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09月30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三龙湾号”游船首航
    • 南海艺术中心又有新进展 连片改造力促城乡融合
    • 为南海城乡融合发展献“锦囊妙计”
    • 力争培育 10家以上超百亿龙头企业
    • 南海人民医院12月启动向新院区搬迁
    • 《小康南海》特刊今日出街

    第A02版:重点

    • 10大奖补措施 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第A03版:今日南海

    • 狮山:向新时代文明实践高地大步迈进

    第A04版:关注

    • 把握搬迁机遇 推动建设高水平综合医院

    第A05版:要闻

    • 全力建设环西樵山片区
    • 优美歌声展现 本土音乐力量
    • 评选“佛山品牌” 展现佛山力量
    • 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连续实现两位数增长
    • 寻事故知情者

    第A06版:今日南海

    • 多元育人让每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

    第A07版:乐游

    • 为您制定攻略 双节乐游南海

    第A08版:城事

    • 社保宣讲进村企 服务惠民提信心
    • 感受红色文化魅力 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 打击销售长江流域 非法捕捞渔获物
    • 打通知识普及“最后一公里”
    • 佛山农行成功举办投资策略报告会
    • 佛山中行教您如何保障 银行账户信息及使用安全

    第B01版:特刊

    • p1

    第B02版:特刊

    • 高水平是小康南海的最亮本色
    • 目录

    第B03版:特刊

    • 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南海密码”

    第B04版:特刊

    • 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小康品质

    第B05版:特刊

    • 创新社会治理 让城市更和谐

    第B06版:特刊

    • 南海成绩单 展现小康好图景

    第B08版:特刊

    • 改革再出发 探索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

    第B09版:特刊

    • 助力脱贫攻坚的“南海战法”

    第B10版:特刊

    • 凝聚善治力量 夯实幸福基石

    第B11版:特刊

    • 抬头见碧水蓝天 推门闻鸟语花香

    第B12版:特刊

    • 擦亮全面小康的幸福底色

    第C01版:小康南海

    • 发挥制度优势 增进民生福祉

    第C02版:小康南海

    • 一个省定贫困村的蝶变之路
    • p23

    第C03版:小康南海

    • 履行监督职责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 p27
    • p24

    第C04版:小康南海

    • 下足绣花功夫 织就脱贫画卷
    • p30

    第C05版:小康南海

    • 扶贫组合拳 精准拔穷根

    第C06版:小康南海

    • 激活土地要素流转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第C07版:小康南海

    • 肉桂飘香 深山趟出脱贫路

    第C08版:小康南海

    • 荒地变良田 种出“三份钱”

    第C09版:小康南海

    • 产业造血 “穷山坳”变“聚宝盆”

    第C10版:小康南海

    • 办事提速促发展 织密食品安全网

    第C11版:小康南海

    •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

    第C12版:小康南海

    • 渔民变居民 小康奔不停
    • 镇巴开到家门口 进城说走就能走
    • p46

    第D01版:镇街

    • 镇街跨步 硬核力量

    第D02版:桂城

    • 桂城 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的发展之路

    第D03版:九江

    • 九江 产业新城提颜值 儒林之乡更宜居

    第D04版:西樵

    • 西樵 文旅小镇走进向往的生活

    第D05版:丹灶

    • 丹灶 有为之乡谱写创新篇章

    第D06版:狮山

    • 狮山 坚守制造阵地 打造湾区产业高地

    第D07版:大沥

    • 大沥 创出一条发展路绘就城乡幸福图

    第D08版:里水

    • 里水 兴乡村树标杆打造最美岭南水乡

    第D09版:狮山

    • 齐心护山林 繁花满桃园
    • 居民荷包涨起来 社区环境更美丽
  • 数字报首页

C11:小康南海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

南海供电局全方位提升电力供应水平,守护城市的发展,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年09月30日

■广东金融高新区成为广东电网首个“2.5分钟”国际一流智能配电网示范区。

■佛山南海供电局桂城供电所工作人员到普洛斯三山物流园开展光伏用电检查。(部门供图)

在南海三山普洛斯佛山(三山)物流园内,刚刚安装的994块光伏板,能发电“自给自足”的同时还能卖出用不完的电,一年节省电费300多万元。

提及这些变化,普洛斯仓储物流公司的总经理助理罗衡说:“还得感谢南海供电,推荐安装光伏板,才能更好地用上电。”

普洛斯只是南方电网广东佛山南海供电局服务的企业之一。从点亮一盏灯到驱动一座城的发展,“敢为人先”的南海供电人,在供电服务、产业升级、民生需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用上电”到“用好电”,在求新、求优、求变的历史征程中,用心“电”亮南海,守护城市的发展,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服务更便捷

“一次都不跑”优化电力营商环境

9月18日,在南海区里水镇行政服务中心,刘叔和他的两位老友记在等候区就座。在一众行色匆匆的办事群众中,这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显得尤为突出。

“请H023号到12号窗口”,听到叫号机的广播后,刘叔轻车熟路地领着另外两位老人来到供电窗口,“麻烦你帮他们在微信绑定一下用户编号。”两位老人在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拿着手机,一步步跟着操作起来。

随着居民各类报装、缴费等服务需求与日俱增。早在2012年8月,南海供电局里水供电所就创新供电服务模式,率先在里水镇行政服务中心设置供电服务窗口,成为南海区最早进驻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的企业单位之一。

刘叔乐呵呵地说:“在这里跟去营业厅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是一样的,我们再也不用跑这么远了。”供电服务窗口入驻行政服务中心,真正实现了“一站式”供电服务,让用户少跑路。

目前,南海供电局共入驻了南海区11个镇街级行政服务中心,供电服务已进一步融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中,市民在行政服务中心的“水电气电视主题联办窗”,就可以一次性办理供电、供水等业务。

随着“互联网+用电”的不断完善,南海供电局以南方电网微信公众号、网厅、掌厅等远程服务渠道为载体,为用户提供了用电信息和业扩受理进度实时查询和评价功能。如今,南海供电局构建“互联网+网格化经理”服务模式,实现了新装、增容、过户等24项用电业务的线上办理,今年1~8月,南海供电局受理远程服务渠道业务107957宗,互联网业务办理比例达99.77%,基本实现客户办电“一次都不跑”。

电力营商环境的优化还体现在办电流程的简化和办电时限的压缩方面。今年1~8月份,实现低压非居民(含小微企业)客户平均接电时间仅1.73天,中压客户平均接电时间仅28.13天。办电渠道更便利、环节更简单、成本更节省,已成为南海市民真真切切感受到的服务变化。

电网更智能

线路秒级“自愈”领先国际水平

行走在千灯湖畔,美国友邦、中国人保等写字楼大厦灯火通明,在夜色中一片璀璨,不禁让人联想到上海陆家嘴的繁荣景象,一南一北,共同支撑起中国金融业的数据后台。庞大的数据流,关系着金融业态的稳定与发展,一旦停电,损失不可估算。

近年来,为匹配“国际化金融后台基地”的定位发展,南方电网公司率先在广东金融高新区实施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广东金融高新区成为广东省首个实现“智能分布式就地自愈+主站集中控制式自愈模式”配网故障自愈功能的示范区。

今年8月,广东金融高新区42回10kV线路已全部实现“主站+就地式自愈”功能,自愈率达100%,供电可靠性达99.9998%,年平均停电时间2.25分钟,电力保障能力可比肩纽约曼哈顿、巴黎核心区,领先国际水平,成为南海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

尝到“甜头”的日本富士通数据中心工程师欧兴说:“正因为南海有这样安全稳定的供电环境,才让我们排除万难,选择留在这里。因为不稳定的电压闪降一次,传输发送的数据都要推倒重来,无形的损失根本无法估算。”显然,世界一流水平的电力服务,已经成为吸引高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电网就像人的身体一样,如有一处患‘病’,不及时进行隔离并治疗,停电就会扩散至周边的区域。”南海供电局桂城供电所配电运维一班班长卢智强形象地解释,电网线路的“自愈”功能使电网在发生故障时能够自动快速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让用户几乎感受不到停电,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全部由智能系统自动完成,剩余故障的区域由供电人员快速抢修复电,大幅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节省了人力的投入。

截至目前,南海供电局投入自愈的公用线路1245条,成为南方电网首个突破千条自愈线路的县区局,预计2021年可实现全区100%主站全自愈。南海供电局“智能电网”建设,从率先实现配网自愈到自动化全覆盖探路,为城市吸引来更多高端经济要素,助力城市发展获得更多新动能。

节能更环保

“经济账

”帮扶企业降本增效

随着近年电力供需形势发生根本性变化,群众和企业对供电服务有了更多新需求和新期待。

结合南海区“暖春行动”,今年上半年,南海供电局党员服务队梳理辖区耗能较高、设备使用年限较长的企业,有序安排了以节能诊断为主的用电检查行动,积极推进电磁厨房、光伏、蓄冷等电能替代项目,聚焦负荷高的工业客户群体,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南海供电局狮山供电所主动上门,为佛山市南海区华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开展专项服务。这是一家建于1995年的典型制造企业,十分注重节能增效。检查过程中,华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的电工主管谢工向狮山供电所计量运维及用电检查一班班长戴小冬介绍说:“厂房内分体式空调已经有一些年限了,下一步就要考虑换新了。”

“这种情况的话,我觉得冰蓄冷中央空调很适合你们,夜间电价低时将水制成冰,把冷量储存起来,白天电价高时将冰融化,释放冷量。全面更换后不仅可以减少30%~50%的空调容量和装设功率,还能减少一笔可观的电费。”戴小冬拿出纸和笔计算成本,白天电价一块一,晚上只有三毛八,如果夜间冷量能完全满足白天制冷需求,就减少了近65%的电费开支,制冷用电成本大幅降低。

检查结束后,谢工肯定了南海供电局狮山供电所的用电检查工作,“美国那边的总部对于节能减排很感兴趣,接下来将进行官窑老厂区的全面改造,我们会综合你们的建议整理成方案向总部申报,十分感谢你们提供的专业意见和帮助。”

如果说华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还处在计划改造阶段,伊戈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则尝到了节能的“甜头”。“说起省电,还是你们供电部门专业!”伊戈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邓经理说,在南海供电局桂城供电所供电人员的推荐下,公司将近百台高耗能电机换成高效电机,节省了30%的用电。

“之前还纠结光伏发电是否可靠,投用性价比如何,结果不仅节能稳定,一年还能节省好多钱!”普洛斯仓储物流公司的总经理助理罗衡点赞南海供电的绿色服务。作为桂城三山片区今年第一个“吃螃蟹”的客户,该公司申报的1900千瓦光伏装机项目于今年5月顺利投运。经测算,投资安装的994块光伏板一年可发电约360万千瓦时,除了自用的30%,还能以0.4元/度的价格卖给供电部门。“通过光伏发电,现在用电能自给自足,每年可节省电费300万元。”罗衡满意地说。

另外,在三山森林公园内,新能源充电站智能识别系统成功解锁车位,数台新能源汽车整齐排列地进行充电。在南海供电局的努力下,一幅由充电桩延伸绘就的“绿色版图”不断扩张。短短两年内,桂城供电所便已完成118个充电桩项目建设,顺利构建起电动汽车快充网络,满足居民绿色出行的需要。据了解,南海供电局桂城供电所预计年内新增电能替代电量377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4.8万吨,相当于83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当电力带来的实惠越来越多,释放的红利也越来越多,南海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会越来越强,赋能南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南海供电成绩单

1963年

1963年,南海县供电公司成立,南海初步建成全县性电网。

1995年

1995年4月22日,南海市供电局更名为南海市电力工业局。同时挂牌“南海市电力工业总公司”;12月29日,南海电业史上第一座无人值班变电站——大沥水头110千伏变电站试运行成功。

2000年

2000年5月15日,南海市电力工业局随佛山电力工业局被国家电力公司命名为一流供电企业。12月27日,南海市电力工业局全部33座110千伏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这标志着南海市电力工业局向管理现代化、信息化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2004年

2004年12月16日20时,南海电网供电量达到100.33亿千瓦时,创出历史最高水平,成为全国首个年供电量突破一百亿千瓦时的县(区)级电网。

2012年

2012年9月,南海供电局供电营业窗口全面进驻南海各镇(街)行政服务中心,成为首家进驻镇行政服务中心的企业单位。

2014年

2014年,南海电网供电量达到212亿千瓦时,创出历史最高水平,成为全南方电网首个年供电量突破两百亿千瓦时的县(区)级电网。

2019年

2019年4月8日,佛山市史上投入最大的配套线路项目——500千伏东坡变电站220千伏配套线路正式投产,有13回220千伏配套线路在南海区实现全部投运,累计近170公里长度的线路绵延至南海区多个角落。

2020年

2020年,南海拥有80座110千伏以上变电站,其中500千伏变电站2座、220千伏变电站14座、110千伏变电站64座。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戴欢婷通讯员李丹笛王爽王师张宇晖黄晓琳戴小冬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