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6月28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百年辉煌,砥砺初心向复兴
    • 聚焦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
    • 《永远跟党走》特刊今日发行
    • “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将隆重举行
    • 堂食已恢复 防疫不放松
    •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 作文体现立德树人 物理渗透民族自豪

    第A02版:要闻

    • 百年辉煌,砥砺初心向复兴

    第A03版:要闻

    • 南海 打造区域教育高地 让群众真切感受幸福

    第A04版:要闻

    • 37440件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 南海区档案馆征集建党百年红色档案资料
    • p29

    第A05版:要闻

    • 穿上了这身衣服我就要穿一辈子
    • 为管控区域居民守护“心理防线”
    • 明知道辛苦都争着上 这是医护人员的担当

    第A06版:要闻

    • 进门亮码测温 市民安心用餐

    第A07版:教育

    • 各校“花式”送祝福 为考生加油鼓劲
    • 广东徐工建机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告(征求意见稿公示)

    第A08版:镇街

    • 地下是净水设备 地面是儿童公园
    • 强化隐患排查 防范事故发生
    • 近万名产业工人同时在线学党史
    • p27

    第B01版:特刊

    • 医心向党 植根于民
    • 学百年党史 做南海雄师

    第B02版:特刊

    • 石门中学 学在南海的品牌品质教育的名片南海人民的骄傲
    •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第01版:特刊

    • 伟业铭刻史册 丰碑昭示未来

    第02版:特刊

    • 南海工农运动 掀起革命浪潮

    第03版:特刊

    • 燃起革命之火 照亮前行道路

    第04版:特刊

    • 不屈不挠抗争 谱写抗日壮歌

    第05版:特刊

    • 建立民主政权 人民当家作主

    第06版:学百年党史做南海雄师

    • 赓续精神血脉 汲取前行力量

    第08版:特刊

    • 中共南海县委旧址:展现革命斗争历程
    • 大沥革命展示馆:铭刻大沥战斗印记

    第09版:特刊

    • 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讲好南海革命故事
    • 区梦觉生平事迹展陈馆:红色景点传承爱国情怀

    第10版:特刊

    • 百年巨变图说“南海奇迹”

    第12版:特刊

    • 走深走实学党史 汇聚发展新动能

    第13版:特刊

    • “急难愁盼”有回应 办好办实大小事

    第14版:特刊

    • 党史学习进企业 红色力量促发展

    第15版:特刊

    • “创新+走心”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第16版:特刊

    • 学思践悟聚力量 笃行实干开新局

    第17版:特刊

    • 凝心聚力学党史 有为政协谱新篇

    第18版:特刊

    • 讲好南海故事 凝聚奋进力量

    第19版:特刊

    • 凝聚青春力量 传承红色基因

    第20版:特刊

    • 警心向党铸忠诚 风雨砥砺为人民

    第21版:特刊

    • 用脚步丈量民情 用行动温暖民心

    第22版:特刊

    • 当好民企“娘家人” 架起政企“连心桥”

    第23版:特刊

    • 党史学习掀热潮为 民办事有实招

    第24版:特刊

    • 创新举措践初心 实事办到心坎上

    第25版:特刊

    • 集结改革之力 再创南海辉煌

    第28版:特刊

    • 敢为人先 改革精气神激荡千年

    第29版:特刊

    • 南海雄师闯新路 城乡融合再出发

    第30版:特刊

    •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推动南海城乡融合发展

    第31版:特刊

    • 工业重镇蜕变 城市能级跨越
    • 学史力行显担当 为民实事办出彩

    第32版:特刊

    • 敢闯敢创敢干 铸就湾区氢城

    第33版:特刊

    • 大招商招大商“两高四新”崛起

    第34版:特刊

    • 牵住科创“牛鼻子”赋能高质量发展

    第35版:特刊

    •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打造一流教育强区

    第36版:特刊

    • 托起市民安居梦 写好南海“水”文章

    第37版:特刊

    • 守护南海“清净蓝” 描绘发展“新底色”

    第38版:特刊

    • 减负稳岗挖潜力 惠民暖企保民生

    第39版:特刊

    • 以“一网统管”提升数字治理水平

    第40版:特刊

    • 深化放管服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

    第41版:特刊

    • 筑起防疫墙 当好健康守护人

    第42版:特刊

    • 守正创新再出发 担当作为办实事

    第43版:特刊

    • 党建引领 医惠万家

    第44版:特刊

    • 党建引领新发展 金融服务显担当
    • p38

    第45版:特刊

    • 不忘初心使命 争做南海雄师

    第46版:特刊

    • 南海雄师奋勇争先 复兴路上阔步前行

    第48版:特刊

    • 百年风华 数说南海

    第50版:特刊

    • 桂城城市巨变显品质发展红利惠民生

    第52版:特刊

    • 九江 党建引领聚合力点燃发展“红引擎”

    第54版:特刊

    • 西樵 聚力高质量党建 攻坚高质量发展

    第56版:特刊

    • 丹灶 党建引领激活力 闯出一条蝶变路

    第58版:特刊

    • 狮山 聚焦高质量发展 书写新时代答卷

    第60版:特刊

    • 大沥 党员上好“三堂课”“金色名片”显成色

    第62版:特刊

    • 里水 一张蓝图绘到底 湾区名镇谱新篇

    第64版:特刊

    • 党工团联动发展 打造“两新”组织典范

    第65版:特刊

    • 从农田到餐桌 把好百万人“食材关”

    第66版:特刊

    • 创新党建工作法 “盈宇模式”展风采
    • 坚守法治之路 维护公平正义

    第67版:特刊

    • 党建引领筑根基 金融护航促发展
    • 以党建为总抓手 促家具行业发展

    第68版:特刊

    • 担起社会责任 做佛山人美好生活承载者
    • p37
  • 数字报首页

62:特刊

里水 一张蓝图绘到底 湾区名镇谱新篇

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瞄准“一美三新”攻坚五大任务

2021年06月28日

    ■“十四五

    ”时期里水镇将打造

    “梦里水乡

    湾区名镇

    ”。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里水镇创新党建工作,以更强大的党建引领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供图)

    ■“居住在公园里生活在景区中”的愿景已照进了里水人的现实生活。

    (通讯员供图)

    ■位于佛山一环旁的广东新材料产业基地。

    珠江时报记者/袁江帅摄

    ■里水镇打造“幸福像花儿一样”IP,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南海有轨电车里水段效果图。(通讯员供图)

    ■里水镇爱情公园是精品旅游线路上的网红打卡点。(通讯员供图)

    郁水长河,奔流不息,在这片古老、传奇而又富饶的土地,里水人塑造了务实的性格,敏锐地捕捉发展机遇,低调地改革创新,在时代发展洪流中砥砺前行。

    近十年来,里水镇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成功跻身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创建了国际安全社区,打造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面提升民生服务,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强。

    没有一种发展,比顺应人民的向往、满足人民的诉求更实在;没有一个目标,比幸福城市更符合人们的期待。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在“梦里水乡”战略实施十年之际,站在历史发展的新征程上,里水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梦里水乡湾区名镇”新定位继续谱写幸福新篇章。

    /党建引领/

    创新党建工作筑牢战斗堡垒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随着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在里水镇北沙村沈村革命老区的中共南三花工委史迹展览馆,一批批党员干部到此重温入党誓词,洪亮有力的声音由近及远传入千万家。

    “坚定爱党、朴实信任、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南三花精神,早已烙进每一名里水镇党员干部心中,是屹立于发展浪潮中的战斗堡垒的精神内核,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里水人砥砺前行,近十年来结出累累硕果:里水获评“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镇”“全国文明镇”“国际安全社区”,跻身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成功塑造了“梦里水乡”区域品牌。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里水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并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创新提升基层党组织这个“火车头”的执行力。以实施“头雁工程”“蓄水工程”“先锋工程”等举措培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一步激发村干部、党员积极性,为村(社区)注入新活力;以三级党建网格、党员量化积分考核等举措,加强党员联系群众,树立党员威信,促进党群互信;以组织力提升工程、高效提质工程、星火培养工程等六大工程,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1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年,是提出“梦里水乡”战略的第十年,也是里水镇向“梦里水乡湾区名镇”进发的第一年。为推动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里水镇创新性提出了“党建星期二”工作制度,构建“1+3+X”镇域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激发更强大的党建引领力。

    里水镇党委书记谭艳玲表示,“党建星期二”工作制度将助力里水每一个党组织锻造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当好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先行者”,当好推动里水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当好造福里水人民的“勤务员”,为里水打造“梦里水乡湾区名镇”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十年筑梦/

    居住在公园里生活在景区中

    “我每年都逛水上花市,景美水清岸绿,夜色璀璨,朋友们都点赞梦里水乡呢!”里水新兴社区居民张惠英每天都会到梦里水乡景区散步,她亲历了梦里水乡品牌从无到有。

    里水镇,用了十年功夫,打造了远近闻名的“梦里水乡”品牌。梦里水乡,不再局限于一条河的概念,而成为了里水镇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也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1年,里水镇正式提出打造“梦里水乡”战略。从此,这座小镇开启了蜕变之路:投入了5亿元建成54个各具特色的公园,实现“一村(社区)一公园”;投入3.3亿元实施360多个美村项目,建成赤山福西文体楼、沙涌下亨田公园等美丽村庄示范点;投入4.5亿元打造了两大连片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路及首批12个精品示范村(社区)……

    随着人文环境不断升级,里水镇先后获评“广东省宜居城镇”“全国文明镇”称号,还成功打造了梦里水乡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开发贤鲁岛生态旅游度假区,一步一步打造全域旅游小镇,让全镇居民生活在一个大景区中。

    “住在农村,不比城里差!”走在里水镇乡村,时常能听到村民们这样的感慨。对于人们说,里水的十年,不仅缩小了城与乡的差距,还将“居住在公园里,生活在景区中”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围绕“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开花”的目标,里水镇已建成两大连片乡村振兴示范区,并将努力实现一村居一品牌,力争五年实现全域振兴,致力建设成“田园、公园、家园”三园合一的南海区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标杆镇和粤港澳大湾区最美岭南水乡。

    /高质量发展/一二三产相融合工业总产值破千亿

    八年前,优凯科技在里水国际创新产业园落户时占地只有两千多平方米,2年时间创造了1亿元的产值,今年有望实现年产销超10亿元。这是里水镇产业腾飞的一个缩影。

    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里水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将百花齐放的产业发展模式向支柱产业发展模式转变。2011年起,就提出以“龙头企业+总部经济载体+特色园区”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扶大扶优扶强,为龙头企业创造条件引入上下游产业,实现产业集聚,打造了佛山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中国中药健康产业园、隐形冠军集聚区、生命健康产业园、国际创新产业园等产业平台。

    龙头引领,为里水镇打造“两高四新”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成功引入了中国中药健康产业园、中日韩数字科技产业园、中科万钧国际电子信息港、兴奇新材料、优凯科技等一批重点项目,凝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推动产业集群提质发展。里水镇还在南海区率先连片推动东部工业园、大冲科技生态园、海南洲项目、文头岭项目四大千亩村级工业园改造,为产业升级腾笼换鸟。

    除了第二产业实现聚集提升,里水镇在一产转型,三产优化方面也结出累累硕果,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同步发展。一产转型方面,打造了万顷园艺世界、南海花博园、梦里水乡百花园、宏岗梦里花田等一批超千亩现代农业示范项目,推动连片农业向现代农业、观光农业、主题农业转型提升;三产优化方面,盘活全镇旅游资源,打造了“南有梦里水乡风情游,北有岭南农业大观园”两大连片乡村振兴精品线路,积极培育文旅产业,打造“白昼有花月夜有梦”特色旅游品牌,提升美誉度。

    产业高质量融合,必然推动里水经济高速发展:“梦里水乡”战略实施的十年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从187.9亿元增长至390.3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4292元增长至31181元,城市竞争力进一步彰显。

    /启航新征程/擘画湾区名镇续写幸福新篇章

    一张蓝图绘到底,里水镇连续四届领导班子为“梦里水乡”品牌注入了沉甸甸的含金量,让发展看得见、摸得着,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交出了优异答卷。

    从“梦里水乡生态新城”到“梦里水乡和善家园”“梦里水乡幸福家园”,再到“梦里水乡湾区名镇”,里水镇始终坚持“梦里水乡”品牌,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赋予品牌新的内涵。

    打造“生态新城”,大大提升了居民的人居环境,让梦里水乡美丽环境不断向村(社区)延伸;打造“和善家园”,不断探索创新基层治理,全方位提高人文素质、城市环境和城市安全,让人们住进了“国际安全社区”;打造“幸福家园”,全面提升医疗、教育等民生配套,让里水人在这个健康绿色小镇里安居乐业。

    近两年,里水镇提出了“环境共美”“产业共融”“家园共管”“服务共享”的“四共理念”,推动城乡融合,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在家园共管、服务共享方面,里水镇始终坚持积极回应群众关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新探索基层治理方式,建立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教育、医疗方面加大投入,全面提升居民获得感。

    十年筑“一梦”,里水镇已不再是广佛两地之间的边缘小镇,跻身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是广佛全域同城排头兵,是近悦远来的旅游小镇,掌握着令人艳羡的“幸福密码”:人们安居乐业,一年四季徜徉缤纷花海,小城成本可畅享大城资源,幸福像花儿一样……

    2021年,恰逢建党百年,“十四五”开局之年,里水镇党委提出“梦里水乡湾区名镇”定位,以打造“城市里水、实力里水、生态里水、风情里水、幸福里水”为路径,全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最美岭南水乡、创新发展新高地、城乡融合新标杆、湾区人居新典范,必将不断刷新里水人的幸福感,日益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书记专访

    瞄准“一美三新”攻坚五大任务

    十年磨一剑,里水镇打响了“梦里水乡”区域品牌,如今,又为“梦里水乡”品牌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把“湾区名镇”作为下一个五年的奋斗目标。迈上全新征程,里水镇党委将如何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开好新局?

    开好新局,要靠坚强的战斗堡垒。里水镇党委书记谭艳玲表示,里水镇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今年的头等大事,并以问题为导向,找准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的发力点。

    谭艳玲介绍,里水已全面启动实施“党建星期二”工作制度,创新开展“第一议题+党员管理+基层治理”工作,通过高密度融合镇村两级党建,实现镇域党建一盘棋,掀起全镇学党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建设“梦里水乡湾区名镇”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下一个五年,剑指“湾区名镇”,里水追求的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最美岭南水乡、创新发展新高地、城乡融合新标杆、湾区人居新典范“一美三新”目标,打造城市里水、实力里水、生态里水、风情里水、幸福里水。

    谭艳玲表示,未来五年将重点攻坚五大任务,包括城乡大融合、村改大攻坚、产业大招商、交通大会战、人居环境大整治。

    城乡大融合方面,里水以南海区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为契机,全面提升城乡品质。里水镇通过实施“135”工程,即一个提升、三个连片、五大示范区,实现空间格局、生态环境、产业集聚、社会治理重构,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目的,深入促进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打造南海区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标杆镇。

    村改大攻坚方面,里水镇已设立5亿元镇级奖励金,以“连片、联动、改造”为重点,加快推进四大千亩村级工业改造项目,并启动5个超500亩的连片改造项目,狠抓10个50亩以上村级工业园“工改工”项目,将建设一批承载大项目、大产业、大集群的专业园区,为高质量发展拓展新空间。

    产业大招商方面,围绕“两高四新”,里水将提速建设佛山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中国中药健康产业园和新材料国际创新产业园三大平台,做强智能家居创新平台,做优文旅平台,实现产业大招商,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作为广佛同城桥头堡,里水还将持续实施“一轨二桥三路四纵五横”交通战略,助力广佛全域同城,并开展全域环境大整治,重点开展广佛跨界河涌综合整治,将里水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打造成全国水环境治理与水文化相融合的示范工程,聚焦市场卫生、村级工业园卫生等难点、痛点问题,探索建立环境整治的长效管理制度。

    典型案例

    惠民小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今年以来,里水镇掀起了党史学习教育热潮,镇党委班子带领全镇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深入村(社区)听民意,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用心用情用力切切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将一件件惠民小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里水镇新兴社区葡萄园东区,曾经破损的巷道已铺上了新的沥青路,换上了更明亮的路灯,居民出入更方便了。这是里水镇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的一个点,涉及120栋住宅楼,居民236户,建筑面积约51428平方米,投入资金约389万元,除了道路升级,还开展小区停车场建设、三线整治、环卫设施改造、消防设施改造等项目。

    今年,里水对新兴社区沙基街区、葡萄园东区、葡萄园西区、里水医院旧宿舍区进行改造,投入资金超过千万元,全面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

    “随着乡村振兴实施,里水的乡村环境不断改善,城区的老旧小区居民也提出了对环境提升的诉求,今年专门列为了镇级首批十个重点项目之一。”谭艳玲表示,为了广泛收集民意,里水镇已通过党建三级网格,向党员、群众、企业等不同群体了解诉求,形成了镇村两级一批民生实事,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目前里水镇确定了“我为群众办实事”镇级首批十个重点项目,包括老旧小区提升改造、村级道路提升改造、公共交通配套完善、弱电管线整治、学位新增、农贸市场提升改造等,另外还有机关和村级500多个项目,包括停车场建设、道路改造、文化室建设等,涉及教育、医疗、住房、环保、社会治安、乡村振兴等不同领域的民生实事,将惠及群众30多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里水镇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还要求全镇党员干部、骨干每月至少一次进村入户,走进田间地头、大街小巷,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掌握需求、发现问题。每个村(社区)至少落实10件本村(社区)群众最关注的实事,每个党员志愿服务队至少为群众圆梦10个“微心愿”。

    党建名片

    党组织446个

    其中机关党组织23个

    村居党组织296个

    党员  7450人

    其中机关党员458人

    村居党员4771人

    党建品牌

    “党建星期二”

    该品牌谋划信念扎在心里、支部建在“联”上、治理强在日常的镇域党建一盘棋,构建“1+3+X”镇域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

    红色阵地

    中共南三花工委史迹展览馆

    馆内设中共南三花工委历史展,共分五个篇章,包括序章、党的诞生、隐蔽战线、革命成果和走进新时代,详细介绍了中共南海组织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艰苦斗争历程和新时代党建成果。

    发展成就(2020)

    地区生产总值390.3亿元

    工业产值1191.1亿元

    税收54.6亿元

    人口48.89万人

    高光时刻

    ●2011年

    获评全市首个省级“宜居城镇”

    ●2012年

    获评佛山首个“广东省宜居示范城镇”称号

    ●2014年

    通过“全国安全社区”认证,获颁牌匾

    ●2015年

    通过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现场验证,成为国际安全社区网络成员,是佛山首个获此殊荣的镇街

    ●2016年

    里水镇绿地小学启用,是佛山市首个由企业出资承建,并无偿移交政府管理和使用的公办小学

    ●2017年

    里水河综合整治工程被评为全国十大“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案例”

    成功创建“全国文明镇”

    ●2018年

    梦里水乡景区正式获授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镇”

    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名单,首次跃进前十名

    率先打造12个精品示范村居及两大连片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路

    ●2019年

    启动创建全国首个合唱小镇

    里水镇委获评“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是全省唯一一个镇级单位

    里水宏岗村党委书记李汉荣,获全省“百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称号

    全省首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单位+设计施工总承包(EPC)”建设模式

    率先打造“两个连片”,协同推进三大千亩连片村级工业园改造和两大连片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2020年

    里湖新城城市设计规划正式发布,并启动建设投资额近百亿元的十大重点项目

    文/珠江时报记者欧林菊通讯员陈淑仪林中强陈雅清廖嘉铃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