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工大研究院
打造高精尖 用“芯”谋发展
争当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创新引擎,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广工大研究院形成“一核多园”的产业生态模式。
九年竞揽全球三百英杰,五十亿六平台同筑“芯”梦。
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广工大研究院”)于2013年注册成立,9年间以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装备与机器人、3D打印、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累计引进300多名国内外高端人才,建成广东省半导体智能装备和系统集成创新中心等6个省级中心/平台,带动新增产值50亿元。
“一核多园”用“智”创富显担当
6月27日,广工大研究院孵化企业广东阿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荣登CCTV4中文国际频道。自2017年广东工业大学特聘教授贺云波携其入孵以来,阿达智能迅速成长为佛山国家高新区第一家潜在独角兽企业,在半导体封装设备领域的产品出货量稳居国内第一,市值超22亿元。
阿达智能的成功离不开广工大研究院打造的半导体产业生态链。9年来,依托广东省半导体智能装备和系统集成创新中心,广工大研究院已引进及孵化佛智芯、阿达智能等近30家半导体相关企业,服务华为、中芯国际等12家龙头企业,吸引社会资本超2.9亿元。
半导体举大旗,机器人做先锋。广工大研究院运营的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集聚了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30余家智能装备企业,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高科技创业团队8个。
除广东省半导体智能装备和系统集成创新中心、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广工大研究院还建成了广东省智能制造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3D打印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广东省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广东省工业创新成果推广平台等共6个省级中心/平台,形成了“一核多园”的产业生态模式。
生态优、人才旺、产业茂。9年间,广工大研究院累计培育245个高科技创业团队(其中41个获市/区创新团队),孵化232家高科技企业(其中39家获高企认定);获批授权专利2000余项(含孵化企业),其中发明专利超500项,核心产品250多件;服务地方企业、高校、职业院校、中小学校等单位超3000家,企业累计销售额超35亿元,税收超1亿元,带动新增产值50亿元。
“六个一”用“芯”赋能金科产
8月31日,广工大研究院举行企业技术研究院签约及授牌仪式,现场与精美医疗口腔设备与器材研究院等4家企业签约合作。
共建高水平研发机构,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广工大研究院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海区人民政府、佛山高新区管委会和广东工业大学共建,9年来大力推进芯片与人工智能+智能装备与机器人“双轮驱动”战略,围绕佛山“515”战略目标和佛山“2+2+4”战新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坚持做企业的“店小二”,构建“六个一”服务体系。
“六个一”服务体系即在初创、成长、成熟等不同周期内,为企业量身定制“投融资、创业辅导、品牌形象策划、政策规划、人才招聘、产学研合作”等六大方面服务。目前已对接服务上百家企业。
在投融资方面,为企业提供银行、基金、投资机构等对接服务,撮合5家企业获得近7000万元的授信额度,9家企业股权融资数千万元。在创业辅导方面,开发并上线“机器人线上交易超市平台”,组织中国欧盟商会、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佛山赛区)等项目推介活动8场。在品牌形象策划方面,组织主流媒体对11家园区企业进行全方位报道。
在政策规划方面,结合企业现状匹配佛山各项优惠政策,为熙瑞、金凯达、沃顿装备等20家企业制定近三年政策规划方案。在人才招聘方面,依托大学城(广工大)成果转化中心,整合12所高校资源及本地资源,提供人才招聘等服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落实“一企业一教授一项目一团队”目标,推动20余家孵化企业对接高校教授团队开展合作。
“芯”梦想,新担当。未来,广工大研究院将围绕“一核多园”的产业生态模式,深化构建“六个一”服务体系,争当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创新引擎,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孙茜通讯员杨淑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