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城派出所
激活“平安细胞” 共享“平安红利”

■桂城派出所民警在商圈进行夜间巡查。 (通讯员供图)
9月7日12时许,桂城某加油站旁,一名鬼鬼祟祟的男子想盗窃电动车,加油站员工发现后立即通知站内最小应急单元队伍,数人迅速冲向男子并大声喝止,男子闻声仓皇逃离,该起盗窃事件在数分钟内被加油站最小应急单元队伍制止。
警民同心,共护平安,这是桂城派出所积极践行“枫桥经验”的一个鲜活案例。作为“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第二批广东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桂城派出所直面日益增长的治安防控压力,以科技赋能社会治理,探索建设群防群治可视化指挥系统,创新打造“夜间警务”,激活“平安细胞”,让群众共享“平安红利”。
点亮“平安灯”的桂城夜“警”
“生意好是好事,安全收档更重要。”晚上8时许,桂城派出所社区警务队石东分队民警尤春优步巡至位于桂城桂业路的顺丰大排档,又跟老板唠叨了几句,他身后跟着由群防群治力量组成的夜间经济巡防队。
“点亮街头‘平安灯’,守护夜文明,这就是我们创新推出‘夜间警务’的初衷。”桂城派出所教导员温庆祥介绍,打造这道桂城特色夜“警”的初衷是为民解忧。
桂城派出所辖区内夜经济业态、场所众多,该所结合南海公安分局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部署,率先组建警企联动夜间经济巡防队,常态化开展“警企联勤”夜间经济巡防活动,提升社会面快反处置能力,做城市平安“守夜人”。
巡防队队员一般由警辅治、最小应急单元队伍、夜间营业场所保安人员等组成。队伍巡逻时,统一亮肩灯,统一着装,统一巡防装备,统一配备4G可视化警务终端设备和警用摩托车,以突出显性用警。
“针对辖区夜间经济经营特点,我们将每日20时至次日凌晨2时作为夜间巡防的重点时段。”温庆祥补充道,现已在辖区夜经济场所打造怡海港商圈、桂业路美食街、万达金街等9条特色巡逻路线,同时在大型商场、广场等人流密集部位部署群防群治力量。
7月28日至今,桂城派出所日均出动夜经济巡防力量140人次,夜经济场所警情数明显下降,打架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14%,环比下降23%。
解锁社区里的“平安密码”
尤春优带队丈量桂业路所画下的一个个圈,都展现在桂城派出所合成作战室的群防群治可视化指挥平台上。“夜间警务”背后,正是桂城派出所不断深化群防群治工作,提升智慧化社会治理能力的成果。
“安全是发展的基石,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桂城派出所所长林俊鹏表示,近年来,桂城派出所在壮大社会治理力量、做好群防群治工作上探索出了不少做法。例如开展物业星级评定、发展平安组织、首创推出“警企联勤”治安防控新模式等,撬动治安联防队员、企业安保人员、党员志愿者等群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2021年,桂城派出所积极探索建设群防群治可视化指挥系统,推广可视化指挥调度模式。自此,桂城派出所的群防群治工作有了“智慧大脑”。
林俊鹏介绍,依托群防群治可视化指挥平台,派出所将各类群防群治力量划分成三大类型:职责型、义务型、志愿型,分级分类纳入平台管理,实现五千余名群防群治力量与公安机关的融合通讯、紧密联动,有效破解了警群联动的壁垒,形成勤务运作“一张图”、指挥调度“一盘棋”,治安防控“一张网”的工作体系。
群防群治,正是桂城的“平安密码”之一。“百日行动”开展以来,辖区内住宅小区、大型商场、企业公司的“零发案”天数越来越多。
文/珠江时报记者杨慧 通讯员温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