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在思想解放大讨论中提出,以两大举措实现华丽转身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放眼湾区构链强链
珠江时报讯(记者/钟泽诗通讯员/关蕴琪麦钰豪)昨日,西樵镇开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缔造美好生活在西樵”大讨论及专题研讨(机关专场),提出将通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放眼湾区构链强链这两大举措,助力空间再造和产业重塑,实现西樵的华丽转身。
西樵镇全体班子成员及镇管各机构、事业单位负责人参与了讨论。
精准定位“尖兵”角色
“空间再造、产业重塑,缔造美好生活在西樵”落到实处,关键要靠一支实干担当的干部队伍。
“中层干部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座的各位是西樵尖兵中的尖兵,西樵镇党委和政府对大家寄予厚望。”西樵镇党委书记李毅佳认为,干部要当好“尖兵”,首先要提高办事效率,简化条条框框和繁文缛节。
西樵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国欣提到,要解放思想,必须要认清形势,敢于担当,并且形成共识,围绕“空间再造产业重塑”的路径,向“缔造美好生活在西樵”的奋斗目标前进。
西樵镇公资办副主任叶颖锟介绍,目前,公有企业在全镇乡村振兴、文旅等重大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同样面临着资产负债率高、资源分散等现实问题,希望政府能积极推动公有企业整合重组,实现集聚化经营。
“疫情之下,我们景区也在经历寒冬。”西樵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办公室副主任梁定辉表示,希望能够整合公有的旅游企业资源,实现集团化经营。
对此,张国欣表示,接下来,西樵镇政府将会做好公有企业、文旅项目等的市场化运营;同时做好市政、教育、水利等部门的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最重要的是做好数字化运作,提高政府的效率和队伍的“战斗力”。
针对性解决企业问题
营商环境,成为大讨论的核心问题。
“在区位竞争非常激烈的时候,营商环境确实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可能是先决因素。”李毅佳表示,各职能部门要珍惜每一个与企业打交道的机会,主动担当,靠前服务,在企业需要的时候给予温暖和关心。
“一流的营商环境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不是简单发几个营业执照这么简单,是一个系统工程。”西樵镇市场监管所副所长黄炎认为,西樵镇要想在南海区同质化竞争中抢占高地,就必须快马加鞭打造一个被企业认可的营商模式。他认为,现在的优惠政策精准度不高,企业需要有针对性地为他们解决问题。在行政服务方面,应该更注重办事群众、企业的感受,在落实“放管服”的同时,将窗口前置,让群众、企业少走弯路,提升办事体验。
西樵镇城建和水利办主任林刚健也有同样的看法:“只有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和效率,缩短走流程的时间,才能助商稳商。”
在西樵镇应急办副主任黎永佳看来,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可以给经营者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他建议,可以联合第三方服务团队,展开专业化招商,为有意投资的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这样才能“招大商、招好商、招优商”。
“作为‘城市的美容师’,我们承担着优化环境,服务于产业和美好生活的使命。”西樵镇市政办主任李启锐建议,要科学规划产业空间,根据不同的产业园区制定不同的环境美好标准,实现环境提升、空间再造,只有良好的办公环境才能吸引人才集聚
着重引进“链主”企业
新旧动能转换话题,也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西樵自然资源管理所副所长陈静雅通过列举数据,指出西樵镇工业用地产出率低、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和人才吸引力不足等问题。
西樵镇经济发展办主任冯志刚也有同样的感受:“目前,西樵正处于新旧动能转化的关口,传统产业的转型和新兴产业的引入在短期内很难有效果,我们的产业面临大而不强,有效空间不足,发展缓慢的困境。”为此,他提出,在空间再造方面,要规划先行,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为不同产业片区精准定位,打造一批产业定位清晰、配套成熟的园区。在产业重塑方面,应该制定传统产业的行业准入标准,引导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借助工业互联网的思维,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并在行业内“优中选优”,打造行业的发展标杆,实现以点带面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要引进新兴产业,加大招引力度,着重引进“链主”企业,最终达到构链强链的效果。
“无论是文旅还是产业,我们都可以瞄准大湾区的空白地带。”西樵镇党建办副主任冼福注表示:“我们咬住青山是对的,但是不能咬定青山,所以我们要用好山上山下丰富的文旅资源,在大健康产业的新赛道上有所作为。”他也关注到人才问题,只有投入到新一轮的“抢人大战”中,引来高精尖人才,才能让西樵产业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