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邓自华:
为管控区域居民守护“心理防线”

■邓自华(左)在社区开展公益问诊。(通讯员供图)
“在哪里?吃饭了吗?”自从看到南海区疫情的新闻过后,邓自华在乡下已有八旬的老母亲,总是会在晚上打来电话询问儿子的情况,邓自华每次的回答都是“吃了,在家里,不用加班,不辛苦”。
端午节前一天,老母亲突然将晚上的常态化电话提前到了中午,仍然是这两个中心问题。邓自华却忘了当天是周日,告诉母亲自己在医院,一不小心让母亲知道了他周末还在医院加班。
“母亲平时少有主动给我电话,一般都是我打给她。这次本地发生疫情后,母亲每晚7时左右就会打来一个电话,想确认她的儿子是否按时回到家,吃上家里的饭。”
从轮班上阵到日夜待命
邓自华是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下称“省医南海医院”)行政党支部书记、纪检监察室主任、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从5月27日开始,他便与医院的支援队伍一起前往各大社区、街道,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6月7日,南海区卫生健康局牵头成立两支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在桂城街道和大沥镇相关片区管控期间开展现场心理干预工作,邓自华被紧急召集,进入心理危机干预队伍桂城4人小组。从之前支援社区大规模核酸检测到现在的心理危机干预,他的工作仿佛从“撩”喉咙转到了“撩”心,从有形到无形,从轮班上阵到日夜待命。
心理危机干预队伍成立的第二天,桂城4人小组便入驻到邓自华所在的省医南海医院。当天,他们接到一例从封控管理区域送到发热门诊的疑似自伤自杀患者需要紧急处理,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紧急介入后,暂时稳定了患者的情绪。第二天,邓自华又与同事穿着防护服一起到该名患者的家中回访,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邓自华还嘱咐患者所在的社区对其多加照顾,有任何情况再上报给心理危机干预队伍,通过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的多次上门回访及心理疏导,该名患者的情绪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
邓自华谈到,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上门后,需要与其建立信任后再开始介入治疗,“我们首先要与他熟悉起来、拉近心理距离,询问是否存在物资缺乏或其他现实需求,再通过了解他的睡眠、情绪、想法、行为等方面来评估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选择心理疏导或进一步药物治疗。”
身为党员义无反顾
“被纳入管控区域的居民,每天只能在家中范围内活动,心中不免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随着封闭时间的延长,被隔离的居民心理承受能力可能会逐渐降低,产生一些心理问题。”邓自华透露,他们收到的求助中,主要有焦虑、消极、冲动行为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如果发现自己心理、情绪出现反常,一定要寻求社区、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等各方面的帮助。”
“不要怕麻烦我们,我只怕我能力太小,可以帮助到大家的不多。”邓自华说,疫情期间,大家都各司其职冲在前头,医务人员、疾控人员、公安、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在疫情之中感受到南海的感动,看见了南海的力量。“身为党员、身为医生,我也是在做我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危难时刻冲在前头,为人民服务,我义无反顾。”文/珠江时报记者方婷
实习生许可可通讯员陈倩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