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十年路 公园城市绽笑颜
桂城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高品质文化型的公园城市画卷正在舒展

■千灯湖。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灯湖中学。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金秋时节,桂城惊喜连连:8月25日,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公布,千灯湖片区榜上有名;
8月31日,叠滘圩改造项目落成,南海外国语学校第三期新校舍、桂城儿童公园等落成启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桂城按照中央和省、市、区的决策部署,突出“四个聚焦”,做到“四个提升”,跑出了高质量发展全新姿态。
2021年,桂城地区生产总值750.18亿元、工业生产总值601.32亿元、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营业额1786.78亿元,分别与2012年的364.88亿元、291亿元、638亿元相比,均翻了一番。税收也翻一番,2019年至2021年连续3年位居佛山32个镇街之首。
党建引领
基层治理体系更完善
党心所向,民心所盼。如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一直是桂城努力的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桂城通过驻点直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党员志愿服务、“关爱桂城”建设,持续深化“熟人社区”建设,建成“1+45+N”党群服务中心体系,逐步实现党建覆盖全领域。
桂城的党建引领之魂,厚植在基层组织管理工作中。2013年,桂城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新跨越,基层党组织完成换届,27个社区党组织升格为社区党委;2015年,桂城“1+N+X”区域化大党建格局逐步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得到巩固;2017年,桂城积极探索非户籍常住人口融入基层治理改革,顺利完成社区“两委”换届选举,29名非户籍委员进入社区“两委”班子。
为推进以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2018年起,桂城开展试点探索区域党建联席会议,形成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良性互动机制。经过几年发展,区域党建联席会议已在桂城各社区逐渐推开,每当小区里有事需要商讨时,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业委会、楼长、街坊会、物业等多方就会齐聚一堂,共同解决居民生活问题。
在新冠疫情来袭时,桂城创新性地在疫情防控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各界力量,共同守护家园。2020年,桂城街道党工委作为全市唯一镇街荣获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今年6月28日,桂城发布“红色源动力”工程,提出以组织体系、干部队伍、基层治理、两新人才为四大动力源,着力推进让党的组织覆盖至每个领域、党的工作触手延伸到每个终端、打造人才集聚高地等9项创新目标,并落实24项工作重点。
桂城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推进基层治理创新发展,打造“人人参与、多元共治、共享成果”的基层治理格局。
城乡融合
诗和远方都在眼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过程中,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公园城市等城市发展模式应运而生。
“环湖造城”是桂城鲜明的城市特色,继千灯湖之后,2012年,桂城启动映月湖公园建设。10年间,文翰湖、映月湖、怡海湖陆续建成,形成“一城四湖、竞相斗艳”的城市新貌。
2020年,南海全面推进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桂城提出建设先行示范区,重点推进映月湖片区、千灯湖片区、文翰湖片区三大示范片区建设。
2020年1月,映月新城规划发布,其中首期重点发力5.38平方公里的核心区,以映月湖为圆心打通周边水系、路网,推动平洲玉器珠宝特色小镇、南海新经济小镇壮大发展,并布局图书馆、儿童公园、滨河景观带等,打造一个面向市民、集聚活力与塑造品质的“新都心”。
两年过去,当初的规划蓝图逐步变成现实,南海新经济小镇成了网红打卡地,映月文化中心建成,儿童公园开放……
2020年12月,桂城实施“公园城市”战略,提出每年投入不少于10亿元建成公园350个,慢行系统100公里……2021年,桂城获评为全国唯一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公园城市典范。目前,桂城已建成大小公园超180个、平均每平方公里有2个公园,慢行系统60多公里、绿道120多公里,“在城市里游山玩水,在公园里工作生活”的幸福城市愿景照进了现实。
“现在的公园实用面积更大、活动范围更广了,而且景观设施很优美。我们住在附近,经常来公园运动,觉得很开心!”在桂城生活了十多年的昌进国说。
今年6月6日,桂城推出了“爆款”,提出将从活力文化、活力城央、活力产业、活力人才四个维度,打造千灯湖中央活力区,3年将投入超20亿元提升公共配套环境。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千灯湖中央活力区将更“好看、好玩、好吃、好赚钱、好开心”。
产业经济
高质量发展更具活力
桂城的产业发展,是一个腾笼换鸟、筑巢引凤的过程。为大力引进和培育都市型产业,桂城大刀阔斧开展“三旧”改造,2012年至2021年间,建成650万平方米的产业载体,为产业发展提供新空间。
“10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以五金、机械、铸造为主的破旧工业区。”夏北社区党委书记黎广生回忆道。而如今,这里已经改造成为夏南都市型制造产业社区,汇集了南海新经济小镇、天富科技城、星中创夏北高新产业中心、星中创夏南二产业中心、联东智造园等产业载体。
栽好梧桐树,随之引进来的是科研成果转化、新材料、新生物医药、高技术制造业等新兴产业。2021年9月,南海新经济小镇开园,季华实验室航空模具工程中心、奥素科技等20余家行业领先企业签约进驻。10月,星中创夏北高新产业中心开始运营,引进大参林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塔斯克实业有限公司等20家涵盖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
天富科技城内,则建起了佛山中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成功引进和孵化了绿展科技、中科传感、南海普锐斯等20多家科技型企业,引进博士和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超40人。“当时,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在佛山设立了研究院,所以我就从深圳来到了佛山,与时任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印刷电子中心主任的马昌期教授开启了创业之旅。”绿展科技总经理兼创始人蓝梓淇说,桂城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对于像他们这样的初创企业而言大有裨益,使团队能心无旁骛地创新发展。
一流的营商环境吸引着一流的企业,成就一流的企业。近年间,虎牙全球研发总部、欢聚集团产业互联总部、富士康工业富联佛山智造谷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桂城。
今年6月24日,桂城再次重磅出击,发布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提出打造产业高地,创建城产人深度融合的现代都市产业示范区目标、争当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的愿景;向“千亿俱乐部”发起总攻,到2026年,GDP突破1000亿元,“两高四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0%。
不久的将来,城产人深度融合的现代都市产业示范区、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将呼之欲出。
民生文化
软实力让城市更伟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2012年起,桂城陆续推进学校新改扩建工程,仅2016年至2020年,桂城就完成新改扩建中小学校17所,总投入超过29亿元,新增优质学位超2.2万个。预计2021年至2025年,桂城将完成27个中小学校幼儿园新改扩建项目,投入资金约46.5亿元,新增义务教育学位3.4万个。
如今,桂城平均每平方公里有1所学校,每15分钟就能到达一家三甲医院,桂城五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正在逐步构建。15分钟医疗圈、10分钟体育生活圈已“绘就”。
除了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增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安全感,桂城还一直致力于增加文化供给,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今年是我第二次来参加国际户外影像嘉年华了,感觉这个活动氛围很好。”郑女士在桂城工作已有两年,见证了两届中国国际户外影像嘉年华在桂城成功举办。她说,自己平时爱逛公园,附近的千灯湖活水公园、体育公园、映月湖公园都逛过,生活在桂城这座公园城市里,幸福感满满。
中国国际户外影像嘉年华、佛山千灯湖音乐节、南海(桂城)国际美食节、南海公共艺术展、粤港澳大湾区露营文化节……这些都是活跃在桂城公园里的品牌活动。
近年来,桂城依托城市公园的特色场景,通过政府支持、行业引导、专业规划,打造烟火桂城,从而为潮人玩咖们带来全新的体验,点亮夜经济,进一步提升城市消费活力。
软实力让城市更伟大。2021年,桂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2022年,桂城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每一张闪亮的“奖状”,都是对桂城文化软实力的充分肯定。
根据《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文化体育旅游发展工作五年计划(2021—2025年)》,未来5年,桂城将全面加强文化设施硬件布局、全域推动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全力促进文化产业多元发展,使桂城文化、体育、旅游事业呈现空前繁荣。至2025年,将桂城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镇街中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
一幅幅高品质文化型的公园城市画卷,将陆续展现在群众眼前。
文/珠江时报记者关帅屏见习记者叶绮晴通讯员杜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