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 聚力高质量党建 攻坚高质量发展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城市、经济、民生发展,将党建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力量

■环西樵山片区。(通讯员供图)

■西樵镇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五进”活动,并为企业、社会组织代表赠送党史学习教育书籍。 (通讯员供图)

■在全镇全员核酸检测采样期间,西樵共发动党员志愿者5000人次为工作保驾护航。 (通讯员供图)

■西岸社区宫溪经济社党员志愿者和村民一起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专项行动。 (通讯员供图)

■樵园社区
“送学上门
”。
(通讯员供图)

■五八科创园近况。
(五八科创园供图)
自今年3月全面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以来,西樵镇党员志愿者成为入户宣传和在疫苗接种点提供便民指引的“主力军”之一;在6月初启动的全镇全员核酸检测采样期间,西樵共发动党员志愿者5000人次为采样工作保驾护航;各村(社区)建起的党群服务中心、党群服务站等党建阵地成为各村(社区)开展活动的主阵地……西樵高质量党建成果正不断转化成城市、经济、民生等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力量。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4月27日,西樵镇樵泰社区在该社区幸福院举行“重温红色记忆,筑牢思想根基”主题党日活动。在场的党员、群众通过观看社区退伍军人秦候芳和百岁长者雷珠的视频,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党史学习教育。
一生经历过抗日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历史时期的雷珠,已然是一部“活历史”。“我们经历过苦日子,才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才知道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多重要!是共产党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她感慨地说。如今,看到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她也是满心欢喜,“党的事业、社会的发展后继有人了!”
自3月8日西樵召开全镇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以来,全镇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镇内各党组织累计开展主题活动近505场次,派发党史学习教育书籍共14682册,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机关、进村居、进学校、进企业、进网站。
今年,西樵镇启动了“百年华诞红动西樵”西樵镇红色文化年系列活动,活动包含五大主题:做红色达人、听红色党课、游红色西樵、传红色经典、建红色阵地,是西樵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创新举措。
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打开基层党建新的突破口,更是西樵镇加强党建的重要举措。
西樵镇党委委员伍新宇介绍,接下来,西樵镇通过进一步织密织牢三级党建网格,加强“三亮”工程品牌化建设,切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做出亮点。此外,还将以“一村一品牌”为目标,让红桥工作室、红棉聊天室、党群同心圆等品牌项目做实做深。在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实行“四议两公开”,推动在经济社一级重要事权清单管理制度全面落地,完善经济社党支部和党员参与经济事项议事机制的同时,还将加强城市党建,深入推进物业住宅小区党支部组建全覆盖,打造一批“红色示范小区”。
更重要的是,西樵镇将加强学习教育与促进改革发展相结合,推动知行合一,将学习教育成效体现在推动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环西樵山片区建设等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和重要任务上,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深入基层群众、集中力量解决群众反映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落实一批为民惠民便民的民生实事。
重构城乡格局推动融合发展
西樵镇环西樵山片区作为南海区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十大示范区之一,总面积约32平方公里(该片区占据西樵区域面积的五分之一),坐拥西樵山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优质生态和旅游资源,更覆盖了西樵镇多个农村和城市社区。
今年,西樵镇将环西樵山片区建设作为一项中心工作,并将环西樵山片区综合整治提升工作列入全镇首批“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项目清单。
目前,环西樵山片区综合整治提升工作已全面铺开,环山绿道、田头棚整治等项目按计划推进,在环山路范围内开展28个整治点位联合执法行动,提升片区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而涉及环西樵山10个村(社区)的乡村振兴连片示范项目已动工建设。
2021年,西樵镇以“产业与生态和谐共生、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的工作目标大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提升生产、生态、生活空间。“我们要让生态优势成为西樵产业、文旅、城市融合发展优势,要把好山好水融入城市建设,积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岭南特色名镇。”西樵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明说。
为了释放足够的高质量生产空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西樵镇的村改扶持奖励基金从2亿元增至10亿元,聚焦连片改造,以“工改工”为总攻方向,坚持“拆建引”相结合,以大拆除为引领,对低矮散乱低效的必须拆、重点区域内的重点拆、连片工改工的靶向拆。
在推动村改过程中,多个村(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紧密联系群众,表现出较强的行动力,西樵镇得以谋划出五大千亩连片项目,包括山南产业社区、联创智慧产业园和新田智造新城、海儒工业区项目、听音湖拓展区项目。
不仅如此,西樵镇还积极发挥镇属公有企业的带动示范作用,主动介入村改项目的土地整理工作,为优质项目的落地腾出连片发展空间。
坚守实体经济 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近两年,西樵的卫生用品行业迎来高速发展,昱升、啟盛等龙头企业更是全行业的领军企业,带动卫生用品产业链上下游发展的势头强劲,成为西樵镇产业经济的新增长点。
尽管如此,作为传统产业重镇,西樵目前的产业结构仍以纺织、陶瓷、五金等传统产业为主,传统产业比重过大的问题依然突出。为此,西樵镇正全力推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加快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培育产业经济的新增长点。
一方面,西樵镇通过引导企业对标国内外前沿技术,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纺织服装、陶瓷建材、五金电器、印刷包装等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进行智能化和生态化改造,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更多企业“上云上平台”。同时,推进产品高端化、企业高新化、产业特色化,培育更多的龙头企业,深化创新发展,提升传统产业。
另一方面,西樵镇通过招商引资重点引入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丰富西樵的产业体系。在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的同时,加大卫生用品产业集聚,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着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党建带动了全员工作积极性,引领全体员工心往一处使!”作为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新润成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关润淡认为,推动党建工作走深走实不仅能够建强建优党组织,还将推动企业迈向新台阶,坐上高质量发展的列车。
随着樵山文化中心在今年“五一”正式开业、西樵山上和山下的紧密联动,西樵也将在文旅产业的发展上迎来新的机遇。
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幸福西樵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青年学生、群众等都能成为创新社会治理的主体。但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的基层治理,都离不开党建引领。
近日,西樵镇百西社区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美化环境我先行社区零死角大行动”服务活动,广泛发动社区内党员、亲子家庭、群众志愿者参与,同心协力改善人居环境。在他们对村头村的公共活动区域开展卫生大清洁行动时,路过的村民纷纷称赞:“这些小朋友打扫得多认真呀,个个都是活雷锋嘛。”
无独有偶,七星村的党员志愿者也拿起铁锹、扫把对村内主次干道、公园、房前屋后等卫生进行彻底清扫、清运,村庄“颜值”明显提升,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在各村(社区)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党员带头、发动群众、党群联动的情景不断显现。基层党建是构筑乡村振兴“动力系统”的关键。
接下来,西樵镇将进一步加大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项目的统筹力度,全面部署、系统规划、明确分工、落实责任;高标准持续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扎实推动各项村庄微改造,落实村内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推动镇域环境整治提升取得实效。
而在城市社区,西樵镇积极探索城市党建新模式,将“红房子”建设、“三单一图一表”工作法等先进经验推广开来,建成10个“红房子”投入使用,将党建阵地建在居民家门口。
另外,西樵镇亦加快樵北小学、翰林小学等一批中小学校的提质扩建和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业务用房建设,继续建设社区幸福院,强化养老、医疗、社保、教育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配置,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努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建设“幸福西樵”。
展望未来
以新担当新作为聚焦攻坚以新目标新定位引领发展
近年来,在党建引领下,西樵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社区治理、民生事业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在重文化传承、强产业联动的努力下,西樵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取得多个国字号招牌,如国家第二批特色小镇、中国妇婴卫生用纺织品示范基地、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等称号;西樵山景区的石岩燕采石场遗址、山南的基塘农业系统、松塘村也获得国家级金字招牌,以西樵吉赞横基、民乐窦、吉水窦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桑园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环西樵山片区发展势头强劲,西岸乡伴项目落户,宋城、听音湖美食集聚街区项目进展顺利;腾龙湾区数据中心、有为馆等项目正式启动……
这一系列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动工建设和建成投用,给予了西樵文旅、产业、民生、基层治理极其有力的支撑。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建设,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必定是要推上更重要的关键台阶。只有把全镇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党建引领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才有根本保证。
在这一前提下,西樵镇党委书记关海权提出,西樵要探索出一条属于西樵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在他看来,全镇上下首先要全面提高思想认识,确立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局思维,生动开展全镇党史学习教育。其次是坚决扛起政治责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聚精会神形成合力抓党建。然后是推动党建引领攻坚,把高质量党建转化为落实各项重点任务的坚强力量。再者是加强党建品牌建设,让支部规范化到示范化的探索成为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的有益经验。同时,聚焦提升队伍建设,持续狠抓从严治党。如此一来,西樵镇才能坚定在各项事业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并将党建成果转化为促进改革发展的动力。
展望未来,“十四五”时期是西樵镇朝着高质量发展迈进的关键时期。因此,全镇上下要胸怀“两个大局”,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不断开创西樵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西樵镇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为总领,秉承“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西樵精神,立足西樵发展阶段、发展特征和发展优势,抢抓“双区驱动”和南海区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机遇,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探索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建设引领佛山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极点镇、先进制造业生态化发展的排头兵、城乡融和共治的先进典范、人文生态宜居的南海标杆,全面开启西樵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全力打造品质西樵、生态西樵、幸福西樵。
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西樵镇将以“产业与生态和谐共生、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作为2021年的工作目标保持定力,聚焦发力,大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生产、生态、生活空间布局,全力开创西樵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努力在南海区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新征程中创造新业绩、铸就新辉煌。
典型案例
守护孩子们的“上下学路”
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樵弘轩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公交站亭改造提升工程……4月27日,西樵镇首批“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项目清单对外公布。项目清单聚焦群众最关心关注的民生事项,涵盖医疗、教育、就业以及群众的“衣食住行”等内容。
除了有以上清单,西樵镇各基层党组织、驻村(社区)干部、党员更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发挥发散思维,让办实事的内容不止步于清单。
去年9月,原西樵镇太平小学新田校区更名为西樵镇第六小学,开始独立办学,办学规模逐步扩大。该校现有学生超过600人,生源主要来自新田村和海舟村。由于面向樵高路,背靠新田村,该校接收的积分入学的学生数量也在逐年增长。西樵镇第六小学校长李国佳透露,该校未来计划扩大学生规模至1000人。
在办学规模扩大的同时,接送学生的家长也越来越多。今年2月,新田村首座人行天桥落成投用,天桥的一端就设在该校门前,减少该校师生、家长需要横跨马路时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还在人行天桥旁设置了一片学生接送区域,供家长临时停车。但由于学校的后勤力量有限,让学生到校外清扫也不现实。
所以,李国佳希望有关部门将这片接送区域的保洁问题列入市政管理,以保持这片区域的整洁。
作为地地道道的新田村人,新田村党委书记李卫升更深切体会到这所小学关乎村里及周边地区的孩子的未来,“我们新田村的人基本上都是从这所小学毕业的。”他说。
一直以来,他都十分关注学校的发展。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有不少学生是在学校附近的4个公交站乘车上、下学的,其中部分公交站没有遮阳棚,学生只能在烈日下或暴雨天撑伞候车。为此,他主动向上级反映问题,提出需改善学校附近公交站的候车设施和校门前的道路绿化。
6月10日,西樵镇新田村透露了关于西樵镇第六小学学生接送区域的保洁问题、校门前的绿化问题及附近公交站候车设施改善等实事的最新进展:该校门前的绿化带现已完成改造,绿化景观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学校附近的公交站改造加速进行中,南海区交通运输局西樵分局正在制定对这些公交站的改造设计方案;学生接送区域附近的店铺即将面向社会招商,新田村委会计划引进文具店等与学校、学生定位相符的商家,并让商家负责“门前三包”,即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以解决该区域的保洁问题。
放眼全镇,各村(社区)党组织均通过三级党建网格收集汇总问题,建立起村级“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清单。截至6月10日,全镇发布“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数达391个,惠及群众超34万人次。
党建名片
党员人数 7820人
党组织数量552个
党建品牌“三亮”工程
西樵镇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创新开展“三亮”工程,通过“亮身份、亮嗓音、亮行动”,把党员的积极性带动起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增强与群众的联系,做群众的“传声筒”,帮助群众解决烦心事,提高幸福感。
红色阵地数量
316个
党建要点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自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以来,西樵镇各党组织累计开展主题活动近505场次。截至6月10日,全镇发布“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数达391个,惠及群众超34万人次。
●党建阵地建设
计划举行“百十一”党建阵地评选工作,在全镇范围内评选100个星级经济社党群服务站、10个村级示范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好镇委党校和至少一个党建主题公园。
●党建品牌建设
加强“三亮”工程品牌建设,以“一村一品牌”为目标,让红桥工作室、红棉聊天室、党群同心圆等品牌项目做实做深。加强“两新”党建,探索实施“一行一品”党建工程,分类施策做强行业党建,打造行业党建品牌。
●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加强农村党建,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实行“四议两公开”,推动在经济社一级重要事权清单管理制度全面落地,完善经济社党支部和党员参与经济事项议事机制。加强城市党建,深入推进物业住宅小区党支部组建全覆盖,打造一批“红色示范小区”;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探索推进住宅小区重要事权清单管理。
高光时刻
●2002年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棉纺(色)织行业协会授予西樵“中国面料名镇”称号。同年,西樵财政结算中心的集中核算管理模式被广东省财政厅总结为“西樵模式”,在全省1600多个镇推广,并在全国财政系统“全财工程”会议上被总结为“乡级财政财务统一管理”成功典型。
●2012年
西樵轻纺城获评“全国十大面料及纺织品交易市场”。●2013年
西樵山风景名胜区被国家旅游总局授予国家5A级景区。●2014年
西樵镇成功夺回“西樵面料”集体商标注册权,并被获评“全国十大纺织产业集群”。南方技术创新中心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获“全国纺织产品开发推动突出贡献奖”等称号。●2017年
西樵镇成功摘得“中国妇婴卫生用纺织品示范基地”国字招牌,并成立卫生用品行业协会,形成聚集30多家上下游企业的卫生用品产业,产值超25亿元,纳税超8700万元。●2017年
岭南文旅小镇启动仪式顺利举办,为西樵文旅产业发展翻开新的篇章。同年,听音湖公园获授“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位居“佛山十大最美公园”榜首。
●2018年
以何氏水产鲜活冷链物流标准化项目,打造出“广东活鱼安全运输”的亮丽名片。
●2019年
飞鸿馆建成启用;樵山文化中心东西两个翼馆投入使用;岭南文旅小镇获评首批市级特色小镇。同年,西樵镇承办了首次进入中国的国际性品牌赛事——定向世界杯决赛。
●2020年
南海区首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出让用于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的项目——五八科创园项目落户西樵镇山根社区;岭南文旅小镇入选第三批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库名单;松塘村上榜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名村;以吉赞横基、民乐窦、吉水窦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桑园围入选2020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首个以基围水利为主题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以西樵山南片区的桑基鱼塘为主体的广东佛山珠三角基塘农业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文/珠江时报记者钟泽诗通讯员林嘉美李伟清麦钰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