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2年09月30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千灯湖畔南海新地标“醒”亮登场
    • 微观南海发现不一样的“造梦空间”
    • 《非凡十年活力南海》特刊来了
    • 投资近2亿建老年公寓 将增床位700张
    • 命运与共行大道
    • 习近平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互致贺电
    • 九江鱼游上预制菜产业新风口

    第A02版:要闻

    • “双江”组CP 共建产业园
    • 25强展示科创力量
    • 资源优先配实业 九月供地创新高

    第A03版:要闻

    • 南海龙舟飞桨逐浪 撑起城市新活力
    • p27

    第A04版:映像

    • 微观南海 发现不一样的“造梦空间”

    第A05版:要闻

    • 党员“志愿红”引领城市发展潮流

    第A06版:要闻

    • 这个作业好享受:给爸妈做一顿饭
    • 学生深情表演表达爱国之情
    • 赓续红色血脉强国复兴有我
    • 比拼主播才艺 展示青春风采
    • 习近平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互致贺电
    • p1CD3

    第A07版:镇街

    • 九江发布“腾龙”人才九条措施
    • 新公园环境美 涂鸦墙颜值高
    • 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
    • 拟打造南海纳米电子信息产业园

    第A08版:天下

    • 命运与共行大道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公告
    • p1CD4

    第01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第02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活力南海向未来

    第03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潮正澎湃 帆启新程

    第04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党建引领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第05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攀高逐新 制造基地迈向“智造高地”

    第06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十年南海 “数”说不凡

    第08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以全域空间重塑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的南海探索

    第10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民生为本 幸福花样绽放

    第11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文化领航 千年古郡绽放新魅力

    第12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服务民生民意 铸就履职底色

    第13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创新动力奔涌向前 科创高地加速崛起

    第14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锚定“两高四新” 铺开“万亿”蓝图

    第15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用好“金”招牌 奋力新跨越

    第16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当好企业“娘家人” 助力南商启新程

    第17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打造人城产深度融合的科创高地

    第18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活力南海 大美之城

    第20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无微不至保民生 谋得春风入万家

    第21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市场主体超50万户 品质支撑活力南海

    第22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忠诚铸警魂 笃行护平安

    第23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交通整治有力 群众安全畅行
    • 激活“平安细胞” 共享“平安红利”

    第24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优质均衡有活力 品质教育结硕果

    第25版:工会

    • 多点精准发力 服务情暖职工

    第26版:团区委

    • 后浪奔涌时代 知心人来引路

    第27版:统战/住建水利

    • 集聚“青创力” 造就活力城
    • 提升水环境 喜筑安居梦

    第28版:税务/医保

    • 不断完善医疗保障 市民健康有“医”靠
    • 税惠政策添活力 智慧服务促发展

    第29版:供电

    • 对标世界一流 用心“电”亮南海

    第30版:非凡十年·活力南海

    • 产业兴旺村容靓 九江绘就新图景

    第31版:农行南海分行

    • 扛金融担当 助南海发展

    第32版:佛山建行

    • 建功新金融 以实际行动服务城市发展
    • p27

    第33版:特刊

    • 公园城市 幸福桂城

    第34版:特刊

    • 砥砺奋进十年路 公园城市绽笑颜

    第35版:特刊

    • 十年耕耘不停步喜看今日新答卷

    第36版:特刊

    • 党建覆盖全领域 基层治理常创新

    第37版:特刊

    • 企业城市共成长 科创引领向未来

    第38版:特刊

    • 优质均衡齐发展 美育桂城有特色

    第39版:特刊

    • 文旅发展多元化 粤潮好玩又时尚

    第40版:特刊

    • 政务服务树标杆 营商环境益晒你

    第41版:特刊

    • 市政管理如绣花 城市景观美如画

    第42版:特刊

    • 城市更新开先河 重塑发展新空间

    第43版:特刊

    • 共绘乡村新画卷 同享幸福新生活

    第44版:特刊

    • 城乡处处皆风景 水清岸绿生态美

    第45版:九江

    • 潮起江天阔 扬帆乘东风

    第46版:九江

    • 九江 蓄势起航风正劲 十年砥砺绽芳华
    • 儒林之乡交出精彩答卷

    第48版:九江

    • 九江 奋楫争先再远航

    第49版:特刊

    • 我们走在登山大道上

    第50版:特刊

    • 缔造美好生活非凡十年瞧一“樵”
    • p21

    第52版:特刊

    • 昂扬十年勇毅前行 数说西樵精彩蝶变

    第53版:特刊

    • 强化基层党建 促进高质量发展

    第54版:特刊

    • 结构体系多元化 产业重塑加速跑

    第55版:特刊

    • 擦亮“最岭南”品牌 迸发文旅新活力

    第56版:特刊

    • 办好民生实事 增进“幸福厚度”

    第57版:特刊

    • 从“先行一步”到“先行示范”

    第58版:特刊

    • 打响新兴产业品牌 加速区域创新发展

    第60版:特刊

    • 俯瞰丹灶 大美之城

    第61版:特刊

    • 十年“狮”势造英雄 做强广东第一镇

    第62版:特刊

    • 高位进发绘蓝图 城市狮山谱新篇

    第64版:特刊

    • 图鉴十年城市梦 雄狮阔步新征程

    第65版:特刊

    • 支部建在小区 创新善治局面
    • 争当全国县区级公卫医院领头羊

    第66版:特刊

    • 凝心推进幸福教育 聚力点亮幸福人生
    • 感恩教育润人心 惠及更多新市民

    第67版:特刊

    • 首创雅趣评价体系 激励学子内外兼修
    • 打造“智趣教育”品牌培育智趣好少年

    第68版:特刊

    • 增进民生福祉 小村宜业宜居
    • 人居环境蝶变 乡村治理典范

    第69版:特刊

    • 激活古韵水寨 打造功夫街区
    • 涵养孝善文化 擎画花灯胜地

    第70版:特刊

    • 实现“四城同建”赋能佛北新城

    第71版:特刊

    • 十年创新成样板 崛起科创新引擎

    第72版:特刊

    • 打造高精尖 用“芯”谋发展
    • 34年专注做饼 老字号吃出“文化味”

    第73版:特刊

    • 非凡十年大沥向前

    第74版:产业发展

    • 一个商贸名镇的发展足迹

    第75版:特刊

    • 一座魅“沥”城市的十年逐梦路

    第76版:特刊

    • 一座善治之城的乡村奋进曲

    第77版:特刊

    • 文产旅体融合 擦亮文化品牌
    • 党建激发内驱力 凝聚力量促善治

    第78版:特刊

    • 城市更新加速 唤醒发展活力
    • 电商全域崛起 培育新兴“沥量”

    第79版:特刊

    • 环境靓产业旺“后进”村后劲足
    • 探索“富美新路”奔向美好生活

    第80版:特刊

    • 用好老龙精神 推动全面振兴
    • 党建引领转型 绘就花乡蓝图

    第81版:里水

    • 对未来更好的把握,就是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第82版:里水

    • 一路向前 见证蝶变
    • p129
    • p130
    • p134
    • p135
    • p131
    • p136
    • p132
    • p137
    • p133
    • p138

    第83版:里水

    • 匠心筑梦 有颜有值

    第84版:里水

    • 科创赋能 展翅腾飞

    第85版:里水

    • 大城配套 乐享安居

    第86版:里水

    • 全民创熟 幸福里水

    第88版:里水

    • 一“网”情深 全城守护

    第89版:健康南海

    • 健康南海绘就幸福底色

    第90版:非凡十年·活力南海

    • 人均预期寿命 82.84岁

    第91版:南海区卫健局

    • 建设健康城市 守护幸福南海

    第92版:南海疾控

    • 争创全国一流县区级疾控中心

    第93版:南海医院(华工附六院)

    • 让 99%大重病患者不用走出南海

    第94版: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打造全国中西医结合高地

    第95版:省医南海医院

    • 做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健康使者

    第96版:南海四院

    •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第97版:南海五院

    • 打造东部高水平医疗中心

    第98版:南海六院

    • 当好广佛医疗健康桥头堡

    第99版:南海七院

    • 打造南海医养结合高地

    第100版:南海区全科医院

    • 为全国基层卫生服务改革探路
  • 数字报首页

21: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市场监管

市场主体超50万户 品质支撑活力南海

2022年09月30日

■今年5月,南海区登记在册的商事主体总量突破50万户,领到营业执照的陈先生与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合影。珠江时报记者/黄永程摄

■华昌集团自动模具仓。 受访企业供图

今年5月,南海区市场主体突破50万户;6月,“西樵大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标志着“西樵大饼”产业正式步入品牌化、规范化时代;9月,来自南海区的广东华昌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佛山唯一入选第七届广东省政府质量奖的企业,广东省六建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黄文铮摘得省政府质量奖首次设立的个人奖(提名奖)……

今年来,南海区市场主体发展再创新高,质量品牌、标准化、知识产权工作捷报频传,一颗颗冉冉升起的企业新星,把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烘托得别样璀璨。

成绩的背后是十年的沉淀积累和不断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南海基于深厚的工商业底子,得益于“放管服”改革红利,市场主体发展呈现出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10年新增市场主体近40万户;知识产权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动能和创造潜能,近10年累计新增专利授权15.7万件;“质量强区”战略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标杆军团声名鹊起,推动南海制造业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近10年来新增52个各级政府质量奖;食品安全治理探索多项新举措,“南海经验”更是引起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关注。

营商环境向好

新增市场主体近40万户

市场主体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最大韧性和底气所在,在南海,超50万市场主体的磅礴力量推动了南海经济总量迈过3000亿元大关、地区财力和社会财富稳定增长,社会就业基本盘更加稳定。

十年来,制度优势推动市场主体“井喷”。具有变革意义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铺开,变注册资本的实缴制为认缴制,变先证后照为先照后证,变住所登记为住所信息申报制。敢为人先的南海紧跟改革脚步,推动一项又一项前所未有的改革措施在南海落地生根。

仅仅十年时间,南海市场主体营业执照的办理时间从“天”缩短到“小时”到“分”、往返窗口的次数从“多”减为“一”,审批事项从“分”到“合”,大部分行政事业性费用从“有”到“无”,商事登记的便利化程度在不断提升,投资创业的准入门槛在不断降低,企业生产经营的制度性交易成本降到最低。

顺应市场发展潮流,努力打好放、管、服改革“组合拳”,让大众创业创新的热情和信心活起来,让市场要素动起来。截至2022年9月15日,南海区市场主体累计达到53.8万户,其中近10年增加40万户。

另外一组数据也值得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南海市场主体每年新增数从1万户左右跃升至10万余户,年增长率2012年为4.57%,2021年在基数大的情况下、在国内外不利因素及疫情叠加风险的影响之下,年增长率仍出现23%的增长。其中,企业一年新增数从2012年仅4724户,到2021年增为40614户;个体户也大幅上升,2012年新增数11366户,2021年新增数则是达83363户,体现了“南海速度”。

创新动力更足

累计新增专利授权15.7万件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成长的沃土,让企业的创新动力更足。

以广东华昌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质量、标准、创新等多重创新因素叠加,推动企业走向“智造时代”,推动企业发展走上快车道。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该集团各项财务指标实现逆势增长:从2019年至2021年,营收三年复合增长率20.44%,利润增长近150%。

这样的市场主体发展故事在南海还有许多。过去十年,南海是如何从市场监管领域出发,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推动“南海制造”向“南海智造”迈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十年来,南海将知识产权工作分别写入南海区“十二五”“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纲要,累计出台相关政策文件18份,推动南海从追求知识产权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动能和创造潜能。

十年间,全区累计专利授权由2012年的3.55万件跃升至2022年7月的19.25万件,新增15.7万件;有效发明专利由2012年的729件跃升至2022年7月的8566件,增长11.75倍。

一大批知识产权标杆企业诞生。其中,全区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由2012年18家增加到2022年的239家,增长13倍;高价值专利培育成效显著,全区各级专利奖数量由2012年的7项激增至2022年的99项,增长14倍。

创新之花齐绽放,离不开质量发展引航向。早在2011年,南海就确立了质量强区战略,把质量工作作为基础性、战略性的工作,以扶持、服务为抓手,强力推动“南海制造”向“南海智造”升级。从2016年开始,南海设置了区政府质量奖,两年评选一次,成为全国首个设立政府质量奖的县区。

截至目前,南海已有各级政府质量奖52个,其中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评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广东伟业铝厂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华昌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获评省政府质量奖;拥有佛山市细分行业龙头企业227家、占佛山市的32.5%。

“南海制造”向“南海智造”升级,离不开“标准”的有力支撑。截至目前,全区企事业单位参与制订地方级以上标准1512项(其中国际标准11项),数量为全省同级区域第一名。

南海一方面通过标准帮助传统制造业突围,在铝型材、LED半导体照明、全铝家具等制造业产业领域发布实施团体(联盟)标准127项。另一方面,通过标准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例如,全国唯一的国家氢能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落户南海,在全国率先创新发布氢能团体标准达7项。

民生实事办得更好

筑牢“四大”安全底线

市场主体的成长,城市的经济发展支撑,绝非独木一根。作为服务城市发展的一份子,作为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十年来,南海区市场监管部门聚焦民生实事,贯彻“四个最严”要求,守牢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底线。

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严守食品安全底线,南海创新举措频出:2014年,南海争做佛山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市的“排头兵”,创新实施肉品冷链配送和推行小作坊集中管理模式,率先实施小餐饮全面告知承诺制和探索智能化协管,首创“八个一”标准建设社区食安办和“一建两创”规范农村集体聚餐等;2018年以来,南海正式启动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建立肉品剩油剩料集中回收处理机制,建成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科普馆,何氏水产首创活鱼冷链流通标准化模式等。

自2021年起,南海推行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目前已完成76家市场的升改,另有38个市场正在施工或设计。

十年来,智慧监管让南海食品安全监管更加便捷高效。截至2022年8月底,南海的7家食品集中加工中心均已实现“阳光车间”,全部持证餐饮服务单位基本实现“明厨亮灶”,3.9万家餐饮单位上线“佛山市阳光餐饮”平台,全区693家学校、养老机构、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等特定餐饮单位基本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全覆盖。

安全重于泰山,深谙这一道理的南海市场监管部门,始终把握“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除了重视食品安全外,还在药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特种设备安全等方面不断探索南海特色的监管新机制、新模式,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安全事故的底线。

数说成就

南海市场监管的十年

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总数从2012年的14.1万户跃升至目前的53.8万户

知识产权

●累计专利授权由2012年的3.55万件跃升至2022年7月的19.25万件,新增15.7万件

●有效发明专利由2012年的729件跃升至2022年7月的8566件,增长11.75倍

●有效注册商标由2012年的3.09万件跃升至2022年7月的20.75万件,增长6.7倍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双双实现“零”的突破

质量

●现有各级政府质量奖52个,其中中国质量奖提名奖2个、省政府质量奖4个

●拥有佛山市细分行业龙头企业227家、占佛山市的32.5%

标准化

●已累计发布各级标准1512项、其中国际标准11项,数量在全国县级区域中名列前茅

●推动82家企业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先进标准108项,其中星联精密等5家企业的核心关键技术与先进标准之间的转化率达到95%

食品安全

截至2022年8月底,南海区持证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达73563家。对比2018年1月底增幅达116.0%,对比2019年12月底增幅43.8%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春妹通讯员颜娟霞陶坚李洋冀斯李泳文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