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09月30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三龙湾号”游船首航
    • 南海艺术中心又有新进展 连片改造力促城乡融合
    • 为南海城乡融合发展献“锦囊妙计”
    • 力争培育 10家以上超百亿龙头企业
    • 南海人民医院12月启动向新院区搬迁
    • 《小康南海》特刊今日出街

    第A02版:重点

    • 10大奖补措施 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第A03版:今日南海

    • 狮山:向新时代文明实践高地大步迈进

    第A04版:关注

    • 把握搬迁机遇 推动建设高水平综合医院

    第A05版:要闻

    • 全力建设环西樵山片区
    • 优美歌声展现 本土音乐力量
    • 评选“佛山品牌” 展现佛山力量
    • 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连续实现两位数增长
    • 寻事故知情者

    第A06版:今日南海

    • 多元育人让每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

    第A07版:乐游

    • 为您制定攻略 双节乐游南海

    第A08版:城事

    • 社保宣讲进村企 服务惠民提信心
    • 感受红色文化魅力 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 打击销售长江流域 非法捕捞渔获物
    • 打通知识普及“最后一公里”
    • 佛山农行成功举办投资策略报告会
    • 佛山中行教您如何保障 银行账户信息及使用安全

    第B01版:特刊

    • p1

    第B02版:特刊

    • 高水平是小康南海的最亮本色
    • 目录

    第B03版:特刊

    • 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南海密码”

    第B04版:特刊

    • 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小康品质

    第B05版:特刊

    • 创新社会治理 让城市更和谐

    第B06版:特刊

    • 南海成绩单 展现小康好图景

    第B08版:特刊

    • 改革再出发 探索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

    第B09版:特刊

    • 助力脱贫攻坚的“南海战法”

    第B10版:特刊

    • 凝聚善治力量 夯实幸福基石

    第B11版:特刊

    • 抬头见碧水蓝天 推门闻鸟语花香

    第B12版:特刊

    • 擦亮全面小康的幸福底色

    第C01版:小康南海

    • 发挥制度优势 增进民生福祉

    第C02版:小康南海

    • 一个省定贫困村的蝶变之路
    • p23

    第C03版:小康南海

    • 履行监督职责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 p27
    • p24

    第C04版:小康南海

    • 下足绣花功夫 织就脱贫画卷
    • p30

    第C05版:小康南海

    • 扶贫组合拳 精准拔穷根

    第C06版:小康南海

    • 激活土地要素流转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第C07版:小康南海

    • 肉桂飘香 深山趟出脱贫路

    第C08版:小康南海

    • 荒地变良田 种出“三份钱”

    第C09版:小康南海

    • 产业造血 “穷山坳”变“聚宝盆”

    第C10版:小康南海

    • 办事提速促发展 织密食品安全网

    第C11版:小康南海

    •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

    第C12版:小康南海

    • 渔民变居民 小康奔不停
    • 镇巴开到家门口 进城说走就能走
    • p46

    第D01版:镇街

    • 镇街跨步 硬核力量

    第D02版:桂城

    • 桂城 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的发展之路

    第D03版:九江

    • 九江 产业新城提颜值 儒林之乡更宜居

    第D04版:西樵

    • 西樵 文旅小镇走进向往的生活

    第D05版:丹灶

    • 丹灶 有为之乡谱写创新篇章

    第D06版:狮山

    • 狮山 坚守制造阵地 打造湾区产业高地

    第D07版:大沥

    • 大沥 创出一条发展路绘就城乡幸福图

    第D08版:里水

    • 里水 兴乡村树标杆打造最美岭南水乡

    第D09版:狮山

    • 齐心护山林 繁花满桃园
    • 居民荷包涨起来 社区环境更美丽
  • 数字报首页

B09:特刊

激发内生动力凝聚帮扶合力

助力脱贫攻坚的“南海战法”

2020年09月30日

■南海对口帮扶凉山州甘洛县蓼坪乡清水村建设的安全住房。 (通讯员供图)

■云浮云安区镇安镇民乐村扶贫生态养殖场。 珠江时报见习记者/廖明璨摄

“三区三州”,中国脱贫攻坚史上的特有名词。打开中国地形图,“三区三州”所在的位置,基本属于西北、西南最险峻的高原山区地带,这里长期以来属于深度贫困地区,被认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四川省凉山州便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

2016年8月,南海对口帮扶四川省凉山州北三县,一批南海的干部带着真情实意、真金白银、真抓实干来到偏远深山,按照中央要求、当地所需、南海所能,从消费扶贫、产业扶贫、劳务协作、人才帮扶等领域与凉山州北三县开展帮扶工作。

另一边,在省内精准帮扶云浮市云安、云城、罗定三区(市)的脱贫攻坚“战场”上,南海紧紧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4个问题全力攻坚,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不忘初心,驰而不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南海始终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来推进。四年过去了,南海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与省内脱贫攻坚两大“战场”,都进行扶贫协作的经验探索与实践积累。

如今,南海扶贫协作结硕果:凉山州的彝族老乡们住了新房子,还走出了大山,到佛山打工挣钱;曾经闭塞保守的云浮山村小镇,一座座产业园区拔地而起,扶贫车间、扶贫工厂流水线上生产如火如荼,贫困户脱贫致富斗志高昂。

一幅东西相牵的扶贫协作壮美画卷已然绘就。

战法一

“一面红旗”引领扶贫

抓好党建促进脱贫,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经验。

四年来,南海全面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深入实施党建扶贫。省内精准帮扶云浮市云安、云城、罗定三区(市),南海从各个部门、镇街选拔精英,担任第一书记,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提高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

对口协作凉山北三县,南海尽遣精锐部队,优秀南海铁军奔赴千里之外的大凉山,新思路送进大山,产业闯出新路。

卢雄伟是南海区驻云安区石城镇上洞村扶贫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2016年驻村开展帮扶工作以来,他积极主动与当地干部和困难群众沟通,倾听建议和意见,通过深入调查摸底,找准致贫原因,确立了“抓党建带扶贫、抓产业促扶贫”的思路。

“我们首先把党建工作摆在第一位,通过抓好支部建设,先将村两委干部综合素质提上来,充分发挥支部的核心作用。第二个就通过发挥老党员向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发挥年轻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致富带头作用。”卢雄伟介绍。

在确立了“抓党建带扶贫、抓产业促扶贫”的思路后,卢雄伟首先从村干部抓起。

“每周我一定召集村干部开班子会,及时沟通问题,比如扶贫遇到的困难,新农村建设的进度等。”卢雄伟说,每周固定的班子会,提升了村干部的凝聚力,“上面领导过来看,都说我们村干部的精神面貌一次比一次好”。

“在党建引领下,现在村里拧成一股绳,党员带头参加新农村建设,村民积极主动加入,甚至主动拆掉旧屋,让出土地修路,这在以前简直不敢想象。”云安区上洞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罗友文说。

南海区对口帮扶云城、云安、罗定三个区(市)56条相对贫困村6291户贫困户20849人,4年来先后派驻167名干部,他们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依靠力量。他们推动各项扶贫措施落实落地,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如同星星之火一般燃起了贫困群众的脱贫之梦。

选一人,强一村,活一片。党旗漫卷,山水焕然。

战法二

“输血”与“造血”相结合

南海在多年扶贫实践中,总结了对精准扶贫的理解——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贫困问题,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做到对象识别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才能保证脱贫目标的有效实现。

今年两会期间,南罗百香鸡火了一把。全国人大代表、云浮市罗定市黎少镇隆久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小兰通过直播推介南罗百香鸡,不到五小时,800只南罗百香鸡被网友们一抢而光。

南罗百香鸡成“爆款”,也间接道出了南海区产业帮扶的真功夫。

罗定市太平镇洞美村第一书记李俊杰介绍,南海帮扶单位经过对洞美村的实际情况考察调研和综合分析,认为发展生态养鸡项目比较符合洞美村的发展实际。为此,2018年,洞美扶贫产业基地、公司技术指导基地、合作社等挂牌,“南罗百香鸡”在洞美村应运而生。

洞美村养殖的“南罗百香鸡”,是南海精准扶贫成效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南海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把就业扶贫作为长效脱贫的关键之举,把保障性扶贫作为最大的底线民生。

前不久,南海对口帮扶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的佛山南海-凉山越西现代农业(苹果)融合发展示范园区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这个利用南海对口帮扶越西县资金打造的示范园,集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的苹果大受市场欢迎。

在苹果园工作的,绝大多数都是附近的贫困户。园区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入园务工、土地流转、二次分红等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

“入股苹果园,收入大大增加。”贫困户秋足阿支说,一家原本居住在50公里以外的山上,交通不便、住房破旧不说,全家忙乎一年也只能勉强吃饱肚子。如今,他们和1400多户贫困户易地搬迁到越西县城北感恩社区,还分到了每人50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全家人决定全部入股到附近的苹果产业园。

战法三

动员全社会聚合力共同战贫

人心齐,泰山移。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

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爱心人士……在南海,各界人士都在积极为脱贫攻坚出谋划策,南海顺势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凝聚起强大的攻坚合力。

“万企帮万村”,一起战贫穷。南海通过实施“万企帮万村”行动,发动84家企业加入村企结对,捐助帮扶资金372万元。

疫情期间,很多贫困户不能如期外出务工,大大影响着他们的收入。云浮市云安区镇安镇民乐村贫困户老张便是其中一位。老张原本打算年一过完就外出务工,但因疫情企业延迟复工,一直待在家。

就在麦永然还在苦恼贫困户外出就业问题时,好消息传来了:南海丹灶企业南洋电机有限公司通过远程面试,接收了民乐村和西安村共6名村民到丹灶工作,老张也是其中之一。

大凉山这一边,也看到越来越多南海企业家的身影。

“我们经常去凉山,一次大约持续一个星期。”自从与凉山建立紧密联系后,佛山康丰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波便成了“空中飞人”,常常飞往凉山州,逐渐摸清了当地的基本情况。他说,每次前往凉山州,一方面是了解当地有什么农产品可以销往佛山,另一方面开展产业扶贫,指导当地村民农作技术,帮助实现脱贫致富。

在凉山州喜德县,康丰公司打造了一家展销大凉山特色农产品的实体店,该店还担负着更重大的使命,是凉山州“以购代捐”的工作站点,产品全部来自佛山对口扶贫协作地区的凉山州各县。

南海区区长顾耀辉表示,一时脱贫容易,持续增收困难。产业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要大力发展产业,引入社会力量帮扶凉山州,才能从最深处拔掉“穷根”。

记者手记

战法精准打好“点穴战”

行进在决战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路上,庄严承诺掷地有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

如何走稳走实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打好“收官战”,南海的扶贫战法是明确的,路径是清晰的:战法同初期全面部署、中期全面推进有机衔接,防松懈、防滑坡。

打好“翻身仗”的筹谋,落细落实在贫困地区、“两不愁、三保障”、群众满意度上,南海展现出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担当和责任。

摸清情况,精准帮扶

——

扶贫干部把摸查作为第一步,摸查贫困户情况,建立工作台账,及时落实帮扶措施。到户到村的精准之举,一户一策,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发动社会参与,精准“造血”——

积极发动企业参与,“造血”是关键。南海选择有责任心、有社会担当的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帮助贫困村解决难脱贫、易返贫,这既是接地气的“真”金又是贴近实际的“实”措。有了南企的用心用情帮扶,贫困户也能更从容地走好发展路子。

行半里者半九十。最后一场“收官战”,其进愈难,其战愈险,但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容不得“歇歇脚”,唯有以一出手就直指关键的准度打好“点穴战”方为上策。

南海将继续以先行示范的担当,敢为人先的精神,探索脱贫攻坚的高效模式,而这背后,正是一座城市的底气、承诺和担当——决胜决战扶贫攻坚,贡献南海力量。

文/珠江时报记者黄婷

通讯员南扶宣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