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防疫墙 当好健康守护人
南海卫健系统坚守抗疫最前线,构建优质医卫服务体系

■南海体育馆大型室内核酸采样点,医护人员为市民采集核酸。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摄
2021年6月10日,南海区成功创建成为广东省健康促进区。
2021年,南海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83岁,比“十三五”期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77.3岁高出了5.7岁,媲美日本等发达国家。
根植于民,守护健康。无论是去年疫情暴发,还是今年疫情突然袭击南海,南海卫健系统在党建引领下,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全体医护人员纷纷奔赴抗疫一线,守护南海人民的生命健康,展示了南海健康铁军的担当作为。
白衣铠甲里有家国情怀,敬佑生命中有医者大爱。南海健康铁军以“上善若水、惠泽四方”的大医精诚践行初心使命,不断做强卫生城市、做优卫生服务、做美健康环境,让健康生活成为幸福南海的底色,让健康服务不断刷新品质南海的温度,让健康环境成为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竞争新优势。
/坚守初心/党建引领下的白衣铁军
今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卫生健康系统全面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关键的一年。
南海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孔小燕表示,全系统党员干部要结合卫生健康系统实际,一手抓重点工作,一手抓疫情防控,坚持把服务群众贯穿始终,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区域内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推动全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区人民构筑牢固的健康保护屏障。
平日里以高标准、严要求锤炼起来的党组织,在重大考验面前,迸发出强大能量。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南海区卫健系统迅速做出反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政治优势,党员干部坚守疫情防控一线,践行初心使命。
从去年初疫情暴发至今,南海区卫健局积极研究制定一系列预案,研究落实防控措施,各支部全面响应,把战斗堡垒构筑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形成了阻击疫情的磅礴力量,一个个坚不可催的堡垒屹然矗立。
“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汇聚全区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展现南海卫生健康人的责任担当。”孔小燕说。
今年3月至今,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工作接连而来,南海区卫健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医护人员严格落实防疫指挥部工作要求,迅速行动,超2万人次医护人员奔赴一线,确保符合接种条件的居民群众“应接尽接”,确保全区完成全员核酸检测,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风雨兼程,防疫无阻。在南海区健康隐患最大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定点筛查医院、隔离观察点等岗位上,处处都是党员作表率、当先锋。
在去年的抗击新冠疫情中,南海区疾控中心应急科科长(现任疾控股股长)黄喜明不分日夜始终奔赴在最前线,成为2020年抗疫一线火线入党的共产党员,2020年获佛山市抗疫先进个人。基于2020年抗疫的经验,在得知广州近期出现疫情后,他立刻与应急股修订本单位应急队员的方案,与同事储备防护物资、开展个人防护和应急队员防控培训。连日来,他肩负着病毒样本检测、疫情防控风险评估、监测、调查等重要职能,这个“拼命三郎”为了人民的安危,更是以单位为家,连续作战数日。
像黄喜明一样的卫健人还有许许多多,在各大医院内,他们向医院领导递上的一封封请战书,滚烫而有力,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职业情怀,彰显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践行使命/白衣铠甲里的家国情怀
时隔486天,无情的新冠病毒再次突袭南海大地,打破了往昔的宁静与祥和,让每个人都局促不安、压力陡增。困难和挑战越大,南海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越强。而这其中,白衣铠甲的身影愈加坚定。
继去年初疫情暴发,从2021年5月26日南海区收到广州转来1例疑似密切接触者在南海的行踪信息后,全区再次进入“战时状态”。一时之间,紧急的大规模人员核酸检测工作启动,区内15家公立医院、14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护人员挺身而出,白衣披甲迅速投身到这场紧急而有序的核酸检测中。
“疫情面前,我们就是战士,我们不上谁上!”千万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冲锋在前,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始终以“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信念,筑牢疫情防控的大堤,守护人民健康。
白衣铠甲里藏着深深的家国情怀,冲在一线的背后,是他们敬佑生命的医者情怀,是他们“医之大者”的“硬核”实力,也是他们初心不改的坚定信仰。
回首2020年疫情暴发之初,南海区卫生健康局迅速响应市委、区委的部署要求,率领全系统157个党组织、3019名党员,1.4万名医务工作者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线,为南海人民筑起稳固的“红色防疫墙”。
“我请战!”南海区卫健系统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纷纷取消休假,递交“请战书”,其中不乏“夫妻档”“姐妹花”主动请缨上阵,共克时艰,医务人员纷纷下沉到基层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南海前后还选派出四批共67名医护精兵强将出征援鄂,勇闯阻击新冠肺炎疫情最前线,在响应第四批紧急驰援湖北(武汉)的召集时,仅用了2小时便完成60名医务人员的出征集结。
危急时刻,南海区卫生健康战线的党员干部以及全体医护人员勇敢逆行,以实际行动坚守抗疫阻击战的最前线,展现了南海卫健人的硬核担当,成为南海人民生命健康“守护人”,是南海区阶段性的防疫答卷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守护健康/幸福南海中的最美底色
有人白衣执甲,是因为有完善的后勤支撑和系统保障,南海医疗卫生健康的快速发展就是他们勇敢前进的底气。
当前,南海区正以坚定态度改善医疗资源布局、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自开展广东省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2年来,南海区不断完善“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机制,围绕打造健康环境、普及健康知识、优化健康服务,立足1个核心,打造2个品牌,争创8个亮点,扎实开展健康促进区建设工作,目前已建成超10万个健康促进场所,构建起“共谋健康、共建健康、共管健康、共享健康”的健康新生态。
党建为魂、发展为本、核心为民。随着南海市民的健康获得感持续提升,从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的普及与提升,到家庭药师服务的持续推进;从南海胸痛中心联盟搭建的“互联网+急救”模式挽救了更多的生命和家庭,到“协议”“嵌入”“居家”医养结合模式的蓬勃发展;从医务社工介入医患沟通,到“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深入人心……每一位市民都成了健康南海的生力军和受益人。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南海区把卫生强区和健康南海建设融入中心工作,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构建起以区疾控中心为重点的区、镇(街道)、社区(村居)三级疾病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公共卫生安全工作在本轮疫情防控中也得到了较好检验。
从疫情防控中可见,南海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正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方面得以强化,区疾控中心、南海血站综合体建设加快推进,数字化应急仓库,配置先进仪器设备等不断完善……南海的“健康实力”确确实实在逐步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也在不断增高。
而南海卫健系统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发展危急重症、疑难病症诊疗;全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形成社区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格局。并推进中医药与养生、养老融合发展,构建具有南海特色的大卫生格局,为南海人民当好健康的“守门人”。
数读卫健力量
医疗水平
20亿元
近三年来,每年在医疗方面投入超过20亿元。
15家
拥有15家公立医院,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
15分钟
构建起15分钟就医圈,医疗资源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同级前列。
15分钟
构建起15分钟就医圈,医疗资源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同级前列。
其中
6 家
6家三级医院(含3家三甲医院)
9家
9家镇(街道)医院全部步入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行列。
防疫抗疫
/2020年抗疫/卫健系统157个党组织、3019名党员,
1.4万名医务工作者奋战在抗疫最前线。
/2021年防疫/
卫健系统日均派出超8000人次医护开展新冠疫苗接种;
日均超2万人次医护人员奔赴一线开展全员核酸检测采样。
健康环境
2021年6月10日
南海区成功创建成为广东省健康促进区,建成超10万个健康促进场所。
2021年
南海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83岁,比“十三五”期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77.3岁高出了5.7岁,媲美日本等发达国家。
文/珠江时报记者方婷蓝志中通讯员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