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丈量民情 用行动温暖民心
南海区民政局坚守为民初心,把服务和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南海区民政局把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标准。

■南海区民政局党员志愿者协助社区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党员志愿者上门开展志愿服务。
民政工作关系千家万户、连着百姓民心。
4月,在南海各大墓园的人流中,南海区民政局近100名党员志愿者,放弃休假悉心服务,引导群众鲜花祭扫,保障墓园内外秩序井然。
5月,在南海养老机构、救助站等民政服务机构,南海区委常委郭家新指导“我为群众做实事”实践活动的同时,全面检查各项防疫措施落实情况。
6月,在南海区民政局党员干部志愿者微信群里,“我打了两针疫苗,我也报名”“周末有时间,报名算我一个”支援防疫一线的响应此起彼伏。
………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南海区民政局坚守为民初心,把学习实效体现在为群众服务、帮群众解难的具体行动上,聚焦特殊群体,精准施救,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政策排忧解难,用行动温暖民心,为南海打造“品质南海、活力南海、幸福南海”贡献民政力量。
/高标准推进/明职责建机制学得深悟得透
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南海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后,南海区民政局迅速行动,由南海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锦枌任组长,第一时间传达动员、成立小组、部署开展,全力做好党史学习教育。
如何让鲜活的党史走进党员干部心里?南海区民政局不断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打开方式”,不断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组织全体党员在学习微信群定期学习,目前已发布27期学习内容,确保党员们能随时、随地、随身学习,力戒形式主义,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另一方面,邀请3名专家进行党史专题学习和宣讲,让党员深刻了解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引导党员锤炼党性,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工作中,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促进民政事业发展的动力和实效。
围绕“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样”,南海区民政局开展“每日一学,每月一测”,全体党员每日用半小时集中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学习资料,定期组织观看党史教育视频并交流讨论,进一步激发了中心全体人员的党史学习热情。
红色资源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南海区民政局组织全体党员参观西樵山抗日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纪念碑和南海博物馆,党员们“耳濡目染”,感触颇深。“实地参观学习,深切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同时也深深感叹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真切感悟到什么叫‘初心’,什么叫‘使命’。”党员们纷纷表示,我们不仅要把红色精神薪火相传,更要把肩上的担子扛起来,为民政努力而奋斗。
/务实见担当/办实事解难题行动温暖民心
党史重在力行。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伊始,南海区民政局把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标准,一幕幕为民服务的画面不断上演——
在南海区人力资源市场,南海区民政局党员以“摆摊”的形式,为残疾人提供政策咨询、求职登记、培训登记等就业援助服务,用实际行动给予残疾人帮助和关怀。
在南海儿童福利院,刘锦枌带领党员干部开展“为了孩子的一切”关爱孤残儿童服务,让特殊儿童感受浓浓的爱。
在南海慈善会,南海区民政局乐助为民志愿服务队,在母亲节照顾52位心智障碍儿童,给孩子母亲八个小时的“喘息放松”时间。
在丹灶康园中心,南海区民政局党员干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关爱残疾人”主题党日活动,发动党员为智力障碍、精神障碍群众送温暖。
送服务的同时,南海民政用行动温暖民心。今年清明节期间,南海参加现场祭扫的市民达到1268641人次,祭扫车辆约30万台次,实现“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目标;今年一至五月,“殡葬基本服务费用免除”项目共免除相关费用273.44万元,惠及群众3216人;罗定市围底镇中心小学助学活动惠及群众113人;“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援助服务”项目惠及群众100人;南海区救助站寻亲送返45人;“向困难群众提供临时救助”项目惠及群众23人。把为民服务和温暖送到老百姓心坎上,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让南海处处流淌着守望相助的温情。
/用心下真功/政策排忧解难送温暖传党恩
随着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南海区民政局还积极用政策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破解养老服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让老年人安享晚年美好生活。”这是南海民政“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推动南海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推动南海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化、标准化、专业化,南海区民政局发布《南海区社区幸福院建设和运营管理办法(2021年修订)》《南海区养老机构管理和民办养老机构扶持办法》,以及《关于建立南海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运营机制的通知》和《智慧养老平台养老服务商审核评价指南》,全力打造南海养老“事业+产业”的全生态链模式。
为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作用,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南海区民政局发出临时救助通知,为“因遭遇了火灾、交通事故或其他突发状况”“家庭成员罹患重病或特殊疾病”或“因其他原因造成暂时生活困难”且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提供不低于2个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救助。
在去年出台对南海社工人才发展扶持激励办法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南海社工人才扶持激励办法申报条件、程序,落实各项扶持激励措施,加快推动南海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今年出台了《佛山市南海区社会工作人才发展扶持激励经费申请指引(2021年修订)》,为社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注活水、添动力,切实提升全区社会服务整体水平,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助力绘就幸福民生的南海新画卷。
特写
党员冲在前支援防疫一线
“我可以报名”“我打了两针疫苗,我也报名”“周末有时间,报名算我一个”………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南海区民政局党员志愿者微信群里,“我报名”支援防疫一线的响应此起彼伏。
5月28日,接到区委下派的任务后,南海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锦枌随即组织各党支部迅速开展工作,聚焦社区需求,精准投放党员志愿服务资源,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支援基层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党员。6月5日和6日,南海区民政局52名党员干部深入到罗村、官窑、松岗、桂园社区,协助社区核酸采样点的测量体温、咨询扫码、帮扶引导、维持秩序等工作,筑牢疫情“防控墙”。
“请您先准备好粤康码。”“大家一定要间隔一米,不要拥挤。”“这边有老幼专用的通道。”……在罗村务庄社区,从潮州市民政局来南海区民政局交流学习的党员蓝伟平主动请缨周末支援核酸检测采样一线。连续支援社区防疫后,有工作人员担心他身体吃不消,劝他回去休息,他回绝说:“我可以,我不累,保证完成任务。”
蓝伟平说,当了志愿者,就要不怕苦不怕累,还要不怕怨,以心换心,以情换情,自己的努力和真诚服务,换来社区居民们一声声感谢,让他觉得付出所有的苦和累都值得。
另外,南海慈善会自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发出《你我同心齐防疫,携手慈善凝合力》倡议书,呼吁社会各界积极捐款,支持一线防疫医务人员和帮扶受疫情影响的困难群众,得到社会各界的响应。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6月16日,共募得善款53万元人民币。其中,佛山市龙大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简称“龙大建设”)在南海慈善会成立“龙大慈善基金”,首笔捐款10万元部分将用于防疫物资采购、医护人员物资保障等。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戴欢婷通讯员吴婉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