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12月24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船到中游更奋楫
    • 减少“两节”期间人员流动和聚集
    • 凝聚政企共识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落实“四个先”要求 “丹灶先锋”加速攻坚
    • “狮山雄狮”发起冲锋 6个项目同步开拆
    • 南海梁伟民获 省五一劳动奖章
    • 佛山评选“六个十” 优秀网络作品
    • 《砥砺初心实干为民》 特刊今日出街

    第A02版:南商周刊

    • 依托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传承

    第A03版:要闻

    • 激发金融活水 服务实体经济
    • 借鉴运用历史经验 推动高质量发展
    • 提高网办率 为企业提供更大便利
    • 一路学习一路讨论 谋划改革再出发思路
    •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放眼湾区构链强链

    第A04版:要闻

    • “嗦粉”由你 安全有我
    • 缅怀革命先烈 致敬最可爱的人
    • 盗窃刑事案件现案破案率全省最高
    • “严”字当头 做好各项安全工作
    • 部门齐出动 紧绷安全弦
    • 广东浩宏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公告

    第A05版:要闻

    • 为堤岸“洗澡” 给河涌“美容”
    • 为职工办实事 做最值得信赖的“娘家人”

    第A06版:镇街

    • 凝聚青年活力 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 里水首个超百亩纯工改工项目启动
    • 昔日杂草堆 今成小公园
    • 旧楼加电梯,南海一站搞掂

    第A07版:教育

    • 广职院学子勇夺国赛大奖
    • 师生同台表演 展示教育成果
    • 优质学前教育送到百姓家门口
    • 专场汇演“上线”超3万人次观看
    • p50

    第A08版:天下

    • 船到中游更奋楫
    • 确保“两节”市场供应足价格稳
    • 到2025年推动每个地级市建有1座科技馆
    •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关于新建广州至湛江高速铁路项目佛山特大桥(DK24+720-DK34+600段)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公告

    第B01版:砥砺初心 实干为民

    • 奋进南海 践行幸福之路

    第B02版:618022273

    • 勇立潮头逐浪高

    第B03版:617422267

    • 点燃信念之火 激发南海力量

    第B04版:617022263

    • 将“民生清单”变暖心“成绩单”

    第B05版:人大

    • 以学促行践初心 凝聚智慧勇向前

    第B06版:政协

    • 凝心聚力学党史 务实政协谱新篇

    第B07版:文广旅体

    • 10分钟文体圈为群众幸福加码

    第B08版:617722270

    • 好事办实 实事办好

    第B10版:自然资源

    • 聚焦民情民意 解决“急难愁盼”

    第B11版:卫健

    • 学上下功夫 新上做文章 实上求突破

    第B12版:民政

    • 脚步丈量民情 行动温暖民心

    第B13版:特刊

    • 立足课堂学党史 教育实事惠民生

    第B14版:特刊

    • 惠民举措再升级 增强群众幸福感

    第B15版:特刊

    • 凝聚青春力量 共建活力城市

    第B16版:特刊

    • 聚焦“急难愁盼”建设人民满意交通
    • 坚持生态优先 推动绿色发展

    第B17版:特刊

    • 服务企业出实招 惠企政策见实效
    • p25

    第B18版:特刊

    • 真抓实干 书写税务“新答卷”
    • 当好大沥的“城市管家”

    第B19版:特刊

    • 三个聚焦学做结合 三个一度激活动力

    第B20版:特刊

    • 把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让供电服务“一路领跑”

    第B21版:特刊

    • 用赶考精神书写新时代答卷

    第B22版:特刊

    • 以学促行践初心 用心为民办实事

    第B23版:特刊

    • 创新形式学党史 转化成效促发展

    第B24版:特刊

    • “七个一百”践使命 学习教育入人心
    • 干群护河常态化 水清岸绿添幸福

    第B25版:特刊

    • 深学细悟学党史 服务群众办实事

    第B26版:特刊

    • 多样课堂汲取“沥”量城市发展更有温度

    第B27版:特刊

    • 以 100%执行力 为群众办实事

    第B28版:特刊

    • 印象馆里忆初心 功夫党建亮品牌

    第C01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p2

    第C02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p2

    第C03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p7

    第C04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目录
    • 赋能实体经济恪守责任担当

    第C05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2021,见证佛山金融力量
    • p46

    第C06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2021,见证佛山金融力量
    • p65

    第C07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创新·初心佛山银行业为新经济赋能

    第C08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佛山保险业:惠民办实事 惠企促发展

    第C09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全力助推营商环境优化佛山农行推出系列硬核举措,成效显著

    第C10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创新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中国银行佛山分行主动作为强化责任担当

    第C11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农行南海分行:金融赋能 助力乡村振兴

    第C12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p29

    第C13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2021年佛山市民最喜爱金融单位简介

    第C14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2021年佛山市民最喜爱金融产品

    第C15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2021年佛山金融行业服务之星 获奖名单

    第C16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2021年佛山金融行业理财之星获奖名单
  • 数字报首页

C08:金融文化节特刊

佛山保险业:惠民办实事 惠企促发展

2021年12月24日

现代保险营销产业学院签约仪式

保险是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器,为国计民生提供更强大的保险保障。

今年以来,佛山市保险行业协会在监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推动佛山保险业积极发挥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作用,在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等方面办好实事。

提升“适老”服务品质 开展“智慧助老”行动

为深入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相关要求,佛山多家保险公司纷纷行动起来,推出特色“适老”服务,智慧助老,为老年客户提供绿色服务通道、无障碍通道、紧急呼叫按钮等服务举措;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行为特点,在硬件设施、服务流程、渠道建设、产品设计、制度体系等方面做出人性化、适用性的设计、改造和优化,以满足老年客户的保险服务需求等,通过服务提升消费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其中,为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分公司,特推出“关爱老年人特色理赔创新服务”,不断巩固传统服务,加强升级老年人服务体验。开设老年人服务优先窗口,并在各理赔网点服务区域内配置饮用水、爱心雨伞、急救药箱、老花镜、轮椅等老年人常用品。为方便老年人来理赔大厅办理保险理赔等相关业务,还进一步推进理赔中心职场建设的标准化。新华保险佛山中支履行金融险企职责使命,于2021年创新推出“银发驿站,智慧相伴”柜面窗口老年人智能服务专项关爱服务。

服务三农 支持乡村振兴

以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支持全面乡村振兴,推动农业保险加快“扩面增品提标”,佛山保险业涌现出流转期待宰生猪保险、创新型农产品食用安全责任

保险等一批创新保险产品。今年上半年,农业险提供风险保障金额22.83亿,同比增长858.7%,累计赔付2886.21万元。

发挥保险作用 助力安全生产

今年是全国第20个“安全生产月”,为扎实推进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佛山保险业通过安全责任险发挥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承保机构以镇街为单位建立了安责险生产经营单位服务群,覆盖生产经营单位数超过25000家,每日在群里推送“安全生产小课堂”信息,内容包括基础安全知识、安全法律知识、消防知识、人员救援知识等。在事故频发的关键时期,向生产经营单位及时传达政府工作要求并发出预警,提供事故案例警示及事故预防措施建议,已为193个村级生产经营单位咨询群等推送风险预警信息超过30000条。截至5月31日,安责险投保企业5844家,同比增长130.71%;覆盖企业从业人员13.91万人次,同比增长78.83%。

优化大病保险服务 守好百姓“保命钱”

2021年大病保险项目持续优化经办服务,落实疫情防控,坚持窗口服务,加强数据分析,创新监管手段,打击欺诈骗保,守好百姓“保命钱”,提供政策咨询、基本医疗保险及大病保险医疗巡查、医疗审核等报销服务,目前经办服务覆盖全市5个区59家驻院医管办、147家定点医院,保障人群564.18万人,

赔款总额9086.64万元,理赔超6万人次。为确保佛山国家医保平台上线期间参保人医保待遇咨询得到有效解答、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服务指引到位,经办保险机构选取14家医保服务业务量大的部分综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部或门诊部收费结算处前设置“社保便民服务咨询点”,并在双休日以及节假日为参保群众提供现场指引和医保政策问题解答并收集参保人对医保政策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保部门的委托,为基本医保异地参保人以及需自行申报工伤保险的参保人提供上门经办服务,解决了社保服务中的痛点难点,打通了政府服务最后一公里。

一站式处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

为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切实维护保险消费者权益,最大限度将保险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佛山市保险行业协会多渠道受理处置消费者咨询和投诉,今年上半年共接到保险类纠纷咨询及投诉476件。其中:受理投诉 434件,处置成功210件,涉案金额1292.31万元。受理调解10件,调解成功6件,调解涉案金额24.18万元。此外,市保险行业协会派出1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分别在禅城、南海、高明、三水4个区4个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一体化处理中心共13个调解点驻点为道交事故当事人提供调解服务。一体化中心首创“交警+法院+行业+社会力量”交通事故纠纷并联调处模式, “一站式”提供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法律咨询、主持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协助办理立案、依法调解纠纷、确认赔偿事实、协助解决信访纠纷等服务,形成一个由政府主导、各方协作的良性循环。上半年4个区的一体化处理中心有效受理道路交通事故纠纷2370件,调解成功1573件,成功率66.37%,调解涉案金额9340.00万元。

推进电动自行车 “上牌+保险”便民投保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事故时有发生,一直备受关注。早在2020年3月,佛山保险行业协会就开始积极协助开展电动自行车保险工作,由平安产险佛山分公司、人保财险佛山市分公司、太平洋产险佛山分公司组成共保体,为广大电动自行车用户制定惠民型的、投保便捷的保险产品,为电动车出行保驾护航。2020年3月-2021年6月期间登记上牌的电动自行车中,投

保意外保险的数量达84.7万台,投保率67.59%,累计为电动自行车驾驶人提供风险保障544.52亿元。

接下来,佛山市保险业将继续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和交管部门推进佛山电动自行车上牌涉保险类工作,通过“上牌+保险”便民投保,线上+线下便捷理赔,实现小额案件3日内赔付,增强保险普惠属性等方式,持续优化保险方案,为佛山120万电动车车主提供优质、全面的保险保障。

开展“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系列活动

为持续贯彻中央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决策部署精神,落实银保监会关于开展“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活动的相关要求,推动深化内控合规机制建设,厚植稳健审慎的风险文化,今年7月佛山保险业开展“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系列活动。如开展制度规划梳理和常态化检视工作,查漏补缺,加大制度覆盖面,持续开展工作制度、流程优化工作;开展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自查工作,对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重点风险领域内控建设、屡查屡犯顽疾治理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排查和深入的自查自纠工作,充分发现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风险,对发现的问题和风险点坚决进行整改,防范业务风险。佛山市保险行业协会在佛山银保监分局的指导下,组织保险机构开展“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微视频感言”征集活动和“2021佛山市保险业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知识测一测”活动,进一步强化机构合规意识,切实巩固内控合规管理建设成果。

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建设

为更好地搭建政府、高校、行业产教融合人才培育平台,今年10月,佛山市保险行业协会与佛山市禅城区政府、佛山市科学技术学院联合共建保险产业学院,与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共建现代保险营销产业学院,实现学校、政府部门、行业之间的信息、人才、资源共享,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产教融合达到三方共赢,助推佛山保险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目前已经建立保险创新实验班,专门培养保险后备人才,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组织保险业专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提早介入保险人才培养。

(记者 陈慧炜通讯员 刘莹莹)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