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12月24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船到中游更奋楫
    • 减少“两节”期间人员流动和聚集
    • 凝聚政企共识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落实“四个先”要求 “丹灶先锋”加速攻坚
    • “狮山雄狮”发起冲锋 6个项目同步开拆
    • 南海梁伟民获 省五一劳动奖章
    • 佛山评选“六个十” 优秀网络作品
    • 《砥砺初心实干为民》 特刊今日出街

    第A02版:南商周刊

    • 依托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传承

    第A03版:要闻

    • 激发金融活水 服务实体经济
    • 借鉴运用历史经验 推动高质量发展
    • 提高网办率 为企业提供更大便利
    • 一路学习一路讨论 谋划改革再出发思路
    •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放眼湾区构链强链

    第A04版:要闻

    • “嗦粉”由你 安全有我
    • 缅怀革命先烈 致敬最可爱的人
    • 盗窃刑事案件现案破案率全省最高
    • “严”字当头 做好各项安全工作
    • 部门齐出动 紧绷安全弦
    • 广东浩宏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公告

    第A05版:要闻

    • 为堤岸“洗澡” 给河涌“美容”
    • 为职工办实事 做最值得信赖的“娘家人”

    第A06版:镇街

    • 凝聚青年活力 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 里水首个超百亩纯工改工项目启动
    • 昔日杂草堆 今成小公园
    • 旧楼加电梯,南海一站搞掂

    第A07版:教育

    • 广职院学子勇夺国赛大奖
    • 师生同台表演 展示教育成果
    • 优质学前教育送到百姓家门口
    • 专场汇演“上线”超3万人次观看
    • p50

    第A08版:天下

    • 船到中游更奋楫
    • 确保“两节”市场供应足价格稳
    • 到2025年推动每个地级市建有1座科技馆
    •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关于新建广州至湛江高速铁路项目佛山特大桥(DK24+720-DK34+600段)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公告

    第B01版:砥砺初心 实干为民

    • 奋进南海 践行幸福之路

    第B02版:618022273

    • 勇立潮头逐浪高

    第B03版:617422267

    • 点燃信念之火 激发南海力量

    第B04版:617022263

    • 将“民生清单”变暖心“成绩单”

    第B05版:人大

    • 以学促行践初心 凝聚智慧勇向前

    第B06版:政协

    • 凝心聚力学党史 务实政协谱新篇

    第B07版:文广旅体

    • 10分钟文体圈为群众幸福加码

    第B08版:617722270

    • 好事办实 实事办好

    第B10版:自然资源

    • 聚焦民情民意 解决“急难愁盼”

    第B11版:卫健

    • 学上下功夫 新上做文章 实上求突破

    第B12版:民政

    • 脚步丈量民情 行动温暖民心

    第B13版:特刊

    • 立足课堂学党史 教育实事惠民生

    第B14版:特刊

    • 惠民举措再升级 增强群众幸福感

    第B15版:特刊

    • 凝聚青春力量 共建活力城市

    第B16版:特刊

    • 聚焦“急难愁盼”建设人民满意交通
    • 坚持生态优先 推动绿色发展

    第B17版:特刊

    • 服务企业出实招 惠企政策见实效
    • p25

    第B18版:特刊

    • 真抓实干 书写税务“新答卷”
    • 当好大沥的“城市管家”

    第B19版:特刊

    • 三个聚焦学做结合 三个一度激活动力

    第B20版:特刊

    • 把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让供电服务“一路领跑”

    第B21版:特刊

    • 用赶考精神书写新时代答卷

    第B22版:特刊

    • 以学促行践初心 用心为民办实事

    第B23版:特刊

    • 创新形式学党史 转化成效促发展

    第B24版:特刊

    • “七个一百”践使命 学习教育入人心
    • 干群护河常态化 水清岸绿添幸福

    第B25版:特刊

    • 深学细悟学党史 服务群众办实事

    第B26版:特刊

    • 多样课堂汲取“沥”量城市发展更有温度

    第B27版:特刊

    • 以 100%执行力 为群众办实事

    第B28版:特刊

    • 印象馆里忆初心 功夫党建亮品牌

    第C01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p2

    第C02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p2

    第C03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p7

    第C04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目录
    • 赋能实体经济恪守责任担当

    第C05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2021,见证佛山金融力量
    • p46

    第C06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2021,见证佛山金融力量
    • p65

    第C07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创新·初心佛山银行业为新经济赋能

    第C08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佛山保险业:惠民办实事 惠企促发展

    第C09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全力助推营商环境优化佛山农行推出系列硬核举措,成效显著

    第C10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创新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中国银行佛山分行主动作为强化责任担当

    第C11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农行南海分行:金融赋能 助力乡村振兴

    第C12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p29

    第C13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2021年佛山市民最喜爱金融单位简介

    第C14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2021年佛山市民最喜爱金融产品

    第C15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2021年佛山金融行业服务之星 获奖名单

    第C16版:金融文化节特刊

    • 2021年佛山金融行业理财之星获奖名单
  •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A03:要闻

西樵在思想解放大讨论中提出,以两大举措实现华丽转身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放眼湾区构链强链

2021年12月24日

    珠江时报讯(记者/钟泽诗通讯员/关蕴琪麦钰豪)昨日,西樵镇开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缔造美好生活在西樵”大讨论及专题研讨(机关专场),提出将通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放眼湾区构链强链这两大举措,助力空间再造和产业重塑,实现西樵的华丽转身。

    西樵镇全体班子成员及镇管各机构、事业单位负责人参与了讨论。

    精准定位“尖兵”角色

    “空间再造、产业重塑,缔造美好生活在西樵”落到实处,关键要靠一支实干担当的干部队伍。

    “中层干部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座的各位是西樵尖兵中的尖兵,西樵镇党委和政府对大家寄予厚望。”西樵镇党委书记李毅佳认为,干部要当好“尖兵”,首先要提高办事效率,简化条条框框和繁文缛节。

    西樵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国欣提到,要解放思想,必须要认清形势,敢于担当,并且形成共识,围绕“空间再造产业重塑”的路径,向“缔造美好生活在西樵”的奋斗目标前进。

    西樵镇公资办副主任叶颖锟介绍,目前,公有企业在全镇乡村振兴、文旅等重大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同样面临着资产负债率高、资源分散等现实问题,希望政府能积极推动公有企业整合重组,实现集聚化经营。

    “疫情之下,我们景区也在经历寒冬。”西樵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办公室副主任梁定辉表示,希望能够整合公有的旅游企业资源,实现集团化经营。

    对此,张国欣表示,接下来,西樵镇政府将会做好公有企业、文旅项目等的市场化运营;同时做好市政、教育、水利等部门的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最重要的是做好数字化运作,提高政府的效率和队伍的“战斗力”。

    针对性解决企业问题

    营商环境,成为大讨论的核心问题。

    “在区位竞争非常激烈的时候,营商环境确实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可能是先决因素。”李毅佳表示,各职能部门要珍惜每一个与企业打交道的机会,主动担当,靠前服务,在企业需要的时候给予温暖和关心。

    “一流的营商环境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不是简单发几个营业执照这么简单,是一个系统工程。”西樵镇市场监管所副所长黄炎认为,西樵镇要想在南海区同质化竞争中抢占高地,就必须快马加鞭打造一个被企业认可的营商模式。他认为,现在的优惠政策精准度不高,企业需要有针对性地为他们解决问题。在行政服务方面,应该更注重办事群众、企业的感受,在落实“放管服”的同时,将窗口前置,让群众、企业少走弯路,提升办事体验。

    西樵镇城建和水利办主任林刚健也有同样的看法:“只有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和效率,缩短走流程的时间,才能助商稳商。”

    在西樵镇应急办副主任黎永佳看来,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可以给经营者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他建议,可以联合第三方服务团队,展开专业化招商,为有意投资的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这样才能“招大商、招好商、招优商”。

    “作为‘城市的美容师’,我们承担着优化环境,服务于产业和美好生活的使命。”西樵镇市政办主任李启锐建议,要科学规划产业空间,根据不同的产业园区制定不同的环境美好标准,实现环境提升、空间再造,只有良好的办公环境才能吸引人才集聚

    着重引进“链主”企业

    新旧动能转换话题,也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西樵自然资源管理所副所长陈静雅通过列举数据,指出西樵镇工业用地产出率低、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和人才吸引力不足等问题。

    西樵镇经济发展办主任冯志刚也有同样的感受:“目前,西樵正处于新旧动能转化的关口,传统产业的转型和新兴产业的引入在短期内很难有效果,我们的产业面临大而不强,有效空间不足,发展缓慢的困境。”为此,他提出,在空间再造方面,要规划先行,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为不同产业片区精准定位,打造一批产业定位清晰、配套成熟的园区。在产业重塑方面,应该制定传统产业的行业准入标准,引导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借助工业互联网的思维,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并在行业内“优中选优”,打造行业的发展标杆,实现以点带面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要引进新兴产业,加大招引力度,着重引进“链主”企业,最终达到构链强链的效果。

    “无论是文旅还是产业,我们都可以瞄准大湾区的空白地带。”西樵镇党建办副主任冼福注表示:“我们咬住青山是对的,但是不能咬定青山,所以我们要用好山上山下丰富的文旅资源,在大健康产业的新赛道上有所作为。”他也关注到人才问题,只有投入到新一轮的“抢人大战”中,引来高精尖人才,才能让西樵产业走在前列。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