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召开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专题座谈会
为南海城乡融合发展献“锦囊妙计”
珠江时报讯(记者/黎小燕通讯员/何庆钧)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是省委赋予南海的重大使命,也是赋能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昨日,南海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代表共聚一堂,围绕“南海区如何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建言献策。
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潘永桐主持会议。
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是推进实验区建设的关键抓手和突破口。民革南海总支主委刘建华首先发言,他建议加快城中村综合改造,特别是通过土地集约利用打造一批村级工业园连片改造示范项目,推动产业升级和集聚。致公党南海总支委员秦伟新则建议政府积极引入金融机构,通过“公共+金融”的模式破解村改资金短缺的难题,让金融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引擎。
乡村振兴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题中之义。民盟南海总支副主委张水堂从产业振兴的角度,建议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小镇”的创新模式,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民建南海总支主委劳剑锋则认为,要通过数字化治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充分调动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美丽乡村。而在民进南海总支主委傅会平看来,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可忽略,要做好文化顶层设计,着力创建“有历史文化灵魂”的新乡村。对此,农工党南海总支主委曾健也提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应融入乡村独特的人文文化特点。
产业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石。南海九三学社基层委员会副主委张梦阳认为,要通过“腾笼换鸟”与招商引资,助力南海新旧产业融合发展。针对培育和发展壮大南海“隐形冠军”,区工商联副主席关正生则建议加强行业合作,建立优质制造标准和联盟,并建设赋能型产业服务平台。
此外,副区长、区知联会会长陈绍文,南海新阶联常务副会长胡静分别从城乡环境系统治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提出建议。与会代表还围绕“十四五”规划各抒己见。
“与会代表们的发言切合南海当前的实际,方向明确、视野广阔,为区委、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诸多锦囊妙计。”闫昊波充分肯定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闫昊波指出,建设实验区是省委赋予南海的重大使命,也是南海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二次腾飞”的重大机遇,希望全区上下统一思想,形成举全区之力推进实验区建设的强烈共识。“未来2~10年是南海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能否成功建设实验区,对南海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希望大家继续传承和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南海精神,攻坚克难,努力将‘实验区’建设成为‘示范区’。”
闫昊波表示,建设实验区涉及面广,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改革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更需要凝聚包括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在内的全体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他希望各界人士凝聚共识和力量,立足好政治协商和统一战线的重要平台,主动对接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和独特作用,积极参政议政,一如既往地支持、参与南海发展,为南海城乡融合发展献计出力,为南海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