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百年悟初心,回顾南海先辈的故事
赓续精神血脉 汲取前行力量

梁复燃

张云峰

杜路

吴勤

区梦觉

1927年,中国共产党发动广州起义,众多南海革命先辈参加战斗。插画/李世鹏
从百年前的1921年开始,一批批怀着共产主义理想的南海新青年,执马列主义之“剑”,于黑暗中探索中国的复兴之路。
“我是笑的死,不是哭的死”,张云峰蔑视死亡的笑,浩气贯长空;为配合广州起义,104名指战员以血肉之躯,铸就了南海人民敢于斗争、不畏牺牲的革命丰碑……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那一刻起,一批批南海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走上中国共产党开辟的革命道路。穿越百年,我们依然为这些青春的热血和火红的初心所震撼。
岁月苍老了容颜,不变的是那颗赤子之心。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穿越百年悟初心,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汲取前行的力量!
梁复燃
曾用名:梁汝樵
出生时间:1891年入党时间:1921年入党时年龄:30岁
南海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
“五四”运动后,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开始在南海传播新文化、新思想。出生于1891年的南海县佛山镇青年工人梁复燃(原名“梁汝樵”)很快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在追求革命真理的道路上,梁复燃与进步知识分子王寒烬(曾用名“王汉烬”)两人志同道合,以“寒烬复燃”为名,表达内心坚定的革命信念,并在佛山组织了汾江阅报社、共和工党佛山分部等进步团体。
1920年冬,陈独秀、谭平山等在广州酝酿筹建共产党时,吸收了王寒烬、梁复燃等进步青年到广州参加注音字母教导团学习,来自南海林岳的郭植生也是其中一员。1921年8月,参加中共一大的广东代表回到广东,传达一大精神,并成立中共广东支部。王寒烬、梁复燃和郭植生被吸收入党,成为南海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同时也是中共广东支部的首批成员。
1922年5月2日、5日,梁复燃作为广东的代表之一,先后参加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共青团的前身)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从此,红色的革命火种在南海这片热土上迅速点燃。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后,梁复燃与中共广东区委主要领导之一的杨殷一起在南海林岳坚持地下斗争。大革命失败后,梁复燃遭反动派追捕,出走香港、南洋一带,之后他从事过医生、报贩、水手等职业,1959年回到广州,在广东省文史资料馆任研究员。
邓楚白
出生时间:1916年入党时间:1938年入党时年龄:22岁
15岁就开始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三省,并妄图侵占全中国。国难当头,全民抗日民主运动兴起,佛山广大工人群众爱国爱乡热情高涨,许多人更是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邓楚白便是其中的代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广州远东中学读书的南海籍学生邓楚白,联络了五六名同学一道回家乡官窑大榄乡,向父老乡亲宣传抗日救国,彼时他15岁。
4年后,邓楚白考入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参加了由中共东京支部领导的文化救国座谈会,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邓楚白中断学习回国,在广西南宁健中中学任教,并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5月,他被国民党当局逮捕,被保释后回广州参加抗日救亡宣传,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10月,邓楚白随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赴翁源县开展革命活动。当年11月,他任中共翁源县特别支部书记。1939年8月,任中共翁源县委第一任书记。
革命生涯中,邓楚白历任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政工队队长、广东东江纵队西北支队政委、广东军区江防政治部主任、海军政治部青年部部长、海军航空兵师政委、海军航空兵第四航校政委、旅顺基地政委、海军政治部主任、海军东海舰队副政委等职。1955年,他被授予上校军衔,1962年晋升为海军大校军衔。1978年任海军政治部主任,3年后调任东海舰队副政委。1988年,邓楚白离休,同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张云峰
出生时间:1900年入党时间:1924年入党时年龄:24岁
“我是笑的死,不是哭的死”
“母亲、浣娥:我还有二点钟,我就要受死刑了,我是笑的死,不是哭的死……”这是共产党员张云峰就义前两小时写给母亲及爱人绝笔信中的一段话。
1900年8月,张云峰出生在南海县黄鼎司大圃堡显纲村(今属狮山镇显纲社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小聪颖的他在村中读私塾,好学上进,写得一手好字。
24岁那年,张云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成为佛山工人运动的重要骨干。除了在佛山积极开展工人运动,他还经常到第四区、第九区一带以及显纲村(当时属第五区大圃堡)协助开展农民运动,把革命的火种带回家乡。
1927年4月15日,国民党在广东发动反革命政变,张云峰被捕。被捕后,张云峰先被关押于广州南石头监狱,后转到广东高等法院监狱。在狱中,张云峰秘密联络狱中的共产党员,坚持和敌人进行斗争。不管敌人怎么严刑审讯,他始终坚贞不屈,保守党的秘密,还写过不少诗和信给战友和亲人,鼓舞他们的革命信心。
1928年10月6日,张云峰在广州东较场壮烈就义,年仅28岁。“我就要受死刑了,我是笑的死,不是哭的死!”就义前两个小时,他写下了一封绝笔信,留给母亲和新婚的妻子叶浣娥。信中,他以蔑视死亡的笑,充分展现一个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壮烈气概。
杜路
出生时间:1919年入党时间:1938年入党时年龄:19岁
以教师身份为掩护传播革命思想
1946年2月,中共广州市委委派中共党员杜路来南海任特派员,交给他的任务就是恢复党的组织,发展进步力量,开展革命斗争。杜路以沈村小学教师的身份为掩护,开展秘密活动,先后接收了党员蔡锦屏、何远赤等人的组织关系,恢复组织活动。
1946至1949年间,党组织还根据工作需要,陆续把外地调派来的一批党员干部安排到南海县平地、藤冲、羔州等地的小学任教,开辟新的工作点。像杜路一样,这些党员干部多以教师、部门职员的身份为掩护,领导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在南海迎来解放的重要时刻,一场重要的会议在杜路家中秘密召开。会上,中共南三花工委根据中共珠江地委“创造条件,开展武装斗争,迎接解放”的指示精神部署了若干重要工作。
在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县党组织恢复发展工作日益活跃,还将一批经过革命斗争考验和党组织培养教育的积极分子吸收入党,为迎接南海解放做好了斗争准备。
陈道周 曾用名:陈杜
出生时间:1899年入党时间:1924年 入党时年龄:25岁
首任中共南海县委书记牺牲时年仅28岁
陈道周又名陈杜,1899年出生在广东花县仙阁村。幼年丧父的他,十来岁便为生活所迫,离家到南海县五眼桥一闾中药铺做杂工,因无法忍受老板的欺凌,后只身到广州谋生。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陈道周考入由中共广东支部举办的平民教育学校——建国宣传学校学习,结识了谭平山等中共党员,并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和《向导》《新青年》等革命刊物,思想认识不断提高,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1924年,陈道周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广东较早的一批共产党员之一。1927年初,党组织调派陈道周作为农民运动特派员到南海,在显岗村以小学教师身份为掩护,大力发展党组织和开展农民运动。
1927年4月,正当南海县的工农运动和党组织蓬勃发展的时候,国民党在广东发动反革命政变。陈道周没有被“白色恐怖”吓倒,继续领导南海的党组织、工农大众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1927年七八月间,中共南海县委员会在显岗村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南海县建立的第一个县级组织机构,陈道周成为了第一任中共南海县委书记。
1927年12月14日,陈道周指挥配合广州起义的大沥战斗,在突围时不幸牺牲,年仅28岁。
吴勤
曾用名:吴勤本
出生时间:1895年入党时间:1924年入党时年龄:29岁
矢志不移跟党走一腔热血洒珠洲
吴勤原名吴勤本,1895年11月27日出生于南海县第四区南浦村一个贫农家庭。生活的艰辛与习武的磨炼,使吴勤从小养成了刚毅、豪爽的性格,也练就一副魁梧强壮的体魄。
吴勤参加过国民革命,先后组建南浦农团军、南海县第四区农民协会,组织农民开展革命运动,并参加广州起义外围战斗。其间,1924年8月,吴勤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他聆听了周恩来、彭湃、谭平山等领导人的演讲,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纲领和现阶段的任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毕业前,由谭平山等介绍,吴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抗战时期,吴勤又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为珠江敌后抗日武装斗争作出重要贡献。1941年,在取得抗击日伪军的节节胜利时,国民党顽固派掀起了反共逆流,其反动势力派出特务,以高官厚禄引诱吴勤交出部队和武器。但吴勤始终坚持“宁捐七尺躯,不失一分志”的信念,决心把民族解放事业进行到底。
吴勤的正气凛然,遭到了国民党顽固派的仇视。1942年5月7日,吴勤夫妇及警卫员邓卓英3人在顺德陈村水枝花渡口乘船时,遭到国民党顽军的伏击而牺牲。
刘乃诒
出生时间:1907年入党时间:1925年入党时年龄:18岁
南海最年轻的县委书记
1907年,刘乃诒出生于广东省紫金县紫城镇下厚街,他的父亲是紫金县早期共产党员,曾参与紫金四二六武装暴动、出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紫金县人民政府委员。
1913年,刘乃诒进入紫金县第一小学读书,初步接触进步思想。1925年,省港大罢工爆发后,年仅18岁的刘乃诒经由刘尔崧介绍进入省港罢工委员会,开始参与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香港等地领导和组织的工人运动。同年,经刘尔崧介绍,刘乃诒加入了共产党,并在革命实践中迅速成长为具有成熟政治思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运动领袖。
1928年,刘乃诒被派往佛山市委工作,担任南海县委书记。他与省委派到佛山的巡视员梁祖贻并肩合作,继续从事工人运动工作,秘密筹建赤色工会,在工人中发展党组织,号召工人奋起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1929年2月28日,由于叛徒出卖,刘乃诒不幸被国民党反动军警抓捕,佛山市的党组织遭到摧毁。在狱中,他遭受了严刑拷打和非人折磨,坚持宁死不屈、誓死不从,拒绝泄露党的秘密和出卖同志。
1929年3月4日,毫无所获的敌人决定将刘乃诒押赴刑场杀害,在赴刑场的途中,刘乃诒不断高呼口号“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倒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到了刑场还高唱《国际歌》,面对敌人的枪口,视死如归,英勇就义。
区梦觉
出生时间:1906年入党时间:1926年入党时年龄:20岁
岭南女杰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区梦觉出生于1906年。1921年,她考入广州坤维女子中学读书,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并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与邓颖超、蔡畅是亲密战友,与革命英烈陈铁军是同学,还是陈铁军的入党介绍人。
大革命时期,区梦觉作为广东妇女解放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发动广大妇女支援省港工人罢工和北伐战争。1927年12月,区梦觉参加了广州起义。
革命年代,区梦觉辗转于广州、上海、香港、韶关、延安、东北等地开展革命活动,曾出席党的五大和七大;1948年出席了在匈牙利召开的国际妇女代表大会;1949年4月在第一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上被选为第一届全国妇联常委兼秘书长。
新中国成立后,区梦觉回到广东工作,曾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常委、组织部部长,省政协主席,省委常务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领导职务,出席了党的八大并当选中央候补委员。在党的十二大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她还兼任过省委党史研究委员会主任,对党史事业发展有很大的贡献。1983年离休后,区梦觉仍经常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为深化改革开放不遗余力。
资料来源:南海区档案馆、南海区委党史研究室文/珠江时报记者付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