“大军”,还开始参与到社区公共环境治理中。特别是在“三清三拆”行动中,党员身先士卒,带领12个经济社居民共同参与,自觉清理门前杂物,社区公共环境大变样。
志愿力量的影响不断扩大。疫情防控期间,在社区党委号召下,在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社区围合管理等现场,总能看到许多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全副武装”地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诠释新时代志愿者的责任与担当。
同时,联星社区的爱心企业和各界人士也纷纷慷慨解囊,送来餐食、矿泉水、清凉饮料等物资,为冲锋“疫”线的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筑起坚固有爱的后方。
文/珠江时报记者彭燕燕
通讯员孙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