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 打造区域教育高地 让群众真切感受幸福
南海2021年高考再创佳绩,超6000人上名优大学录取分数线

■2020年“南商教育基金奖教奖学 ”大会现场。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石门中学2021届高三考生覃锦瑶与她的老师、318文科有为 班班主任黄志平交流高考情况。 (学校供图)

■高考前,九江中学高三学生互赠利是,祝愿金榜题名。 (学校供图)
六月骄阳奋马蹄,考场凯旋心欢喜。高考放榜后,南海众多高三学子与家人一起分享了属于自己的喜悦瞬间。而署名“南海教育”的“考生”,也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十三五”期间,南海上名优大学录取分数线的学生从2015年的2500多人增长到2020年的6000人,南海教育整体水平得到迅猛发展,更多南海学子考上了更好的大学,走向更高平台。2021年高考,在考生人数比去年减少1732人的情况下,南海上名优大学的考生人数再次超越6000人,人数占比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9个百分点,600分以上拔尖考生更是超过1200人,比去年大幅增加311人;石门中学2名拔尖学生未能查到成绩。
衡量一个地区教育的发达程度,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能否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幸福。拥有如此出色成绩的南海教育,是如何将这种幸福感,从课室延伸到校园、家庭,再到整个社会的呢?一起看看优秀学生、老师、校长、家长是怎么解读的。从他们的口中,窥见南海教育的“幸福真谛”。
教育强区远近闻名 给予学子“相信的力量”
“不论走到哪里,都要记得,祖国高于一切,才华奉献社会!”“相信石中,相信自己,定能成功!”十二年寒窗苦读终得回报,石门中学2021届高三预计超过14名学子获清华、北大录取,超20名学子获港大、港科大青睐。多位优秀学子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言,他们的话语中,有对同学、老师的感激,也有对学校、社会的全然信任,更有未来学成回报祖国和家乡的坚定。
相信,是一种力量。对南海考生来说,母校和南海教育,值得他们相信。
从四大书院云集西樵山,到松塘村翰林进士科名显赫;从17名两院院士根系南海,到石门中学蜚声岭南,南海教育始终勇立潮头,“教育强区”的品牌远近闻名,呈现出上下同心、生机勃勃的教育生态。
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腹地的南海,坚持以改革先锋之势发展教育,走发达地区“高一层,快一步”的教育创新之路,打造充满活力的区域教育生态,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协调发展。
近年来,南海持续加大教育投入,2020年财政投入达54亿元。2016~2020年,南海完成新建、扩建学校80所,新增优质学位8.26万个。实施品牌教育创新行动计划,打造“大城名校”“大城良师”“大城英才”等10大教育品牌,推动南海教育从发展规模到提升内涵转变,从课堂教学的高效、育人内涵的丰富、人才培养的多元来实现教育发展路径的转型升级。
品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近年来,南海区紧紧围绕“品质教育,学在南海”的目标,把教育优先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坚持“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教育理念,以传承创新为核心、以办群众满意的学校为中心、以创办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为重心,通过名校办民校、公民办一体化等创新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统筹引领全区特色品牌学校创建,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培养一批优秀的教育领军人才和种子教师,推动教育综合改革不断出新。
持续的投入换来的是累累硕果,近年来,南海教育事业屡获佳绩,高考成绩连续11年创造历史新高,各项上线率持续名列全省前茅,达到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教育发展水平,先后获得包括省首个教育强市(区)、7个镇(街道)全部获评省教育强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0%为省标准化学校等多个金字招牌。
品牌高中集群崛起 架起学生成长“立交桥”
广东高考于6月25日11时放榜。在放榜前,狮山高级中学就已传出好消息。该校体育尖子生在单招考试的术科和文化科都发挥出色,其中温俊基同学被北京大学预录取,这是继去年该校学生李力被清华大学录取后的又一突破。另外,该校多名学生被国内985、211院校预录取。
被北京大学预录取的温俊基,早在2019年世界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上已初露锋芒。当时来自狮山高级中学的7名学生代表中国队出征,获得3金3银2铜的好成绩,团体总分位列第五。去年9月,在狮山高中新学年开学典礼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的温俊基说,他很清楚自己拥有最宝贵的资源:最顶级的教练、最优秀的老师、懂体育撑体育的校长。
“同学们身边就有站在世界中学生体育巅峰的标兵,和高手过招能够有效提升自己的水平。”狮山高级中学校长赵骥曾经这样形容学校的体育特长生。这一席话,道出南海致力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的特点。南海鼓励学校根据地域文化、办学传统、教师优势、生源特点等打造成为各具特色的优质学校,架起学生健康成长的“立交桥”,为学生多元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此外,出台普通高中高品质多样化特色发展实施方案,以财政资金竞争分配的方式投入6200万元,重点扶持特色品牌学校67所,逐步构建起学术类、科技类等八大类型普通高中发展格局,形成了“多校、多样、多元”的“集群模式”。
比如,以石门中学、南海中学、桂城中学为代表的学术型高中,以狮山石门高级中学和罗村高中为代表的科技特色高中,以南海艺术高中为代表的艺术特色高中,以狮山高中为代表的体育特色高中,以南海一中和南海执信中学为代表的传媒特色高中和综合类高中等,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姿态,公平、多元、共生、规范、开放的教育生态系统基本形成。
近年来,南海学子参加国家级、世界级竞赛屡获大奖,获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国际金奖9个,学生发明获专利30项。2021年,40余名学生有望入围清华、北大等一流高校的“强基计划”。艺术体育特长生再展雄风,预计有70余名学生被清华美院、中央美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学院等顶尖艺术类、体育类院校录取。
拿稳学段衔接“接力棒” 下好全面发展“一盘棋”
在得知自己的高考成绩并被清华、北大邀约后,为感恩母校九江儒林初级中学的栽培,石门中学高三优秀考生覃锦瑶主动录制小视频,为准备中考的师弟师妹加油、鼓劲,传授中考必胜法宝。
“作为一个刚经历完高考的人,我想跟大家说,在最后的时刻,你的知识和能力并不那么重要了,保持良好的心态是你正常发挥乃至超常发挥的强大保障。”覃锦瑶鼓励学弟学妹们:“请大家放下所有的焦虑与不安,自信地上场、轻装上阵,相信你们一定能创造儒林中学辉煌历史,大家一定能行。”
6月25日高考放榜,紧接着的三天,南海初三考生投入中考。今年的这一“巧合”,更像是南海初三考生接过了高三考生的“接力棒”,继续奋战。而优秀考生在每个学段强势发力的背后,藏着母校育人模式乃至南海重视学段衔接、确保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影响因子。
为提升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治理能力,从2014年开始,南海全面实施“教育发展状态公布制度”,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镇(街道)自主发展、教育投入等五个维度进行动态评价。
学前教育阶段,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巩固“5080”攻坚行动成果。加大对普惠性幼儿园的财政扶持力度,制定并落实普惠性幼儿园教职工长期从教津贴、星级普惠性幼儿园生均经费等财政补助制度。积极推进新改扩建普惠园项目,2018年以来,新增公办幼儿园13所,新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4所。截至目前全区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50.07%,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80.24%。
从三年、六年一盘棋,到九年、十二年一盘棋,南海学子的成长规划逐渐前置,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高瞻远瞩。“特色化办学+集团化办学”双轮驱动,区域教育向优质发展,南海学子的成长成才路径也越来越多元。近年来,南海区运用“分校模式、托管模式、合作模式、联盟模式、学科模式”等推进集团化办学,培育创建一批省、市、区级优质特色教育集团,如石门教育集团、狮山高级中学体育特色教育集团等,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影响、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提供高品质教育资源。
家校企社在行动 共筑融合发展“连心桥”
“我经常跟孩子说,能取得好成绩,要感谢身边所有为你提供过帮助的人,尤其是你的师长。”在2020年的“南商教育基金奖教奖学”大会上,获得高考成绩优秀奖的学子林星宇,其妈妈陈良红是石门高级中学的一名老师,她以“双重身份”点赞南海教育环境:“整个南海尊师重教的氛围都很浓厚,作为老师,我有着良好的工作环境;作为家长,我的孩子也拥有很好的学习环境。”
“学霸家庭”培养模式背后,是南海深度融合多项资源、推动家校共育所做出的努力。每年,南海都会召开庆祝教师节表彰大会,表彰优秀教师,关心离退休教师,营造了浓厚的尊师重道社会氛围,让老师真切感受到“教育是幸福的事业”。此外,全面推进“大城良师”行动,深化“名师工程”内涵发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教育发展护航,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目前,全区共有省名校长工作室2个、省名教师工作室7个和省名班主任工作室1个;名师总量达1420名,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特支计划教育名师等高层次教育人才50名。
为加大奖教奖学力度,南海还成立了“南商教育发展促进会”并设立“南商教育基金”,每年举办南商教育基金奖教奖学活动,5年来超过13000名优秀师生和500多个优秀家庭获得奖励,形成了社会、企业、家庭和学校全方位良性互动的教育局面。
政企校在行动,家长也在努力,逐渐成为助推南海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于2019成立的南海家庭教育促进会,将家长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助推品质教育的合力。“让家促会成为服务家长的总后勤、三级沟通的总枢纽、家长互动成长的助推器,让更多的父母学会好的家庭教育、学会关注孩子的内心,回归教育的本质,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南海区家促会会长张翠说。
文/珠江时报记者
罗炽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