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6月28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百年辉煌,砥砺初心向复兴
    • 聚焦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
    • 《永远跟党走》特刊今日发行
    • “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将隆重举行
    • 堂食已恢复 防疫不放松
    •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 作文体现立德树人 物理渗透民族自豪

    第A02版:要闻

    • 百年辉煌,砥砺初心向复兴

    第A03版:要闻

    • 南海 打造区域教育高地 让群众真切感受幸福

    第A04版:要闻

    • 37440件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 南海区档案馆征集建党百年红色档案资料
    • p29

    第A05版:要闻

    • 穿上了这身衣服我就要穿一辈子
    • 为管控区域居民守护“心理防线”
    • 明知道辛苦都争着上 这是医护人员的担当

    第A06版:要闻

    • 进门亮码测温 市民安心用餐

    第A07版:教育

    • 各校“花式”送祝福 为考生加油鼓劲
    • 广东徐工建机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告(征求意见稿公示)

    第A08版:镇街

    • 地下是净水设备 地面是儿童公园
    • 强化隐患排查 防范事故发生
    • 近万名产业工人同时在线学党史
    • p27

    第B01版:特刊

    • 医心向党 植根于民
    • 学百年党史 做南海雄师

    第B02版:特刊

    • 石门中学 学在南海的品牌品质教育的名片南海人民的骄傲
    •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第01版:特刊

    • 伟业铭刻史册 丰碑昭示未来

    第02版:特刊

    • 南海工农运动 掀起革命浪潮

    第03版:特刊

    • 燃起革命之火 照亮前行道路

    第04版:特刊

    • 不屈不挠抗争 谱写抗日壮歌

    第05版:特刊

    • 建立民主政权 人民当家作主

    第06版:学百年党史做南海雄师

    • 赓续精神血脉 汲取前行力量

    第08版:特刊

    • 中共南海县委旧址:展现革命斗争历程
    • 大沥革命展示馆:铭刻大沥战斗印记

    第09版:特刊

    • 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讲好南海革命故事
    • 区梦觉生平事迹展陈馆:红色景点传承爱国情怀

    第10版:特刊

    • 百年巨变图说“南海奇迹”

    第12版:特刊

    • 走深走实学党史 汇聚发展新动能

    第13版:特刊

    • “急难愁盼”有回应 办好办实大小事

    第14版:特刊

    • 党史学习进企业 红色力量促发展

    第15版:特刊

    • “创新+走心”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第16版:特刊

    • 学思践悟聚力量 笃行实干开新局

    第17版:特刊

    • 凝心聚力学党史 有为政协谱新篇

    第18版:特刊

    • 讲好南海故事 凝聚奋进力量

    第19版:特刊

    • 凝聚青春力量 传承红色基因

    第20版:特刊

    • 警心向党铸忠诚 风雨砥砺为人民

    第21版:特刊

    • 用脚步丈量民情 用行动温暖民心

    第22版:特刊

    • 当好民企“娘家人” 架起政企“连心桥”

    第23版:特刊

    • 党史学习掀热潮为 民办事有实招

    第24版:特刊

    • 创新举措践初心 实事办到心坎上

    第25版:特刊

    • 集结改革之力 再创南海辉煌

    第28版:特刊

    • 敢为人先 改革精气神激荡千年

    第29版:特刊

    • 南海雄师闯新路 城乡融合再出发

    第30版:特刊

    •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推动南海城乡融合发展

    第31版:特刊

    • 工业重镇蜕变 城市能级跨越
    • 学史力行显担当 为民实事办出彩

    第32版:特刊

    • 敢闯敢创敢干 铸就湾区氢城

    第33版:特刊

    • 大招商招大商“两高四新”崛起

    第34版:特刊

    • 牵住科创“牛鼻子”赋能高质量发展

    第35版:特刊

    •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打造一流教育强区

    第36版:特刊

    • 托起市民安居梦 写好南海“水”文章

    第37版:特刊

    • 守护南海“清净蓝” 描绘发展“新底色”

    第38版:特刊

    • 减负稳岗挖潜力 惠民暖企保民生

    第39版:特刊

    • 以“一网统管”提升数字治理水平

    第40版:特刊

    • 深化放管服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

    第41版:特刊

    • 筑起防疫墙 当好健康守护人

    第42版:特刊

    • 守正创新再出发 担当作为办实事

    第43版:特刊

    • 党建引领 医惠万家

    第44版:特刊

    • 党建引领新发展 金融服务显担当
    • p38

    第45版:特刊

    • 不忘初心使命 争做南海雄师

    第46版:特刊

    • 南海雄师奋勇争先 复兴路上阔步前行

    第48版:特刊

    • 百年风华 数说南海

    第50版:特刊

    • 桂城城市巨变显品质发展红利惠民生

    第52版:特刊

    • 九江 党建引领聚合力点燃发展“红引擎”

    第54版:特刊

    • 西樵 聚力高质量党建 攻坚高质量发展

    第56版:特刊

    • 丹灶 党建引领激活力 闯出一条蝶变路

    第58版:特刊

    • 狮山 聚焦高质量发展 书写新时代答卷

    第60版:特刊

    • 大沥 党员上好“三堂课”“金色名片”显成色

    第62版:特刊

    • 里水 一张蓝图绘到底 湾区名镇谱新篇

    第64版:特刊

    • 党工团联动发展 打造“两新”组织典范

    第65版:特刊

    • 从农田到餐桌 把好百万人“食材关”

    第66版:特刊

    • 创新党建工作法 “盈宇模式”展风采
    • 坚守法治之路 维护公平正义

    第67版:特刊

    • 党建引领筑根基 金融护航促发展
    • 以党建为总抓手 促家具行业发展

    第68版:特刊

    • 担起社会责任 做佛山人美好生活承载者
    • p37
  • 数字报首页

15:特刊

“创新+走心”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南海各镇街创新形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2021年06月28日

    ■西樵朝山社区组织党员志愿者参观“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通讯员供图)

    ■“百场共读颂百年华诞”南海区党史百场共读之里水镇金峰洲社区共读

    点活动。                珠江时报记者/邓施恩摄

    响应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号召,佛山市南海区积极动员部署党史学习教育,迅速在全区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

    办村报、建微广播、真人图书、看红色纪录片、开发红色旅游线路……南海各镇街创新形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党史、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南海坚持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坚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创新形式,以接地气的形式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入“寻常百姓家”,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

    /创新形式 /办村报建微广播打造党史宣传阵地

    从今年4月中旬开始,每周一至周五17时,狮山镇狮岭村党群服务中心“五点课堂”准时开放。在这里,狮岭村110名小学生有专业老师辅导作业,还有丰富多彩的业余课程。

    5月16日下午,在“五点课堂”上,狮岭村党委开展“党建引领新风尚亲子‘悦’读共成长”亲子共读活动,南海社区宣传团讲师、狮山妇联幸福导师李华丽带领亲子家庭共同学习《从13人到9000多万人:史上最牛创业团队》。课堂上,同学们与老师积极互动,学习党史的热情高涨。

    这只是南海区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村居进校园进万企入万家的一个缩影。

    为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南海创新性利用各类学习资源,在学习中推进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互联网、党员模范、身边榜样在党史宣传中的重要作用,在党员群众中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改革发展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如在大沥镇凤池社区和里水镇鹤峰村,村居党委都办起了自己的“村报”,打造专属村民的宣传阵地,以轻松活泼的形式宣传党史知识,讲好村居发展故事,宣扬街坊邻里美德,曝光不文明行为,成为村居共治、党群沟通的平台。

    在桂城街道,“真人图书馆”党史学习教育特色思政课在多所学校开展,老党员化身“真人图书馆”,通过亲身经历回顾党的光辉奋斗历程,让学生们了解家乡的巨变。桂城还启动“红色百年”主题纪录片公益展映活动,15部“红色百年”主题纪录片轮番上映。

    九江在全镇铺开“观看红色电影学百年党史”主题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文化资源,打造以吴家大院为主体的红色影院,分批组织镇内各党支部观看《血战湘江》《金刚川》等红色影片,同时还在海寿诗歌岛开展“讲红色传承,诵红色经典”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送到田间地头。

    西樵镇启动“百年华诞红动西樵”红色文化年系列活动,公布六大主题“环西樵山党史学习教育红色线路”,同时开展“送学上门”活动,使高龄或行动不便的党员足不出户即可学习党史。

    丹灶镇重点开展“七个一百”系列活动,即百堂党课学党史、百场共读颂党恩、百首赞歌献给党、百名党员话初心、百件实事践使命、百部红色电影进企业、百场志愿服务进村居。

    狮山镇则深入挖掘13个革命老区村的红色文化素材,拍摄制作“红色印记在狮山”宣传片作为党课重要教材。

    大沥镇设置“党员播党史”“童声诵党史”栏目,发动全镇各支部党员争当“党史播音员”,通过遍布全镇的200个大喇叭,把党史学习教育声音传出去。同时还设置流动书阁、制作有声笔记本、升级红色阵地等,让党史学习内容声声入耳、句句入心。

    里水镇整合本地红色资源,打造不忘初心红色之旅精品线路,利用梦里水乡微广播、微信公众号、镇委党校讲师团等平台资源,营造“空中+线上+线下”学习氛围。

    /学史明理 /挖掘本土资源汲取红色奋进力量

    以红色精神照耀奋斗之路,以党史养分滋润崇高事业。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南海全面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发挥各级智慧,以“接地气”的形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入“寻常百姓家”。

    南海早在几个月前便组建党史学习教育区委宣讲团,联动南海讲师团、区百姓讲师团在全区宣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宣讲进机关、进村(居)、进企业、进校园、进网站,链接社会“神经末梢”,打通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此外,南海还推出党史学习教育之“学习强国”学习运动会;启动百堂“微党课”轮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走上讲台,变“一人讲”为“大家讲”;制作党史微纪录片《南海洪流》,打造“红色移动课堂”;开展百场党史共读活动,从党的精神谱系中汲取奋进力量,让党的好声音飞入千家万户……

    广大党员群众在学习中增智慧,在学习中强党性,在学习中聚民心,无论是在红色场馆里、村头榕树下,还是在党群服务中心,抑或是遍布各处的工厂写字楼里,南海人从百年党史中吸取着丰厚的精神滋养。

    狮山镇新城小学二年级的李雨程,受到狮岭村“五点课堂”的熏陶后,经常与爸爸李达英一起看党史书籍。“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从小就向孩子灌输党史知识,讲述党的历史和故事。”李达英说,现在孩子很喜欢看党史书籍,还经常声情并茂地讲述革命英雄的故事。

    5月15日,在大沥镇嘉怡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点,听完党员真人图书馆“我的初心”分享后,市民陈泗初动容地说:“原来很多党员就在我们身边,听了他们的分享故事,更加坚定了我不向困难低头的决心。”

    家住桂城翠颐社区的周维,特地和家人去桂城美术馆观看“红色百年”主题纪录片。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这里面用100个历史故事反映出百年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激发了他对党和革命先烈无限的崇敬之情。

    5月20日,在位于九江镇的广东远航酒业集团有限公司,聆听了南海区党史基层宣讲员陈欣琪带来的党课后,九江镇流动党员、高尔顿家具企业职工何嘉然感慨地说:“一小时的党史课堂,将我们带回那个烽烟四起的年代,重温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更加激发了我作为一名党员的初心使命,我将自觉发扬革命先烈迎难而上的精神,为企业为地方发展献计出力。”

    /身体力行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践行学习成果

    党史学习教育,不仅要见行动,更要见实效。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只有把学习效果体现在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中,体现在人民群众的满意中,学习教育才可以说真正落到了实处。

    今年4月,南海在全区部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是党员我来办”实践活动,各镇街、各单位迅速掀起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热潮,社区微改造、农村环境整治、公交线网优化升级、重点项目政务代办、新冠疫苗流动接种……一项项“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将南海党史学习教育引向深入。

    2021年5月下旬,新一波疫情突然来袭,广东迎来又一场重大考验。这一次,佛山、南海出现了确诊本土病例。宁静生活一下子被打破,但人们并没有惊慌失措——理性、积极配合疫情防控要求,主动进行核酸检测,有序接种新冠疫苗。

    在突然袭来的这疫情中,党旗在群众最需要的一线飘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在南海党员干部中得到充分体现。无论是社区工作人员,还是医护人员,抑或是志愿者,乃至南海所有群众,每个人都是“战士”,都在这次战疫中表现出超出寻常的力量与担当。

    南海区卫健系统各大医院火速驰援,高明、顺德等地也分别派出了医疗团队支援南海核酸检测工作。取消休假、连夜加班,他们在闷热的夏季,身穿厚厚的防护服,为市民进行核酸采样。从白天到黑夜,从黑夜到黎明,他们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他们与时间赛跑,用汗水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党员在这场行动中的旗帜作用突出。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的党员,从一开始就勇当表率争着报名参加支援,在该院260多人的支援队伍中,党员就占到约15%。“在任何时候,只要党和人民有需要,党员就应该冲在最前面。”该院体检二科护士、副主任护师王敏香今年57岁,党龄21年,当收到支援核酸检测采样点通知时,她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成为该院第一批支援队伍中年龄最大、党龄最长的人员。

    无论是在封控封闭区,还是在各大采样点,还是在疫苗接种点,逆风而行的红色身影处处可见,他们或在雨中指引市民检测和登记,或为正在排队的市民撑伞,或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孕妇等提供暖心服务,或协助检测点搬运物资、或帮助社区人员维持秩序……他们坚守在为人民服务的最前线,温暖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也温暖了这座城市。

    “这次疫情防控工作非常有序,这离不开广大医护、社区工作人员及党员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你们辛苦了,给你们点赞!”在桂城中建广场采样点,一位阿婆做完核酸采样,连连对现场的工作人员和“红马甲”们竖起了大拇指。

    文/珠江时报记者赵艳丽通讯员罗慧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