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09月30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三龙湾号”游船首航
    • 南海艺术中心又有新进展 连片改造力促城乡融合
    • 为南海城乡融合发展献“锦囊妙计”
    • 力争培育 10家以上超百亿龙头企业
    • 南海人民医院12月启动向新院区搬迁
    • 《小康南海》特刊今日出街

    第A02版:重点

    • 10大奖补措施 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第A03版:今日南海

    • 狮山:向新时代文明实践高地大步迈进

    第A04版:关注

    • 把握搬迁机遇 推动建设高水平综合医院

    第A05版:要闻

    • 全力建设环西樵山片区
    • 优美歌声展现 本土音乐力量
    • 评选“佛山品牌” 展现佛山力量
    • 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连续实现两位数增长
    • 寻事故知情者

    第A06版:今日南海

    • 多元育人让每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

    第A07版:乐游

    • 为您制定攻略 双节乐游南海

    第A08版:城事

    • 社保宣讲进村企 服务惠民提信心
    • 感受红色文化魅力 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 打击销售长江流域 非法捕捞渔获物
    • 打通知识普及“最后一公里”
    • 佛山农行成功举办投资策略报告会
    • 佛山中行教您如何保障 银行账户信息及使用安全

    第B01版:特刊

    • p1

    第B02版:特刊

    • 高水平是小康南海的最亮本色
    • 目录

    第B03版:特刊

    • 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南海密码”

    第B04版:特刊

    • 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小康品质

    第B05版:特刊

    • 创新社会治理 让城市更和谐

    第B06版:特刊

    • 南海成绩单 展现小康好图景

    第B08版:特刊

    • 改革再出发 探索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

    第B09版:特刊

    • 助力脱贫攻坚的“南海战法”

    第B10版:特刊

    • 凝聚善治力量 夯实幸福基石

    第B11版:特刊

    • 抬头见碧水蓝天 推门闻鸟语花香

    第B12版:特刊

    • 擦亮全面小康的幸福底色

    第C01版:小康南海

    • 发挥制度优势 增进民生福祉

    第C02版:小康南海

    • 一个省定贫困村的蝶变之路
    • p23

    第C03版:小康南海

    • 履行监督职责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 p27
    • p24

    第C04版:小康南海

    • 下足绣花功夫 织就脱贫画卷
    • p30

    第C05版:小康南海

    • 扶贫组合拳 精准拔穷根

    第C06版:小康南海

    • 激活土地要素流转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第C07版:小康南海

    • 肉桂飘香 深山趟出脱贫路

    第C08版:小康南海

    • 荒地变良田 种出“三份钱”

    第C09版:小康南海

    • 产业造血 “穷山坳”变“聚宝盆”

    第C10版:小康南海

    • 办事提速促发展 织密食品安全网

    第C11版:小康南海

    •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

    第C12版:小康南海

    • 渔民变居民 小康奔不停
    • 镇巴开到家门口 进城说走就能走
    • p46

    第D01版:镇街

    • 镇街跨步 硬核力量

    第D02版:桂城

    • 桂城 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的发展之路

    第D03版:九江

    • 九江 产业新城提颜值 儒林之乡更宜居

    第D04版:西樵

    • 西樵 文旅小镇走进向往的生活

    第D05版:丹灶

    • 丹灶 有为之乡谱写创新篇章

    第D06版:狮山

    • 狮山 坚守制造阵地 打造湾区产业高地

    第D07版:大沥

    • 大沥 创出一条发展路绘就城乡幸福图

    第D08版:里水

    • 里水 兴乡村树标杆打造最美岭南水乡

    第D09版:狮山

    • 齐心护山林 繁花满桃园
    • 居民荷包涨起来 社区环境更美丽
  • 数字报首页

D06:狮山

狮山 坚守制造阵地 打造湾区产业高地

25年间,狮山从南海中部小镇跃升为广东第一镇,走出一条高水平全面小康的传奇之路

2020年09月30日

■俯瞰狮山镇中心城区。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力合科技园。(通讯员供图)

■云浮市南盛镇横岗村村民向狮山扶贫干部带来的狮山企业家展示刚收获的南瓜。珠江时报记者/孙茜摄

■一汽-大众华南基地生产车间。(通讯员供图)

9月18日,狮山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召开,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报告显示,2020年1月至8月底,成功引入项目24个,总投资额超180亿元。

家给人足,斯民小康。狮山镇家底雄厚,2019年连续第4年位居中国百强镇榜眼、广东之首,GDP达1139.11亿元,占南海区超3成;狮山人幸福感强,所在的南海区位列“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百佳县市”榜单全国第4位、广东第1位。

流年笑掷,未来可期。从1995年3月狮山街道办事处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算起,狮山是一个正值25岁的“青年”。短短25年间,狮山从南海农业小镇、交通留白地、城乡结合部,蜕变为大湾区产业高地、广佛交通枢纽、佛山科创新城,从南海中部小镇跃升为广东第一镇,走出一条高水平全面小康的传奇之路。

大湾区产业高地

GDP占南海超三成高效服务成留企秘诀

9月14日,《佛山市南海区全国制造业隐形冠军发展测评白皮书》发布,109家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企业2019年营业收入总计673.93亿元,其中收入超50亿元的隐形冠军企业有2家,位于狮山的佛山维尚家具制造有限公司占得一席。

当前,狮山镇的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企业总数达到34家,占比超过30%,总数位居南海各镇街之首。还有一组数据同样十分亮眼,南海区累计有1931家高企,其中814家位于狮山,占比超42%。

这些占比都指向一个总的占比,那便是2019年狮山镇GDP达1139.11亿元,占南海区超三成。这样的体量,是以往无法想象的。狮山镇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邝小军回忆,狮山以前就是一片荒山野岭,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村子里是一望无际的农田,基本只有第一产业。

那么,25年的狮山巨变,是如何在一个南海中部普通小镇身上发生的呢?华南师范大学城市文化学院副院长,文学博士、教授方孝坤认为,这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政府规划,如果当年没有提出“未来再造一个南海”的目标、没有区域和产业布局,就没有现在的狮山。其次是国家高新区的布局,使得一汽-大众华南基地等项目纷纷涌入,为狮山产业发展带来质的飞跃。

“作为南海区战略布局中的制造业核心区,狮山要承担起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高地、广佛西部地区交通枢纽、佛山科创新城三大功能!”5月6日,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带队到狮山镇五星工业园片区开展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督导,给了狮山精准的定位。

“狮山整个工作都是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向前推进,当前还是要坚守产业。”7月10日,在南海区镇街干部“守底线强担当提效能”系列镇街干部访谈中,狮山镇委书记林健提了8次“坚守”,“佛山是一座产业大市,总要有一些人在坚守。”

在坚守产业的方向下,如何打造湾区产业高地?狮山镇镇长黄伟明认为,首先要发挥传统产业的优势,调动近千亿产值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发展积极性,谋划打造有色金属产业园;其次要突出科技创新,加速培育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纳米半导体产业、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这三大新兴产业;最后,要继续拓展产业空间,整理拆除1万亩村级工业园,完成报建50万平方米的产业载体,由市场主体和公资系统一起去推动产业载体建设。

广佛交通枢纽

铁路公路纵横成网区位交通优势凸显

9月12日,中国共产党佛山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召开,提出全力将佛山打造成“一核一带一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共建共享“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快将佛山西站打造成大湾区西部的铁路客运主枢纽。

佛山西站总规模10站台23线,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下进下出线下式高铁站。7月30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佛山西站为广州铁路客运枢纽“五主三辅”中的主站之一。

从建站到造城,佛山西站引领风潮。2017年8月18日,佛山西站正式开通运营。2019年11月4日,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发布“湾区西门户、广佛未来城”的定位。今年8月18日,建川新中国百年博物馆落户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将依托佛山西站高铁、城际等轨道交通2小时范围内近1亿人口的辐射影响力,推动西站枢纽新城由旅客集散地向游客目的地转变。

狮山为何要打造广佛交通枢纽?“佛山西站在广州的西侧,所以是广州西部枢纽,其中佛山西站更重要是面向大西南,西接广西、贵州,东连深圳、香港。”黄伟明认为,狮山境内有广佛肇、广佛环线等城际轨道,广佛环线的西线恰好经过狮山中心城区,未来将推动广佛更加紧密地联动。

随着广佛新干线、兴业路快速化,结合广昆高速建设复合通道,佛山西站可以实现快进快出,狮山的对外交通将如虎添翼,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打造面向未来的交通,一直是狮山的目标之一。在6月23日召开的南海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南海区区长顾耀辉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打造“六纵六横”快速路网,其中的“三纵三横”经过狮山,并提出及早启动狮山有轨电车项目规划。

黄伟明认为,狮山的高铁路网基本成型,广佛肇城轨已经运营,希望通过有轨电车来弥补地铁、高铁较难覆盖的空隙,让狮山的每个角落都能快速通达。

佛山科创新城

高校师生攻坚科创

“三城

”融合连片发展

“学校有咏春课程,但当我真正走进叶问纪念馆,对着木人桩学了一段,才发现自己真的太‘小白菜’了!”9月11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三学生王文纯捧回了南海区网红音乐大赛地标打卡大赛冠军、10大打卡网红榜首、连麦大赛形象大使等奖状,她之前为了参赛走进狮山网红打卡点叶问纪念馆,接受了一次“网红城市”的洗礼。

“一个城市是不是网红城市,要看在网上的影响力,要看是不是有很多网红打卡点,很多网红为城市歌唱、宣传推广。”南海区委宣传部理论股股长何一文表示。“产业狮山”已然名声在外,“城市狮山”的梦想才刚刚起航,如何找准定位,打出高品质新兴城市的新名片?

“广州有个科学城,佛山还没有一个科创企业集聚的区域,狮山要当仁不让地担当起佛山科创新城的角色。”黄伟明说。南海大学城坐拥6所高校,在校师生超5万人,与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博爱新城并列为“三城”之一,是撬动狮山打造佛山科创新城的支点。

近年来,狮山镇积累了力合佛山科技园、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等众多创新平台,招揽了众多优秀人才和高新企业,有条件做科创新城。那么,科创新城该如何打造?

狮山要提升现有的16个创新平台的产业转化能力,利用建设主题产业园区的契机,促进科创成果落地转化,推动职业院校和产业进行更加密切的对接。同时,狮山还将利用轨道交通,错位打造一些高端产业园。当前,很多城市会在轨道交通的站点做TOD开发,开发成住宅。“我们的想法是和他们错位发展,不是在轨道站点,而在轨道站点半径一公里内开发高端产业园、科技园,利用轨道交通快速、便捷的优点,解决通勤问题。”黄伟明说。

在“三城”规划层面,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片区、南国桃园片区同属于南海区城乡融合发展十大示范片区,成为今年南海发展的主阵地之一。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片区位于狮山镇,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包括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佛山高新区、博爱新城等市、区重点平台。

“枢纽新城是中国城市形态发展的新趋势。”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说。轨道交通的不断升级发展,不仅解决了出行问题,还将给城市格局带来根本性变化。在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片区中,博爱新城正依托比千灯湖大5倍的博爱湖,打造“广佛城市客厅”;天子帽森林公园,与南国桃园、东风水库及仙溪水库湿地公园,并列为狮山镇四个万亩森林公园,将打造“狮山绿肺”。

脱贫攻坚

结对帮扶脱贫攻坚产业造血助力奔康

9月17日,南海区派驻云浮市云城区南盛镇横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黄锡毅走进村民家里,收集学生的在读证明,预计10月中旬将为小学至高中段的家庭困难的学生每人补贴1500元,大专以上的补贴3500元,一学期一补贴,全面推动教育扶贫。

与此同时,黄锡毅还依托《南海区对口帮扶云浮市“万企帮万村”工作方案》,于9月5日冒着大雨,带菱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村企结对共建小组一行10人,先后走访多户村民,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近况、困难和需求,送上慰问品。

早在2016年,狮山就首创党员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云浮机制,该镇24个机关党支部及其中超560位党员,结对帮扶云浮市矮岭村、前锋村、横岗村、料洞村这4个村共543个贫困户。

狮山镇扶贫工作办公室科员王锦辉介绍,2018年党员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云浮机制在南海区全区推广,充分体现了狮山镇在扶贫工作中敢闯敢干的先进性。

产业造血是偏远山村脱贫的良方。9月17日,南海区派驻云浮市云城区前锋镇前锋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曹毅强,正忙着种植晚稻,35亩稻田在半山腰向阳而生,村民们挥汗如雨,心里却很有盼头:“书记会回狮山推销我们种的‘宝贝’,不愁卖呢!”

“除了扶志、扶智、扶医之外,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委会在以后的发展中有话语权,这才是规划先行、产业造血的长久之计。”曹毅强说,以其驻扎的前锋村为例,狮山镇2016年起派驻干部到此扶贫,当年及2017年村委会收入都是零元,2018年收入为3万多元,2019年为10万多元。

随着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南海区派驻云浮市云城区前锋镇矮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梁基成将在矮岭村重点发展马蹄笋种植业,南海区派驻云浮市云城区南盛镇料洞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区国深则着手建设料洞村委会农产品轮作扶贫基地,全面脱贫奔康。

特写

招大社区

村集体收入33年增长400倍

9月15日,佛山市2020年度扫黑除恶“以案治本”示范村(居)现场推进会暨社会治理平安创建主题宣传活动在高明区举行,南海区民政局派驻招大社区第一书记罗中进现场向佛山市其他村(居)分享扫黑除恶经验。

招大社区的腾飞,体现在经济、治安、文化、民生等方方面面。9月25日,广东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其中一个选点在狮山镇招大社区,这是狮山镇唯一一个调研点。从1986年村集体收入不足3万元,到2019年达到1200万元左右,33年村集体收入增长400倍,招大社区成为调研点当之无愧。

1986年,招大社区被定为南海贫困村。当时以公有资产为主,只办得起泡沫厂、牛皮厂、铝型材厂等小企业,可惜企业干部没经验,没业务,最终亏本了。这次产业“流产”,激励招大因地制宜地寻找适合自己的路。

狮山镇招大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招国强回忆,后来依托山头众多的特点,招大搞起了砖厂,最鼎盛时期开了21间。1992年起,招国强带领经联社大干工业,租地建厂,2000年前集体收入一路高歌至400万元左右。

后来因污染重,21间砖厂只好全部砍掉,2004年集体收入回归至100多万元。次年,招国强回到招大社区担任党组织书记,将从一张白纸建成狮山科技园北园的经验和理念带回了招大。

招大的第一个集体投资项目是招大市场,当时约需800万元,集体自然没有这样的“巨款”。“集体没钱不要紧,社会老板有钱,我借着人家的鸡生我们的蛋。”招国强笑言,他创新性地拿着规划纸蹲在将建铺位的空地上,举牌收租赁定金,一举拿到了180多万元。

有了180多万元的启动资金,招大很快建出一期10多个铺位,乘胜追击地拆掉一个小市场建成二期,总铺位数上升为100多个,经营五六年后集体投标投了出去,当前招大市场一年收入可达400多万元。

做完招大市场后,招大开始实施“统一开发、统一招商、统一管理”,将招南一、二、三,招北一、二,小坑尾共6个经济社的土地集中起来连片开发,形成1000多亩的工业园,6个经济社现在人均分红达3万元。

2019年,招大社区经联社一级收入达到1200万元左右,比1986年翻了400倍。同时,去年13个经济社总收入为5000万元左右,两级总收入达7000多万元。“我理解的小康是党和人民、政府和群众实现共赢,领头羊带头,干部齐心协力,大胆去闯!”招国强表示。

声音

■狮山镇委书记林健:

狮山未来发展,核心在于党建,红利在于改革,归宿在于民生。经济大镇要有大担当、大作为,要永远记得发展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狮山镇镇长黄伟明:

“城市狮山”建设要坚持“林水相依”,依托自然资源、科创元素、产业基础,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让市民找到诗意的栖居。

■狮山镇城市更新办公室主任张庭:

绿水青山、林水相依、配套成熟,这可能就是我对“小康狮山”的直观理解。狮山居住环境很好,未来着力加强交通、教育配套,一定会“近者悦,远者来”。

■佛山市南海区高新技术产业协会秘书长张崴麟: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狮山是南海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地,一直坚持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双翼齐飞”,为南海高质量发展扛起大旗。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三学生王文纯:

期待未来的狮山能成为一座“网红城市”,博爱湖、叶问纪念馆、佛山西站、天子帽森林公园、南国桃园等都要成为网红打卡点,我愿意为这座美丽的城市歌唱,共同筑梦。

狮山镇发展大事记

1995年3月

经省政府批准,狮山街道办事处正式成立。当时的狮山共有12个管理区,包括原小塘镇、官窑镇的部分区域,以及罗村镇的招大、穆院、白沙桥、塘头等地。

2005年1月

南海进行新一轮区划调整,小塘、官窑、松岗、狮山合并为狮山镇,新辖区面积达258.9平方公里,一跃成为南海第一大镇。

2008年

狮山镇GDP达369亿元。新增中国名牌企业和广东省名牌企业各1家、省著名商标企业2家、国家免检企业2家。

2010年

南海区政府与一汽-大众签约,一汽-大众整车制造项目落户狮山镇。

2012年1月

佛山高新区核心园区移师南海狮山,在《南海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佛山国家高新区”一词首次以主角出现——南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佛山国家高新区核心园区。

2013年3月

原罗村街道和大沥镇西部并入狮山镇,并入后的狮山镇GDP总值已有700多亿元,在国内的镇街一级独占鳌头。

2017年

狮山镇位列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第二、广东省第一,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成为南海区纳税第一大镇。

2018年

2018年6月22日一汽-大众华南基地全面建成投产。

2019年

狮山镇连续三年蝉联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第二、广东省第一,GDP达1139.11亿元,占南海超3成,工业生产总值占南海半壁江山。高企数量占南海42%以上,“上云上平台”狮企占南海1/3以上。

2020年

2020年1月至8月底,成功引入项目24个,总投资额超180亿元。

文/珠江时报记者孙茜通讯员狮宣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