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巨变图说“南海奇迹”


■上图:1999年7月,千灯湖首期开建。 下图:20多年间,千灯湖舒展了桂城以湖为美、人才围湖而居、产业伴湖而生的大美画卷。广东金融高新区已打造成金融、科技、产业融合的“广佛硅谷”。

交通出行
1 1951年,群众在修建佛平路。如今有着宽敞车道的佛平路,最初是靠人力一担土一担石地铺设而成。

2 1987年8月30日,广东省第一座斜拉式大桥——西樵大桥落成通车仪式。 容铸华摄

3狮山桂丹立交(一环桂丹路高铁轨道)纵横交错,从佛山西站出发的高铁穿行而过。

4广东首艘氢能游船在南海下水,市民搭乘游赏丹灶仙湖。

社会风尚
■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南海文艺青年们手捧吉他,轻抚琴弦,度过美好时光。

■2019佛山千灯湖音乐节,现场气氛热烈。

■居民在听音湖畔打太极,尽享慢生活。

产业发展
1南海汽车厂生产的富迪牌客货两用车。黄巨明摄

2广东珠江开关厂生产车间。

3华昌铝材生产车间。南海铝材以过硬的质量,在国内外行业中打响了知名度。众多的著名工程、国之重器中应用南海铝材产品。

④佛山市机器人创新产业园内的机械臂。

文化特色
▲1980年在西樵山天湖举办的锦龙盛会。

“烧番塔”是南海传统中秋民俗活动,人民以此祈求幸福美满,日子红红火火。
李慕贞摄

“黄飞鸿杯”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暨水上双狮挑战赛在西樵山开赛。
百年奋斗征程,几多坎坷,几多奇迹。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百年征程中,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飞跃发展,前行的历史波澜壮阔,成就非凡,南海亦一路扬帆,追逐梦想。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在这期间,南海人民盖房屋、修公路,积极恢复生产,农业生产成为岭南“桑基鱼塘”农业模式的代表,群众的日子也在一天天变得好起来。
风起南海,潮涌珠江。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开启的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逐步“富起来”。
沐浴于改革春风中的南海,更是敢为人先,敢闯敢试,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南海奇迹”,经济社会发展腾飞,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老百姓逐步过上了富足的日子,在生活、生产、文化上与国际接轨,迈向世界。
伟大时代,敢想敢做敢逐梦,“从富起来到强起来”。进入新时代以后,南海继续砥砺奋进,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朝着“品质南海、活力南海、幸福南海”的目标迈进,为粤港澳大湾区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探路,为新时代广东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探索经验。
文/珠江时报记者杨汉坤图/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章佳琳廖明璨部分为南海区档案馆馆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