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6月28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百年辉煌,砥砺初心向复兴
    • 聚焦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
    • 《永远跟党走》特刊今日发行
    • “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将隆重举行
    • 堂食已恢复 防疫不放松
    •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 作文体现立德树人 物理渗透民族自豪

    第A02版:要闻

    • 百年辉煌,砥砺初心向复兴

    第A03版:要闻

    • 南海 打造区域教育高地 让群众真切感受幸福

    第A04版:要闻

    • 37440件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 南海区档案馆征集建党百年红色档案资料
    • p29

    第A05版:要闻

    • 穿上了这身衣服我就要穿一辈子
    • 为管控区域居民守护“心理防线”
    • 明知道辛苦都争着上 这是医护人员的担当

    第A06版:要闻

    • 进门亮码测温 市民安心用餐

    第A07版:教育

    • 各校“花式”送祝福 为考生加油鼓劲
    • 广东徐工建机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告(征求意见稿公示)

    第A08版:镇街

    • 地下是净水设备 地面是儿童公园
    • 强化隐患排查 防范事故发生
    • 近万名产业工人同时在线学党史
    • p27

    第B01版:特刊

    • 医心向党 植根于民
    • 学百年党史 做南海雄师

    第B02版:特刊

    • 石门中学 学在南海的品牌品质教育的名片南海人民的骄傲
    •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第01版:特刊

    • 伟业铭刻史册 丰碑昭示未来

    第02版:特刊

    • 南海工农运动 掀起革命浪潮

    第03版:特刊

    • 燃起革命之火 照亮前行道路

    第04版:特刊

    • 不屈不挠抗争 谱写抗日壮歌

    第05版:特刊

    • 建立民主政权 人民当家作主

    第06版:学百年党史做南海雄师

    • 赓续精神血脉 汲取前行力量

    第08版:特刊

    • 中共南海县委旧址:展现革命斗争历程
    • 大沥革命展示馆:铭刻大沥战斗印记

    第09版:特刊

    • 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讲好南海革命故事
    • 区梦觉生平事迹展陈馆:红色景点传承爱国情怀

    第10版:特刊

    • 百年巨变图说“南海奇迹”

    第12版:特刊

    • 走深走实学党史 汇聚发展新动能

    第13版:特刊

    • “急难愁盼”有回应 办好办实大小事

    第14版:特刊

    • 党史学习进企业 红色力量促发展

    第15版:特刊

    • “创新+走心”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第16版:特刊

    • 学思践悟聚力量 笃行实干开新局

    第17版:特刊

    • 凝心聚力学党史 有为政协谱新篇

    第18版:特刊

    • 讲好南海故事 凝聚奋进力量

    第19版:特刊

    • 凝聚青春力量 传承红色基因

    第20版:特刊

    • 警心向党铸忠诚 风雨砥砺为人民

    第21版:特刊

    • 用脚步丈量民情 用行动温暖民心

    第22版:特刊

    • 当好民企“娘家人” 架起政企“连心桥”

    第23版:特刊

    • 党史学习掀热潮为 民办事有实招

    第24版:特刊

    • 创新举措践初心 实事办到心坎上

    第25版:特刊

    • 集结改革之力 再创南海辉煌

    第28版:特刊

    • 敢为人先 改革精气神激荡千年

    第29版:特刊

    • 南海雄师闯新路 城乡融合再出发

    第30版:特刊

    •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推动南海城乡融合发展

    第31版:特刊

    • 工业重镇蜕变 城市能级跨越
    • 学史力行显担当 为民实事办出彩

    第32版:特刊

    • 敢闯敢创敢干 铸就湾区氢城

    第33版:特刊

    • 大招商招大商“两高四新”崛起

    第34版:特刊

    • 牵住科创“牛鼻子”赋能高质量发展

    第35版:特刊

    •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打造一流教育强区

    第36版:特刊

    • 托起市民安居梦 写好南海“水”文章

    第37版:特刊

    • 守护南海“清净蓝” 描绘发展“新底色”

    第38版:特刊

    • 减负稳岗挖潜力 惠民暖企保民生

    第39版:特刊

    • 以“一网统管”提升数字治理水平

    第40版:特刊

    • 深化放管服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

    第41版:特刊

    • 筑起防疫墙 当好健康守护人

    第42版:特刊

    • 守正创新再出发 担当作为办实事

    第43版:特刊

    • 党建引领 医惠万家

    第44版:特刊

    • 党建引领新发展 金融服务显担当
    • p38

    第45版:特刊

    • 不忘初心使命 争做南海雄师

    第46版:特刊

    • 南海雄师奋勇争先 复兴路上阔步前行

    第48版:特刊

    • 百年风华 数说南海

    第50版:特刊

    • 桂城城市巨变显品质发展红利惠民生

    第52版:特刊

    • 九江 党建引领聚合力点燃发展“红引擎”

    第54版:特刊

    • 西樵 聚力高质量党建 攻坚高质量发展

    第56版:特刊

    • 丹灶 党建引领激活力 闯出一条蝶变路

    第58版:特刊

    • 狮山 聚焦高质量发展 书写新时代答卷

    第60版:特刊

    • 大沥 党员上好“三堂课”“金色名片”显成色

    第62版:特刊

    • 里水 一张蓝图绘到底 湾区名镇谱新篇

    第64版:特刊

    • 党工团联动发展 打造“两新”组织典范

    第65版:特刊

    • 从农田到餐桌 把好百万人“食材关”

    第66版:特刊

    • 创新党建工作法 “盈宇模式”展风采
    • 坚守法治之路 维护公平正义

    第67版:特刊

    • 党建引领筑根基 金融护航促发展
    • 以党建为总抓手 促家具行业发展

    第68版:特刊

    • 担起社会责任 做佛山人美好生活承载者
    • p37
  • 数字报首页

24:特刊

创新举措践初心 实事办到心坎上

南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学思践悟中砥砺初心使命,奋力开创退役军人工作新局面

2021年06月28日

    ■南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员干部到西樵山抗日阵亡将士暨死难者同胞纪念碑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南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牢牢把握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在社会岗位上作出新的贡献。

    在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中,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不断从党史学习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把学习党史与解决退役军人“急难愁盼”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开创退役军人工作新局面。

    /率先谋划/推动党史学习走实走心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3月16日,南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全区率先召开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成立局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党组书记李永添任组长,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

    在周密部署下,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聚焦党史学习教育重点,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建强宣传阵地营造浓厚氛围,引导党员干部和退役军人在学深、学细、学实上下功夫,努力做到让党的历史印在脑海里、让党的精神融入血脉中、让党的作风落到行动上。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专门制定《南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班子参加党史学习教育安排汇总表》,抓牢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让领导干部既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组织者、推动者,又是参与者、实践者;出台《南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史学习教育党员干部自学指引》等文件,让党员干部学党史“有的放矢”;定制党史学习记录本,引导党员干部使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自学,公布积分排名,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组织在职党员参加“学习强国”学习运动会,以赛促学等。

    4月,组织党员干部到西樵山抗日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纪念碑、中共南海县委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5月,组织军休干部开展“重走长征路”主题活动;组织青年干部开展了“老兵永远跟党走·一封家书”主题诵读活动暨“五四”青年表彰大会。参与活动的党员们表示,党史学习教育让他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让红色精神更加深深地根植在心中,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总要求,南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还专门出台《“老兵永远跟党走”党史学习教育方案》,组织退役军人开展一系列“老兵永远跟党走”系列活动,引导各镇街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开展退役军人“学党史·颂英烈·守初心”活动,挑选老兵党员组成红色讲师进校园进社区分享红色故事,带动全区退役军人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做好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引领。

    此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还通过开设“老兵永远跟党走”专栏、推送老兵党员先进事迹、展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学党史办实事的相关工作成效、开展党史学习研讨和专题宣讲、推动党员积极参与“解码精神谱系传承红色基因”系列融媒栏目的讨论等方式,纵深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每一次扎实学习、每一次广泛宣传、每一次深刻感悟,都是一次精神洗礼。

    5月28日抗疫硬仗打响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党员志愿者全员响应,累计派出23批次111人次参与到镇街一线的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疫情防控工作,服务总时数730小时,志愿服务事迹先后两次被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报道,累计阅读量超10万+。他们在疫情防控一线守初心、担使命,真正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疫情防控和服务群众的强大动力。

    /学史力行/把实事办到退役军人“心坎上”

    “补缴社保,这个‘经济账’你们帮我算得好……”4月8日,在听完工作人员解释补缴社保的相关政策后,狮山镇退役士兵吴某想通了,当天完成社保缴费。这是南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缩影。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聚焦退役军人的“急难愁盼”,推进办实事工作清单落地。

    “我们通过做深做实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广泛宣传《退役军人保障法》,将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工作进一步延深,丰富‘枫桥经验’南海本地化内涵,积极营造尊重尊崇、关心关爱退役军人良好氛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李永添表示,通过办好一件件实事,不断增强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扶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方面,制定发布全省首份县区级南海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评选办法,通过政策杠杆作用加快南海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打造南海老班长军创品牌,加大职业技能培训供给,聚集社会资源为退役军人提供学习、实习、就业和创业全链条服务。

    今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还多措并举开展部分退役士兵社保接续攻坚工作,着力开展2012年后非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社保接续工作,切实把好事做好做实,提升该部分人员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同时,全力做好省应急救助资金、区慈善会关爱退役军人基金的宣传工作,着力提升退役军人关爱帮扶力度,为困难退役军人、优抚对象提供帮扶援助,解决部分退役军人的实际困难,让困难退役军人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与温暖。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南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正不断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把为民服务解难题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本领。

    /守正创新/开创退役军人工作新局面

    南海现有退役军人及重点优抚对象3万多人,每年要安置400多名退役士兵,他们是推动南海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生力军之一。

    “南海全区各单位各部门要怀着对军人特殊的感情开展工作,安置好,服务好,保障好退役军人。”在2020年区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强调。

    为服务好、保障好退役军人,2019年,南海挂牌成立退役军人事务局后,就持续着力解决退役军人“急难愁盼”的难题,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以区政府办公室一号文件方式出台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规范性文件,涉及一次性经济补助金、优抚激励、就业创业等一系列全省县区级首发的制度,搭建起南海特色退役军人服务“四梁八柱”,为开展特色服务夯实制度基础。

    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领域,南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更是在全省率先发布“天安十条”“公证十条”和“金融服务十六条”等一系列退役军人服务指导清单,精准链接社会力量,创新退役军人服务供给。全省首创公益创投项目,培育孵化重点试点项目13个,撬动社会团体、社区和社会组织等专业社会资源关心关爱退役军人,快速打开退役军人服务工作局面。

    同时,南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以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接待大厅、心理咨询室和退役军人荣誉室为载体,畅通退役军人矛盾纠纷的表达渠道,预防矛盾纠纷的激发;开展退役军人心理帮扶服务,促进退役军人的心理健康建设;开展荣誉室公开日体验服务,增强社会与退役军人的互动。

    随着区镇村三级退役军人法律服务体系的完善,为退役军人法律服务的范围也从提供法律援助扩展到法律服务的各方面,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还联合南海检察院积极为陷入困境的涉法涉诉的困难退役军人及时提供综合救助,着力提升退役军人法律服务保障力度。

    从制度创新夯实退役军人工作根基,到链接社会资源指导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再到建强服务载体、完善服务体系,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持续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退役军人管理服务工作,营造全社会尊重尊崇军人职业的浓厚氛围,凝聚起广大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也开创了退役军人工作新局面。

    案例

    精准服务助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对无人机很感兴趣,希望以后可以从事无人机相关岗位的工作。”在南海丹灶翰林湖旁的一个无人机培训基地里,退役军人冯伟恒正在教练的指导下操控无人机,这是南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的返乡退役军人短期职业技能培训热门项目之一。

    这是南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精准助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一个硬举措,为了尽快让退役军人实现稳岗就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瞄准技能培训这一靶心,在过去“漫灌式”普惠培训模式的基础上,推行“滴灌式”精准培训,以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打通退役军人因“缺技少艺”导致的就业创业“梗阻”。

    “今年我们新增了多个高新科技领域:无人机驾驶员、新媒体内容制作、工业机器人操作、电商数据分析等工种的技能培训,是为了帮助退役军人适应市场新业态,让其拥有更广阔的职业前景。”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王晓娟表示,“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在全省率先出台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评选办法、成立区退役军人军创合作联盟等措施,撬动和集聚南海优质社会资源,全力帮扶老兵就业创业,持续推进为老兵办实事”。

    “南海老班长”社区服务平台与南海区退役军人综合数据应用平台,组成了南海区精准助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另一项硬举措,借助信息化手段,加持服务工作保障,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落实落细提供了一大法宝,全面提升服务精准度和水平。

    精准服务离不开社会资源的整合,两年来,南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陆续挂牌了天安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汽配就业创业孵化基地、退役军人就业成长示范基地、服务联盟共建基地、法律服务基地等五大基地,全面整合就业创业、法律咨询等服务的社会资源,为退役军人提供学习、实习、就业和创业全链条服务。

    数据显示,2020年南海返乡退役士兵413人,截至2021年5月底,退役后选择就业的212名退役士兵中,已有163名退役士兵成功就业,就业率达76.9%。

    文/珠江时报记者程虹郑慧苗通讯员杨均隆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