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12月24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船到中游更奋楫
    • 减少“两节”期间人员流动和聚集
    • 凝聚政企共识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落实“四个先”要求 “丹灶先锋”加速攻坚
    • “狮山雄狮”发起冲锋 6个项目同步开拆
    • 南海梁伟民获 省五一劳动奖章
    • 佛山评选“六个十” 优秀网络作品
    • 《砥砺初心实干为民》 特刊今日出街

    第A02版:南商周刊

    • 依托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传承

    第A03版:要闻

    • 激发金融活水 服务实体经济
    • 借鉴运用历史经验 推动高质量发展
    • 提高网办率 为企业提供更大便利
    • 一路学习一路讨论 谋划改革再出发思路
    •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放眼湾区构链强链

    第A04版:要闻

    • “嗦粉”由你 安全有我
    • 缅怀革命先烈 致敬最可爱的人
    • 盗窃刑事案件现案破案率全省最高
    • “严”字当头 做好各项安全工作
    • 部门齐出动 紧绷安全弦
    • 广东浩宏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公告

    第A05版:要闻

    • 为堤岸“洗澡” 给河涌“美容”
    • 为职工办实事 做最值得信赖的“娘家人”

    第A06版:镇街

    • 凝聚青年活力 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 里水首个超百亩纯工改工项目启动
    • 昔日杂草堆 今成小公园
    • 旧楼加电梯,南海一站搞掂

    第A07版:教育

    • 广职院学子勇夺国赛大奖
    • 师生同台表演 展示教育成果
    • 优质学前教育送到百姓家门口
    • 专场汇演“上线”超3万人次观看
    • p50

    第A08版:天下

    • 船到中游更奋楫
    • 确保“两节”市场供应足价格稳
    • 到2025年推动每个地级市建有1座科技馆
    •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关于新建广州至湛江高速铁路项目佛山特大桥(DK24+720-DK34+600段)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公告

    第B01版:砥砺初心 实干为民

    • 奋进南海 践行幸福之路

    第B02版:618022273

    • 勇立潮头逐浪高

    第B03版:617422267

    • 点燃信念之火 激发南海力量

    第B04版:617022263

    • 将“民生清单”变暖心“成绩单”

    第B05版:人大

    • 以学促行践初心 凝聚智慧勇向前

    第B06版:政协

    • 凝心聚力学党史 务实政协谱新篇

    第B07版:文广旅体

    • 10分钟文体圈为群众幸福加码

    第B08版:617722270

    • 好事办实 实事办好

    第B10版:自然资源

    • 聚焦民情民意 解决“急难愁盼”

    第B11版:卫健

    • 学上下功夫 新上做文章 实上求突破

    第B12版:民政

    • 脚步丈量民情 行动温暖民心

    第B13版:特刊

    • 立足课堂学党史 教育实事惠民生

    第B14版:特刊

    • 惠民举措再升级 增强群众幸福感

    第B15版:特刊

    • 凝聚青春力量 共建活力城市

    第B16版:特刊

    • 聚焦“急难愁盼”建设人民满意交通
    • 坚持生态优先 推动绿色发展

    第B17版:特刊

    • 服务企业出实招 惠企政策见实效
    • p25

    第B18版:特刊

    • 真抓实干 书写税务“新答卷”
    • 当好大沥的“城市管家”

    第B19版:特刊

    • 三个聚焦学做结合 三个一度激活动力

    第B20版:特刊

    • 把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让供电服务“一路领跑”

    第B21版:特刊

    • 用赶考精神书写新时代答卷

    第B22版:特刊

    • 以学促行践初心 用心为民办实事

    第B23版:特刊

    • 创新形式学党史 转化成效促发展

    第B24版:特刊

    • “七个一百”践使命 学习教育入人心
    • 干群护河常态化 水清岸绿添幸福

    第B25版:特刊

    • 深学细悟学党史 服务群众办实事

    第B26版:特刊

    • 多样课堂汲取“沥”量城市发展更有温度

    第B27版:特刊

    • 以 100%执行力 为群众办实事

    第B28版:特刊

    • 印象馆里忆初心 功夫党建亮品牌

    第C01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p2

    第C02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p2

    第C03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p7

    第C04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目录
    • 赋能实体经济恪守责任担当

    第C05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2021,见证佛山金融力量
    • p46

    第C06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2021,见证佛山金融力量
    • p65

    第C07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创新·初心佛山银行业为新经济赋能

    第C08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佛山保险业:惠民办实事 惠企促发展

    第C09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全力助推营商环境优化佛山农行推出系列硬核举措,成效显著

    第C10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创新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中国银行佛山分行主动作为强化责任担当

    第C11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农行南海分行:金融赋能 助力乡村振兴

    第C12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p29

    第C13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2021年佛山市民最喜爱金融单位简介

    第C14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2021年佛山市民最喜爱金融产品

    第C15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2021年佛山金融行业服务之星 获奖名单

    第C16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2021年佛山金融行业理财之星获奖名单
  •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A03:要闻

大沥把思想解放大讨论搬到深圳等改革创新前沿地

一路学习一路讨论 谋划改革再出发思路

2021年12月24日

    珠江时报讯(记者/赵艳丽通讯员/刘成)大沥的乡村振兴工作要怎么做?城市更新的下一步将怎么干?怎样才能以水为媒提升生态环境?

    12月21日、22日,南海区委常委、大沥镇委书记何春云,带着大沥镇班子成员、村居书记及机关中层骨干,组成领导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班首批团,马不停蹄地来到顺德龙江、北滘,南海桂城、丹灶,以及深圳的南山、福田等地,看乡村振兴、看城市更新、看环境打造,一路上大家边行走边思考,并围绕大沥的改革再出发展开热烈讨论。

    这是大沥镇开展的第三波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与以往固定一处讨论的方式不同,这次大讨论不但“走了出去”,而且还放在了学习的路上,放在了改革创新的先进一线。本次大讨论活动分3批并持续4天。

    ■看乡村振兴既要利用好现存资源又要着眼于全方位振兴

    12月21日上午,在蒙蒙细雨中,大沥培训班第一站来到顺德区龙江镇,实地参观调研了乡村振兴示范点——苏溪公园。这个由龙江镇陈涌社区、苏溪社区联手打造的公园,占地530多亩,正是利用村改腾出的空间打造的,如今成了居民休闲玩乐的好去处。在这里,两社区放弃眼前经济利益、大手笔改造生态环境的做法,给培训班人员带来极大的震撼。

    而在桂城的夏漖粮园喜文化创意基地,小桥流水、红瓦平房、古风碉楼……给培训班一行留下深刻印象。

    “桂城对这些老的街区非常珍惜,我们经常说很多地方‘千城一面’,但我们桂城是“一城千面”,既有高大上的载体,也有烟火气的空间。”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岑灼雄介绍,希望通过这样的一些有情怀、有特色的地方,帮助留住科创人才、留住年轻人。

    21日下午,大沥培训班来到丹灶镇的仙岗古村,丹灶镇委书记陆文勇向培训班人员介绍了丹灶镇依托有为水道、打造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区的做法。培训班人员还在这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桂城、丹灶这种依托古村资源进行活化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大沥镇太平社区书记郭景钊在分享时表示,下步计划与设计公司一起联手,利用古旧建筑打造一个具有岭南特色的村居景观。而凤池社区书记陈伟津则表示,将以修旧如旧的形式引进一些特色文化饮食产业,进一步为乡村振兴赋能。

    ■看城市更新既要注重前瞻性规划还要着眼于高质量发展

    除了乡村振兴外,此次培训班学习的另一大主题是城市更新。

    21日在顺德区龙江镇仙塘工业区,培训班了解了万洋众创城项目的改造历程。这里不仅是龙江的首个千亩村改项目,也是顺德首个以“集体土地转为国有+挂账收储公开出让”方式实现的村改项目,目前已经引进53家企业,其中二三十家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而在12月22日,大沥培训班一行还来到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华润春笋大厦和华润万象天地参观学习。这是当年南山区最大的旧村改造项目——大冲改造项目,经过十多年的改造,这里已经成为具有国际化生态都市的典范,不但有网红高楼“春笋大厦”,还有创新商业空间“万象天地”,旁边还配套建设了大沙河生态长廊、深圳人才公园以及深圳湾体育中心。

    通过村改实现的“蜕变”振奋着大沥培训班学员的心,他们在大沙河生态长廊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沥镇经发办主任黄亮表示,“环境也是生产力,有什么样的环境,就吸引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大沥的城市更新要向深圳学习,要把生态环境和载体配套好,从而带动产业的转型发展。”

    大沥镇党委副书记冯惠恩表示,“城市更新首先要注重规划,而且规划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像大沙河片区这里,非常值得大沥学习。”

    ■看生态环境要敢于放弃眼前利益还要考虑细节以人为本

    12月22日,培训班的最后一站,来到深圳市福田区,参观中心区交通综合设施及空间环境综合提升工程。“轨道+慢行”为主导的绿色交通出行模式、全民全龄无障碍街区、智慧公交站亭……这些既便利又充满人性化的设计,让大沥培训成员直呼“贴心”。

    “这里真的是既有都市范儿,很多细节又超级符合人的需求。”大沥镇工程建设办主任李婷说,这次学习带给她的震撼非常大,无论是顺德还是深圳,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大沥也有不少的河道等资源,以后在做环境、做配套的时候,将借鉴深圳的经验,既做好环境同时又磨好细节。“做环境要重规划,更要有魄力。”大沥镇公有资产管理办主任林耀升说。

    “接下来我们大沥的工作,主要就是抓经济和城市建设,城市建设归根到底就是以人为中心做环境,做好居住的环境、生活的环境、工作的环境。”何春云表示,大沥还将组织三场务虚会,进行更深入透彻的大讨论,来统一思想,激发动力,增强斗志,“希望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建设一个不一样的大沥,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大沥,一个更有活力的大沥。”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