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雄师闯新路 城乡融合再出发
以“地治改革”为突破口,南海为广东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探路

■里水以乡村振兴为引领,着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标杆镇。里水宣办供图

■全球创客小镇是大沥以旧改推动城乡融合的又一个新突破。(效果图)
“在融合形态下,合理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与生态空间,做到城与乡融合发展、共生共荣,那未来的南海就活了。”前不久,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长江学者刘守英深入到佛山市南海区城乡调研后表示。
自从2019年7月,南海获得省委深改委批准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后,南海便开始全方位谋划推动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基层治理等各领域的系统改革,为破解城乡融合命题探索出路。
2021年,南海迈入实验区建设各项重点工作全面推进的关键一年。南海以“地治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土地腾挪归并,重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新格局,继续为广东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经验示范。
破解难题南海勇当先锋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期间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要下工夫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力度更大一些,措施更精准一些,久久为功。
对南海而言,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更为复杂,在珠三角也更具代表性。如何啃下发展中的硬骨头?关键还是要靠改革。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为新时代的城乡融合发展描绘了路线图、确立了时间表。
沧海横流,南海勇当先锋。2019年7月31日,广东省委深改委正式批复同意南海区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
为什么是南海?除了要破解面临的“城不城乡不乡”痛点外,南海也有开路的底气。
改革开放以来,南海从农村、土地入手,通过激活土地要素流转,快速启动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从“敲锣打鼓贺富”到“六个轮子一起转”,从率先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制到“三块地”改革全国试点,贡献了很多弥足珍贵的鲜活经验。
这种经验,不仅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土地保障,更重要的是为南海的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基层治理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做了有效探索。
2020年9月19日,广东省委深改委印发《佛山市南海区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着力点,在不突破永久基本农田总量和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以及规划控制指标前提下,对南海区土地、生态、产业和城市布局系统规划,促进城乡全面融合。
省委、省政府还给予南海系列政策支持,赋予南海首批8项省级支持事项,并“允许直接复制省其他实验区已获批权限”“优先支持实验区复制推广广东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为提速实验区建设,南海还同步配套了9个实施配套方案。
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曾表示,南海将牢牢把握空间重塑这个核心任务,着力夯实城乡产业的发展基础,深入贯彻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全面贯穿制度创新这条改革主线,以只争朝夕的干劲推进实验区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全面铺开抢抓“二次腾飞”重大机遇
《实施方案》的印发,标志着实验区建设进入全面铺开的新阶段。
根据《实施方案》,南海将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试点为契机,以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突破口,科学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动城镇、农村、产业和生态合理分区、相对集聚、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全面融合。
对南海而言,这是一次深层次的革命,也是实现“二次腾飞”的重大机遇。实验区建设将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探索新模式,为新时代广东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经验示范。
此后,南海迅速部署落实“实施一个提升、推进两个连片、构建三个格局”的思路,突出重点、深化改革,努力让南海“城市更城市、乡村更乡村”。
“实施一个提升”是指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推进两个连片”是指协同推进连片工业园区改造和连片乡村振兴;“构建三个格局”是指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再造新格局、基础设施建管一体化新格局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格局。
村级工业园改造升级是南海区推进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实现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和突破口。
对于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南海思路清晰:一要凝聚抓村级工业园改造,就是抓重大发展机遇、抓高质量发展、抓干部作风建设的三个共识,以更高政治站位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二要以势如破竹之势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正确把握“以拆开路”与“破立并举”、“试点先行”与“连片改造”,“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以及“腾笼换鸟”与“筑巢引凤”的关系;三要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力量配备、资金保障、政策创新及强化宣传引导,以更大担当作为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
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南海规划了244平方公里的十大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片区,通过分类实施“留改拆建兴”,推动形成3大产业主题、19个特色产业社区;此外,南海配套实施9个子方案,涉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再造、连片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连片乡村振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环境治理等多个领域。
产业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石,南海将重点围绕“腾空间、调结构、转业态、优环境”,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城乡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绿色发展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本底,南海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包括加快“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南海段建设,在西部三镇建设生态示范带等。
此外,南海还将不断健全基层治理服务体制机制,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除了加快“城市大脑”建设,织密三级党建网格外,南海还将进一步完善城乡路网、公交、新基建等基础设施,加快实现政务服务无差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区服务特色化,不断提升数字化城乡一体发展水平和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种种政策和行动的背后,正是南海围绕建设实验区的“一号工程”,从多领域深化改革的实践和探索。
跋山涉水南海雄师闯新路
城乡融合,关键在“融”。
“南海是建设城乡融合最合适的范例,有条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样本。”刘守英表示,改革的关键是城和乡要融合,核心是要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南海这些年来一直在不断地演进,有自觉也有自发演进,但更需要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在面上形成整体性效果。
闫昊波也表示,南海需要对国土空间来一次结构性大调整,推动城镇、农村、产业和生态合理分区、相对集聚、协调发展,而着力打造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片区则将为全区提供经验示范。
根据《南海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片区建设行动方案》,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片区将结合“一轴一核两带”(“一轴”指千灯湖城市轴线,“一核”指制造业创新核心区,“两带”指广佛同城示范带、西部生态示范带)的城市功能布局建设,旨在实现南海的空间格局重塑。
具体到城乡融合示范片区,结构性调整则表现为“留、改、拆、建、兴”的五字诀,以实现城市功能提升、连片村级工业园改造以及连片乡村振兴。
2021年,作为“地治改革”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村级工业园改造为推动实验区建设开了好头。4月,南海以表彰大会为新起点,激励全区上下继续比学赶帮超,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坚决打好打赢这场关乎南海未来的攻坚之战,开创南海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南海也在思考,如何坚决打赢这场关乎南海未来的攻坚之战?
方向是坚定的:坚持拆建并举,高质量推进村改大攻坚。
同时,南海也明确了要坚持以项目为王,加快打造现代产业集群。通过加快完善招商引资服务体系、落实村改空间产业规划编制、全面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为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支撑。
前路艰辛,更需一支敢闯敢干的南海雄师。
南海已有部署:继去年下派第一批干部到一线参与村改工作后,再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充实到村改一线,把最优势的兵力部署到村改炮火最猛烈的地方,做到尽锐出战、战则必胜。
在战术打法上,南海要求村改干部善于思考、发现、管控好各种矛盾问题,针对难点堵点,加快出台一系列“快、平、短”的政策意见,以政策新活力提升村改新动力。
“南海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背景下,珠三角各地都在加快探寻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的科学路径,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南海的探索,既是站在过往改革经验上的“蓄势待发”,也是和其他城市的“一较高下”。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可以坚信的是,南海将继续发挥“闯将”本色,书写辉煌历史。我们可以期待的是,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新南海,不仅是活力之城,更是城乡高度融合、可持续发展的幸福之城。
文/珠江时报记者程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