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2年09月30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千灯湖畔南海新地标“醒”亮登场
    • 微观南海发现不一样的“造梦空间”
    • 《非凡十年活力南海》特刊来了
    • 投资近2亿建老年公寓 将增床位700张
    • 命运与共行大道
    • 习近平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互致贺电
    • 九江鱼游上预制菜产业新风口

    第A02版:要闻

    • “双江”组CP 共建产业园
    • 25强展示科创力量
    • 资源优先配实业 九月供地创新高

    第A03版:要闻

    • 南海龙舟飞桨逐浪 撑起城市新活力
    • p27

    第A04版:映像

    • 微观南海 发现不一样的“造梦空间”

    第A05版:要闻

    • 党员“志愿红”引领城市发展潮流

    第A06版:要闻

    • 这个作业好享受:给爸妈做一顿饭
    • 学生深情表演表达爱国之情
    • 赓续红色血脉强国复兴有我
    • 比拼主播才艺 展示青春风采
    • 习近平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互致贺电
    • p1CD3

    第A07版:镇街

    • 九江发布“腾龙”人才九条措施
    • 新公园环境美 涂鸦墙颜值高
    • 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
    • 拟打造南海纳米电子信息产业园

    第A08版:天下

    • 命运与共行大道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公告
    • p1CD4

    第01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第02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活力南海向未来

    第03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潮正澎湃 帆启新程

    第04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党建引领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第05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攀高逐新 制造基地迈向“智造高地”

    第06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十年南海 “数”说不凡

    第08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以全域空间重塑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的南海探索

    第10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民生为本 幸福花样绽放

    第11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文化领航 千年古郡绽放新魅力

    第12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服务民生民意 铸就履职底色

    第13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创新动力奔涌向前 科创高地加速崛起

    第14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锚定“两高四新” 铺开“万亿”蓝图

    第15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用好“金”招牌 奋力新跨越

    第16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当好企业“娘家人” 助力南商启新程

    第17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打造人城产深度融合的科创高地

    第18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活力南海 大美之城

    第20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无微不至保民生 谋得春风入万家

    第21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市场主体超50万户 品质支撑活力南海

    第22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忠诚铸警魂 笃行护平安

    第23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交通整治有力 群众安全畅行
    • 激活“平安细胞” 共享“平安红利”

    第24版:非凡十年 活力南海

    • 优质均衡有活力 品质教育结硕果

    第25版:工会

    • 多点精准发力 服务情暖职工

    第26版:团区委

    • 后浪奔涌时代 知心人来引路

    第27版:统战/住建水利

    • 集聚“青创力” 造就活力城
    • 提升水环境 喜筑安居梦

    第28版:税务/医保

    • 不断完善医疗保障 市民健康有“医”靠
    • 税惠政策添活力 智慧服务促发展

    第29版:供电

    • 对标世界一流 用心“电”亮南海

    第30版:非凡十年·活力南海

    • 产业兴旺村容靓 九江绘就新图景

    第31版:农行南海分行

    • 扛金融担当 助南海发展

    第32版:佛山建行

    • 建功新金融 以实际行动服务城市发展
    • p27

    第33版:特刊

    • 公园城市 幸福桂城

    第34版:特刊

    • 砥砺奋进十年路 公园城市绽笑颜

    第35版:特刊

    • 十年耕耘不停步喜看今日新答卷

    第36版:特刊

    • 党建覆盖全领域 基层治理常创新

    第37版:特刊

    • 企业城市共成长 科创引领向未来

    第38版:特刊

    • 优质均衡齐发展 美育桂城有特色

    第39版:特刊

    • 文旅发展多元化 粤潮好玩又时尚

    第40版:特刊

    • 政务服务树标杆 营商环境益晒你

    第41版:特刊

    • 市政管理如绣花 城市景观美如画

    第42版:特刊

    • 城市更新开先河 重塑发展新空间

    第43版:特刊

    • 共绘乡村新画卷 同享幸福新生活

    第44版:特刊

    • 城乡处处皆风景 水清岸绿生态美

    第45版:九江

    • 潮起江天阔 扬帆乘东风

    第46版:九江

    • 九江 蓄势起航风正劲 十年砥砺绽芳华
    • 儒林之乡交出精彩答卷

    第48版:九江

    • 九江 奋楫争先再远航

    第49版:特刊

    • 我们走在登山大道上

    第50版:特刊

    • 缔造美好生活非凡十年瞧一“樵”
    • p21

    第52版:特刊

    • 昂扬十年勇毅前行 数说西樵精彩蝶变

    第53版:特刊

    • 强化基层党建 促进高质量发展

    第54版:特刊

    • 结构体系多元化 产业重塑加速跑

    第55版:特刊

    • 擦亮“最岭南”品牌 迸发文旅新活力

    第56版:特刊

    • 办好民生实事 增进“幸福厚度”

    第57版:特刊

    • 从“先行一步”到“先行示范”

    第58版:特刊

    • 打响新兴产业品牌 加速区域创新发展

    第60版:特刊

    • 俯瞰丹灶 大美之城

    第61版:特刊

    • 十年“狮”势造英雄 做强广东第一镇

    第62版:特刊

    • 高位进发绘蓝图 城市狮山谱新篇

    第64版:特刊

    • 图鉴十年城市梦 雄狮阔步新征程

    第65版:特刊

    • 支部建在小区 创新善治局面
    • 争当全国县区级公卫医院领头羊

    第66版:特刊

    • 凝心推进幸福教育 聚力点亮幸福人生
    • 感恩教育润人心 惠及更多新市民

    第67版:特刊

    • 首创雅趣评价体系 激励学子内外兼修
    • 打造“智趣教育”品牌培育智趣好少年

    第68版:特刊

    • 增进民生福祉 小村宜业宜居
    • 人居环境蝶变 乡村治理典范

    第69版:特刊

    • 激活古韵水寨 打造功夫街区
    • 涵养孝善文化 擎画花灯胜地

    第70版:特刊

    • 实现“四城同建”赋能佛北新城

    第71版:特刊

    • 十年创新成样板 崛起科创新引擎

    第72版:特刊

    • 打造高精尖 用“芯”谋发展
    • 34年专注做饼 老字号吃出“文化味”

    第73版:特刊

    • 非凡十年大沥向前

    第74版:产业发展

    • 一个商贸名镇的发展足迹

    第75版:特刊

    • 一座魅“沥”城市的十年逐梦路

    第76版:特刊

    • 一座善治之城的乡村奋进曲

    第77版:特刊

    • 文产旅体融合 擦亮文化品牌
    • 党建激发内驱力 凝聚力量促善治

    第78版:特刊

    • 城市更新加速 唤醒发展活力
    • 电商全域崛起 培育新兴“沥量”

    第79版:特刊

    • 环境靓产业旺“后进”村后劲足
    • 探索“富美新路”奔向美好生活

    第80版:特刊

    • 用好老龙精神 推动全面振兴
    • 党建引领转型 绘就花乡蓝图

    第81版:里水

    • 对未来更好的把握,就是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第82版:里水

    • 一路向前 见证蝶变
    • p129
    • p130
    • p134
    • p135
    • p131
    • p136
    • p132
    • p137
    • p133
    • p138

    第83版:里水

    • 匠心筑梦 有颜有值

    第84版:里水

    • 科创赋能 展翅腾飞

    第85版:里水

    • 大城配套 乐享安居

    第86版:里水

    • 全民创熟 幸福里水

    第88版:里水

    • 一“网”情深 全城守护

    第89版:健康南海

    • 健康南海绘就幸福底色

    第90版:非凡十年·活力南海

    • 人均预期寿命 82.84岁

    第91版:南海区卫健局

    • 建设健康城市 守护幸福南海

    第92版:南海疾控

    • 争创全国一流县区级疾控中心

    第93版:南海医院(华工附六院)

    • 让 99%大重病患者不用走出南海

    第94版: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打造全国中西医结合高地

    第95版:省医南海医院

    • 做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健康使者

    第96版:南海四院

    •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第97版:南海五院

    • 打造东部高水平医疗中心

    第98版:南海六院

    • 当好广佛医疗健康桥头堡

    第99版:南海七院

    • 打造南海医养结合高地

    第100版:南海区全科医院

    • 为全国基层卫生服务改革探路
  • 数字报首页

94: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打造全国中西医结合高地

以实际行动践行“医”心为民,助力南海创建全国中医药强区

2022年09月30日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外景。

“魏院,门口有位慢阻肺的阿伯想加个号,现在11点多了,看完所有病人要到1点了,你看?”

“给他加吧,老人来一趟不容易,我们迟一点吃午饭没关系。”

9月17日,周六,是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全国名老中医魏成功轮值到各社区坐诊的日子。为了不让大家白跑一趟,他宁愿饿着肚子,也坚持把来了的患者都看完。

把名中医门诊开进社区,更好地就近服务群众,弘扬中医药文化,这是该院以实际行动践行“医”心为民的一个缩影,展现了打造全国中医药强区的决心和作为。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秉承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服务宗旨,全面提升医疗和服务质量,健步走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

党建引领

坚守为民初心办实事干好事

“阿婆,这个音量你能听清吗,等下我帮你做耳内镜检查。”在第59个学雷锋日、第23个全国“爱耳日”宣传周期间,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南海中海环宇城广场举办“党徽闪耀医心为民”大型义诊活动,现场开展了专家义诊、取药、养生茶饮、刮痧推拿等十多类免费项目,40名医务人员为群众提供服务,吸引了南海、禅城、顺德等地超400人前来参加。

“我们想通过党建+义诊活动,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传播中医药文化,守护群众健康,让更多的人‘爱中医、信中医、用中医’!”医院党委书记林孝和说,弘扬中医药文化是我们的使命,创建全国中医药强区是区委区政府赋予医院的重大任务,我们必将全力以赴、不负使命。

今年以来,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共举办7场“党徽闪耀医心为民”大型义诊活动,义诊服务超2000人次,把医院的好医生、好技术、好药材主动送到社区,送进群众“家门口”,把有温度的党建送到人民群众心坎里。

责任在心,担当在行;“医”心向党,“医”心为民。在疫情防控、对口支援、医疗救治等重大任务中,该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使党旗高高飘扬在服务群众健康一线。

疫情期间,该院先后派出10批次,近300位医务人员接管南海多个隔离酒店、隔离点。仅今年上半年,就派出3742人次参与佛山本地及周边城市的核酸采集任务,派出3支医疗队奔赴香港、西藏支援抗疫。

4月9日,佛山市卫生健康局指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为佛山市入境人员罹患其他疾病就诊指定医院。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医院及时调整感染楼流程,重新制定就诊防控措施,组织培训与演练,高质量完成上级指派的任务。

在对口帮扶工作中,今年医院派出5支医疗队共21名优秀卫生技术人才分别赴新疆伽师、丹寨及肇庆封开、韶关始兴等地基层医院开展帮扶工作,帮助对口医院开展多项新技术,提升了当地医院诊疗水平,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认可。同时,医院接受帮扶医院来院进修100余人次,使帮扶医院医疗技术得到长足发展。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言一行见初心。

济世有道

中医传承创新西医术业精湛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坚持中西医并重,创精品、亮品牌,推进专科建设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始终是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全力探索的课题。

“守护人民健康,要靠技术、靠人才。”魏成功表示,医院始终把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作为管理的核心,推动“名医、名科、名院”工程向纵深发展,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综合实力与竞争力与日俱增。

目前,医院建成了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发挥着高效救治作用,为南海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高水平医疗保障。心血管内科冠脉介入诊疗服务人次持续增长,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起搏器植入术等心脏介入诊疗技术稳步提升,患者到院到进行血管开通时间(DtoB)在40分钟以内,明显优于国家标准90分钟。神经内科在服务人次增长的同时,人均住院费用下降19%,专科技术稳步提升,作为全市第一家通过脑防委认证的高级卒中中心,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率达90%以上,患者到院到进行溶栓时间(DNT)控制在45分钟,明显优于国家标准60分钟。

重症医学科成熟开展国家级限制技术ECMO(叶克膜),运用ECMO救治败血症危重孕产妇、大面积肺栓塞、重症多发伤、心肌梗死心脏骤停等复杂危重症,2021年ECMO成功撤机率56.7%,领先于广东省平均水平,是区域医疗救治中心的核心力量。

同时,医院通过构筑优质医疗平台,柔性引进专家工作室,为重点专科建设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推进临床专科能力持续提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鑫教授工作室,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李力人教授工作室、袁庶强教授工作室等国家级、省级名医团队相继落户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柔性引进多名省内胸外科、结直肠科知名专家,开展手术、门诊、社区义诊、疑难病例多学科讨论及远程诊疗;与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开通双向转诊,肿瘤病人可按需分诊。

如今,医院已建成多个本地区、省内乃至国内有影响力的重点专科。腔镜技术、微创治疗水平屡攀高峰,普外科通过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切除术治疗及预防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取得良好效果;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在保证疗效及安全性前提下,明显降低术后瘢痕对患者生活的影响;胸外乳腺科开展了无管化胸腔镜微创手术,在围手术期避免给患者插入各种管道,减少管道刺激带来的损伤,并大幅缩短了麻醉准备和手术时间;肿瘤、血管介入科微创介入技术“经肱动脉体内微针穿刺开窗”在胸主动脉病变治疗中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关节与创伤骨科在秉承无痛精准专科特色上开展踝关节镜等多项新技术;泌尿外科对于复杂性的泌尿系结石通过软镜碎石效率高,总体结石清石率达95%以上。一系列的创新成果,让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9月16日,医院获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快速通道建设单位”,多学科协作搭建急诊大平台,为南海及周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诊治提供有力保障,打造了一条“一站式”的生命绿色通道。

目前,医院正在积极申报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试点单位,现已通过广东省遴选,进入国家候选名单。

数据无声,见证发展;济世有道,成就口碑。强大的人才队伍和创新医疗技术,让名科名院建设之路充满力量。

大医担当

行大道立大德造福更多群众

“行大道、敬大师、立大德,全力打造成为人民满意的医院,推动医院发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建设再创新业绩。”8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南海区区长王勇专门到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慰问医务人员,肯定医院有创新有作为。这是今年王勇第三次到该院出席活动、指导工作。

今年5月14日,魏成功被确定为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5月26日,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魏成功工作室揭牌,这也是该院成立的第三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为健康南海又增添了一张闪亮名片,标志着南海中医药事业发展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中医院越来越好了,环境很舒适,医护人员技术高、服务好。”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近年来,医院不断加强专科建设、提升诊疗水平、改善就医环境、优化就医流程等,让市民就医体验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与此同时,医院扛起推进南海区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的大旗,指导镇(街)医院规范建设中医馆,把名中医门诊开进社区,定期派出名中医轮值坐诊,带教卫生站医生,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在治未病、医疗、慢病管理、预防保健、健康促进、康复等领域的服务能力。6月份,首批社区名中医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魏成功工作室和治未病服务点先后落户桂城街道大德社区、大沥镇沥东社区卫生服务站,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中医药服务的同时,促进观念由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的转变,助力南海建设健康城市。

“现在家门口就能看名中医,不用再去挤大医院了!”大德社区居民李群告诉记者,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便民之举,让群众看病方便了许多。

“责任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林孝和表示,医院要扛起推进南海区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的大旗,做强队伍、做精医技、做大品牌,全力把医院建设成为区域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全国百强中医医院,向着打造全国中西医结合高地的目标奋进。

数说成就

医心为民办实事

2022年上半年:

●举办7场大型义诊,服务超2000人次

●派出3000多人次医务人员参与佛山本地及周边4个城市的核酸采集任务

●派出五支医疗队共21名优秀卫生技术人才到新疆、丹寨等基层医院开展帮扶工作

名医引领有力量

●正高级职称60人,副高职称168人,博士12人、硕士19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注册中医师超74%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名、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6名

●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1名、中医护理骨干人才4名、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2名

专科建设有成效

●国家级重点专科3个

●省级重点专科14个

●佛山市中医重点专科8个、特色专科4个,中医专病项目1个,培育项目2个●佛山市高水平医学重点专科(中医类别)14个,培育医学重点专科(临床类别)1个

●南海区高水平重点专科11个,重点专科5个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蓝志中许可可通讯员梁健桃吴桐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