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6月28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百年辉煌,砥砺初心向复兴
    • 聚焦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
    • 《永远跟党走》特刊今日发行
    • “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将隆重举行
    • 堂食已恢复 防疫不放松
    •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 作文体现立德树人 物理渗透民族自豪

    第A02版:要闻

    • 百年辉煌,砥砺初心向复兴

    第A03版:要闻

    • 南海 打造区域教育高地 让群众真切感受幸福

    第A04版:要闻

    • 37440件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 南海区档案馆征集建党百年红色档案资料
    • p29

    第A05版:要闻

    • 穿上了这身衣服我就要穿一辈子
    • 为管控区域居民守护“心理防线”
    • 明知道辛苦都争着上 这是医护人员的担当

    第A06版:要闻

    • 进门亮码测温 市民安心用餐

    第A07版:教育

    • 各校“花式”送祝福 为考生加油鼓劲
    • 广东徐工建机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告(征求意见稿公示)

    第A08版:镇街

    • 地下是净水设备 地面是儿童公园
    • 强化隐患排查 防范事故发生
    • 近万名产业工人同时在线学党史
    • p27

    第B01版:特刊

    • 医心向党 植根于民
    • 学百年党史 做南海雄师

    第B02版:特刊

    • 石门中学 学在南海的品牌品质教育的名片南海人民的骄傲
    •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第01版:特刊

    • 伟业铭刻史册 丰碑昭示未来

    第02版:特刊

    • 南海工农运动 掀起革命浪潮

    第03版:特刊

    • 燃起革命之火 照亮前行道路

    第04版:特刊

    • 不屈不挠抗争 谱写抗日壮歌

    第05版:特刊

    • 建立民主政权 人民当家作主

    第06版:学百年党史做南海雄师

    • 赓续精神血脉 汲取前行力量

    第08版:特刊

    • 中共南海县委旧址:展现革命斗争历程
    • 大沥革命展示馆:铭刻大沥战斗印记

    第09版:特刊

    • 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讲好南海革命故事
    • 区梦觉生平事迹展陈馆:红色景点传承爱国情怀

    第10版:特刊

    • 百年巨变图说“南海奇迹”

    第12版:特刊

    • 走深走实学党史 汇聚发展新动能

    第13版:特刊

    • “急难愁盼”有回应 办好办实大小事

    第14版:特刊

    • 党史学习进企业 红色力量促发展

    第15版:特刊

    • “创新+走心”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第16版:特刊

    • 学思践悟聚力量 笃行实干开新局

    第17版:特刊

    • 凝心聚力学党史 有为政协谱新篇

    第18版:特刊

    • 讲好南海故事 凝聚奋进力量

    第19版:特刊

    • 凝聚青春力量 传承红色基因

    第20版:特刊

    • 警心向党铸忠诚 风雨砥砺为人民

    第21版:特刊

    • 用脚步丈量民情 用行动温暖民心

    第22版:特刊

    • 当好民企“娘家人” 架起政企“连心桥”

    第23版:特刊

    • 党史学习掀热潮为 民办事有实招

    第24版:特刊

    • 创新举措践初心 实事办到心坎上

    第25版:特刊

    • 集结改革之力 再创南海辉煌

    第28版:特刊

    • 敢为人先 改革精气神激荡千年

    第29版:特刊

    • 南海雄师闯新路 城乡融合再出发

    第30版:特刊

    •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推动南海城乡融合发展

    第31版:特刊

    • 工业重镇蜕变 城市能级跨越
    • 学史力行显担当 为民实事办出彩

    第32版:特刊

    • 敢闯敢创敢干 铸就湾区氢城

    第33版:特刊

    • 大招商招大商“两高四新”崛起

    第34版:特刊

    • 牵住科创“牛鼻子”赋能高质量发展

    第35版:特刊

    •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打造一流教育强区

    第36版:特刊

    • 托起市民安居梦 写好南海“水”文章

    第37版:特刊

    • 守护南海“清净蓝” 描绘发展“新底色”

    第38版:特刊

    • 减负稳岗挖潜力 惠民暖企保民生

    第39版:特刊

    • 以“一网统管”提升数字治理水平

    第40版:特刊

    • 深化放管服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

    第41版:特刊

    • 筑起防疫墙 当好健康守护人

    第42版:特刊

    • 守正创新再出发 担当作为办实事

    第43版:特刊

    • 党建引领 医惠万家

    第44版:特刊

    • 党建引领新发展 金融服务显担当
    • p38

    第45版:特刊

    • 不忘初心使命 争做南海雄师

    第46版:特刊

    • 南海雄师奋勇争先 复兴路上阔步前行

    第48版:特刊

    • 百年风华 数说南海

    第50版:特刊

    • 桂城城市巨变显品质发展红利惠民生

    第52版:特刊

    • 九江 党建引领聚合力点燃发展“红引擎”

    第54版:特刊

    • 西樵 聚力高质量党建 攻坚高质量发展

    第56版:特刊

    • 丹灶 党建引领激活力 闯出一条蝶变路

    第58版:特刊

    • 狮山 聚焦高质量发展 书写新时代答卷

    第60版:特刊

    • 大沥 党员上好“三堂课”“金色名片”显成色

    第62版:特刊

    • 里水 一张蓝图绘到底 湾区名镇谱新篇

    第64版:特刊

    • 党工团联动发展 打造“两新”组织典范

    第65版:特刊

    • 从农田到餐桌 把好百万人“食材关”

    第66版:特刊

    • 创新党建工作法 “盈宇模式”展风采
    • 坚守法治之路 维护公平正义

    第67版:特刊

    • 党建引领筑根基 金融护航促发展
    • 以党建为总抓手 促家具行业发展

    第68版:特刊

    • 担起社会责任 做佛山人美好生活承载者
    • p37
  • 数字报首页

05:特刊

建立民主政权 人民当家作主

1949年10月 15日,南海解放,新的历史篇章从此揭开

2021年06月28日

    ■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前广场。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黄永程摄

    ■1949年10月15日,南海县城佛山镇群众欢迎解放军进城。

    ■中共南三花工委书记杜路。

    ■中共南三花工委副书记陈启锐。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

    1949年10月15日,南海人民翻开了历史上最光辉壮丽的一页。解放军势如破竹,国民党残军节节败退,经历血与火的洗礼,南海县迎来“新生”——“佛山解放了!”“南海解放了!”欢呼声响彻云天,灾难深重的南海人民,自此揭开崭新的历史篇章。

    南海解放后,一代代人见证了经济社会的恢复和不断发展,路宽了,楼高了,人们的生活更加安定。从饱受欺凌到当家作主,从积贫积弱到GDP突破3000亿元大关……70余年来,南海人民迎难而上、披荆斩棘,取得改革、建设、发展道路上的一个个胜利,经历及见证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重温峥嵘岁月,不忘来时路。让我们赓续革命精神,汲取砥砺奋进的智慧和力量,向历史致敬,为未来壮行。将时光倒流,回到1949年,刚刚解放、百废待兴的南海,曾发生哪些令人难忘的故事呢?

    /南海迎“新生”/解放军夜渡珠江挺进佛山

    1949年5月,解放军即将到来的消息已经传到南海。当时,刚成立的中共南(海)三(水)花(县)工委,在书记杜路、副书记陈启锐的领导下,遵照中共珠江地委关于“创造条件,开展武装斗争,迎接解放”的指示,积极开展迎解放的工作。县内的中共组织在各地散发传单,发展群众组织,迎接黎明的到来。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声音,迅速传遍大江南北。翌日,开国大典的礼炮声犹在耳边,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大军即从湘赣过境,分三路入粤,正式打响广东战役,以雷霆万钧之势扫荡残敌。10月14日,广州正式解放。随后,解放军分兵向南海等地进发。

    就在广州解放的当晚,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分路进入南海县。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第十五军第四十五师进入南海县官窑圩,配合兄弟部队切断了敌人由广三铁路通往三水的去路,并从西面进迫广州郊区,追歼逃敌。

    “我军得到消息,说敌人要破坏佛山的发电厂!”当天晚上,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第四十四军第一三一师第三九三团二营教导员张瑞和战士们正在广州爱群大厦附近休整,还没来得及吃完晚饭就接到命令,要求立即跑步进佛山。当晚,一三一师全师指战员夜渡珠江,兵分三路由东到南包围佛山:一路由平洲经军桥进入佛山;一路沿广三铁路挺进,占领光华发电厂;一路沿广佛公路经大沥,占领佛山火车站、高基看守所和镇公所。

    在解放军的胜利进军中,几乎没费枪炮,许多老战士在回忆录中也形容自己“未鸣一枪”。那时候的佛山只是南海县的县城,面积不大,却因毗邻广州,被国民党派驻重兵。但随着人民解放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一路高歌猛进,国民党军内部已是军心涣散、人心惶惶。

    15日凌晨3时,一三一师三九三团二营四连抵近光华发电厂时,与企图炸厂的保安团交火,保安团不敌溃退。随后,一三一师的师政机关进驻中山桥南的国华酒店,佛山宣布解放。

    由于军队纪律严明,清匪肃特,为群众办好事,解放军受到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15日上午9时,佛山镇的中、小学师生结队游行,载歌载舞,迎接解放军进城,全城开展了迎解放、慰大军的群众运动。当日,南海全境解放,全县人民欢欣鼓舞。

    /接管旧政权/清匪反霸重建新秩序

    经历战火的南海县满目疮痍,封建势力盘踞,社会秩序混乱,经济局面很不景气。在这百废待兴的时日,接管旧政权机构摆上了党组织的重要议程。

    1949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决定:佛山镇从南海县划出,独立设市,并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事管制委员会佛山分会(以下简称“佛山军管分会”)。佛山军管分会及南三花工委派出的一批党员和干部先后接管了国民党南海县政府、佛山镇公所、南海县警察局等机构以及银行、医院、学校等,并着手建立新政权。同年12月,中共南海县委员会正式成立。

    然而,解放之初的南海尚不太平。顽固的土匪势力和地方恶霸互相勾结,从明里暗里进行捣乱,群众生活并不安宁。为了治乱,在上级的领导下,南海县委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清匪反霸、退租退押运动,积极发动群众,军民合力肃清匪特,全力消灭敌人。

    1950年9月,驻军一三一师三九三团组织了剿匪大队,先后俘匪110多人。在强大的压力下,敌人开始瓦解,全县500多名土匪自首,126名反动党团、敌特组织成员也先后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至年底,总共剿灭和瓦解土匪10余股,全县的土匪已大部肃清。

    南海解放之初,黄赌毒现象及封建迷信活动依然存在,色情电影、黄色书报等充斥市场,烟馆赌馆随处可见。佛山军管分会成立后,即发出布告,定出期限禁烟禁赌,并宣布取缔特务组织。1950年,新成立的南海县人民政府对种植罂粟、吸毒、赌博、卖淫、封建迷信等活动进行了大扫荡,并在农村开展科学普及教育,实行移风易俗,积极开办群众夜校,推展新文化下乡,获得老百姓大力支持。

    在整顿治安环境的同时,南海县还积极采取了恢复工业、商业,建立物价管理机构稳定物价等系列措施,使工厂企业加快复工,医院、交通、邮政等事业复业,中小学校复课,初步建立稳定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各级民主政权建立/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人

    1950年3月南海县人民政府成立后,随即在全县5个行政区(注:至11月调整为8个区)建立区公所,作为县政府的派出机构。9月起,南海县撤销区公所,成立区人民政府,隶属县政府领导。

    同年4月起,南海县乡村政权开始建立。旧的乡公所取消,成立了新的乡村政权机构——乡政府,隶属区政府领导,开展民主建政工作。乡政府刚成立时,主要任务就是召开农民代表会,发动广大群众起来当家作主,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同年12月24日,县委、县政府根据上级指示,在大沥乡试点开展土地改革运动。试点工作分五步进行,包括访贫问苦,宣传调查;整顿基层,组织新农会;划分阶级,开展斗争;没收地主多余土地,征收富农出租的土地,并将土地分配给贫苦农民;动员生产,庆祝胜利。至1951年初,近3个月的土改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县政府和农民信心倍增。其后,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分3个阶段在全县铺开。农民的土地问题解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

    1951年,经过春耕生产运动、“八字运动”(清匪反霸,退租退押)“镇反”以及土地改革等一系列的农民运动,南海全县村一级的人民民主政权全面建立起来,农村的封建势力被彻底打垮。

    在逐步建立各级民主政权、恢复生产生活的同时,为了团结各界力量,进一步凝聚思想,推动社会经济发展,1950年5月4日至6日,南海县召开了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提出今后的工作任务:以开展减租、退租、生产渡荒为中心,并结合开展剿匪、肃特、反霸斗争,完成公粮、公债和税收等任务。

    至1953年春夏间,南海县完成土改工作。广大农村已发生根本性转变,废除了封建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生产生活面貌焕然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劳动人民起来当家作主,并把精力转向生产建设,全力投入大规模的生产运动,积极完成公粮、税收、水利等任务。

    县委、县政府注重依靠群众团体的力量,推动各项改革和经济发展,南海县农民协会、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南海县工作委员会、南海县妇女联合会、县工商业联合会等群团组织也纷纷建立起来。这些群团组织在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运动,建立和巩固政权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南海解放大事记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翌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大军从湘赣过境,分三路入粤,发起广东战役。

    ●1949年10月15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十五军先头部队、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四十四军一三一师一部先后进占佛山镇。南海县城佛山镇解放。

    ●1949年10月29日

    县城佛山镇从南海县划出设市,并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事管制委员会佛山分会,负责管制南海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事宜。同日,开展了接管旧政权机构的工作。

    ●1949年11月25日

    南海县支前指挥部成立,负责筹集粮食和战备物资,支援前线。

    ●1949年12月

    中共南海县委员会正式成立。

    ●1950年3月1日

    南海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同时撤销南海县支前指挥部。

    文/珠江时报记者柯凌娜图片由南海区档案馆提供(署名除外)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