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09月30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三龙湾号”游船首航
    • 南海艺术中心又有新进展 连片改造力促城乡融合
    • 为南海城乡融合发展献“锦囊妙计”
    • 力争培育 10家以上超百亿龙头企业
    • 南海人民医院12月启动向新院区搬迁
    • 《小康南海》特刊今日出街

    第A02版:重点

    • 10大奖补措施 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第A03版:今日南海

    • 狮山:向新时代文明实践高地大步迈进

    第A04版:关注

    • 把握搬迁机遇 推动建设高水平综合医院

    第A05版:要闻

    • 全力建设环西樵山片区
    • 优美歌声展现 本土音乐力量
    • 评选“佛山品牌” 展现佛山力量
    • 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连续实现两位数增长
    • 寻事故知情者

    第A06版:今日南海

    • 多元育人让每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

    第A07版:乐游

    • 为您制定攻略 双节乐游南海

    第A08版:城事

    • 社保宣讲进村企 服务惠民提信心
    • 感受红色文化魅力 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 打击销售长江流域 非法捕捞渔获物
    • 打通知识普及“最后一公里”
    • 佛山农行成功举办投资策略报告会
    • 佛山中行教您如何保障 银行账户信息及使用安全

    第B01版:特刊

    • p1

    第B02版:特刊

    • 高水平是小康南海的最亮本色
    • 目录

    第B03版:特刊

    • 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南海密码”

    第B04版:特刊

    • 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小康品质

    第B05版:特刊

    • 创新社会治理 让城市更和谐

    第B06版:特刊

    • 南海成绩单 展现小康好图景

    第B08版:特刊

    • 改革再出发 探索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

    第B09版:特刊

    • 助力脱贫攻坚的“南海战法”

    第B10版:特刊

    • 凝聚善治力量 夯实幸福基石

    第B11版:特刊

    • 抬头见碧水蓝天 推门闻鸟语花香

    第B12版:特刊

    • 擦亮全面小康的幸福底色

    第C01版:小康南海

    • 发挥制度优势 增进民生福祉

    第C02版:小康南海

    • 一个省定贫困村的蝶变之路
    • p23

    第C03版:小康南海

    • 履行监督职责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 p27
    • p24

    第C04版:小康南海

    • 下足绣花功夫 织就脱贫画卷
    • p30

    第C05版:小康南海

    • 扶贫组合拳 精准拔穷根

    第C06版:小康南海

    • 激活土地要素流转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第C07版:小康南海

    • 肉桂飘香 深山趟出脱贫路

    第C08版:小康南海

    • 荒地变良田 种出“三份钱”

    第C09版:小康南海

    • 产业造血 “穷山坳”变“聚宝盆”

    第C10版:小康南海

    • 办事提速促发展 织密食品安全网

    第C11版:小康南海

    •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

    第C12版:小康南海

    • 渔民变居民 小康奔不停
    • 镇巴开到家门口 进城说走就能走
    • p46

    第D01版:镇街

    • 镇街跨步 硬核力量

    第D02版:桂城

    • 桂城 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的发展之路

    第D03版:九江

    • 九江 产业新城提颜值 儒林之乡更宜居

    第D04版:西樵

    • 西樵 文旅小镇走进向往的生活

    第D05版:丹灶

    • 丹灶 有为之乡谱写创新篇章

    第D06版:狮山

    • 狮山 坚守制造阵地 打造湾区产业高地

    第D07版:大沥

    • 大沥 创出一条发展路绘就城乡幸福图

    第D08版:里水

    • 里水 兴乡村树标杆打造最美岭南水乡

    第D09版:狮山

    • 齐心护山林 繁花满桃园
    • 居民荷包涨起来 社区环境更美丽
  • 数字报首页

C05:小康南海

扶贫组合拳 精准拔穷根

数读 南海对口帮扶云浮云安、云城、罗定三区(市)

2020年09月30日

帮扶情况

自2016年5月起,南海区结对帮扶云浮市云城、云安、罗定三个区(市)56条省定相对贫困村、6291户贫困户20849人。

资金使用

截至2020年8月31日,南海区共向对口帮扶云浮地区投入财政帮扶资金8.014亿元。

全部贫困人口达到退出标准

2019年,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541元,对口帮扶56个村集体收入平均每村10万元。

2019年12月1日至今,有劳动力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0531元,其中79%有劳动力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元;97%无劳动力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00元。截至今年六月份,所有贫困户已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

“三保障” 全落实

56条村实现自来水通至行政村,自然村的自流饮水检测合格。四年累计实施危房改造1226户,补助佛山市财政资金1646万元。落实贫困户子女教育补助3712人,为20459人购买医保,为11297人购买社保。

产业蓬勃发展

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帮扶云浮56个相对贫困村集约土地超2.8万亩,落实产业扶贫项目326个,产业项目资金总投入2.8亿元。

吸引93个企业到对口帮扶地区发展,带动贫困户劳动力就业3560人。今年以来,克服疫情影响,累计帮助云浮销售农产品382万元。

乡村基建补齐短板

四年来,实施道路硬底化188公里,补助资金1973万元。

竖起路灯7715盏,补助资金1437万元。

开展水利建设57项,投资514万元。

公共服务站、文化室、学校修缮130项,投资2280万元。

开展“万企帮万村”专项行动

截至目前,共组织企事业单位、商协(会)共130家结对帮扶贫云浮三区(市)56条村,捐赠帮扶金额379万元。

其中罗定40家企业,帮扶金额158.5万元;云城云安93家企业,帮扶金额220.5万元。

数读

南海帮扶凉山州北三县

帮扶情况

自2017年6月起,南海区对口帮扶凉山州甘洛、越西、喜德三县(以下简称北三县),2019年扶贫协作工作以满分成绩通过佛山市绩效考核,国家考核抽中南海区对口帮扶的喜德县取得“好”的最高等次,甘洛县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

社会帮扶资金

筹集社会帮扶资金超2000万元,目前已到位社会资金1863万元。其中,喜德县808万元,越西县575万元,甘洛县480万元。

扩面结对

目前,共有乡镇结对11对,村村结对16对,村企结对87对,社会组织和贫困村结对9对。

面向社会发出社会力量助力挂牌督战村的倡议,已组织28家企业和社会组织,结对帮扶凉山州30个挂牌督战村,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社会力量落实挂牌督战村结对帮扶资金累计约180万元。

劳务输出

今年以来,南海区共接收凉山籍务工人员1588人(截至2020年8月31日),其中,甘洛县321人,喜德县538人,越西县729人。

2019年,组织企业赴凉山州举办现场招聘会20余场,提供岗位超过6000多个,通过建设扶贫车间、公益性岗位、开展培训等方式帮助北三县贫困人口省内就近就业1331人。

保障住房安全

南海援建凉山州北三县易地搬迁10个集中安置点,建成安全住房724户,惠及贫困户2596人。深入开展住房安全改造,累计投入4920.5万元、惠及3500户。

打造脱贫奔康产业园

今年以来,凉山州喜德县、越西县、甘洛县共引导9家企业落地投资,已形成实际投资额38万元。

截至去年底,南海为凉山北三县打造7个产业园区,引进企业11家,企业实际投资1亿元、总投资超2亿元,吸纳就业312人,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人口12953人。建成扶贫车间9个,吸纳贫困人口就业344人。

开展消费扶贫

发挥工会力量“以购代捐”扶贫产品达418.09万元,提前完成总采购额不少于300万元任务。2019年,举办11次“凉山产品进社区”活动,新增展销店5家。

加强人才支援和培训

南海区派驻在凉山州的党政挂职干部共10人,其中派驻在凉山州1人,喜德县、越西县、甘洛县分别3人。

选派到北三县开展柔性技术人才短期支援共75人,其中医生49人,老师26人。

其中,今年以来,已派出4名半年期柔性帮扶医生前往凉山;已派出到凉山州支教教师7人,柔性支教6人。

2019年开展9次凉山州北三县的党政干部培训,25次专业技术人才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共7期534人,创业成功28人,带动贫困281人增收。

文/珠江时报记者 黄婷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