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2年09月30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千灯湖畔南海新地标“醒”亮登场
    • 微观南海发现不一样的“造梦空间”
    • 《非凡十年活力南海》特刊来了
    • 投资近2亿建老年公寓 将增床位700张
    • 命运与共行大道
    • 习近平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互致贺电
    • 九江鱼游上预制菜产业新风口

    第A02版:要闻

    • “双江”组CP 共建产业园
    • 25强展示科创力量
    • 资源优先配实业 九月供地创新高

    第A03版:要闻

    • 南海龙舟飞桨逐浪 撑起城市新活力
    • p27

    第A04版:映像

    • 微观南海 发现不一样的“造梦空间”

    第A05版:要闻

    • 党员“志愿红”引领城市发展潮流

    第A06版:要闻

    • 这个作业好享受:给爸妈做一顿饭
    • 学生深情表演表达爱国之情
    • 赓续红色血脉强国复兴有我
    • 比拼主播才艺 展示青春风采
    • 习近平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互致贺电
    • p1CD3

    第A07版:镇街

    • 九江发布“腾龙”人才九条措施
    • 新公园环境美 涂鸦墙颜值高
    • 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
    • 拟打造南海纳米电子信息产业园

    第A08版:天下

    • 命运与共行大道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公告
    • p1CD4

    第01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第02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活力南海向未来

    第03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潮正澎湃 帆启新程

    第04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党建引领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第05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攀高逐新 制造基地迈向“智造高地”

    第06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十年南海 “数”说不凡

    第08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以全域空间重塑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的南海探索

    第10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民生为本 幸福花样绽放

    第11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文化领航 千年古郡绽放新魅力

    第12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服务民生民意 铸就履职底色

    第13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创新动力奔涌向前 科创高地加速崛起

    第14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锚定“两高四新” 铺开“万亿”蓝图

    第15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用好“金”招牌 奋力新跨越

    第16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当好企业“娘家人” 助力南商启新程

    第17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打造人城产深度融合的科创高地

    第18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活力南海 大美之城

    第20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无微不至保民生 谋得春风入万家

    第21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市场主体超50万户 品质支撑活力南海

    第22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忠诚铸警魂 笃行护平安

    第23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交通整治有力 群众安全畅行
    • 激活“平安细胞” 共享“平安红利”

    第24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优质均衡有活力 品质教育结硕果

    第25版:工会

    • 多点精准发力 服务情暖职工

    第26版:团区委

    • 后浪奔涌时代 知心人来引路

    第27版:统战/住建水利

    • 集聚“青创力” 造就活力城
    • 提升水环境 喜筑安居梦

    第28版:税务/医保

    • 不断完善医疗保障 市民健康有“医”靠
    • 税惠政策添活力 智慧服务促发展

    第29版:供电

    • 对标世界一流 用心“电”亮南海

    第30版:非凡十年·活力南海

    • 产业兴旺村容靓 九江绘就新图景

    第31版:农行南海分行

    • 扛金融担当 助南海发展

    第32版:佛山建行

    • 建功新金融 以实际行动服务城市发展
    • p27

    第33版:特刊

    • 公园城市 幸福桂城

    第34版:特刊

    • 砥砺奋进十年路 公园城市绽笑颜

    第35版:特刊

    • 十年耕耘不停步喜看今日新答卷

    第36版:特刊

    • 党建覆盖全领域 基层治理常创新

    第37版:特刊

    • 企业城市共成长 科创引领向未来

    第38版:特刊

    • 优质均衡齐发展 美育桂城有特色

    第39版:特刊

    • 文旅发展多元化 粤潮好玩又时尚

    第40版:特刊

    • 政务服务树标杆 营商环境益晒你

    第41版:特刊

    • 市政管理如绣花 城市景观美如画

    第42版:特刊

    • 城市更新开先河 重塑发展新空间

    第43版:特刊

    • 共绘乡村新画卷 同享幸福新生活

    第44版:特刊

    • 城乡处处皆风景 水清岸绿生态美

    第45版:九江

    • 潮起江天阔 扬帆乘东风

    第46版:九江

    • 九江 蓄势起航风正劲 十年砥砺绽芳华
    • 儒林之乡交出精彩答卷

    第48版:九江

    • 九江 奋楫争先再远航

    第49版:特刊

    • 我们走在登山大道上

    第50版:特刊

    • 缔造美好生活非凡十年瞧一“樵”
    • p21

    第52版:特刊

    • 昂扬十年勇毅前行 数说西樵精彩蝶变

    第53版:特刊

    • 强化基层党建 促进高质量发展

    第54版:特刊

    • 结构体系多元化 产业重塑加速跑

    第55版:特刊

    • 擦亮“最岭南”品牌 迸发文旅新活力

    第56版:特刊

    • 办好民生实事 增进“幸福厚度”

    第57版:特刊

    • 从“先行一步”到“先行示范”

    第58版:特刊

    • 打响新兴产业品牌 加速区域创新发展

    第60版:特刊

    • 俯瞰丹灶 大美之城

    第61版:特刊

    • 十年“狮”势造英雄 做强广东第一镇

    第62版:特刊

    • 高位进发绘蓝图 城市狮山谱新篇

    第64版:特刊

    • 图鉴十年城市梦 雄狮阔步新征程

    第65版:特刊

    • 支部建在小区 创新善治局面
    • 争当全国县区级公卫医院领头羊

    第66版:特刊

    • 凝心推进幸福教育 聚力点亮幸福人生
    • 感恩教育润人心 惠及更多新市民

    第67版:特刊

    • 首创雅趣评价体系 激励学子内外兼修
    • 打造“智趣教育”品牌培育智趣好少年

    第68版:特刊

    • 增进民生福祉 小村宜业宜居
    • 人居环境蝶变 乡村治理典范

    第69版:特刊

    • 激活古韵水寨 打造功夫街区
    • 涵养孝善文化 擎画花灯胜地

    第70版:特刊

    • 实现“四城同建”赋能佛北新城

    第71版:特刊

    • 十年创新成样板 崛起科创新引擎

    第72版:特刊

    • 打造高精尖 用“芯”谋发展
    • 34年专注做饼 老字号吃出“文化味”

    第73版:特刊

    • 非凡十年大沥向前

    第74版:产业发展

    • 一个商贸名镇的发展足迹

    第75版:特刊

    • 一座魅“沥”城市的十年逐梦路

    第76版:特刊

    • 一座善治之城的乡村奋进曲

    第77版:特刊

    • 文产旅体融合 擦亮文化品牌
    • 党建激发内驱力 凝聚力量促善治

    第78版:特刊

    • 城市更新加速 唤醒发展活力
    • 电商全域崛起 培育新兴“沥量”

    第79版:特刊

    • 环境靓产业旺“后进”村后劲足
    • 探索“富美新路”奔向美好生活

    第80版:特刊

    • 用好老龙精神 推动全面振兴
    • 党建引领转型 绘就花乡蓝图

    第81版:里水

    • 对未来更好的把握,就是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第82版:里水

    • 一路向前 见证蝶变
    • p129
    • p130
    • p134
    • p135
    • p131
    • p136
    • p132
    • p137
    • p133
    • p138

    第83版:里水

    • 匠心筑梦 有颜有值

    第84版:里水

    • 科创赋能 展翅腾飞

    第85版:里水

    • 大城配套 乐享安居

    第86版:里水

    • 全民创熟 幸福里水

    第88版:里水

    • 一“网”情深 全城守护

    第89版:健康南海

    • 健康南海绘就幸福底色

    第90版:非凡十年·活力南海

    • 人均预期寿命 82.84岁

    第91版:南海区卫健局

    • 建设健康城市 守护幸福南海

    第92版:南海疾控

    • 争创全国一流县区级疾控中心

    第93版:南海医院(华工附六院)

    • 让 99%大重病患者不用走出南海

    第94版: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打造全国中西医结合高地

    第95版:省医南海医院

    • 做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健康使者

    第96版:南海四院

    •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第97版:南海五院

    • 打造东部高水平医疗中心

    第98版:南海六院

    • 当好广佛医疗健康桥头堡

    第99版:南海七院

    • 打造南海医养结合高地

    第100版:南海区全科医院

    • 为全国基层卫生服务改革探路
  • 数字报首页

85:里水

大城配套 乐享安居

城市配套提质,民生服务升级,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2022年09月30日

■南海双语实验学校投用,擦亮“上善教育学在里水”品牌。 珠江时报记者/章佳琳摄

■南海区有轨电车里水示范段已动工建设。(效果图)

里水坚持“梦里水乡”一张蓝图绘到底,实现城市、产业、治理、民生全面提升,为里水人创造了一个环境更美、产业更强、治理更优、群众幸福感更高的粤港澳大湾区人居新典范。

优质完善的城市配套和民生服务,是里水人民幸福的源泉。黄金路网不断升级、学位逐年增加、精彩文化惠民共享、舌尖安全有保障、养老服务送到家门口……十年来,里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标广州,持续升级服务惠民生,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让人们过上“小镇成本,大城配套”的安居生活。

路网畅

四通八达“黄金满地”

“没想到曾经平常无奇的里广路,成为广佛同城的黄金线,推动里水走上蝶变之路。”里水老街坊邓广德发出感叹。从双向两车道扩宽至四车道,再由四车道改造提升到双向八车道,十年来里广路不断升级,沿线住宅小区、高端酒店、写字楼、商场高楼林立。

畅通的道路,一头连接着城市发展,一头连接着民生福祉。近几年来,里水镇大力实施“一轨二桥三路四纵五横”交通发展战略:“一轨”即已动工的南海区有轨电车里水示范段工程。“二桥”即沉香大桥和碧江大桥。“三路”即环镇北路,金峰大道和桂澜路北延线。“四纵”即桂和路、大同路、里水大道、佛山一环(东线及北延线)四条南北向城市干道。“五横”即官和路、佛山一环(北线)、里和路、新河路、建设大道五条东西向干道。

水口水道大桥2020年通车,居民从沙涌到金沙洲地铁站的车程从原来30分钟缩短至10分钟以内,同时也推动了里水与周边的医疗、教育资源共享。

在里湖新城,纵横交错的路网规划也拉开了城市框架,其中夏塘路是连接里水旧城区和里湖新城的门户道路,百合大道是连接里湖新城与旧城区重要的横向景观轴、主干环路,与有轨电车等交通配套一起串起里水30平方公里新中心城区。

里水积极构建由城际轨道、地铁等构成的多层次交通系统,形成快速连接广州佛山中心城区的路网系统,全面融入湾区“1小时交通圈”。内通外畅的里水路网既为产业发展、人才汇聚铺就一条“黄金路”,也为群众安居生活铺就一条“幸福路”。

学无忧

上善教育品牌闪亮

十年前,当里水提出“梦里水乡”战略时,里水人就开始期待一个城市梦——不仅要有青山绿水,更要有留得住人才的城市配套及教育资本。办人民满意教育是里水镇委、镇政府一直坚持的目标。十年间,里水财政教育支出从1.72亿元增加至6.57亿元,大手笔投入奠定了“上善教育学在里水”品牌基础。

2016年,佛山市第一所由楼盘配建、政府打造的优质公办小学——绿欣小学投用,此后一批新校如春后竹笋般崛起,至今新增优质学位逾万个,不断满足市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其中里水镇打造的高端实验学校——南海双语实验学校,办学规模125个班,提供约4800个优质学位。共计投资6.5亿元的里水镇同声第一中学、金峰洲第一小学、美景学校三校已于今年9月投用。

作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镇和广东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集体,里水率先提出基础教育“全镇域、全学子、全学段、全链条”的“四全”发展理念,鼓励学校建设艺术、体育、科技创新等不同类型的品牌,涌现了如和顺一中的和善教育、南海双语实验学校的生态教育、旗峰小学的美术教育、里水中心小学的合唱教育、绿欣小学的足球教育、展旗学校的科技教育等特色教育,实现“一校一品、百花齐放”教育格局。

进入“十四五”时期,里水以教育布局优化城市格局,通过实施集团化教育、“六美”生态教育等特色举措,推动上善教育高位再攀升。更为亮眼的是,里水镇整合优质教育资源,致力打造“南海学谷”多元化教育平台。这是一个立足广佛、面向大湾区的“党+政+家+校+企”综合培训基地,将为全链条人才培育提供强大源动力,为里水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创文明

以文化人润无声

里水镇百合笔文学协会副会长陈宇宙经常到里水文化活动中心打卡,这里图书馆、乒乓球室、戏剧演播厅、少年活动中心、书画创作展览厅一应俱全。回忆起里水文化的点点滴滴,他不由感叹里水发展之迅猛,文化飞腾之昌盛。

十年发展,里水的文化配套已非常完善,所有村(社区)已100%完成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创建,实现村村有文化室、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文体广场等配套文化设施设备,为居民娱乐、健身、学习等提供场所,大大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除了硬件升级,里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精彩。梦里水乡文化艺术节贯穿全年,如百合花文化节、水上花市、才艺耀水乡大赛、“粤韵绕古祠”曲艺展演等,精彩不断,里水街坊可开怀畅玩一整年。每年各类活动约300场,受惠群众约30万人次。每年春节前后的水上花市,更是连续四年登上央视。

丰富的文化生活,滋养了人们的心灵,全面提升居民的文明素养。 2017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镇”的里水以“1+40+N”模式,推动新时代文明工作,培育了61名“里水榜样”“里水好人”“南海好人”“佛山好人”,积极传播正能量。在文明风尚引领下,全镇有注册义工逾3万名,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110支,通过链接和整合多方资源,近五年来提供恒常化志愿服务5200场次,服务群众超140万人次。

以文惠民如春雨,以文化人润无声。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平,看“颜值”,更看“气质”。文明是“湾区名镇”必不可少的特质,也是里水人幸福生活必不可少的精神财富。

倍安心

国际安全社区全方位守护

安全感是群众安居乐业的一个重要指标。2011年,里水启动安全社区创建工作,2014年成功创建“全国安全社区”,2015年成为佛山市首个获评“国际安全社区”的镇街。

多年来,里水从社区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多方面着手,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让“安全里水”成为梦里水乡又一张亮丽名片。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几年来里水镇大力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截至目前已完成升级农贸市场14个,全部获评为A级市场,今年还将继续以A级标准完成5个农贸市场升级。目前已有63家农庄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为广大游客创造安全放心的美食体验。此外,里水还推动“粤菜师傅工程”进校园之“安心食堂”提升工程,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里水扎实开展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水上交通和涉农领域、城镇燃气、消防安全、旅游安全、防溺水、自然灾害防御等一批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里水试点建设智感安防区,搭建“人防、物防、技防”三管齐下的防控安全网。如要求三层以上高层出租屋安装“智慧流管”系统,实行租户“刷脸”进门。有效避免租户违规租住出租屋,管理上更加省心,同时也给“别有用心”之人增设一道坎儿,让租户居住更安心。

在后“创安”时代,里水永不停步。里水专门打造了国际安全社区(里水)综合示范基地,全方位提高全镇人民的安全意识,全面构筑起基层社会治理“大安全”管理格局。

保民生

用情办实事暖民心

走进和顺沿江南路旁的园丁园,精神矍铄的钟婆婆坐在树荫下和街坊们谈笑风生。曾经这里杂乱破旧,每到下大雨容易发生内涝。该小区经过改造升级后,路面硬底化、管线收纳了、环境美化了、排水畅通了,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0年起,里水全面铺开老旧小区改造,截至目前已完成2个社区合计93个老旧小区改造,共计投入约1.4亿元,改造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惠及群众约3万人。

近年来,里水民政部门聚焦群众关切,用心用情用力提升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基本社会服务等。里水残疾人关爱服务中心、里水镇社工站、南海区明慧玩具有限公司分别获评广东省首批四星级社区康园中心、佛山市最美“双百”社工站、首家市级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示范机构等荣誉称号。

里水长者冯惠卿经常到新兴社区幸福院参加志愿活动,在这里,她交到了朋友,帮助了他人,每天都很开心。在她看来,这就是最美“夕阳红”的美好图景。

目前里水有2家“广东省星级养老机构”(里水颐年院南、北院)和30家五星社区幸福院,为社区长者提供文娱体育、康复理疗、生活照料、心理慰藉等服务。部分社区还开设长者饭堂、幸福小站等个性化服务,让长者在家门口就能安享晚年。

里水持续聚焦民生“关键小事”,升级便民养老服务,深化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创新优化精神障碍患者康复补贴,积极推进“慈善+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用一系列有力度有温度的举措,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里水镇委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用情用心惠民生,真抓实干赢民心,全力构筑梦里水乡幸福家园。

文/珠江时报记者邓施恩欧林菊通讯员郭璀陈淑仪朱嘉泳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