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生态优先 推动绿色发展
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南海分局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

■整治后叠滘河涌变得越来越清澈。珠江时报记者/吕颜摄
环保
城市之美,美在生态。
回顾南海今年来逐绿征途,成效令人惊喜:全流域水环境治理全面铺开,水污染指数同比下降16.26%,PM2.5、PM10实现双达标。
2021年,市生态环境局南海分局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从中汲取环境保护力量,推动南海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走好“绿色发展”的新赶考之路。
坚持生态优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呼吸更好的空气,喝上甘甜的清水,是每一个市民的期盼。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作为生态环境保护“主力军”,市生态环境局南海分局坚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生态环境问题,精准施策,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并以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广东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再上新台阶。
水方面,南海做好“最后100米攻坚”,完善截污管网及城乡污水设施建设,推进300公里配套污水管网建设,大力推进重点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建设。
大气方面,南海进行辖区全覆盖式走航监测,采取“科技监测+精准执法”模式,对重点区域进行全面走航监测监管。同时,从交通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入手,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向更深的领域延伸。
固废方面,南海成功启用两个铝灰应急利用项目,加快固废危废收集和处理能力建设,强化危废全过程环境监管,保障环境安全。
数据显示,全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督察交办的157个案件也得到妥善处理。
强化顶层设计助力绿色转型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系统工程、细致工程,只有及时跟进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兴之又兴,才能有效彰显生态文明厚度和温度。
2021年,市生态环境局南海分局党组将推行“三线一单”空间管控制度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内容。9月,编制形成《佛山市南海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紧紧围绕南海生态环境改善总目标的实现,科学划分了环境管控单元,分类提出了生态环境准入要求。
市生态环境局南海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三线一单”既是“绿色标尺”也是“绿色指挥棒”,其将成为建设项目实施的重要依据,有助于从源头控制污染,指导招商引资项目优化布局选址,促进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
这只是区生态环境分局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强化顶层设计,助力绿色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
2021年7月起,南海优化排污许可证核发事项办事流程,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实现智能审批,企业办理排污许可证可以在网上申请,达到“全程网办,最多跑一次”效果。
“南海区生态环境部门问需于企,排企忧,解企困,太感谢了。”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工程师禤荣奋表示,原来办理排污许可证要从狮山到区行政服务中心,一来一回要花上一天,现改为网上办理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为企业带来极大便利。
同时,市生态环境局南海分局以执法帮扶+“手把手”教学、“送学”上门方式,制度化、常态化落实对固定污染源的证后监管工作,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意识,疏导企业执行证后管理堵点,推动排污许可证制度落实到位。
截至2021年12月21日,南海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固定污染源共32319家,其中发证类别2364家、登记类别29955家,全区排污许可证申请和登记基本实现全覆盖。
推动全民参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在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市生态环境局南海分局认识到,推动全民参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对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年5月,市生态环境局南海分局开展政企共建主题党日活动,与碧沃丰生物科技(广东)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实地考察了谭边村村内鱼塘水体水质原位生态修复项目,探讨如何有效解决市民关心的水生态环境改善问题。
7月,市生态环境局南海分局响应12个村居提出的服务需求,通过开展4场“党建引领,我是小小环保工作者”主题党日活动联系和服务群众,推动“党建红”融入“环保绿”,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环保理念,并通过小手拉大手,推动全社会参与环保,共建绿色美丽家园。
一系列活动后,绿色发展理念越发深入人心。更多企业主动提出参与政企共建主题党日活动,共同解决相应领域生态环境改善问题;来自12个村居的60余名小学生获颁“小小环保工作者”证书,成为南海环保宣传队伍的新鲜血液。
阔步新征程,市生态环境局南海分局将继续办好生态建设方面的民生实事,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美丽家园,让美丽南海的绿色愿景变为现实。
文/珠江时报记者郑慧苗通讯员肖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