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6月28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百年辉煌,砥砺初心向复兴
    • 聚焦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
    • 《永远跟党走》特刊今日发行
    • “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将隆重举行
    • 堂食已恢复 防疫不放松
    •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 作文体现立德树人 物理渗透民族自豪

    第A02版:要闻

    • 百年辉煌,砥砺初心向复兴

    第A03版:要闻

    • 南海 打造区域教育高地 让群众真切感受幸福

    第A04版:要闻

    • 37440件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 南海区档案馆征集建党百年红色档案资料
    • p29

    第A05版:要闻

    • 穿上了这身衣服我就要穿一辈子
    • 为管控区域居民守护“心理防线”
    • 明知道辛苦都争着上 这是医护人员的担当

    第A06版:要闻

    • 进门亮码测温 市民安心用餐

    第A07版:教育

    • 各校“花式”送祝福 为考生加油鼓劲
    • 广东徐工建机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告(征求意见稿公示)

    第A08版:镇街

    • 地下是净水设备 地面是儿童公园
    • 强化隐患排查 防范事故发生
    • 近万名产业工人同时在线学党史
    • p27

    第B01版:特刊

    • 医心向党 植根于民
    • 学百年党史 做南海雄师

    第B02版:特刊

    • 石门中学 学在南海的品牌品质教育的名片南海人民的骄傲
    •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第01版:特刊

    • 伟业铭刻史册 丰碑昭示未来

    第02版:特刊

    • 南海工农运动 掀起革命浪潮

    第03版:特刊

    • 燃起革命之火 照亮前行道路

    第04版:特刊

    • 不屈不挠抗争 谱写抗日壮歌

    第05版:特刊

    • 建立民主政权 人民当家作主

    第06版:学百年党史做南海雄师

    • 赓续精神血脉 汲取前行力量

    第08版:特刊

    • 中共南海县委旧址:展现革命斗争历程
    • 大沥革命展示馆:铭刻大沥战斗印记

    第09版:特刊

    • 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讲好南海革命故事
    • 区梦觉生平事迹展陈馆:红色景点传承爱国情怀

    第10版:特刊

    • 百年巨变图说“南海奇迹”

    第12版:特刊

    • 走深走实学党史 汇聚发展新动能

    第13版:特刊

    • “急难愁盼”有回应 办好办实大小事

    第14版:特刊

    • 党史学习进企业 红色力量促发展

    第15版:特刊

    • “创新+走心”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第16版:特刊

    • 学思践悟聚力量 笃行实干开新局

    第17版:特刊

    • 凝心聚力学党史 有为政协谱新篇

    第18版:特刊

    • 讲好南海故事 凝聚奋进力量

    第19版:特刊

    • 凝聚青春力量 传承红色基因

    第20版:特刊

    • 警心向党铸忠诚 风雨砥砺为人民

    第21版:特刊

    • 用脚步丈量民情 用行动温暖民心

    第22版:特刊

    • 当好民企“娘家人” 架起政企“连心桥”

    第23版:特刊

    • 党史学习掀热潮为 民办事有实招

    第24版:特刊

    • 创新举措践初心 实事办到心坎上

    第25版:特刊

    • 集结改革之力 再创南海辉煌

    第28版:特刊

    • 敢为人先 改革精气神激荡千年

    第29版:特刊

    • 南海雄师闯新路 城乡融合再出发

    第30版:特刊

    •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推动南海城乡融合发展

    第31版:特刊

    • 工业重镇蜕变 城市能级跨越
    • 学史力行显担当 为民实事办出彩

    第32版:特刊

    • 敢闯敢创敢干 铸就湾区氢城

    第33版:特刊

    • 大招商招大商“两高四新”崛起

    第34版:特刊

    • 牵住科创“牛鼻子”赋能高质量发展

    第35版:特刊

    •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打造一流教育强区

    第36版:特刊

    • 托起市民安居梦 写好南海“水”文章

    第37版:特刊

    • 守护南海“清净蓝” 描绘发展“新底色”

    第38版:特刊

    • 减负稳岗挖潜力 惠民暖企保民生

    第39版:特刊

    • 以“一网统管”提升数字治理水平

    第40版:特刊

    • 深化放管服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

    第41版:特刊

    • 筑起防疫墙 当好健康守护人

    第42版:特刊

    • 守正创新再出发 担当作为办实事

    第43版:特刊

    • 党建引领 医惠万家

    第44版:特刊

    • 党建引领新发展 金融服务显担当
    • p38

    第45版:特刊

    • 不忘初心使命 争做南海雄师

    第46版:特刊

    • 南海雄师奋勇争先 复兴路上阔步前行

    第48版:特刊

    • 百年风华 数说南海

    第50版:特刊

    • 桂城城市巨变显品质发展红利惠民生

    第52版:特刊

    • 九江 党建引领聚合力点燃发展“红引擎”

    第54版:特刊

    • 西樵 聚力高质量党建 攻坚高质量发展

    第56版:特刊

    • 丹灶 党建引领激活力 闯出一条蝶变路

    第58版:特刊

    • 狮山 聚焦高质量发展 书写新时代答卷

    第60版:特刊

    • 大沥 党员上好“三堂课”“金色名片”显成色

    第62版:特刊

    • 里水 一张蓝图绘到底 湾区名镇谱新篇

    第64版:特刊

    • 党工团联动发展 打造“两新”组织典范

    第65版:特刊

    • 从农田到餐桌 把好百万人“食材关”

    第66版:特刊

    • 创新党建工作法 “盈宇模式”展风采
    • 坚守法治之路 维护公平正义

    第67版:特刊

    • 党建引领筑根基 金融护航促发展
    • 以党建为总抓手 促家具行业发展

    第68版:特刊

    • 担起社会责任 做佛山人美好生活承载者
    • p37
  • 数字报首页

42:特刊

守正创新再出发 担当作为办实事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实施“跻身全国中医医院百强”战略,致力打造南海区中医药文化品牌和医院文化品牌,护航市民健康

2021年06月28日

    ■2021年5月27日,“三甲”评审专家检查督导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镜中心感控工作,并对该中心感控工作表示充分肯定。(通讯员供图)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不忘来时之路,铸就崭新辉煌。

    坐落在南海中心城区桂城的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已经逐渐步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各项事业呈现健康快速发展态势。医院紧紧围绕“三结合、一重点”的发展战略,“十三五”期间成功建设为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

    “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党委领导下,医院以“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健康服务”为使命,本着“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宗旨,致力于跻身全国中医医院百强,打造群众满意、员工自豪、社会认可、国内一流的中西医结合医院。

    /党建引领/党建工作融入现代化医院管理

    坚持党建引领,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完善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是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医院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写入《医院章程》,将党建工作融入到现代化医院管理中,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同时,医院通过加强党支部建设,严把发展党员质量关,开展党支部挂钩村居直联、党员“一报到两认领双管理”系列活动,规范“党员示范岗”管理等形式,推动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通过主抓党建工作,基层党建取得显著成效,支部、个人多次受到市、区级表彰,近3年获得表彰的党员超81人次、党组织11次。目前全院16个党支部分别与16个村居挂钩直联,把医院服务送到社区,为群众办实事。

    医院还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出7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今年4月起开展“杏林之约,与健康同行”中医药文化“五进”活动,派出6位业务骨干兼任6所学校的健康副校长,为学校开展疫情防控指导和健康教育指导工作。

    此外,医院坚持党建带团建,切实加强团组织建设,不断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如开展医务社工项目,成立“杏林先锋”党员志愿专业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在医院”、社区义诊等志愿活动。通过开展系列活动,群团组织焕发出新活力,医院团委获评佛山市五四红旗团委,志愿服务队获“区直机关党员志愿服务队年度服务团队金奖”“南海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

    /品牌建设/培育人才梯队引领专业发展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创建于1993年,前身为南海中医院。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是医院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一直以来,医院致力于打造专业技术精湛的人才队伍,通过多项措施培育人才梯队。其中,实施“雏鹰—鲲鹏—飞翔”三级人才队伍建设,通过遴选109位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办“西学中”培训班,选拔中青年西医临床骨干进行系统的中医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选派专业技术骨干到国内各知名三甲医院进修以及与港澳台同行交流学习,不断提升技能和服务水平。

    2009年,医院开展首批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后,先后有17位中青年骨干向国医大师张学文、米烈汉、姚树锦等多位全国名老中医开展师承工作。2011年,医院开展了院内的师承工作,并推荐优秀的传承师徒参加南海区、广东省乃至国家级不同层次的师承和名医项目,逐步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师承培养梯队,医院初步形成以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老昌辉、李俊雄为代表的名医团队。

    医院坚持以名医工作室建设为平台,开展师承教学,培养名医接班人,2011年邱志楠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揭牌,2013年老昌辉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启动,2019年5月南海首个名医工作室揭牌,逐步建成了国家、省、市、区不同层次的名医工作室。

    除了人才队伍建设,医院还特别打造了中西医结合特色专科群体。目前,医院已建成多个本地区、省内乃至国内有影响力的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康复科、肺病科(呼吸内科)、脾胃病科等分别被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重点专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培育项目。

    /服务为先/严把服务质量践行社会担当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院训是“严谨、创新、文明、诚挚”,使命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健康服务”,宗旨是“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医院的初心就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服务为先,是医院践行社会担当的最直接方式。因此,医院一直以来规范诊疗,通过建立三级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成立由院长挂帅的医疗质量与安全委员会,定期更新完善质量目标及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开展质控考核;落实医疗技术分级分类管理,动态追踪限制类技术及各项新技术开展情况;完善“危急值”报告制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和工作流程;积极推广品管圈及PDCA工具的应用,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并取得显著成绩。

    同时,医院积极创建“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快速通道”。2019年4月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验收,2020年11月医院卒中中心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验收认证,成为佛山市首个“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医院综合救治能力达到国家级标准和水平。

    此外,2018年至今,医院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区三州”贫困县对口帮扶项目、广东省医疗柔性援藏援疆项目、广东省“组团式”紧密型帮扶项目、广东省“千医下百县”项目、佛山市对口凉山扶贫项目等,派出专业技术骨干85人次,与省内外16家医院(包含7家中医或民族医医院)签订对口帮扶协议。通过开展推广中医适宜技术、远程医疗指导、共建医学中心等多项举措,受援医院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临床专科建设得到显著加强。例如,凉山州甘洛县妇幼保健院成功创等达标,封开县中医院针灸康复科建成广东省中医特色专科,韶关市始兴县中医院针灸科获得广东省中医药局“十三五”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建设项目。

    “我们将继续加强党建引领工作,紧密围绕‘跻身全国中医医院百强’的战略目标,打造南海区中医药文化品牌和医院文化品牌,重点构建南海区中医药三级网络服务体系。”医院党委书记林孝和表示,接下来,医院将根据“十四五”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2020~2025)》的目标,抢抓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广东省建设卫生强省等机遇,主动适应医疗发展新态势,努力配合构建粤港澳中医药共商共建共享体制机制,通过跨界融合,引进高端人才,联合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打造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等创新平台,深入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数读医院发展

    医院已建成多个本地区、省内乃至国内有影响力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其中国家级重点专科3个,省级14个。

    近3年,医院获表彰的党员超81人次、党组织11次。目前全院16个党支部分别与16个村居挂钩直联,把服务送到社区,为群众办实事。

    医院现有国家级青年文明号1个,国家级巾帼文明岗1个,省级巾帼文明岗2个。

    医院有广东省名中医师承指导老师4名、广东省名中医2名、佛山市名中医3名;老昌辉获得第二届邓铁涛中医医学奖殊荣。

    医院现有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1名、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3名、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3名、广东省杰出医学青年人才1名、广东省中医临床优秀人才1名。

    2019年治未病科、护理学、内分泌科、中药药剂(临床药学)、心血管科、泌尿外科等6个专科被定为广东省“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肺病科、康复科、脑病科、肾病科4个专科入选中国中医医院·最佳临床型专科。

    2018年至今,医院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区三州”贫困县对口帮扶项目,以及广东省、佛山市等多个帮扶项目,派出专业技术骨干85人次,与省内外16家医院(包含7家中医或民族医医院)签订对口帮扶协议。

    医院承担了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设有3个接种点,共派出驻点医护人员近100人,日均接种量6000剂次以上。

    2021年5月底至6月初,医院派出医护人员2663人次,深入78个社区采样点为居民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工作。

    文/珠江时报记者方婷通讯员梁健桃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