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国中西医结合高地
以实际行动践行“医”心为民,助力南海创建全国中医药强区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外景。
“魏院,门口有位慢阻肺的阿伯想加个号,现在11点多了,看完所有病人要到1点了,你看?”
“给他加吧,老人来一趟不容易,我们迟一点吃午饭没关系。”
9月17日,周六,是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全国名老中医魏成功轮值到各社区坐诊的日子。为了不让大家白跑一趟,他宁愿饿着肚子,也坚持把来了的患者都看完。
把名中医门诊开进社区,更好地就近服务群众,弘扬中医药文化,这是该院以实际行动践行“医”心为民的一个缩影,展现了打造全国中医药强区的决心和作为。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秉承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服务宗旨,全面提升医疗和服务质量,健步走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
党建引领
坚守为民初心办实事干好事
“阿婆,这个音量你能听清吗,等下我帮你做耳内镜检查。”在第59个学雷锋日、第23个全国“爱耳日”宣传周期间,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南海中海环宇城广场举办“党徽闪耀医心为民”大型义诊活动,现场开展了专家义诊、取药、养生茶饮、刮痧推拿等十多类免费项目,40名医务人员为群众提供服务,吸引了南海、禅城、顺德等地超400人前来参加。
“我们想通过党建+义诊活动,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传播中医药文化,守护群众健康,让更多的人‘爱中医、信中医、用中医’!”医院党委书记林孝和说,弘扬中医药文化是我们的使命,创建全国中医药强区是区委区政府赋予医院的重大任务,我们必将全力以赴、不负使命。
今年以来,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共举办7场“党徽闪耀医心为民”大型义诊活动,义诊服务超2000人次,把医院的好医生、好技术、好药材主动送到社区,送进群众“家门口”,把有温度的党建送到人民群众心坎里。
责任在心,担当在行;“医”心向党,“医”心为民。在疫情防控、对口支援、医疗救治等重大任务中,该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使党旗高高飘扬在服务群众健康一线。
疫情期间,该院先后派出10批次,近300位医务人员接管南海多个隔离酒店、隔离点。仅今年上半年,就派出3742人次参与佛山本地及周边城市的核酸采集任务,派出3支医疗队奔赴香港、西藏支援抗疫。
4月9日,佛山市卫生健康局指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为佛山市入境人员罹患其他疾病就诊指定医院。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医院及时调整感染楼流程,重新制定就诊防控措施,组织培训与演练,高质量完成上级指派的任务。
在对口帮扶工作中,今年医院派出5支医疗队共21名优秀卫生技术人才分别赴新疆伽师、丹寨及肇庆封开、韶关始兴等地基层医院开展帮扶工作,帮助对口医院开展多项新技术,提升了当地医院诊疗水平,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认可。同时,医院接受帮扶医院来院进修100余人次,使帮扶医院医疗技术得到长足发展。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言一行见初心。
济世有道
中医传承创新西医术业精湛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坚持中西医并重,创精品、亮品牌,推进专科建设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始终是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全力探索的课题。
“守护人民健康,要靠技术、靠人才。”魏成功表示,医院始终把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作为管理的核心,推动“名医、名科、名院”工程向纵深发展,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综合实力与竞争力与日俱增。
目前,医院建成了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发挥着高效救治作用,为南海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高水平医疗保障。心血管内科冠脉介入诊疗服务人次持续增长,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起搏器植入术等心脏介入诊疗技术稳步提升,患者到院到进行血管开通时间(DtoB)在40分钟以内,明显优于国家标准90分钟。神经内科在服务人次增长的同时,人均住院费用下降19%,专科技术稳步提升,作为全市第一家通过脑防委认证的高级卒中中心,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率达90%以上,患者到院到进行溶栓时间(DNT)控制在45分钟,明显优于国家标准60分钟。
重症医学科成熟开展国家级限制技术ECMO(叶克膜),运用ECMO救治败血症危重孕产妇、大面积肺栓塞、重症多发伤、心肌梗死心脏骤停等复杂危重症,2021年ECMO成功撤机率56.7%,领先于广东省平均水平,是区域医疗救治中心的核心力量。
同时,医院通过构筑优质医疗平台,柔性引进专家工作室,为重点专科建设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推进临床专科能力持续提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鑫教授工作室,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李力人教授工作室、袁庶强教授工作室等国家级、省级名医团队相继落户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柔性引进多名省内胸外科、结直肠科知名专家,开展手术、门诊、社区义诊、疑难病例多学科讨论及远程诊疗;与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开通双向转诊,肿瘤病人可按需分诊。
如今,医院已建成多个本地区、省内乃至国内有影响力的重点专科。腔镜技术、微创治疗水平屡攀高峰,普外科通过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切除术治疗及预防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取得良好效果;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在保证疗效及安全性前提下,明显降低术后瘢痕对患者生活的影响;胸外乳腺科开展了无管化胸腔镜微创手术,在围手术期避免给患者插入各种管道,减少管道刺激带来的损伤,并大幅缩短了麻醉准备和手术时间;肿瘤、血管介入科微创介入技术“经肱动脉体内微针穿刺开窗”在胸主动脉病变治疗中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关节与创伤骨科在秉承无痛精准专科特色上开展踝关节镜等多项新技术;泌尿外科对于复杂性的泌尿系结石通过软镜碎石效率高,总体结石清石率达95%以上。一系列的创新成果,让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9月16日,医院获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快速通道建设单位”,多学科协作搭建急诊大平台,为南海及周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诊治提供有力保障,打造了一条“一站式”的生命绿色通道。
目前,医院正在积极申报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试点单位,现已通过广东省遴选,进入国家候选名单。
数据无声,见证发展;济世有道,成就口碑。强大的人才队伍和创新医疗技术,让名科名院建设之路充满力量。
大医担当
行大道立大德造福更多群众
“行大道、敬大师、立大德,全力打造成为人民满意的医院,推动医院发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建设再创新业绩。”8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南海区区长王勇专门到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慰问医务人员,肯定医院有创新有作为。这是今年王勇第三次到该院出席活动、指导工作。
今年5月14日,魏成功被确定为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5月26日,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魏成功工作室揭牌,这也是该院成立的第三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为健康南海又增添了一张闪亮名片,标志着南海中医药事业发展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中医院越来越好了,环境很舒适,医护人员技术高、服务好。”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近年来,医院不断加强专科建设、提升诊疗水平、改善就医环境、优化就医流程等,让市民就医体验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与此同时,医院扛起推进南海区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的大旗,指导镇(街)医院规范建设中医馆,把名中医门诊开进社区,定期派出名中医轮值坐诊,带教卫生站医生,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在治未病、医疗、慢病管理、预防保健、健康促进、康复等领域的服务能力。6月份,首批社区名中医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魏成功工作室和治未病服务点先后落户桂城街道大德社区、大沥镇沥东社区卫生服务站,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中医药服务的同时,促进观念由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的转变,助力南海建设健康城市。
“现在家门口就能看名中医,不用再去挤大医院了!”大德社区居民李群告诉记者,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便民之举,让群众看病方便了许多。
“责任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林孝和表示,医院要扛起推进南海区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的大旗,做强队伍、做精医技、做大品牌,全力把医院建设成为区域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全国百强中医医院,向着打造全国中西医结合高地的目标奋进。
数说成就
医心为民办实事
2022年上半年:
●举办7场大型义诊,服务超2000人次
●派出3000多人次医务人员参与佛山本地及周边4个城市的核酸采集任务
●派出五支医疗队共21名优秀卫生技术人才到新疆、丹寨等基层医院开展帮扶工作
名医引领有力量
●正高级职称60人,副高职称168人,博士12人、硕士19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注册中医师超74%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名、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6名
●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1名、中医护理骨干人才4名、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2名
专科建设有成效
●国家级重点专科3个
●省级重点专科14个
●佛山市中医重点专科8个、特色专科4个,中医专病项目1个,培育项目2个●佛山市高水平医学重点专科(中医类别)14个,培育医学重点专科(临床类别)1个
●南海区高水平重点专科11个,重点专科5个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蓝志中许可可通讯员梁健桃吴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