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学党史 务实政协谱新篇
南海区政协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南海区政协主席唐棣邦带队到委员企业走访调研。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摄
一堂堂走心更入心的专题党课、一次次围绕中心“一题到底”聚焦高质量发展的协商……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南海区政协坚持学党史与悟思想融会贯通、办实事与开新局同向发力,把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履职工作全过程,围绕中心,主动作为,聚焦高质量发展,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彰显“务实有为政协”的责任和担当。
/线上线下/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筑牢政协初心
南海区政协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贯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围绕“为什么要学、重点学什么、怎么样学好”,南海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唐棣邦在3月24日主持召开南海区政协机关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一方面落实南海区政协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和相关工作机构,加强对学习教育的组织落实和督促检查;另一方面要求领导干部要发挥“关键少数”作用,率先垂范,通过党组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等形式带头开展学习,切实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把学习党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牢记初心使命落实到服务群众的具体行动上。
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南海区政协紧密结合队伍思想和业务工作实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题学习活动。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南海区政协机关党委组织购买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4本党史学习教育指定学习材料,并将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组织党员精细研读学习材料,做到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
线上线下齐参与,学习教育不断档。利用“学习强国”佛山学习平台“庆祝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频道、佛山+“学党史”频道等专题频道,以及“共产党员”教育平台、微党课网课等新媒体平台,区政协让学习教育“云端天天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
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是南海区政协用好用活本地红色资源,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的举措之一。
在中共南三花工委历史展览馆,珍贵的红色文化遗存,通过不同主题的历史还原式展览,原原本本地展现出了革命先辈的生活背景和状态,连接成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南海区政协机关第一党支部的党员认真阅读每一个展板,细细欣赏陈列的每一件展品,重温峥嵘岁月。
穿过显纲社区近百米长的深巷,南海区政协机关第二党支部组织党员们来到中共南海县委旧址,一张张照片、一份份资料,一幕幕红色事迹,记录着革命先辈们在革命岁月中的顽强抗争。党员们一边参观相关革命历史展览,一边聆听着显纲村老党员、义务讲解员张达良关于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介绍,肃然起敬。
“在学习深化认识,在实践中加深理解,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我们干劲更足了。”南海区政协机关党员们纷纷表示,这就是共产党员的初心。
与此同时,坚持为民尽责,为疫情防控倾情发力,南海区政协深度参与疫情隔离场所驻点工作,把好疫情防控重要关口;区政协机关组建志愿服务团队,共派出41批次、232人次大力支援基层社区防控一线;广大政协委员主动担当作为,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开展各类支援活动,为疫情防控出钱出力,共捐赠防控、消暑物资近百万元,形成齐心协力共战疫情的良好氛围。
/一题到底/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谋发展
在“学”上务求实效,在“干”上担当作为,紧扣党委政府所需、政协所能、群众所盼,实施“一题到底”协商模式,贯穿到调研视察、协商议政、融媒议政、重点提案督办等政协工作各环节各方面,这是南海区政协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的理念,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抓实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今年南海“两会”期间,区政协委员提交《关于高标准快节奏打赢南海交通大会战的建议》的提案,被确定为书记重点督办提案。提案指出,南海交通大会战启动以来,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也存在部分项目推进缓慢、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突出、交通数字化滞后等问题,建议南海应从健全机制、超前规划、产交联动、科技引领、条块协同等方面着手,落实南海交通大会战战略决策,大力推进南海以高标准快节奏打赢“交通大会战”。
在这之前,南海区政协与区人大携手,联合国土、环保、住建、交通、经促、城管、整治办等多个部门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试乘了南海新交通试验段,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经过深入分析、反复研讨,形成了《关于南海新交通沿线环境亟待整治提升的调研报告》。
以“助推南海交通大会战”为主题,2021年8月12日,南海区政协曾组织政协常委实地视察文华北路北延线,试乘南海新交通试验段工程首通段,边看边听边拍边思考。在实地视察后的座谈会上,政协常委和委员从自身领域出发,“对症下药”建言献策,为交通大会战提速提质建言献策。
在唐棣邦看来,把“交通大会战”纳入政协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重点,委员们发挥所长,出谋划策,为南海打赢“交通大会战”汇聚了合力,达成了共识,这是“一题到底”协商的成效。
同样,2021年9月26日,一场围绕重点提案《推动村居环境整治打造幸福美丽乡村》的南海区长督办会如期召开。“建议南海借空间、荒地,美化环境造公园。”“乡村振兴靠大家,引入‘最强大脑’很有必要。”……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社区干部、政协委员纷纷发表意见,一个又一个饱含温度的乡村振兴“好声音”传递到了党委、政府,影响着决策,改变着生活。
围绕推进村居环境整治,打造幸福美丽乡村的提案,区委书记顾耀辉“点赞”督办提案的形式,并指出要问计村居智慧来解决村居环境整治,让乡村振兴更有“乡土味”。
最近一段时间,唐棣邦带队深入7个镇街,倾听新一届政协委员的呼声,了解委员所在企业的需求,收集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问题,助力企业轻装上阵。与此同时,在与政协镇街工委会座谈中,唐棣邦寄语镇街工委会要围绕镇委镇政府的中心工作提供更多助力,围绕镇委镇政府最关心、最重视、最想要政协做的事情展开调研,做实做出彩,闯出一条新路。
数读成效
近500篇
为社情民意用心用力,南海区政协持续发挥社情民意信息上联各级、下联社会各界的“直通车”作用,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引导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各专委会等,加大对民生实事、民生热点的关注力度,广泛征集信息,反映社情民意。一年来,共收到社情民意信息近500篇,编报政协信息专报248期,被全国政协采用9篇,信息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232人/次
坚持为民尽责,为疫情防控倾情发力,南海区政协机关组建志愿服务团队,共派出41批次、232人次大力支援基层社区防控一线,形成齐心协力共战疫情的良好氛围。
100%
2021年提案立案共94件,实际交办68件,全部办复完毕,实现件件有回应、项项有着落,委员满意率100%,为区委区政府充分了解民意、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32场
委员主体作用更加彰显,南海区政协组织委员参与各职能部门社会监督活动32场、52人次,更好发挥政协民主监督作用。
特写
给群众办“天大的小事情”
养老问题是当前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目前,南海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已超过24万,预计2025年将超过30万,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2021年,南海区政协以“推动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为题召开专题议政会,邀请委员、部门、行业专家面对面交流,为破题社区“养老忧虑”出谋划策。
政协委员们就培育“医养结合”专业人才和试点创新、如何解决“最后几公里”的问题及通过“互联互通”,精准服务老年人等方面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
不久,南海区民政局认真采纳《探索社区养老新模式,解决养老忧虑困局》等多份关注养老提案的建议,出台《佛山市南海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3年)》,不断完善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探索创新医养结合模式、提升养老行业服务质量及安全领域等养老服务。
“这一含金量很高的政策出台,既是政协委员持续建言推动的履职硕果,也是各级党委、政府上下联动、积极促成的成果。”唐棣邦如是说。
破题社区“养老忧虑”,政协助力一直“不停步”。从2019年开始,为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升级,满足南海人民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南海区政协联合南海区民政局,深入区内有关镇(街)调研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和障碍,组织政协委员和区、镇(街)部门代表和行业专家赴重庆市、无锡市、宜兴市等地“取经”,形成了《南海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题调研的报告》《深化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建设》等调研报告,供区委、区政府决策参考。
2020年,南海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就“探索社区养老新模式,解决养老忧虑困局”提交提案,不久就被确定为2020年区长督办重点提案。在重点提案督办会上,时任区长的顾耀辉寄语:南海要加快制定专项规划、选定一批养老服务试点、研究差异化需求的养老政策,加大力度培育养老专业人才,守护“夕阳红”。
2020年11月6日,南海区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议,对深化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建设进行协商研讨,政协委员与多个部门有关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剖析现状和问题,寻找破解之道。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给群众办“天大的小事情”。2021年以来,南海区政协,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速医卫事业发展、推动垃圾分类、停车难等民生问题,开展调研、协商、视察、议政等活动,促成了一批民生问题的解决。
文/珠江时报记者戴欢婷通讯员邹永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