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优质均衡有活力 品质教育结硕果

■2022年“南商教育基金”奖教奖学大会颁奖仪式。 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摄
2012年,南海被授予全国推进“两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成为广东省首批“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实验区”。“品质教育、学在南海”逐渐享誉全省,南海教育成为地区一张闪亮的名片。
2022年,站在新的时代起点,南海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致力于构建优质均衡、人民满意的“美好教育”体系:“办好每一所学校,成就每一位老师,关爱每一位学生!”
非凡十年,飞跃十年。十年间,南海历届党委、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结合南海实际情况,以提升教育品质为核心,打造“品质教育,学在南海”品牌。
发展教育,让南海更美好、让学子更幸福、让人民更满意。
教育优先发展
让孩子“家门口”上好学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四大书院傲立樵山、蜚声岭南伊始,南海人就把崇文重教融入血液中。在南海,每一年都有四分之一的政府财政支出投入到教育中,优质学位大幅增加。
仅“十三五”期间,南海就完成新改扩建学校项目80个,增加学位8.26万个;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攻坚克难完成学前教育“5080”攻坚任务,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80.24%,2016-2020年新增幼儿园90所,增加学位近3.7万个。
“十四五”以来,南海完成新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项目共11个,新增学位1.95万个,让孩子们在家门口有学上、上好学、好上学。
多年来,南海向市民提供更好教育的决心不曾更改,教育教学质量节节攀升。高考成绩连续6年实现高位高增长,达到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发展水平。近6年来,南海有超过60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另有一大批学子被双一流大学录取。
2022年,南海向清华、北大、港大、港科大等国内顶尖学府输送人才近30人,考入名优大学学生人数6386人,比上一年增加508人;上本科大学14893人,比上一年增加1925人。中考成绩继续领跑全市,充分体现全区义务教育高质均衡的特点。
近年来,南海区以专业技能竞赛为抓手,职业院校师生在各项大赛中屡创佳绩。国赛方面,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南海区教师代表队获得全国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获奖总数位列全省中职组第一,在今年举行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已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近十年来,南海教育凭借实力屡获殊荣,先后获评“全国教育改革示范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等6个国家级荣誉称号。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区域教育专业委员会2020年年会”和“新时代全国特色学校建设研讨会”两个全国性会议在南海召开,品牌教育走向全国。南海教育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全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腹地学子的求学热土。
育人方式变革
教育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崇文重教、敢为人先,都是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传统基因。在漫长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南海继承传统、激荡智慧,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教育质量、综合实力、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2018年,《佛山市南海区品牌教育创新行动计划》出台,全力打造“有为党建”“优质学位”等具有南海特色的十大教育品牌。这是一个重要的教育革新里程碑,南海完成了教育从“品质”向“品牌”的华丽升级。
近年来,南海积极探索中小学校引入第三方社会机构参与
校内课后服务,推进中小学生“阅读素养”培养,与教育部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签约建设“未来学校实验区”,推进“新基础教育”研究打造品质课堂。南海成为为数不多的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教育信息化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迎来“双减”之年,南海健全校内课后服务两个“全覆盖”和“5+2”工作机制,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加强联合执法监管力度。围绕南海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南海做强产教联盟,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增加职教优质学位,为南海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输送高素质产业工人。
教育改革取得新突破的同时,教育治理也在扎实推进。南海在全省教育系统中率先编发《佛山市南海区教育系统党建标准体系》,先行先试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不断筑牢。南海教师发展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县管校聘”改革不断深化。一直以来,南海还凝聚各界力量,关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筑牢校内和校外心理健康防护墙。
特色多样发展
每位学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十年来,五湖四海的人向南海不断汇聚,他们在南海扎根,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带来动力;他们也被南海教育的金字招牌吸引,将下一代希望的种子播种在这片热土上。
如何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阳光照耀每个孩子?南海的答案是走多样化特色发展之路。南海基础教育各学段良性互动,相互促进。首先是普通高中的高质量多样化特色发展。
本着顺应孩子多种多样的个性因材施教,以及满足社会经济多样化需求培养各类人才的朴素思想,南海开展了全域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的探索。
十多年来,特别是近5年,南海坚持“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高中”的理念,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激发普通高中内在动力,持续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形成了标杆带动、特色纷呈、开放融通、共同提升的普通高中发展大格局。南海各高中在多样化特色发展实践中,在国家课程有效实施的基础上,在注重基础性的同时开发适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可供选择的课程体系。
普通高中分类错位发展,适应了学生们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发展需求,对义务教育产生了良好的引领和辐射作用,特色建设成为所有中小学发展的重要路径。
如今,校校有特色的新局面已然形成,特色项目、特色学校纵向衔接。在南海市民的眼里,看到的不仅仅是全区所有7个镇(街道)都有的“广东省教育强镇”金色牌子,100%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都有的“广东省标准化学校”红色证书,还有南海多姿多彩的教育生态,南海千万学子的健康成长和优异的学业成绩,个性多种多样的学子在南海都能找到适合自己需求的学校。
构建美好教育
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教育,何以让一座城市更美好?
“南海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师生的奖励,将使他们时时回望南海,主动建设南海。”在今年9月初举行的2022年全区教育大会暨“南商教育基金”奖教奖学大会上,有家长如是感叹。从2016年至今,“南商教育基金”成立7年来累计向超过1.7万名优秀师生和800多个优秀家庭提供了奖励支持。
南海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致力于构建优质均衡、人民满意的“美好教育”体系,对“双减”“五育并举”“课程改革”等“必考题”沉稳作答,适时挥就了一张令社会放心、人民满意的教育高质量发展“幸福答卷”。
今年,一项推动南海教育高质量发展改革的全新“三年计划”启动,南海持续扎实推进各项教育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坚定不移走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接下来,南海将完成石门中学、南海中学、南海实验学校、石门外国语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海学校等70所学校的新改扩建工程,新增8万个义务教育公办学位、1万个普通高中公办学位、5000个优质中职学位及1.8万个幼儿园公办学位;培育不少于4个省级、10个市级教育集团,实施“少年强基”工程,创建“1+5+N”南海区少年未来学院,探索国家强基计划后备人才培养;深化教育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改革,完善教师一体化培育体系……
一个个振奋人心的目标预示着,非凡十年之后,是更为可期的未来。到2024年,南海区建设形成幼有所育、学有优教、教育善治的“美好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教育体制机制更有活力、教育资源供给充分优质、产教融合形成制度支撑、育人方式变革内涵更加丰富、教师队伍更具竞争力、“美好学校”建设集群显现,成为全省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高地,争创全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典范区。
数说成就
美好教育在南海
●“十三五”期间,南海完成新改扩建学校项目80个,增加学位8.26万个。攻坚克难完成学前教育“5080”攻坚任务,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80.24%,新增幼儿园90所,增加学位近3.7万个
●“十四五”以来,南海完成新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项目共11个,新增学位1.95万个
●近6年来,南海有超过60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另有一大批学子被双一流大学录取
●2022年,南海向清华、北大、港大、港科大等国内顶尖学府输送人才近30人,考入名优大学学生人数6386人,比上一年增加508人;上本科大学14893人,比上一年增加1925人
●南海区职业教育屡创佳绩,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南海区教师代表队获得全国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获奖总数位列全省中职组第一。在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南海已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2016年南商教育基金成立,7年来累计向超过1.7万名优秀师生和800多个优秀家庭提供了奖励支持
文/珠江时报记者罗炽娴通讯员罗远仪张巧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