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村容靓 九江绘就新图景

■环境优美的九江水南社区龙一公园。九江积极推动乡村振兴。 通讯员/梁平摄

■党员志愿者扮靓 “四小园 ”。 通讯员供图

■渔民喜获“鱼王”称号。 通讯员供图
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入选“2021年度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荣膺“2021年度佛山市依法治市工作先进单位”,烟南村、水南社区、下东村成功创建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一项项荣誉,见证了九江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努力和成效。近年来,九江镇通过强党建、治环境、抓产业、育文化、聚民心,构建党建引领下“村、社、企、民”多方参与、多元共建社区治理格局,取得党组织建设坚强有力、村社良好共建、人居环境提质升级、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等良好成效。
党建引领
办好民生大小事
九江镇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强化顶层设计,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大计划”,通过推动“抓组织、抓队伍、抓项目,促治理、促振兴”的工作思路,将红色力量融入乡村烟火气息,推动上西等村(居)完成了整洁、干净、美丽的蝶变,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模式。
2019年,九江镇成功升级“宏扬九江红共筑湾区梦争当新时代先锋”党建品牌,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超1.2万名党员干部奔赴抗疫一线,全速推进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工作,筑起疫情防控铜墙铁壁。2021年,九江创新推出党建网格“三单制”,为群众办成民生实事2071件。在此基础上,今年6月,九江全面铺开“红色星期二”直联工作,通过打造党群服务阵地,将机关党员下沉到村(社区)和经济社,为群众办好实事、解决难题;7月25日,九江召开基层治理现代化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推进会,探索最有“烟火味”的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子,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
以敦根社区为试点,九江镇探索“1258”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成为佛山首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而在上西村,以乡贤关杰初为代表的善治力量,拿出巨额“真金白银”,真心实意回报家乡,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和强大暖流。不断涌现的示范标杆和治理成果,为九江基层善治添上了生动注脚。
内外兼修
乡村“蝶变”展新颜
宽敞平整的沥青路旁波斯菊吐艳,一个个“四小园”分布房前屋后,长廊、凉亭、栈道成为村民休闲好去处。这是九江下东村党群发力创建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后展现出来的美丽图景。同样悄然“变身”的还有璜矶社区。接云经济社队址旁约600平方米的荒草地,经过社区全民合力改造,成为社区科普园、举行亲子种植活动的农场。
四方庭院利落整洁,盆栽小景摆放有序,走进九江镇敦根社区“最美庭院”李本新的小院,温馨恬静。得益于“最美庭院”评比,李本新家里堆放杂物的闲置地变成如今的小花园。九江镇通过指导创建、群众评比、示范引领等多种形式,让村民们动起来,让家家美起来。家家美更要村村美,九江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系统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净堤计划、截污工程、黑臭水体整治等,全面提升村庄环境,提升居住品质。
九江镇强化党建引领,全镇上下齐动员,引导村民自觉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来,全镇人居环境面貌得到全面改善,镇容村貌焕然一新。随着“四好”农村路接续建设,城乡道路全面改造提升、九江大道辅道拓宽工程和璜矶大道提升改造工程等重点工程陆续建成,雨污分流统筹加快推进,九江的各项基础设施日渐完善,群众切身享受到乡村振兴发展带来的红利。
绿色产业
铺就致富小康路
金秋九月,位于九江镇南金村的连片鱼塘塘头,一片繁忙欢乐的景象。一条条生猛的鲈鱼被捞起入筐,装上特制物流货车,不出几天,这些新鲜美味的加州鲈就可以送上全国各地居民的餐桌。2020年8月,省农业农村厅公布首批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名单,南金村(加州鲈)榜上有名。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九江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精准定位现代农业发展,围绕打造“中国淡水鱼种业名镇”和“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水产养殖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全方位推动现代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步伐进一步加快。
在九江南金村,每年有近百名养殖户获得100万元收入。村内鱼塘规整连片,有21家鱼苗场进驻,鱼塘约200公顷(3000亩)。现时,每个鱼塘不仅能独立排灌和接电,直接通车后还大大降低了运输损耗,加州鲈年产值高达4亿元,占整个核心区养殖量的九成以上。
九江镇地处水网发达的珠三角,同时拥有北江和西江两大水系,对水产养殖及物流都有天然优势。现时,九江镇鱼塘面积约2293.33公顷(3.44万亩),全镇现有鱼苗场60多家(其中市级水产良种场4家,区级水产良种场6家),主要孵化品种有30多个,合作研发的新品种1个,年生产淡水名优鱼苗超过400亿尾。加州鲈孵化量占全国总孵化量的六成,每天都有上亿尾鱼苗从这里游向全国各地。
目前,九江镇正全力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并携手珠江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共同筹建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水产研究中心,引领推动水产业进一步提质发展,打响九江鱼花品牌。依托优势,九江镇将强化加州鲈、生鱼等主导水产品种研发、加工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支持水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加强水产品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加强水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打造集科技研发、养殖、加工、收储、物流、销售于一体的水产业全产业链,带领村民开拓出奔向小康的致富之路。
文化赋能
点亮儒乡新生活
车尾箱茶饮档、网红美食摊、草坪露营、露天电影……坐落于西江之畔的外滩湿地公园,自“儒林湾之夜——西江湿地集市”亮相以来,吸引不少周边的游客慕名前来,成为九江又一“出圈”的网红打卡点。
除了夜间集市,近期,九江搬出群众大舞台文艺展演,连续多晚在企业、西江湿地集市展出,来自九江的本土群众文艺团体汇聚一堂,尽情挥洒才情,展示近年来九江群众文艺活动发展成果,展现九江深厚的儒林文化、龙舟文化。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乡村振兴既要有产业的兴旺,更要有文化的繁盛。体育可以为乡村赋能。前不久,九江镇“嘉裕杯”男子篮球联赛圆满落幕。近一个月的体育赛事吸引近千名篮球爱好者欢聚一堂,掀起儒林湾赛事新一轮高潮。
村居篮球赛是九江篮球氛围火热的反映。据悉,全镇27个村居都有球场,几乎每个经济社都有一个篮球场,每晚吸引众多篮球爱好者来运动。“现在的乡村在美丽村居建设中大变样,各类设施齐备,环境又十分优美,打起比赛来更舒服。”篮球爱好者纷纷为美丽乡村的变化“点赞”。
九江有着丰富的龙舟文化、儒林文化、鱼花文化、华侨文化、米酒文化等资源。据统计,2021年,九江镇成功举办饭香刀美食活动、中国农民丰收节、“渔耕粤韵”文化节等大型文化活动8场,开展迎新春送春联进万家活动6场,非遗系列活动30场,其他单项性文艺活动372场;主办的村(社区)文化活动257场。九江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内涵获得了高度认可。
凝心聚力谱新篇,乡村振兴正当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九江镇将全面释放发展动能,铺展开有产业、有颜值、有乡愁、有活力、有福祉的生动图景,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进发。
数读九江乡村发展
400个
全面完成400个乡村振兴项目
170公里
提升城乡道路超170公里
134座
改造提升134座公厕
400多个
建设400多个“四小园”
14个
14个村居完成“三线”整治
1个
成功创建1个市乡村振兴示范村
23个
23个村(居)全面实现干净整洁标准
19个
19个村(居)达到美丽宜居标准
文/珠江时报记者朱明菲通讯员刘玉芯刘莉娟熊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