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 蓄势起航风正劲 十年砥砺绽芳华

■200年的米酒酿制技艺,九江米酒文化源远流长。

■医卫用新材料产业是九江特色产业。

■南海在九江打造城产人文融合发展的综合发展平台——儒林湾。梁平摄

■九江鱼花产业发达。

■九江镇临港国际产业社区。
历史见证壮阔的行程,时间镌刻坚实的步伐。过去十年,九江用一场场新与旧的动能转换,用一个个细与暖的民生改善,用一项项立与固的夯基工程,奋力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非凡十年,九江谱新篇。一直以来,九江锚定“高质量发展高地、城乡融合发展先锋、生态宜居典范、和谐幸福儒乡”目标定位,全力以赴谋发展,为九江争当“南海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夯实基础,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时代九江新篇章。
城乡融合
城乡同蝶变乐享新生活
“小区从未像现在这样整洁、安全、舒适。尤其是小区重新整治了绿化环境作为公共活动空间,让这个‘老龄化’小区里的居民生活更方便了。”家住九江镇儒林社区园林巷的关先生感慨说,邻居们无不感叹社区的巨变。
时间回到数年前,小区环境脏乱,建筑物外立面严重破损,有剥落风险,排污管道破损堵塞,电线乱拉乱搭……园林巷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经过政府投资改造,小区重修外墙体,改造雨污水、给水管线,还同步开展“飞线”整治,全面治理通信电缆、强弱电等线缆。如今,小区从里到外焕然一新。
像园林巷一样,九江一大批老旧小区在改造中实现“华丽变身”,成了居民幸福家园。2020年,九江根据“十四五”期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规划方案,按照市、区、镇的统一部署,启动了全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今年,九江又投资约1900万元对儒林社区竹桥新村、沙头社区民康路片区进行提升改造,合计17栋楼、涉及户数538户,改造建筑面积约5.1万平方米。目前,整体进度大约98%。
和很多老中心城区一样,九江紧抓南海区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机遇,弘扬“南海雄师九江战龙”精神,着重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上发力,推动建设用地连片改造提升、农业养殖鱼塘集约整备,实现产业入园集聚和土地利用高效集约,全力建设南海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
在建设产业聚集新园区方面,九江坚持“工改工”“集转国”主导方向,全面攻坚临港国际产业社区、中兴新城、沙头工业园三大千亩连片项目。据介绍,九江将聚焦受控、零散、低效用地,全面划定镇内约200公顷(3000多亩)腾退区,分阶段完成近两年100公顷(1500亩)任务和中远期全面腾退的目标,推动零散用地连片集聚,打造大湾区优质产业承接地。
目前,九江正引导产业用地向临港国际产业社区、北江新城等重要产业园区腾挪集聚,打造连片开发的综合性主题产业社区;加强对大正—滨江新城、沙头城区两大城镇中心的扩充内聚,改善城镇空间碎片化格局;引导生态空间集中持续,科学整合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基本农田、蓝线、绿线,划定九江“生态一张图”。
九江作为远离禅桂中心城区的南海西部镇街,优化交通条件将为社会经济发展提速。目前,九江正推动城乡交通体系一体化规划建设,力争将龙高路提升改造(辅道工程和绿化工程)、禅西大道南延至龙高路工程纳入市级统筹项目并尽早启动建设,提速沙龙路、敦上大道、佛开高速龙山出入口快速化改造等路网工程的建设进度,解决交通痛点和堵点,加快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
今年,九江还启动了儒林湾平台建设,以“一带一廊四片区”作为规划和发展重心。“一带”即西江生态文旅带,“一廊”即九江大道综合服务走廊。在“一带一廊”基础上,儒林湾将重点打造临港国际产业社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正-滨江新城服务区以及南国酒镇特色片区四片区,打造成为城、产、人、文高度融合的“开放窗口”,全力建设先锋产城湾区、生态文旅湾区、美好人居湾区,重塑佛山南大门空间格局。
产业发展
跑出加速度开创新局面
作为南海制造业起步最早的老牌工业镇,九江早在1979年便引入南海县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成为佛山内率先迈上制造业发展道路的“排头兵”。早前,九江确立了“工业立镇”的发展思路,在工业企业布局、工业产业链条、工业设备技术等方面狠下功夫,核心发力工业制造业,逐步形成了家具制造、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电子铜材、特种车加工、港口物流、服装家纺、米酒酿造等一批优势支柱产业。
近年来,九江更是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的工作部署,围绕建设“南海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的发展目标,依托“中国先进医卫用非织造产业示范基地”和“临港国际产业社区”两大平台,利用独特的区位条件形成自身的市场竞争优势,以国内大循环为支撑重构供应链和销售链体系,奋力大招商,招大商,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十年来,九江敢闯敢试,着力观大势、谋全局、闯新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优化经济结构,培育优势产业,工业发展提质增效,经济发展破浪前行。
今年8月31日,增资4.5亿元的贝里集团南海工厂三期医疗项目正式商业化运营。10年来,该集团在九江累积总投资超12亿元,为九江打造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集聚高地注入强劲动能。
同一天,中集天达装备(佛山)有限公司成功竞得九江镇中兴新城中兴路南侧面积超过17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地,将投资50亿元建设总部基地,首期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35亿元,填补佛山空港设备和消防车产业的空白。
十年来,像贝里南新、中集天达装备等一批批实力企业选择九江,彰显了他们对九江坚实产业基础和广阔发展前景的强烈认同。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九江全力推动家具行业转型升级,打造“一都两区”(包括“中国软体家具之都”“中国家具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和“中国家具行业细分龙头集聚区”);以工业思维推动农业现代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支持水产品预制菜龙头企业发展,建设美丽渔场;打造“一二三(产),齐步走”的九江模式;加速培育战新产业,深耕临港国际产业社区,着力打造“1+2+1”现代产业体系。
民生服务
绘就民生底色托起幸福之梦
社区幸福院服务几乎全覆盖,中小学校优质学位明显增加,医疗保障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十年来,九江以为民办实事的实际行动,倾心解决群众期盼的教育、就医、养老等民生问题,让每个家庭的幸福有了更亮丽的底色。
为回应九江群众对优质学位的需求,九江通过教育布局调整、教育资产重新配置及老旧校园改造提升,逐步缓解学位紧张。近年来,九江实施了新建扩建“833规划工程”(新建“8”所中等规模的幼儿园,扩建“3”所小学教学楼;“3”所初中通过扩建实现增班扩容),通过推进学校改建、扩建工程,推动优质学位的建设工作。
今年9月7日,九江启动南海儒林实验学校建设,作为九江镇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新建工程,学校总共设93个班,预计可提供优质学位4410个,争取在2024年的9月迎接首批新生。
不只在教育领域,十年来,九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短板不断补齐。南海区第九人民医院软硬双提升,建成一座“住院医技大楼”,引入64排CT等先进设备,打造康复科等特色专科;启动镇社区卫生服务站提升三年规划(2021-2023年),对全镇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整体规划、合理提升,现已新建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南海区首家公建民营的养老机构九江颐养院正式开业运营,最高可容纳500个床位;全镇有17家社区幸福院正在运营,2家新建并拟于年底试运营,8家将于年底挂牌,完成社区幸福院服务覆盖……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放眼今日九江,社会安定繁荣,百姓安居乐业。九江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谋发展,笃行致远开新局。
党建引领
让基层治理更有烟火味
党建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障。十年来,九江以党建为魂,紧扣基层党建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党建引领贯穿发展全过程,持续锻造党建强力“红色引擎”,探索形成了“1258”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构建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大跃升。
为了破解当前村社两级经济实力“村弱社强”、基层治理能力“村强社弱”的倒挂现象,今年7月25日,九江镇召开基层治理现代化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推进会,提出要打通镇“党委政府-村(居)-经济社-群众”这个环环相扣的基层治理链条,推动镇、村、社、群众实现同频共振,全力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争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典范。
目前,九江正在探索更接地气的方式,让党建工作更有生活气息、烟火气息,用三年时间做好九江最有烟火味的基层党建,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以党建引领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干出新的实效。
全镇共有经济社党支部174个,覆盖了全镇247个经济社;住宅小区党支部25个,覆盖了全镇34个物业住宅小区,实现了应建尽建。这一个个“堡垒”成为全镇广大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阵地,成为党在基层的“神经末梢”。
文/珠江时报记者何万里沈芝强
通讯员刘颖君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