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促行践初心 凝聚智慧勇向前
结合工作实际,在党史学习教育学出“深度”办出“力度”干出“态度”

■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讯员供图)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激发前进动力、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及其机关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坚定思想的共识。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及其机关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头等大事、重点工作,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人大工作实际,精心谋划、周密组织、扎实推进;在党史学习教育学出“深度”、办出“力度”、干出“态度”。
/学出“深度”/
用活资源守正创新
今年3月,区人大常委会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及工作安排表、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议、建立区人大常委会及其机关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台账,迅速打响党史学习教育“发令枪”。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今年6月,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赵崇剑带头以“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南海人大工作提质效开新局”为题为机关党员干部讲党课,掀起干部宣讲的热潮。这是区人大常委会以上率下,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例子。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开设人大讲堂、深入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开展学习,以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会。截至2021年11月,区人大常委会各级党组织开展专题学习60次。
与此同时,区人大常委会织密线上线下“学习教育网”,让党员干部学得丰富、学得深刻。
发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等600余册书籍,帮助党员干部常思常悟;“学习强国”学习运动会、“全民学党史线上知识竞赛”“党史天天学”等线上学习教育精彩纷呈,让党员随时随地学党史。
铭记历史才能让精神代代相传,回溯历史最能让心灵找到归属。为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主题教育的内涵,传承好红色基因,区人大常委会坚持用活红色资源,让学习有“深度”。
一幅幅图片资料追忆光辉历程,一件件展品重温峥嵘岁月……在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西樵山抗日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纪念碑,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员干部重温历史,铭记初心。
“通过不断排练诵读红色经典、重温革命故事,让我感悟到百年党史常学常新,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用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初心。”在“党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朗诵比赛上,区、镇(街道)人大系统党员们声情并茂演诵红色经典,饱含深情向党的百年华诞告白。
精神再补钙,工作再加油。为引导激励人大代表牢记初心使命,学史爱党,学史爱国,各镇街人大举办人大代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班。人大代表们结合个人思想工作实际,边学习、边领悟、边思考,不断通过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以党史铸魂引路。
/办出“力度”/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持续增加普惠学前教育以及义务教育资源、增设老年医学科,增加医养结合床位供给、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深化农村公厕升级改造规划建设工作……紧扣群众所思所想、所期所盼,跟踪督办办好2021年十件民生实事,是区人大常委会及其机关的重点工作,更是“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点项目。
对此,区人大常委会在“办”字上下功夫,用督办的力度来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有着落、有回音,一大批代表议案建议已转化成百姓可观可感的民生成果。
教育,关系千家万户,也是南海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今年7月,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华侨工委和区人大代表组成督办组,对“持续增加普惠学前教育以及义务教育资源”民生实事项目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年中督办。
戴上安全帽,深入工地查看学校在建情况;随走随停开起座谈会,力促项目推进“再加速”。今年9月份,5所公办小学投用,又有一批孩子在家门口上学,真正体现了项目落实为群众带来的幸福感。
代表建议的高质量办理,是区人大常委会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区人大常委会不仅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还强化职能积极推进重大项目的建设。
今年8月,南海有轨电车1号线首通段开通初期运营,这离不开区人大常委会的跟踪监督。
“要把高质量推进南海新交通项目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实践活动,全面扎实做好开通试运营筹备工作,确保南海新交通试验段如期高质量开通试运营。”今年4月,区人大与区政协联合视察南海新交通沿线整治情况,紧密结合群众所盼,推动政府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增进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今年,区人大常委会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调研工作,把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引向深入。不仅高质量完成学前及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南海新交通试验段(桂城至三山枢纽段)运营筹备工作情况、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攻坚战推进情况等多项调研任务,还针对交通大会战,专题调研S269清龙线九江段升级改造、佛山西站运营等工作情况,为南海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干出“态度”/
在落实中擦亮人大品牌
今年,区人大常委会各项工作火热开展,区人大常委会及其机关将党史学习教育深入融入各项工作,落实区人大工作不松懈,党史学习不停歇,呈现奋发向上的干事氛围。
区、镇人大换届选举直接面对群众,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直接而生动的体现。今年是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年,区人大常委会按照党史学习教育要求,统筹组织好区、镇人大换届选举,线上加强宣传力度,线下做好选民登记、选民投票等工作,确保换届选举风清气正,选举结果人民满意。
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人大工作充满考验的一年。带着奋发向上的干事态度,区人大常委会迎难而上,彰显“冲在一线、干在实处”的工作态度。
面对南海区最新突发疫情,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多次到基层社区开展调查研究、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督导检查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支部党员奔走在核酸检测点支援基层疫情防控。一个个红色身影筑牢疫情防控“防护墙”,一句“我是党员我先上”已诠释了区人大常委会党员干部们的初心和使命。
“一镇一品牌,一站一特色”是区人大常委会工作一张响亮的名片。区人大常委会督促检查各镇(街道)代表中心联络站及联络站示范点建设工作,力求把事关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需求落实好解决好。
民意直通车、沥城心声、创新调研强监督……南海七镇(街道)人大以“突出优势、强化特色、创新机制、打造品牌”为抓手,密切代表与群众联系、切实发挥代表作用上下功夫。
“社区垃圾分类难,怎么解决?”“小区停车位太紧张了!”“新生入学有哪些政策呢?”在南海,群众早已把“有事就找人大代表”内化于心,成为代表联络站的“常客”。驻站的人大代表们也将群众的困难与建议一一记录,形成意见建议转交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研究处理。
今年“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如期而至。能否写好学习教育与主题工作这篇“结合文章”,是对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本领的考验。
在这一方面,西樵镇人大的做法十分亮眼。该镇将党史学习教育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组织代表视察调研陈启沅纪念馆、南海丝厂蚕桑丝织技艺研学基地和西樵香云纱丝绸博物馆,对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展示馆、河道生态绿化建设工程以及南海丝二厂宿舍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展调研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代表为民履职办实事紧密结合,让学习走深走实。
党史学习教育引领,擘画幸福生活“新画卷”。12月7日,南海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香秀杏开展联系区人大代表小组活动,邀请所联系的区人大代表到区人大召开座谈会。会议对征集南海区2022年度民生建议项目的工作内容进行说明。新一届人大常委会与区人大代表已接过履职的“接力棒”,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为推动南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现代化活力新南海贡献人大力量。
数读
南海人大党史学习教育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南海区人大常委会紧扣环节,突出亮点,抓牢学习教育。
●区人大常委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共组织学习13次。
●区人大常委会及其机关向机关党员干部发放指定教材640本,各级党组织开展专题学习31次。
●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崇剑带头向机关党员干部讲党课,常委会及其机关领导干部及支部书记迅速跟进,共有30人次讲党课。
文/珠江时报记者黄洁通讯员黄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