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2年09月30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千灯湖畔南海新地标“醒”亮登场
    • 微观南海发现不一样的“造梦空间”
    • 《非凡十年活力南海》特刊来了
    • 投资近2亿建老年公寓 将增床位700张
    • 命运与共行大道
    • 习近平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互致贺电
    • 九江鱼游上预制菜产业新风口

    第A02版:要闻

    • “双江”组CP 共建产业园
    • 25强展示科创力量
    • 资源优先配实业 九月供地创新高

    第A03版:要闻

    • 南海龙舟飞桨逐浪 撑起城市新活力
    • p27

    第A04版:映像

    • 微观南海 发现不一样的“造梦空间”

    第A05版:要闻

    • 党员“志愿红”引领城市发展潮流

    第A06版:要闻

    • 这个作业好享受:给爸妈做一顿饭
    • 学生深情表演表达爱国之情
    • 赓续红色血脉强国复兴有我
    • 比拼主播才艺 展示青春风采
    • 习近平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互致贺电
    • p1CD3

    第A07版:镇街

    • 九江发布“腾龙”人才九条措施
    • 新公园环境美 涂鸦墙颜值高
    • 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
    • 拟打造南海纳米电子信息产业园

    第A08版:天下

    • 命运与共行大道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公告
    • p1CD4

    第01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第02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活力南海向未来

    第03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潮正澎湃 帆启新程

    第04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党建引领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第05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攀高逐新 制造基地迈向“智造高地”

    第06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十年南海 “数”说不凡

    第08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以全域空间重塑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的南海探索

    第10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民生为本 幸福花样绽放

    第11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文化领航 千年古郡绽放新魅力

    第12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服务民生民意 铸就履职底色

    第13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创新动力奔涌向前 科创高地加速崛起

    第14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锚定“两高四新” 铺开“万亿”蓝图

    第15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用好“金”招牌 奋力新跨越

    第16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当好企业“娘家人” 助力南商启新程

    第17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打造人城产深度融合的科创高地

    第18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活力南海 大美之城

    第20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无微不至保民生 谋得春风入万家

    第21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市场主体超50万户 品质支撑活力南海

    第22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忠诚铸警魂 笃行护平安

    第23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交通整治有力 群众安全畅行
    • 激活“平安细胞” 共享“平安红利”

    第24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优质均衡有活力 品质教育结硕果

    第25版:工会

    • 多点精准发力 服务情暖职工

    第26版:团区委

    • 后浪奔涌时代 知心人来引路

    第27版:统战/住建水利

    • 集聚“青创力” 造就活力城
    • 提升水环境 喜筑安居梦

    第28版:税务/医保

    • 不断完善医疗保障 市民健康有“医”靠
    • 税惠政策添活力 智慧服务促发展

    第29版:供电

    • 对标世界一流 用心“电”亮南海

    第30版:非凡十年·活力南海

    • 产业兴旺村容靓 九江绘就新图景

    第31版:农行南海分行

    • 扛金融担当 助南海发展

    第32版:佛山建行

    • 建功新金融 以实际行动服务城市发展
    • p27

    第33版:特刊

    • 公园城市 幸福桂城

    第34版:特刊

    • 砥砺奋进十年路 公园城市绽笑颜

    第35版:特刊

    • 十年耕耘不停步喜看今日新答卷

    第36版:特刊

    • 党建覆盖全领域 基层治理常创新

    第37版:特刊

    • 企业城市共成长 科创引领向未来

    第38版:特刊

    • 优质均衡齐发展 美育桂城有特色

    第39版:特刊

    • 文旅发展多元化 粤潮好玩又时尚

    第40版:特刊

    • 政务服务树标杆 营商环境益晒你

    第41版:特刊

    • 市政管理如绣花 城市景观美如画

    第42版:特刊

    • 城市更新开先河 重塑发展新空间

    第43版:特刊

    • 共绘乡村新画卷 同享幸福新生活

    第44版:特刊

    • 城乡处处皆风景 水清岸绿生态美

    第45版:九江

    • 潮起江天阔 扬帆乘东风

    第46版:九江

    • 九江 蓄势起航风正劲 十年砥砺绽芳华
    • 儒林之乡交出精彩答卷

    第48版:九江

    • 九江 奋楫争先再远航

    第49版:特刊

    • 我们走在登山大道上

    第50版:特刊

    • 缔造美好生活非凡十年瞧一“樵”
    • p21

    第52版:特刊

    • 昂扬十年勇毅前行 数说西樵精彩蝶变

    第53版:特刊

    • 强化基层党建 促进高质量发展

    第54版:特刊

    • 结构体系多元化 产业重塑加速跑

    第55版:特刊

    • 擦亮“最岭南”品牌 迸发文旅新活力

    第56版:特刊

    • 办好民生实事 增进“幸福厚度”

    第57版:特刊

    • 从“先行一步”到“先行示范”

    第58版:特刊

    • 打响新兴产业品牌 加速区域创新发展

    第60版:特刊

    • 俯瞰丹灶 大美之城

    第61版:特刊

    • 十年“狮”势造英雄 做强广东第一镇

    第62版:特刊

    • 高位进发绘蓝图 城市狮山谱新篇

    第64版:特刊

    • 图鉴十年城市梦 雄狮阔步新征程

    第65版:特刊

    • 支部建在小区 创新善治局面
    • 争当全国县区级公卫医院领头羊

    第66版:特刊

    • 凝心推进幸福教育 聚力点亮幸福人生
    • 感恩教育润人心 惠及更多新市民

    第67版:特刊

    • 首创雅趣评价体系 激励学子内外兼修
    • 打造“智趣教育”品牌培育智趣好少年

    第68版:特刊

    • 增进民生福祉 小村宜业宜居
    • 人居环境蝶变 乡村治理典范

    第69版:特刊

    • 激活古韵水寨 打造功夫街区
    • 涵养孝善文化 擎画花灯胜地

    第70版:特刊

    • 实现“四城同建”赋能佛北新城

    第71版:特刊

    • 十年创新成样板 崛起科创新引擎

    第72版:特刊

    • 打造高精尖 用“芯”谋发展
    • 34年专注做饼 老字号吃出“文化味”

    第73版:特刊

    • 非凡十年大沥向前

    第74版:产业发展

    • 一个商贸名镇的发展足迹

    第75版:特刊

    • 一座魅“沥”城市的十年逐梦路

    第76版:特刊

    • 一座善治之城的乡村奋进曲

    第77版:特刊

    • 文产旅体融合 擦亮文化品牌
    • 党建激发内驱力 凝聚力量促善治

    第78版:特刊

    • 城市更新加速 唤醒发展活力
    • 电商全域崛起 培育新兴“沥量”

    第79版:特刊

    • 环境靓产业旺“后进”村后劲足
    • 探索“富美新路”奔向美好生活

    第80版:特刊

    • 用好老龙精神 推动全面振兴
    • 党建引领转型 绘就花乡蓝图

    第81版:里水

    • 对未来更好的把握,就是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第82版:里水

    • 一路向前 见证蝶变
    • p129
    • p130
    • p134
    • p135
    • p131
    • p136
    • p132
    • p137
    • p133
    • p138

    第83版:里水

    • 匠心筑梦 有颜有值

    第84版:里水

    • 科创赋能 展翅腾飞

    第85版:里水

    • 大城配套 乐享安居

    第86版:里水

    • 全民创熟 幸福里水

    第88版:里水

    • 一“网”情深 全城守护

    第89版:健康南海

    • 健康南海绘就幸福底色

    第90版:非凡十年·活力南海

    • 人均预期寿命 82.84岁

    第91版:南海区卫健局

    • 建设健康城市 守护幸福南海

    第92版:南海疾控

    • 争创全国一流县区级疾控中心

    第93版:南海医院(华工附六院)

    • 让 99%大重病患者不用走出南海

    第94版: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打造全国中西医结合高地

    第95版:省医南海医院

    • 做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健康使者

    第96版:南海四院

    •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第97版:南海五院

    • 打造东部高水平医疗中心

    第98版:南海六院

    • 当好广佛医疗健康桥头堡

    第99版:南海七院

    • 打造南海医养结合高地

    第100版:南海区全科医院

    • 为全国基层卫生服务改革探路
  • 数字报首页

58:特刊

打响新兴产业品牌 加速区域创新发展

143平方公里的丹灶,要做活力新南海的镇域样板,凭的是什么?

2022年09月30日

■仙湖氢谷。丹灶正全力构筑上市企业和院士企业高地。 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摄

■丹灶镇不断加强高端产业园区建设。图为联东U谷。

■丹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让孩子们快乐成长。

■丹灶推进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

近五年来,丹灶镇全面发展势头迅猛,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优先,GDP从121亿元增至169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从250亿元增至395.6亿元,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排名从99位跃升至37位;2022年上半年,丹灶镇累计签约、落地项目超50个,计划总投资额超180亿元,百事、徐工两大项目投产在即;丹灶拥有院士项目22个、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63家、上市企业2家。

大型企业和重点项目为什么钟爱丹灶?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认为,丹灶是制造业文化的厚土,营商环境一流,项目从接触到签约70天就搞定;百事公司亚太区营运高级副总裁史岳臣表示,丹灶具有多种产业集群的优势,民营经济足够发达,政府提供优质服务;广东原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曾超峰总结,丹灶数百年商脉能兴大业,上千年文脉可安身心,丹灶是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

江湖相拥,陆岛相连,丹灶独特的“一岛两湖”生态美景使人着迷;逢山开路,敢为人先,丹灶拼搏的城市精神鼓舞人心;厂企林立,创新有为,丹灶超强的城市造富能力令人心潮澎湃;开放包容,吐故纳新,丹灶和谐的城市氛围让人向往……

打造党建“红色矩阵”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

丹灶党建是南海的“一抹红”。近年来,丹灶镇新兴产业加速集聚,民生事业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坚定有力,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市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这正是丹灶镇坚持党建统领社会全局发展,有效发挥党组织压舱石和推进器作用的生动写照。

2022年,丹灶正处于高质量全面发展的跑道上,更是需要全面过硬的党建支撑。前瞻思考、超前布局,今年4月,丹灶镇创新发布党建“123”重点任务清单,并启动六大党建项目:南海区氢能产业链联合党委成立、支部共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经济社创建、丹灶镇“党建引领人居环境齐出力”主题党日活动暨镇人居环境整治先锋队成立、丹灶镇有为精英荟人才服务中心揭牌、丹灶镇委党校升级改造工程、丹灶镇“有为水道”乡村振兴示范带“1+3+4”党建提升项目。

丹灶通过党建矩阵的创建,产生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价值的党建品牌,形成找方法、寻突破、有特色、显亮点的品牌效应,全面激发党建工作的内生动力。

作为佛山首创,南海区氢能产业链联合党委在丹灶成立,全面摸排48家氢能企业,对79名党员登记造册,推动氢能企业党支部应建尽建。联合党委将整合氢能产业上下游企业,发挥协商议事、资源整合、交流合作等作用,构建“党建引领、行业归口、产业链接、融合发展”的产业链党建工作新体系,探索一条以党建引领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丹灶有效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建在产业链上,把丹灶先锋凝聚在发展链上,把群众引领到致富链上,做到“准、优、合”,以组织强托底、服务优引流、产业兴增收,真正实现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丹灶镇已将党建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优势来抓,以党建工作为绣花针,串联起镇、村居、经济社三级党组织,穿引起基层治理的万根线,探索实践“党建引领、区域统筹、支部行动、治理创新”的基层党建工作路径,并在加强党的建设和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上先行示范和创新探索,能给很多城市带来启迪。

新兴产业加速集聚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在先进制造上,丹灶是南海的“先驱者”。丹灶是一个能够“量产”企业家和成功者的地方,越来越多的“追梦人”来到丹灶,从平凡的起点,躬身而起奔跑,渐入事业的高光。

在专业镇经济时代,丹灶是“中国日用五金之都”。在传统动能发挥到极致之后,丹灶在2016年首次提出打造珠三角制造业创新小镇,以打造高新区的思路推动全镇空间、产业、基础设施的重新规划。当一个又一个新兴产业集群在丹灶加速成型,2021年,南海区第十四次党代会为

丹灶镇明确了发展定位:乘势而上、敢想敢干,争做大湾区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标杆镇。

走进百事食品广东生产基地,一期项目生产线进入试产阶段,每一颗土豆都是依托高度自动化生产线完成到一包酥脆醇香薯片的蜕变,在今年内项目投产后薯片产能将达到每年2.5万吨。

在计划总投资约20亿元的广东徐工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设备已安装调设完毕,项目在今年建成达产后,可年产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5000台以上。

2022年上半年,丹灶镇累计签约、落地项目超50个,计划总投资额超180亿元。丹灶已成为新能源、智能安全、高端装备、新材料、生命电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和优质项目投资兴业的热土,大湾区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标杆镇成色更足。

值得一提的是,丹灶近期新引入项目除坚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要导向,还注重其上市后备企业属性。比如,中鹏、原点、智鑫隆等企业已进入上市辅导环节,安林、诺米等多家高成长性企业已制定上市计划,力争在2025年前完成上市。

本土企业异军突起、外来企业蓬勃兴起、上市公司悄然崛起、新兴产业集聚风生水起……随着新兴产业集群加速成型,丹灶已构建头部企业“锋芒初露”、中小企业“灿若星辰”的先进制造业发展生态。丹灶镇识变求变、守正创新,争做大湾区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标杆镇,让有为之乡更有为。

数读丹灶

构筑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

重塑产业新格局

新能源(氢能)、智能安全、新材料、高端装备、生命电子等新兴产业全面集聚。

招商引资结硕果

引进了国家电投、康明斯恩泽、徐工建机、百事食品(广东)有限公司、德国舒驰、康士柏、田村汽车等一大批龙头企业。

产业创新势头强劲

1全镇引进院士项目22个,项目类型集中于氢能、安

全应急、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全镇规上工业企业稳步增长,2017年211家,2018年243家,2019年273家,2020年329家,2021年374家,2022年484家。2

3全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2017年104家,

2018年172家,2019年233家,2020年278家,2021年363家。(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有效期3年,过期后需重新认定。)

4

全镇拥有2家上市企业,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52022年申报“蓝海人才计划”团队15个,省重点实验

室仙湖实验室、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力合星空·728创域等5个科技孵化和加速平台汇聚发展。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实施“510”工程,推出“加速器十条”政策,出台《丹灶镇扶持企业发展奖励办法》《丹灶镇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实施意见》。

1 连续19年获评“国家卫生镇”称号。

2 提升改造或新建公厕232座,完成率达111%。

3 南海实验学校启用,有为小学、醒华小学、仙湖幼儿园等完成新建扩建,2017年至今增加优质学位8920个。

4 2008年至今,辖区内公交线路增至20条,投入公交车共163辆。

5 统筹停车设施“软件”“硬件”一体建设,2022年路内停车泊位智能化改造1467个。

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典范

1

以“一岛两湖十里片区”为核心,全面实施“三集中、三活化、三提升”,扎实推进“三旧”改造,协同推进丹灶、金沙旧城区提升与城西、大金新片区建设。

2

广佛新干线丹灶段、季华路西沿线、中线公路、樵金北路提升及荷桂路改造等工程全面启动,“四横三纵”完整路网布局加速成型。

3

每个村(居)至少拥有一个以绿化为基础,配有篮球场、健身器材等体育设施的体育公园。

14

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读书驿站及28个农家书屋高标准落地,图书馆藏总量(含9个驿站)14.45万册。

5

聚力打造“有为水道”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区,陆续建设西城忠义主题园、仙岗蟹眼仙泉、银河龙舟掠影、良登田园印记等“有为水道”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建设项目。

6

耕山小寨、澹如书屋、一锥书屋、翰林湖书屋等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东家小院、翰文民宿、美好院望·仙岗聚星里美宿等优质民宿项目落地。

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1

●完成村级工业园综合整治220.73公顷(3311亩),完成率67%。

●拆除改造31.8公顷(477亩),完成率60%。

●征收产业用地129.617公顷(1944.25亩),完成率195%。

●已启动腾退低效建设用地并复垦复绿17.53公顷(263亩),完成率35%。

●启动建设产业保障房17.1万平方米,完成率171%。

●完成240.87公顷(3613亩)农用地集约化,完成率145%。

2

●聚焦打造“万亩工业、万亩农业、万亩生态”三大连片空间,通过“连片征收、连片统租、连片改造、连片腾退、连片建设、连片招商”六大举措高效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3

●发出南海区首批“地券、房券、绿券”确认书。

发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细品丹灶2022年上半年的答题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成绩让人眼前一亮。在区委区政府的统筹布局下,丹灶组建了敢于冲锋在前的“丹灶先锋”,活跃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最前沿。

丹灶以高起点全域规划、高标准全域设计、高效率全域整治统筹布局2022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任务清单”明晰目标:全力推进整治约333.3公顷(5000亩)村级工业园、集约166.67公顷(2500亩)农用地、整备约66.67公顷(1000亩)连片产业用地、拆除改造约53.33公顷(800亩)村改用地、腾退并复垦复绿50公顷(750亩)低效建设用地、整治新增28公顷(420亩)耕地、建设10万平方米产业保障房。

丹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既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保障,也为促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创新之举。

作为全区战新产业发展前沿阵地和土地综合整治主战场之一,丹灶镇聚焦打造万亩工业、万亩农业、万亩生态三大连片空间,通过“连片征收、连片统租、连片改造、连片腾退、连片建设、连片招商”六大举措,高质量推动全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今年7月,对于丹灶来说是“成绩显著”的月份。在丹灶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现场推进会暨“良银心”千亩水田签约启动仪式上,丹灶获颁南海区首批“地券、房券、绿券”确认书,这是南海区针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而开展的创新探索。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丹灶经济发展开疆扩土保驾护航,提升土地综合利用率和村民收益。丹灶镇政府与石联社区石西经济社、冯村经济社等土地权属单位签订了约83.3公顷(1249.73亩)土地征收协议,村民100%参与100%签约,体现了村民同心同德谋发展的愿望,也标志着丹灶镇高效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取得突破性进展。

接下来,丹灶镇将继续开展佛北战新产业园土地征收,打造金沙旅游休闲运动岛等重点文旅项目,共同构建丹灶镇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自然资源空间新格局。

“大民生”推动大发展塑造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创新载体等硬件支撑,更离不开良好的城市环境和优质的公共配套,以及高水准的基层治理能力和为群众办事的服务能力。

近5年来,丹灶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切实解决基层的“难”、群众的“盼”,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了留住人才,同时提升本土教育质量,南海实验学校顺利启用,有为小学、醒华小学、仙湖幼儿园等一批学校完成新建扩建,2017年至今增加优质学位8920个。

全民健康,才能全面奔小康。丹灶镇26个村居获评“佛山市健康村居”,全镇常住人口全部纳入15分钟医疗圈,建成19家五星级社区幸福院并投入运营;丹灶连续19年获评“国家卫生镇”,提升改造或新建公厕232座,其中4座公厕上榜佛山百座示范文明公厕,完成率达111%;丹灶连续多次获市“无偿献血先进镇”称号,吸引了更多新丹灶人用热血温暖这座有为小镇;关怀“一老”,南海八院成功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设立老年医学科,给予长者安全、舒适、温馨的就医感受;爱护“一小”,启动托育机构备案工作,目前已有1家托育机构通过卫生评价;2008年至今,辖区内公交线路增至20条,投入公交车共163辆。

丹灶全力构建现代交通路网体系,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有为隧道、丹金大道建成通车,樵金路、樵丹路全面整治提升,博爱路西延线、季华路西延线、荷桂路建设全面启动,“四横三纵”的交通主干网络加速成形。

优化城市公共配套服务只是丹灶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的其中一环,除了硬件升级,丹灶还致力重塑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按照“产向南北移、城往中间聚、产城人相融”的思路,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助推城市空间格局、产业集群、生态环境再造。

2022年8月30日,丹灶镇召开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时提出,丹灶镇要全力保障民生投入,竭尽全力保住防疫成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群众健康和经济复苏的不利影响;推动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提质扩容,发展特色专科,新增改造一批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和农村社区医疗服务延伸点,打造“智慧健康医疗”服务体系,健康管理智慧化,加速医疗服务向末梢延伸;推动九年一贯制有为学校建设,持续增加优质学位供给,抓紧南海实验学校、丹灶中学综合功能楼等工程进度;切实把老旧小区改造、交通拥堵改善、截污管网建设、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十件民生实事落到实处,真正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打造南海文旅融合典范

面向未来,丹灶要推动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依然是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个丹灶镇,半部岭南史。西城忠义主题园、仙岗蟹眼仙泉、银河龙舟掠影、良登田园印记……随着丹灶镇有为水道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建设项目的陆续完成,“有为水道”雏形基本显现。水道潺潺,沿线村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也为丹灶深度打造全域旅游提供坚实基础。

丹灶依托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优越的自然禀赋,以康有为文化节为契机,在2021年启动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以有为水道的建设为核心,辐射和带动“一岛两湖”等优质旅游资源串珠成链,耕山小寨田园俱乐部、大岗及聚星里等一批特色民宿,澹如书屋、翰林书屋、一锥书屋等文旅载体、文旅IP接连涌现,丹灶镇正凭借自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条不紊下好全域旅游的“先手棋”,为争当大湾区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标杆镇注入文化的“活水之源”,不断擦亮城市形象,全面奏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交响乐。

有为文化,源起丹灶澎湃而来;有为精神,月满丹灶香飘云外。自2004年首届康有为文化节成功举办以来,这场饱含“丹灶味道”的文化盛宴已经连续举办了18年,至今共举办了两百多项文化活动,成为一个富有生命力和延续性的经典文化品牌。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连续18年举办的康有为文化节,见证着丹灶镇的蝶变之路。在奔向全面小康的路上,丹灶镇不仅创新产业经济、做好民生福祉,还加大有为文化供给力度,为高质量全面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能,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丹灶,她也许就是离我们最近的诗和远方。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李阳陈时然通讯员张柏林鲁浩(署名除外)

丹灶构建起头部企业“锋芒初露”、中小企业“灿若星辰”的先进制造业发展生态,争做大湾区新兴产业聚集发展标杆镇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