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 兴乡村树标杆打造最美岭南水乡
里水加快建设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标杆镇,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

■里水一河三岸美丽景色,展现了里水乡村振兴的成效。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里水镇规划建设里湖新城,打造广佛都市圈时尚水都和RBD核心区。(通讯员供图)

■生命健康产业园。(通讯员供图)

■里水岭南新春水上花市,河岸灯饰美轮美奂,引市民争相游玩打卡。 (通讯员供图)

■里水贤鲁岛爱情公园马鞭草盛开,形成一片紫色花海。黄国恩摄
珠水北来,润泽不息;有峡罗濛,郁水迂回;峡里之水,谓之“里水”。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依水而居,在这个河网密布的鱼米之乡,积淀了丰富历史文明,打造了令人向往的梦里水乡。
53个社区公园遍布全镇,实现“一村(社区)一公园”,里水人真正“生活在公园里,居住在景区中”;农田集约千亩,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观光产业逐渐兴起,村民荷包又涨了;悦民文化周周有,镇内可享省级医疗服务,还有高端双语实验学校……每一项民生实事,让里水人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与日俱增。
近年来,里水担起建设南海区城乡全面融合标杆镇新使命,梦里水乡又有了新的畅想——郁水悠长,田园欢歌;产兴城旺,人和景美;民之所想,心之所向。里水搭乘广佛同城高质量发展的快车,扛起乡村振兴连片示范的重任,奏响城乡全面融合发展的乐章,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最美岭南水乡。
城市建设
一村一品助力城乡全面融合
“来梦里水乡,再来看看孩子生活的地方!”今年暑假,里水镇新联社区外来媳妇张燕萍没有像往年一样带着孩子回娘家四川,而是邀请了娘家人来到梦里水乡,带他们坐上了梦里水乡景区的游船,叹了艺术河畔的花茶,在岭南水乡感受幸福美满的生活。
20年前,张燕萍嫁到新联社区,她的父母第一次来到里水,万分不舍地让她在这个不知名的小镇开启新生活。20年来,他们总是在电话里、视频中,听女儿分享里水的变化。今年,终于再次踏上了女儿生活的地方,发现女儿口中的梦里水乡真的不简单。
在张燕萍居住的里水河畔,曾有数不尽的工厂作坊,是里水产业的发展起点。如今,人们曾经最熟悉的“红星”轮船已经成为历史,时常在浓情桥下穿梭的梦里水乡游船成为水乡新景;参差不齐的厂房已不见身影,变身成时尚高端的艺术河畔和梦里水乡景区。
这些年来,里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1年,里水提出建设“梦里水乡”品牌,并先后启动了“公园化”战略、“美村计划”“大市政”、新农村连片示范创建等工程,不断提升村居的颜值和品位。至今已投入5亿元建成了53个各具特色的社区公园,基本实现“一村(社区)一公园”,实现了让里水人“生活在公园里,居住在景区中”的目标。
事实上,以梦里水乡景区为起点,里水近年来通过乡村振兴战略,从城到乡,以一村居一品牌的思路,逐渐实现“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里水用一年多的时间,以里水河、金溪河为纽带,初步建成了“南有梦里水乡风情游,北有岭南农业大观园”南北两大连片乡村振兴精品线路。
历经岁月,水乡依旧,往日小镇早已换上新颜。依水而生,因水而强,里水未来3年将投资超546亿元,通过15大重点项目,打造南海城乡融合最大的示范片区之一——里湖新城片区。这里将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创、宜游、宜养的广佛都市圈时尚水都和RBD核心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健康产业示范区以及岭南广府文化产业高端资源集聚区,这里将是城、产、人、文融合发展的最好体现。
产业发展
三产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
9月初,里水宏岗村千亩梦里花田项目迎来了第一批体验插秧的市民,赶来凑热闹的村民李姨乐呵呵地笑了,原来这个项目集约了她家的农田。2018年前,这里的农田还是分散在不同农户手上,租金多年不见涨。如今集约连片开发,不仅村民的荷包涨了,宏岗村的经济发展也有了新的突破。
这个项目推动传统的农业种植向现代农业+旅游观光转变,是里水第一产业“转型”、第三产业“提质”的缩影。打开里水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图可以看到,从北到南分布着万顷园艺世界、梦里水乡百花园、梦里花田、南海花卉博览园等千亩特色农业园区,形成了依托佛山一环交通便利的花卉园艺现代农业产业带,整合成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南海区花卉园艺现代农业产业园。
这几年来,里水凭借原生态乡村资源、水乡风貌及现代农业观光发展,成为了广佛后花园,吸引了一批批广佛游客光顾。同时,里水大力推动第二产业转型升级,以工业园区改造提升,集聚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生物医药等现代产业,一跃成为南海高质量发展的“新星”,走上一二三产联动发展之路。
里水今日的产业聚集,可谓经历了几轮的转型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崛起的一批小五金、小冶炼、小化工等个体私营企业,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已被“三来一补”企业替代,遍布里水各村大大小小的工业园拔地而起,具有一定规模的私营企业达1000多家。
为了发挥本地雄厚的产业基础,实现产业集聚,2011年起,里水提出以“龙头企业+总部经济载体+特色园区”的产业发展模式,为龙头企业创造条件引入上下游产业,如以一方制药为龙头的生命健康产业园已引入中天药业等医药制造业龙头项目,大健康产业正加速集聚……
近年来,里水更是一方面以产业龙头集聚产业链条,推动产业格局再造;另一方面聚焦村居“战场”,以混合连片改造模式,打造特色产业园区,推动城市、产业、环境综合提升。以“两高四新”产业和村级工业区连片改造“两步棋”,汇聚产业升级、城市发展的新动能,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
里水镇党委书记谭艳玲表示,实现村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一直是珠三角乡村发展绕不开的难点,这也是里水镇须重点破解的难题。
当前,里水已启动了东部工业园、海南洲、大冲工业区、智慧慢城等4个千亩村级工业园连片改造示范项目,改造总面积超过7000亩,占全镇村级工业园整治改造提升的四分之一。
其中大冲科技生态工业园改造项目,打造成以“新型生物医药+高端技术制造”为主题的新型产业社区;东部工业园片区改造提升项目,打造成以“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家电”为主题的新型产业社区;海南洲连片改造项目,打造成以“企业总部+文旅”主题的新型产业社区;广佛里智慧慢城特色小镇村级工业园连片改造项目,打造成以“数字+”产城融合项目。
人文生活
托起民生福祉构建幸福家园
三十年前建立的宏岗小学如今虽然不在了,但是当年的教学楼仍在,变成了宏岗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民最熟悉的“禾雀岗”虽历经岁月,仍保存完好,被改造得更舒适怡人,村民还时常登步而上,在凉亭上感受习习凉风。宏岗村村民国伯与其他老村民们所熟悉的那些时代印记,已被时代赋予了另一种文明,融入到幸福生活中。
城市升级、产业发展,终归为了让人民生活更幸福,这点贯穿里水发展始终。幸福是什么?里水人民追求的幸福,不仅有美丽人居做基础,还有雄厚的实体经济为动力,更有创新管治下的安宁生活。
“空调凉快,看病方便!”70多岁的光叔是宏岗村民,他对今年6月启用的新社区卫生服务站竖起了大拇指。用了40年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大厅里一直没空调,一直以来村民夏天排队看病就是受罪,汗水流不停。如今,村民们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配套齐全、贴心周到的医疗服务。
民之所想,心之所向。宏岗村以村民诉求为导向,以重建社区卫生服务站、解决“停车难”、兴建幼儿园等小事为“切口”,解决了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大事”,让村民获得感明显增强。
与光叔本地人不同,在流潮社区诚龙装饰材料厂工作的李亮生是新市民。这十年来,他看着社区的道路越变越宽,环境越来越美,新市民也融入得越来越好,跟本地人和谐相处,感觉自己从一个异乡人变成了家乡人。
这都得益于流潮社区开展的安居计划、安享计划,广泛收集新市民意见建议,并为新市民义诊、开展故事会、流潮夜校等活动,进一步丰富新市民群体工余生活,让他们更加有获得感、归属感。一大批像李亮生这样的外来务工者对社区了解到更多,逐渐喜欢上这片土地。
不仅从小乡村入手提升居民幸福感,里水还斥巨资建设了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引进省级医疗服务,惠及里水及周边300万居民;与南海区共建一所九年一贯制标杆学校——南海双语实验学校,满足了里水人对高端教育资源的需求……里水,是一个宜居的健康小镇,随着各类民生配套不断升级,更成为了人们的幸福家园。
“我们要坚持蓝图不变,创新思路,乘势而上,以更高站位、更积极的作为,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做,久久为功,将既定的蓝图描绘得更加多彩。”谭艳玲表示,里水“梦里水乡”的蓝图将做到“三个不动摇”——“梦里水乡”战略不动摇、绿色健康发展不动摇、乡村振兴战略不动摇。
接下来,里水将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最美岭南水乡、广佛全域同城排头兵、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标杆镇、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示范区这四大发展定位,围绕广佛全域同城、城乡全面融合、村级工业园改造全面推进、产业平台全面发力、治理能力全面提升“五个全字”上下功夫,加快推动里水城乡、环境、产业、治理、民生提质发展。
脱贫攻坚
聚全镇之力助贫困村奔小康
“多组织辖区企业家帮扶凉山州,既解决企业用工需求,也可以帮助到米市镇彝族群众脱贫奔小康。“这是里水镇北沙村党委书记沈小琴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初衷,这些年来,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沈小琴仅是里水镇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从2016年开始,里水镇精准扶贫罗定市泗纶镇双龙村等4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米市镇、鲁基乡及其贫困村以及普格县6个挂牌督战村,援建新疆伽师县克孜勒苏乡……多年来,里水凝聚全镇之力,通过创新精准扶贫帮扶方法,以产业扶贫、入股分红、以购代捐等形式,取得显著成效。
距离里水万里之遥的四川凉山州是佛山对口帮扶的贫困市,也是里水助力脱贫攻坚的对象。其中喜德县米市镇的11个行政村,有10个村被列为贫困村。米市镇镇长毛金科表示,里水不光从物资上进行鼓励,还对本地经济发展进行把脉,特别是在劳务输出、产业扶持等方面扶贫效果明显。
而在喜德县鲁基乡,里水在安全住房、基础设施建设、种养殖产业发展、贫困户技能培训、教育保障等方面进行帮扶。目前鲁基乡的依洛倮村、坛罐窑村、大埂村和鲁基村4个贫困村已脱贫,顺利摘帽。
这期间,里水一批村居、企业积极响应脱贫攻坚工作,如广东花博生态产业有限公司、里水镇开发总公司等企业,分别与普格县雨水乡的甘拉村,祝联乡的普日村等6条贫困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北沙村、麻奢村等村居分别与米市镇米市村、格以得村等结对,助力贫困村脱贫摘帽、贫困人口脱贫奔小康。
而在云浮罗定泗纶镇,里水镇的帮扶成效也非常明显。去年由里水镇投资超50万元援建的双龙村扶贫车间建成投用,建筑面积400平方米,能吸纳双龙村周边超500名村民就业,大大提高了村民和贫困户收入。
里水镇镇长麦满良表示,里水镇建设了53个社区公园,真正让市民可以“居住在公园里,生活在景区中”,希望泗纶镇新建公园以此提升群众文娱文化活动环境,让两地人民一起共有幸福家园,共享美好生活。
“要做实民生保障和服务,做好产业技术扶持,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真抓实干,确保完成脱贫攻坚既定目标,真正让群众得实惠。”今年9月初,谭艳玲率队前往罗定市泗纶镇,对口帮扶松南村、沙底村、双坝村及双龙村脱贫攻坚工作进行调研,要求全面做实做细双方扶贫结对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特写
里水社区:城乡融合典范居民文明富足
“这个轻轨站,离我们里水经济社、大洲经济社都很近,规划得真好!”“我们村以后自己开发商住项目,前景大好!”“这房子我们不拆,等着乡村振兴,全部改造很期待啊!”……走进里水镇里水社区,走过荷花池,穿过榕树底下,看看锦鲤跳跃,一阵阵清风吹过,居民们都在自得休闲,不时议论着他们的“大事”,渴望着新一轮的发展。
在该社区居委会里,一批发黄的旧照片记录着辉煌的发展历程,有各级领导来视察的,有国内外组团来参观学习的,还有那些年获授的各种“牌子”——“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
这里有全国首批小士多之一,这里是全国首批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里水社区早年凭借敢为人先的发展精神,创造了让村民引以为傲的“威水史”。
“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30年前走在全国前列的!”回想起当时的发展,时任里水管理区书记陈耀成觉得,这些经历很宝贵,正是以前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得实,才有今天里水社区淳朴的民风、美丽的村容村貌。
当年红火的小士多现在还开着,虽然现在生意很少,店主周景甜仍坚持天天开门,只为方便过往的人们。她说,小卖部见证了一家四代人的成长,也见证了里水村民日益改善的生活。
如同这个士多店一代创业,三代守业始终不变的情怀一样,里水社区30年来,一步一个脚印,顺应时势,带领居民主动谋出路,创造出文明富足的生活。
如今,地处里水镇中心城区、典型的城乡结合部的里水社区又迎来了新机遇。辖区内红旗经济社、里水经济社及大洲村三个经济社分别承担了大项目,其中里水经济社已集约了近千亩发展新兴电子信息产业,将形成一个产业集群,即佛山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以商贸发展为主的红旗经济社上千亩地已经集约,将配合打造里湖新城,该新城规划已于今年5月正式发布;而大洲村也集约了200多亩地配合佛山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打造梦里水乡湿地公园。
里水社区党委书记吴志军说,三个经济社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未来既有城央的高大上,也保留有农村的原乡味道,随着居住人口的增加、观光旅游发展起来,无论是管理还是服务上,都迎来新的挑战,接下来将通过系列文化活动促进新市民融入、通过恢复民俗活动进一步凝聚居民,以人文的融合推动城乡融合。
声音
陈宇宙(新联社区,50后):
里水数十年改革发展带给了人们富足安乐的生活,自己也是其中的受益者。回望里水经历贫困落后,到如今跃升“全国千强镇”前十名的光辉历程,自己的人生发展轨迹与里水密不可分,思绪乡情时常心头涌起,唯有寄情文字,创作《彩虹飘飘舞郁水》一稿,记录里水变迁,讴歌伟大时代。
张细妹(新兴社区,50后):
从小时候喜欢到里水河游泳畅玩,到后来的水质污染,再到如今的水清岸绿,游人如织,我的童年、中年、老年阶段都在里水度过,里水河孕育了我们,看到两岸风景如画,十分欢喜。
彭爱玲(金峰洲社区,80后):
广佛候鸟这个名词由来已久,每个晨曦初现的清晨,披星戴月的晚上,我坐公交往返于广州的公司和里水的家。后来,我在里水买了房、车,出门可以坐地铁,也可以开车,城与乡的距离并不遥远。
张鸽(鲁岗村,90后):
鲁岗是位于里水北部的一个小村庄,以前从没想过会有游客来我村里玩,毕竟这里相对贫困落后。如今,村里有游客服务中心,村民做起租单车、烧烤场等生意,每到周末就会有很多人来玩,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里水镇发展大事记
2008年
●里水镇进入生态建设年,着力打造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文化。
2011年
●里水正式提出打造“梦里水乡”。
2012年
●启动实施“美村计划”,每年至少投入1亿元对村(居)进行美化改造。●实施“公园化”战略,截至2020年,全镇建成53个社区公园。●投入2亿元,完成“三河六岸”一期项目共5.8公里岸线景观提升工程。
2014年
●里水镇获评“全国安全社区”称号,成功申报为“中国香水百合名镇”。
2015年
●“梦里水乡”景区启动建设。
2016年
●绿色健康小镇启动建设。●里水获评“国际安全社区”。●梦里水乡百花园、南海花卉博览园开园迎客。
2017年
●获评“全国文明镇”称号。●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正式启用。
2018年
●里水获颁国家AAAA旅游景区。
●乡村振兴全面启动,12条精品示范村居发布。
●跃居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第9位。
2019年
●里水宏岗织密三级党建网络引领乡村治理的做法入选农业农村部公布20个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在全省首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单位+设计施工总承包(EPC)”建设模式,首批12条村居改造、两大连片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路全面施工。●里水获评“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成为广东唯一获奖的镇级单位。
2020年
●南海双语实验学校正式投用。●里湖新城规划正式对外发布并启动建设。
文/珠江时报记者欧林菊陈志健通讯员陈淑仪朱嘉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